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多糖對免疫功能的作用機理

2020-12-22 人民網

酵母細胞壁多糖是酵母細胞壁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存在於酵母和真菌的細胞壁中,主要活性物質是β-葡聚糖、寡糖(MOS)和糖蛋白,其作為一種全新的天然綠色添加劑,其主要成分對各種動物機體免疫系統的調節作用和在飼料和動物生產中應用效果的研究已取得了較大的進展。諸多研究表明,其不僅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還能促進生長、抗病毒、增強免疫功能、促進免疫器官發育等多種生物學功能。

酵母細胞壁是一種全新天然綠色添加劑,其產品為淡黃色粉末狀,無苦味,佔整個細胞乾重的20%-30%[4],主要成分是β-葡聚糖(β-Glucan)佔30%,甘露寡糖(Manna oligosaccharide, MOS)佔30%,糖蛋白(Glucoprotein)佔20%和幾丁質(Chitin)。其結構類似於三明治,內、外層為甘露寡糖和β-葡聚糖,在細胞與細胞,細胞與環境之間的識別和相互作用決定酵母免疫特異性中起作用;中間層為糖蛋白和幾丁質,其作用是保持細胞壁的穩定性,維持細胞其形態[6]。β-葡聚糖是複雜的分枝狀聚合物,其間夾有一層蛋白質分子,酵母β-葡聚糖不同於植物細胞壁β-(1,4)葡聚糖, 是由D-葡聚糖通過β-(1,3)鍵方式結合,並含有高度分支的β-(1,6)鍵結合的多聚糖。它在消化道中不可溶不吸收,同時不產生黏性。甘露寡糖又稱甘露低聚糖或葡甘露聚糖,英文縮寫為MOS(Mannose Oligosaccharide),是寡糖的一類。MOS是有幾個甘露糖分子或甘露糖與葡聚糖通過α-1,2、α-1,3、α-1,6糖苷鍵組成的寡聚糖。一般生理pH和通常飼料加工條件下較為穩定,易溶於水和其它極性溶劑[8]。

多糖對機體的免疫調節作用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實現:通過多糖類受體發揮作用;通過調節相關基因表達量發揮作用;通過免疫細胞信號傳導發揮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β-(1,3)-葡聚糖是通過結合到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嗜中性粒胞和NK細胞表明葡萄糖受體發揮作用[9,10]。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嗜中性粒細胞和NK細胞上存在補體3(CR3)受體,該受體含有兩個功能域,一個與補體3裂解片段(iC3b)結合,稱為(iC3b)結合位點;另一個結構域與β-葡聚糖結合後,是上述免疫細胞處於預激活狀態,通過iC3b為紐帶,使效應細胞和靶細胞結合在一起,才能氣到殺傷作用。Mueller研究表明β-(1,3)-葡聚糖特異性受體,存在於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表明,隨著葡聚糖配體結合到單核細胞表面受體上後,可以導致NF-kB激活,IL-6 mRNA的表達以及葡萄糖內化。

多糖同時可以通過促進細胞因子基因表達而促進細胞因子分泌。在免疫應答中,iNOS基因等幾種基因的表達常在轉錄水平上被NF-kB所調節。有研究酵母多糖促進巨噬細胞TNF合成的分子機制報導,酵母多糖可顯著提高NF-kB活性,進而提高TNF基因啟動子活性和TNF的表達。iNOS在誘導巨噬細胞產生大量的NO,NO具有廣泛生物活性的細胞信號分子,可參與神經、免疫等調節作用影響T淋巴細胞的增殖,對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細胞因子的分泌有調節作用、增強巨噬細胞殺滅微生物。

細胞內鈣離子和cAMP與cGMP是重要的第二信使分子。細胞內Ca2+激活蛋白酶C(PKC),與DAG有協同作用,共同促進其他信息傳遞蛋白及效應蛋白活化,對細胞免疫功能其主要作用進而調節淋巴細胞的分裂增殖、促進T淋巴細胞分泌IL-2的釋放,介導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等,而研究表明多糖可引起巨噬細胞內鈣離子濃度的改變。作為第二信使的cAMP和cGMP作用相反,細胞增殖時候細胞內cAMP濃度升高,細胞增殖停止是cGMP濃度升高,而研究表明葡聚糖可調節淋巴細胞內cAMP和cGMP濃度,對機體免疫功能起調節作用。

