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學階段學習科目較少,屬於基礎階段,就像長跑的開始,距離沒有拉開,學生水平相差不大,基本不會分重點班和普通班。但是到了初中和高中階段,學習內容逐漸增多,特別是高中階段,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都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為了讓教學更有針對性,更好地把握學習進度和題目講解的難易程度,通常會分為重點班(實驗班)和普通班。這種教學方式通常稱為分層次教學,更好地提高學習的綜合能力。那麼重點班和普通班存在哪些不同呢?
重點班和普通班的差別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師資力量。由於學生的基礎和學習能力不一樣,學校給重點班和普通班配備的任課老師也不相同。重點班的老師基本都是學校的骨幹教師,教學經驗豐富;普通班的教師可能是一些教齡較短,教學經驗少一點的教師。學校的教學資源也會優先提供給重點班使用。
(2)學習氛圍不同。重點班裡的學生學習成績比較優異,基礎紮實,任課教師基本不會講解簡單的題目,上課的進度較快,重點班一節課的內容,可能在普通班就需要2-3節課。重點班學習氛圍好,周圍的學生學習努力,相互比拼,更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
(3)學習壓力不同。初中時期,你的成績在班級裡名列前茅,進入高中重點班後,很容易受到打擊,可能學習成績排名會落後。無論你怎麼努力學習,還是達不到初中時期的排名,學習壓力較大。
分重點班和普通班可以分層次教學
由於學生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不同,對於重點班的學生,老師會對重點和難點進行點撥講解,不會浪費很多時間在基礎題目上。普通班的學生可能需要任課老師講解新課,講解基礎的練習題。如果不分層次教學,可能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下」的現象。
提升學校升學率
很多高中辦重點班就是為了培養成績優異的學生,將來能夠考上名牌大學,打開學校的招牌,增加學校的知名度。如今,社會在判定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時,特別關注高考升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數量,不再單單是普通本科的上線率。
總之,不管在重點班還是在普通班,任課老師都是非常負責任的。而且好多學校的重點班和普通班學生不固定,有些不適合繼續留在重點班的會調到普通班,學習好的也會調入重點班。在這種競爭的情況下,更有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