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警提醒」朋友圈罵人將會被罰

2020-12-11 銅川網警巡查執法

如今

微信已成為了時下最常用的社交工具

很多人會在朋友圈裡

分享開心的事、吐槽不爽的事……

但是要注意啦

發朋友圈內容稍有不注意

小心攤上事兒!

男子朋友圈罵人,被罰1000元

日前,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法院就判決了一起因當事人在朋友圈罵人最終賠償對方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案子。

據悉,柳某與皮某是微信好友。今年1月28日晚,皮某在朋友圈中發表言論,稱柳某「破壞了別人家庭就該夾起尾巴做人!」等內容,同時配有柳某照片一張。1月30日,皮某又在其個人帳號朋友圈中發表相關文字並配圖。

當天,柳某委託律師向皮某發出律師函,要求皮某刪除針對柳某的所有不當言論,並在微信平臺公開發布道歉信息。皮某刪除了內容,但雙方就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未達成一致意見。因此,柳某訴至當地法院。

法官:構成名譽侵權行為

當地法院經審理認為,皮某出於個人情緒和主觀推斷,擅自在微信平臺上公開發布柳某照片,並配上關於柳某隱私及帶有侮辱性的文字,導致柳某名譽受到損害。皮某的行為已構成名譽侵權行為,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皮某發表言論的範圍僅限個人朋友圈,且及時刪除1月28日的評論,對柳某名譽的影響力有限。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及造成的後果,判決皮某立即刪除1月30日在微信朋友圈中所發布針對柳某的不當言論,並於判決生效後3日內賠償柳某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同時在微信朋友圈中發表道歉聲明(內容由法院審定)。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朋友圈內容發布要有準則。

謾罵、謠言、涉及別人隱私的信息…

統統不能發

除會給自己惹來麻煩外,

嚴重時,甚至構成違法行為。

另外也要提醒大家,曬朋友圈時這些內容要謹慎。

此外,大家趕緊對照自查,

這些小方法,

可以營造一個安全的「朋友圈」。

1、關閉「附近的人」的功能,讓別人難以定位你的位置信息;

2、關閉「通過QQ號、手機號搜索到我」的功能,慎加陌生人,加好友時最好面對面;