酵母細胞壁也是低聚糖甘露寡糖(MOS)的重要來源,甘露寡糖的兩個主要作用於吸附腸道病原菌調節非免疫調節機制和調節細胞和體液免疫調節免疫調節機制。

首先對於病原菌的吸附,消化道為病原微生物入侵提供了巨大的表面積,病原微生物要感染機體最重要的一步在於其在腸道上皮細胞上的定殖。因此,對於沙門氏菌和致病性大腸桿菌等病原來說,成功附著到動物腸道黏膜上是整個感染過程的關鍵一步,其機制是:病原菌通過其附屬物——鞭毛或絨毛的外源凝集素對宿主上皮細胞膜上的「特異性糖類受體」的識別,並與受體結合而附著於腸壁上,在腸道上大量繁殖,分泌毒素,進而導致疾病的發生]。而酵母細胞壁中的甘露寡糖與腸道上特異性受體非常相似,病原菌與腸道特異性糖類受體的結合可被甘露寡糖及其類似物所阻斷,同時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等致病性微生物是以葡萄糖為主要能量來源,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等有益菌則是以寡糖為主要能量來源,病原菌不能利用MOS而缺乏能量,再者病原菌外源凝集素同甘露寡糖結合後就會失活而失去同宿主腸道黏膜上甘露寡糖受體位點結合的能力,所以病原菌最終死亡並排除體外。

大部分動物免疫防禦系統用於保護胃腸道表面免受病原菌侵害,機體約75%的免疫細胞和腸淋巴組織作為腸道相關淋巴組織(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GALT)的一部分存在於腸道上,GALT具有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作用。非特異性免疫是組織入侵病原菌的第一道防線,巨噬細胞在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初期吞噬和殺死入侵微生物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吞噬抗原是對巨噬細胞的最初刺激,隨後,由TH細胞的細胞素和入侵微生物細胞壁分泌物進一步激活。外源微生物細胞壁分泌物通過旁路途徑可激活免疫系統的補體,調節巨噬細胞的活性,這加速了對病原微菌的排除。

研究表明,甘露寡糖對機體的免疫調節可通過充當免疫刺激的輔助因子而發揮作用,Sharon等研究提出,甘露寡糖不僅能連接在細菌上,而且能連接在毒素、病毒、真核生物上,結合後甘露寡糖可以作為這些外源抗原的助劑,緩解抗原的吸收,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甘露寡糖可以經腸絨毛免疫細胞表面蛋白質受體相互作用,或通過幹預存在於淋巴結和黏膜固有層記憶細胞上的信號系統進行免疫調節。

酵母細胞壁主要通過激發免疫功能,維持消化道微生態平衡來增強動物免疫力,改善動物健康狀況,增加動物對外界不良刺激的適應,從而提高生產性能,增加經濟效益。現今,酵母細胞壁多糖在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的畜禽和魚類養殖中已經得到普遍應用,且發揮了良好的防病、治病和保健作用,是一種具有很大發展前景的飼料添加劑,具有抗生素和益生素雙重作用的免疫促進劑,越來越受到學術界和養殖業重視。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依託其酵母核心技術優勢,出品的酵母細胞壁多糖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地方供稿)

