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博雅計劃語文老師
北京大學哲學系
擁有連續三年語文教學輔導經驗
語文能力的提高不僅是分數的提升,更貫穿於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語文學好了,不僅能在當下「腹有詩書氣自華」,更能幫助我們在未來也擁有無限可能。
當下正是語文打基礎的重要時機。博雅課程的目標也正是,讓優秀的、有潛力的孩子接受同樣優秀老師的指導點撥,快樂的學習語文,快樂的提高成績,快樂的實現自我!
不知道博雅計劃?點擊了解一下:
新東方高端項目—博雅計劃
可用寫作話題:理想、困境/逆境、人生觀(灑脫、樂觀)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傑出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生於蜀地,年少聰穎,未及冠即學通經史,18歲婚後即跟隨父親、弟弟進京科考。在初試時,就以一篇《刑賞忠厚論》得到考官梅堯臣的賞識,並被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歐陽修亦對這篇文章十分讚賞,欲拔擢為第一,但又怕該文為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將這篇文章列為第二。結果試卷拆封后才發現該文為蘇軾所作。到了禮部複試時,蘇軾才又以《春秋對義》取為第一。「白雲在青天,可望不可即」,蘇軾的才氣若垂天之雲,是常人所不能擁有的,二十歲出頭的他就受到當時顯赫的大文人歐陽修的推崇,後更是文名漸顯超越歐陽修。父親蘇洵走了十多年的路,蘇軾一朝就做到了,並將自身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他以「蘇辛」留名,詞開豪放一派;他的行書自成一家,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
不論處境多麼艱難,蘇軾始終保持內心平靜安然,他對未來、前路總帶著一份樂觀,「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如果說第一次被貶蘇軾內心還懷著對自己無能為力的苛責,那之後去往惠州、儋州的旅途中這種苛責則少了很多。蘇軾在《赤壁賦》中說「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相對於浩渺世界,人仿佛宇宙間的螻蟻,百年之後我們都只是歷史道路上的一顆塵埃,那又何不在此時寬以待人、善待自己,「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閒看,秋風洛水清波」。不論生活給予了蘇軾什麼,他總是以一顆豁達的心接受,對生活充滿著熱愛。貶到黃州,我有酒有肉日子賽過神仙;貶到惠州,我有荔枝鮮果度日不覺艱難;貶到儋州,我也能教書育人造福一方。人生就像沼澤地,沒有人會躲過所有的泥潭。當你陷於生活的困苦中不得解脫時,不妨換個方式去理解,換個態度去面對,像蘇軾一樣,以一顆灑脫的心把生活的苟且過成詩歌。
拓展書目:
《蘇東坡傳》林語堂
《蘇東坡突圍》餘秋雨
《蘇軾-無法複製的天才》光明日報出版社
對蘇軾的評價:
「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像蘇東坡這樣富有創造力,這樣守正不阿,這樣放任不羈,這樣令人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擺在書架上,就令人覺得有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林語堂《蘇東坡傳》
2020部編版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考試範圍:蘇軾
中考古詩詞賞析《江城子·密州出獵》(九年級下)
中考古詩詞賞析《水調歌頭》(九年級上)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全詞分為上下兩闋,上闋寫 密州出獵的宏大壯觀的場面;下闋寫渴望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 這首詞通過太守出獵場面的描寫,表現了作者渴望報效國家、衛國殺敵、建立功業的豪情壯志。(1)概括題:用簡明的語言概括詞的上闋、下闋的內容。(2)詞的知識:「江城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密州出獵」是這首詞的題目。(3)翻譯和情感理解:請寫出「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蘊含的情感。定將把弓拉得如圓月一樣去參加戰鬥,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達了作者要報效祖國,抵禦入侵者,建功立業的決心。(4)描述場面:請用自己的話描述「千騎卷平岡」所展現的狩獵場面。太守率領眾多隨從,縱馬飛奔,像狂風一樣越過小山岡。(5)用典的作用:在下闕中作者運用兩個典故,表這了怎樣的思想感情?(6)詞眼的用意:貫穿全詞的「詞眼」是什麼?有什麼好處?(7)情感和言外之意:詞中「鬢微霜,又何妨」表達了詞人什麼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麼?表達了詞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我仍能躍馬疆場,迎擊來犯之敵。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首詞所表現的思想情感,本來甚為明顯,蘇軾因為政治處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蘇轍的別離,中秋對月,不無抑鬱惆悵之感。但是他沒有陷在消極悲觀的情緒中,旋即以超然達觀的思想排除憂患,終於表現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
(1)本詞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介紹寫作緣由。文中說的「子由」是詞人的弟弟,其名為蘇轍,他和蘇軾,蘇洵並稱文壇「三蘇」。(2)全詞以問句開篇,上闋問月,下闋問天,歸根到底是在問自己。(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化用李白《把酒問月》詩句「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4) 詞的上闋,寫詞人「天上宮闕」的想像,詞中描繪了一個天上仙境的境界,表現了對明月的讚美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詞的下闋寫「無限」是對美滿生活的探求,全是詞人內心的真實寫照,從表達方式看主要是敘述。(5) 月圓之夜,給遠方的朋友發條祝福簡訊,你可以用《水調歌頭》裡「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句子。(6)情感題:「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表現了詞人什麼樣的情感? 月下慢慢起舞,雖然只有清影隨人,但也令詞人陶醉。這境遇沒有天上的高寒,卻有人間的溫暖。「何似在人間」是詞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這時作者的思想從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現實,表現了作者對人間生活的讚美和熱愛,也顯示了他積極的人生態度。(7)作用題:「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有什麼作用? 「轉」、「低」描寫月光慢慢轉移,表明夜漸漸深了。「無眠」表示離情正濃。「朱閣」「綺戶」與上闕的「瓊樓玉宇」對照,既寫月,也寫月下離人。這就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自然過渡到懷念弟弟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長向別時圓」一句。北京中考語文歷年古詩默寫:蘇軾詩詞
你還想知道哪些高效的學習方法呢?
你還想了解哪些詩人的故事呢?
歡迎後臺留言給我們,
建議會被採納哦~
編輯:李慧文
嚴格篩選學員水平,
小班教學課後跟盯,
應試與能力的提升,
我們在新東方高端班課堂,等著和你一起發現更好的自己,馬上預約入班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