大家好,我是唐昊。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實體店核心系統中的產品系統。
那麼在上一期的分享中,我對定位系統,進行了一個詳細的剖析。
當我們把自己的實體店定位好了以後。也就是說,找對找準,目標人群需求,目標客戶,實體店具體形式,營銷方式以及確定好商業模式以後。
那麼我們接下來就應該來打造,完善自己的產品系統。產品是用來滿足客戶的需求的,而客戶的需求是全維度的。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提供怎樣的產品呢?我們要提供的是全維度的產品,你需要給客戶提供一套解決他需求的方案,而不僅僅只是一個物質產品。
那麼這套解決方案,你就可以把它轉換成一套產品系統,產品系統分為兩大板塊。
1,產品線設計
我們要圍繞著我們的產品,做成產品線
(1)引流產品/招牌產品
可以是引流產品,或者我們的招牌產品,我們實體店想要進行一個引流,增加客戶。那麼就需要有一款產品,能夠跟這些流量客戶快速的觸達和對接。
這款產品既便宜,又大眾化需求,而且質量也很好。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引流產品,爆品。
這個產品,不是用來盈利的,而是用來引流的,就類似於打廣告,所以說可以不掙錢,或者虧一點都可以接受。當然你也可以設計招牌產品系列。
(2)利潤產品
利潤產品很好理解,就是用來盈利的產品,用來賺錢的。那麼利潤產品,我們也可以細分為:基礎產品、中端產品,高端產品。不同的產品滿足不同階層消費者的需求。
(3)輔助產品
輔助產品他並不是說不重要,輔助產品是在另一個層面上去,更多的輔助引流產品和利潤產品,完成利潤的動作。
2,產品維度
(1)基礎產品
基礎產品很好理解,就是平常我們理解的產品,我們表面上看到的產品,比如飯店的菜品,便利店裡的快消品,美容店裡的美容產品及服務。
(2)模式產品
基礎產品提高一個緯度,就是模式產品。模式產品配合基礎產品,可以賣的更好,以及能夠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這裡我把模式產品分為七大類;
①會員
會員也是一種產品,也是一種產品形式,我們通過賣會員,不管是1.98,9.98,還是998元的,通過賣會員這個形式加強跟客戶的粘度,同時也創造了一部分現金流。
就是通過一些權益,一些價值來吸引別人加入會員。這些價值看起來好像把這個會員費給抵消了,但是實際上你可以解決三個問題:1,客戶精準度的問題;2,微量現金流的問題;3,明確核心用戶。
②社群
有了會員以後,我們自然要有一個更深度的產品,要有一個場來把這些核心的會員,或者說基礎會員放到裡面,放到這個社群裡面,然後你去運營這個社群。
社群一旦對外開放的時候,那麼社群本身也成為了一種產品,因為你給他們提供一種人脈連結的價值。一種共同需求,共同審美,共同訴求……的一個圈子。
在當代圈子,也是產品,進圈子是沒有任何理由的,你要想進就得付錢。
③合伙人、股權
什麼意思呢?比如說,我的店做的還是不錯,但是如果想進一步發展,就有一些資金壓力。那麼這時候你可以通過招募合伙人來緩解燃眉之急,合伙人招募的錢,投進你的店裡,經營的會更好。
那合伙人他買的是你的股權,合伙人不僅僅局限於外部的,也可以是內部的。比方說,你是開一家飯館的,那麼,你可以把股權賣給廚師。
這樣,你能夠籌集到一點資金。並且,你的服務團隊,他們也可以拿到股權,這也叫股權激勵機制。
④供應鏈
其實供應鏈也是你的產品,為什麼?因為優秀的供應鏈,它會跟你達成更深度的合作。
就是如果你的生意做得很好,那麼你打算放棄原有的供應鏈,打算換供應鏈。那麼它會極力的去挽留你,這樣的話你們就會產生更深入的合作。不管它是降價也好,還是出錢買你的股份也好。
那你會發現,一旦有供應鏈成為你店裡的股東以後,供應鏈質量首先是有保證的,其次還有各種優惠政策。但這些都是有前提條件的,需要你和供應鏈方去協商。
⑤多店的商業模式
⑥文化產品
⑦更深度的生活方式
因為時間關係,後面三種今天就先不講解了,了解有這麼回事就行了,後續再針對性分享。
通過對這個基礎產品,模式產品的拆解。我們就會知道,其實只要是你這個店,能夠創造出來和觸達的所有東西都叫產品。
產品大部分都是盈利的,但是有些產品,實際上是不收錢的,只不過不收錢是為了更好的讓你經營運轉下去。
3,產品供應系統
(1)產品供應團隊,產品文化。我們要強化產品的管控機制。
(2)產品同期市場的調查分析,和更新迭代。
(3)產品以及市場的反饋機制。也就是客戶體驗調查,客戶消費體驗了以後,有什麼樣的感覺?是好還是不好?有哪些瑕疵?這些,我們都要快速的做出一些調整。
我們在賣產品的時候,表面上是賣你的產品,實際上是在賣什麼呢?實際上,你是在賣這個產品所帶給別人的感覺,以及說你這個人給別人帶來的感覺。
你自己換位思考一下,就是你去買一個東西的時候,實際上你是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好還是不好的,但是呢,你就是聽親戚朋友說這東西好,或者說看到它的賣相,介紹;聽了銷售員的推薦,然後你感覺這個東西不錯,所以就買了。
至於這個產品到底好還是不好,得你用過一段時間之後,你才能夠真正的體會到。
就比如我們最基本的吃飯需求,你去到一家沒光顧過的快餐店,想買一份快餐,那麼在交錢購買的時候,你是不知道好不好吃的;
你只是看到這個快餐的賣相,聞到它的味道,或者看到菜名感覺挺好吃的,實際上好不好吃得你吃了以後才能知道,也就是交完錢以後。或者說你還沒付錢,但是吃了已經不能退了。
所以實際上,當時你付錢買的,是對這個快餐的一個感覺。
因此,我們賣產品其實賣的是感覺。感覺的承載體有哪些呢?比方說,圖片,文字,音頻,視頻。
所以我們要主動布局並去執行以下三件事:
1,產品感覺庫
要去定位自己的產品感覺庫;就是我們的產品,能夠創造出哪些滿足需求的感覺,把這些感覺,都收集到自己的產品感覺庫裡面。
2,產品素材庫
不管是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等,這些都是素材的載體,我們要通過這些載體,把我們的感覺傳遞出去。
這些內容也就是產品素材,我們要生產大量的產品素材,通過線上線下傳播出去,傳播到目標人群。
3,產品延伸庫
產品延伸庫,在這裡簡單的說一下,就是我們需要設置一些有梯度性的產品,然後通過我們的載體傳播出去。
關於產品系統,今天先分享到這裡,感謝您的耐心閱讀,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