相關焦點

  • 酵母多糖-免疫系統的「催化劑」
    在 20 世紀 40 年代,Pillemer 博士首次發現並報導了酵母細胞壁中有一種物質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之後,經過圖倫大學 Diluzio 博士的進一步研究發現,酵母細胞壁中提高免疫力的物質是一種多糖-β-葡聚糖。
  • 陳昌福:提取免疫多糖預防水產動物病毒病作用
    陳昌福:提取免疫多糖預防水產動物病毒病作用2017-09-01 23:3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科學養魚有研究結果證明,由於免疫多糖的來源不同、材料的個體差異、對免疫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方法的不同,可以導致免疫多糖的細微結構存在差異,而且研究結果還證明了免疫多糖的分子結構正是決定其免疫學活性強與弱的關鍵所在。
  • 黃芪多糖對增強水產動物免疫系統的研究
    治療組與陽性對照組相比,黃鱔脾臟指數、血清溶菌酶含量與血清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極顯著升高(p<0.01),表明黃芪多糖對實驗性免疫抑制黃鱔的免疫功能具有明顯的增強作用。黃芪多糖(APS)是黃芪藥理作用中起決定性因素的一類大分子化合物。 本試驗對免疫抑制的黃鱔進行黃芪多糖的注射,分析某些非特異性免疫指標,希望能為黃芪多糖作為免疫增強劑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一些參考。
  • 21萬觀眾觀看現場直播,酵母-B葡聚糖管理慢病峰會青島落幕
    對於酵母β-葡聚糖,世界範圍都在努力進行著營養潛能的挖掘,國內外專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研究成果。都柏林大學的博士Laura Collins在會上展示了一系列針對兒童、老年人、運動員等不同人群的科研數據,證明酵母β-葡聚糖作為調節免疫的營養,它適用於所有人群,食用酵母β-葡聚糖之後,對阻止免疫細胞下降有一定作用。
  • 補鋅進入新時代,富鋅酵母實力現
    人體中含鋅的酶(包括碳酸酐酶、醇脫氫酶、羧基肽酶、DNA多聚酶、醛縮酶、過氧化物歧化酶),及非酶蛋白質不下70餘種依靠鋅原子發揮其活性作用。此外,還有另一些酶(如精氨酸酶、組氨酸酶、卵磷脂酶、烯醇化酶)需要鋅激活。它直接參與了核酸、蛋白質的合成、細胞的分化和增殖以及許多重要的代謝。人體內還有一些酶需要鋅的激活而發揮其活性作用。
  • 黃芪多糖的生物學作用及其在養豬業上的研究與應用進展
    2 黃芪多糖的生物學作用  2.1 黃芪多糖的免疫增強作用  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APS可以促進動物免疫器官生長發育,增強特異性(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反應。  李先榮等(1989)從黃芪根中提取製得的APS-G粉針,具有顯著的免疫增強作用,能顯著增強小鼠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促進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細胞的溶血能力和明顯的碳粒廓清作用和明顯增加脾重;這些作用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存在,在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同樣顯示明顯作用。
  • 真菌多糖到底能不能用於保健?多數人都用錯了
    不藥博士來揭開真菌多糖的真實面紗! 真菌多糖 多糖,具有很強的免疫原性。免疫原性即能夠刺激機體免疫細胞活化、增殖、分化而產生特異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的能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 酵母β-葡聚糖"後抗生素時代"的免疫衛士
    「超級細菌」出沒的後抗生素時代,嚴管抗生素自然是當務之急,但從源頭上防患未然,增強免疫,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當大量主張具有提供免疫支持的功能性原料或功能性產品充斥市場的時候,如何辨別並選擇成為了眾多消費者格外關心的話題。隨著消費者對於膳食纖維的認知逐漸加強,β-葡聚糖作為免疫支持的另一關鍵成分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
  • 口蹄疫的感染機理與免疫時機
    然而很多豬場在加強生物安全的同時,卻減少甚至中斷了一些常規疫苗的免疫,其中就包括了口蹄疫疫苗的注射,這無疑增加了口蹄疫感染和爆發的風險。豬場如果發生了口蹄疫要按照法律法規需要及時上報並撲殺,有風險的豬場要立刻做好疫苗的免疫。本文嘗試對口蹄疫病毒的發病機理進行闡述,並對病理變化過程進行剖析,從理論上探討了口蹄疫疫苗不同免疫時機與預防效果的關係。
  • 抑腫瘤、抗輻射,植物多糖的6大功效--中國數字科技館
    許多植物多糖可顯著提高機體巨噬細胞的吞噬指數進可刺激抗體的產生,從而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研究顯示,大棗多糖、竹葉多糖、絞股蘭多糖、蟲草多糖、黑豆粗多糖、無花果多糖、猴頭菇多糖、中華獼猴桃多糖、白朮多糖、防風多糖、地黃多糖枸杞多糖、螺旋藻多糖、杜仲多糖、女貞子多糖等出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能。同時,菌類植物多糖中的雲芝多糖、靈芝多糖、茯苓多糖、銀耳多糖、香菇多糖等早已應用於臨床,其主要作用是增強細胞免疫功能。
  • 圖解酵母葡聚糖抗輻射原理
    以上這個圖是酵母葡聚糖對致死劑量的輻射的保護作用研究,小鼠經致死劑量的輻射後,觀察其存活率。紅色曲線是服用了酵母葡聚糖的小鼠存活率,藍色是只用生理鹽水的空白對照樣小鼠。可以看到10天以後,服用了酵母葡聚糖的小鼠存活率顯著高於空白對照樣。到第16天後,空白樣組小鼠沒有存活,而服用酵母葡聚糖的小鼠還有50%左右存活。
  • 為什麼酵母β-葡聚糖是免疫健康的優選天然成分?
    因此我們將免疫系統稱之為「人體的護衛隊」,軍隊主要由免疫細胞構成,它們發揮兩個作用:一個是清除細菌、病毒、外來異物;另一個則是消除體內衰老細胞以及發生突變的細胞,為健康保健護航。此外,強大的免疫系統離不開飲食營養的助力,科學的營養補充能推動免疫系統全面有效地運作,有助於人體更好地防禦疾病、克服環境汙染及毒素的危害。
  • [論文薦讀]植物多糖在低鹽低脂肉製品中的應用
    目前,植物多糖影響肉製品保水性的機理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物化結合原理,多糖顆粒在受熱過程中,其分子結構中的大量羥基通過氫鍵作用和疏水作用等吸水溶脹,進而增加肉製品的持水性;二是阻滯原理,多糖與蛋白質受熱形成密實、均勻的凝膠網絡結構,將水分子截留在凝膠網絡中,阻滯了水分子的遷移和滲出,從而提高肉製品的持水性。許多研究結果已經證實,植物多糖對低鈉鹽低脂肉製品品質具有改善作用。
  • 茶科普 | 茶葉中的多糖是什麼,有什麼功能?
    茶科普 | 茶葉中的多糖是什麼,有什麼功能?02降血糖茶多糖的降血糖活性是其最主要的也是研究最多的功能。茶多糖可以抑制澱粉水解為葡萄糖並延緩對葡萄糖的吸收轉運從而達到降血糖的作用。
  • 鐵皮石斛含有石斛多糖等活性物質,這些物質對人體有哪些作用?
    鐵皮石斛莖中含有多種生物鹼、多糖、胺基酸及澱粉等,素有「千金草」、「神仙草」之稱。石斛鐵皮石斛中的多糖有助於抗炎、降血糖、抗衰老人體的免疫調節作用是大多數活性多糖的共同作用,鐵皮石斛莖的黏性物質主要是水溶性多糖
  • 接種後多久產生免疫效果?疾控中心專家詳解新冠疫苗免疫機理
    【新民晚報·新民網】新冠疫苗接種後,將會如何在人體體內產生作用?接種後多久可以產生抵抗病毒的抗體?在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接種新冠疫苗要打兩針次,因為打兩針次免疫效果會更好一些。
  • 【AbMole科研】櫛孔扇貝多糖的理化特性及巨噬細胞免疫刺激活性
    本期與您分享的是:櫛孔扇貝多糖的理化特性及巨噬細胞免疫刺激活性 為了了解櫛孔扇貝多糖結構與活性的關係、以及其免疫刺激效果,本研究中採用了兩種由櫛孔扇貝提取的多糖(CFP-1與CFP-2)。這兩種物質通過熱水提取、由柱層析法分離。分離出的CFP首先進行化學分析,以確定其物理化學性質。此後,將其與巨噬細胞RAW264.7共培養,以評價其免疫刺激活性。
  • 研究發現酵母β-葡聚糖在肝癌中的抗癌作用新機制
    該研究首次表明,增溶改性後的酵母β-葡聚糖(Water-soluble yeast β-D-glucan,WSG)是一種新型的自噬抑制劑,作為單一藥物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為肝癌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展示出一定的應用潛力。肝細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其死亡率居第四位。臨床上用於肝癌治療的藥物有不少,但耐藥性成為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 硫酸乙醯肝素蛋白聚糖的功能機制及靶向性藥物研究
    主要從事中藥中多糖的結構與功能,構效關係,多糖的靶向性及其作用機理,細胞膜蛋白聚糖及其相關酶的功能機制以及糖類創新藥物研究;涉及方向有抗腫瘤,早老痴呆,免疫調節,以及針對腸道菌群相關疾病預防等。研究工作闡明了30多種多糖新結構和9種靶向性中藥多糖抗腫瘤作用的新機制;首次揭示了多糖的吸收機制和蛋白聚糖與miRNA相互調控網絡研究的新方向;發現了中藥多糖抑制腫瘤生長的15個潛在新靶點。
  • 多糖——諾麗果中的核心成分
    諾麗果被發現並被推廣至今,有無數科學家、專家學者對其進行了數次實驗,對其特性、所含成分、功能功效等方面進行了深度研究剖析,尤其是保健方面,科學家們試圖證明諾麗果對人體具有很高價值的保健功效。我們平時吃的白砂糖、紅糖、冰糖、黑糖,口感都是甜的,作用是為人體提供能量,如果攝入過多對身體有害;而諾麗多糖無甜味,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等功效,有利於人體健康,具有極高的醫藥保健價值,這是普通的糖遠遠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