3、關閉「隱私」中的「允許陌生人查看十張照片」功能,不給陌生人偷窺自己信息的機會。

相關焦點

  • 「網警提醒」男子在朋友圈罵人被罰1000元?注意,在朋友圈這些內容...
    男子朋友圈罵人被罰1000元 法官:構成名譽侵權柳某與皮某是微信好友。2019年1月28日晚,皮某在微信應用程式中以微信號為「p*****91*」、微信名為「皮××」的個人帳號朋友圈中發表侮辱柳某的言論,同時配有柳某照片一張。1月30日,皮某又在其個人帳號朋友圈中發表相關文字並配圖。此後柳某將皮某上訴法院。
  • 發朋友圈罵人被罰,或許是對鍵盤俠最好的「殺雞儆猴」
    每篇吐槽朋友圈迷惑行為的文章下面,總有人會說:「自己的朋友圈,憑啥不能想發啥就發啥?」就好比近日發朋友圈罵人的重慶男子被罰一事,有不少網友忿忿不平:「在自己朋友圈罵小三都要被罰,以後誰還敢發朋友圈啊?!」恕顏妹直言,部分網友捍衛朋友圈罵人權的樣子,真是像極了鍵盤俠。
  • 朋友圈也可以鬥圖了?注意!朋友圈發布以下內容將違法!
    在朋友圈罵人被罰1000元在朋友圈賣高仿香菸獲刑10個月在朋友圈上傳不當照片被刑拘……覺得離自己太遙遠?不!近日正義網發布了一則圖解新聞提醒你朋友圈裡千萬不能發這些東西……朋友圈禁止誹謗、辱罵他人後柳某將皮某訴至法庭,經法院審理,皮某行為已構成名譽侵權,皮某被判處立即刪除不當言論,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破壞社會秩序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網警提醒」刷卡別被「雙層複寫紙」騙了
    原創興化泰州網警案例近日,阿美(化名)和同事去餐廳消費了幾十元錢,吃完去刷卡。但在刷卡單上籤完名後,感覺此次籤名的單據比之前的厚了很多,就多留意了一下。而酒店買單的人很多,經常有幾桌同時結帳,有些顧客會用現金結帳。一些服務員會把現金結帳的金額再用另一桌的銀行卡刷一遍。如果使用銀行卡的顧客沒有發現,並且因為複寫紙籤了自己的名字,那麼,那位用現金結帳的人的錢自然就流入了服務員的口袋。更可怕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報警,服務員也可以推得一乾二淨,說是卡主本人的親筆籤名,他們什麼也不知道。
  • 「網警提醒」網絡佔卜,「算命」還是「算錢」?
    以案釋法小高剛參加完專業課考試,心神不寧的她打算找塔羅牌佔卜師算一卦,剛好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宣傳相關信息:「我朋友之前學了點佔卜,可以幫大家佔卜愛情、學業、財運」,小高加了「佔卜師」為好友後,被推薦購買轉運符……小王哭哭挽留女友無果,5年愛情長跑以分手告終,他始終無法割捨這段感情,在某論壇聯繫了一位高人
  • 除了罵人,「八嘎」「ばか」還能怎麼用?
    受到多年的抗日神劇的影響,大家聽到「八嘎」就知道是罵人的意思,平時也會時不時來一句。那麼,「ばか」真的只有罵人的意思嗎?它還有哪些意思用法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八嘎」的正確寫法是「馬鹿(ばか)」。寫作「馬鹿」,可不是我們想像了解的那個可愛萌萌噠的動物。
  • 男子在朋友圈罵人被罰
    新聞簡介: 微信作為一款主流社交工具,其朋友圈功能成為人們分享生活點滴、心情隨想的一個重要平臺。然而,由於其公開性,發在微信朋友圈的內容稍不注意便有可能引發侵權。   日前,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法院就判決了一起因當事人在朋友圈罵人最終賠償對方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案子
  • 【網警提醒】還敢在朋友圈罵人?他被判在朋友圈道歉10天,不能屏蔽人的那種!
    如今,很多人會在朋友圈曬日常、訴煩惱、發表言論近日,一個關於「朋友圈」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事件起因是李某多次在朋友圈公開發布侮辱、誹謗張某的言論張某將李某告上法院近日,法院判決出來了李某去朋友圈道歉道歉內容至少保留10天
  • 「提醒」有人在朋友圈罵人被判了!注意!這些內容別發
    微信作為一款主流社交工具,朋友圈成為了人們分享生活點滴、心情隨想的一個重要平臺。然而,由於其公開性,發在微信朋友圈的內容稍不注意便有可能引發侵權。且小李發布的朋友圈對所有好友公開,發布該朋友圈時他的好友人數有700人左右。
  • 如何「優雅的」用日語罵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般我們在接觸到一門新語言時,問的第一句絕對是:「用xx話罵人怎麼說啊?」當然,作為高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低俗的「罵人語言」就要不得了。所以,今天夢夢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如何「優雅的」的用日語罵人?我們要做一個「罵人不帶髒字」的好孩(du)紙(she)。
  • 微評|「在朋友圈罵人被罰」具有警示意義
    □許君強因業務合作產生矛盾,為洩私憤,李某在朋友圈對張某進行言語侮辱和誹謗,並曬出張某的照片。張某以名譽權被侵害為由,對李某提起訴訟。近日,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後,判決李某以不屏蔽的方式在朋友圈向張某賠禮道歉,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
  • 面對朋友圈微信群上的「罵人」行為,如何維權?
    朋友圈罵人被判朋友圈道歉10天因業務合作糾紛,小李在朋友圈發布對小張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小張認為小李的行為有損其名譽和人格尊嚴,將其起訴。近日,溫州市甌海法院判決小李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小張賠禮道歉,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
  • 面對朋友圈微信群上的「罵人」行為,如何維權?
    然而,也有人用這種方式發洩心中不滿,甚至指名道姓罵人、大肆散播他人的隱私。殊不知,虛擬的網絡世界並非肆無忌憚的發洩場所,尤其在微信朋友圈這樣的熟人社交平臺,只要固定了證據,一告一個準兒。朋友圈罵人被判朋友圈道歉10天因業務合作糾紛,小李在朋友圈發布對小張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小張認為小李的行為有損其名譽和人格尊嚴,將其起訴。
  • 要知道「兔崽子」的原義,就別再隨便罵人了
    原創 明白知識er 明白知識 收錄於話題#通識課程3個明白知識特推出「何老師歷史掌故」,講述「兔崽子」的歷史掌故,告訴你為什麼不能再隨便罵人「兔崽子」。此前,我們分析了罵人者在罵戰時摧枯拉朽的說話狀態,以及罵人詞彙裡所隱含的性別觀。
  • 微信朋友圈這樣發,會被罰!
    如今,微信成了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很多人喜歡在朋友圈裡曬娃、分享生活,甚至發廣告、做生意...但是,注意啦!朋友圈也不是想發啥就能發啥,否則將惹上大麻煩。這不有人就被罰了400000元!朋友圈發布虛假廣告被罰40萬朋友圈裡這樣一款固體飲料被大肆宣傳,賣家聲稱,該產品勝過任何藥品。
  • 「網警提醒」警惕「貨到付款」騙局
    事件一深圳的田先生接到快遞員電話,說他有一個「貨到付款」的快遞到了,而且標註著「重要文件」,他回想起最近確實有一個對接的公司要將文件快遞給自己,就讓公司前臺先行墊付了39元。為提高精準詐騙成功率,電商老闆鄭某會對用戶信息進行篩選,選擇平時網購量大、喜歡貨到付款的用戶。該案案值超1200萬,遭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數不少於50萬,最終13人被抓。
  • 朋友圈罵人被判道歉10天!注意這些內容在朋友圈都不能發
    在人們的情緒無處宣洩時也會把朋友圈當成一個情緒發洩處8月10日,一條名為「朋友圈罵人被判朋友圈道歉10天」的熱搜出現在微博熱搜榜的第二名,溫州的李某因為自己朋友圈罵人的事件被罰在朋友圈公開道歉10天,引發網友熱議,在朋友圈罵人也是一種違法行為嗎?
  • 朋友圈罵人被罰1000元!還有人因為發了8個字,坐牢9個月
    男子在朋友圈罵人,最終被罰1000元,近日這一案件引起大家的熱議!事件起因:朋友圈中辱罵他人今年1月28日晚,皮某在微信朋友圈中發表言論,稱微信好友柳某「破壞了別人家庭就該夾起尾巴做人!」皮某收到律師函後,刪除了自己於1月28日在微信朋友圈發布的內容,但雙方就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未達成一致意見,因此,柳某訴至合川法院。
  • 「網警提醒」兒童預防性侵害,家長應該怎麼做?
    近日,從韓國「N號房事件」到高管性侵少女再到綿陽東辰一副校長性騷擾女學生,國內外頻頻爆出的兒童性侵事件,再一次將大眾的目光引向性教育。我們該如何做好未成年子女防性侵呢?兒童被性侵往往會出現以下徵兆:1、突然開始喜歡鎖門。2、突然表現出開始怕黑。3、突然表現出生活的異常,比如睡眠障礙、噩夢,突然開始害怕與大人相處的環境等等。
  • 「網警提醒」「冒充領導」詐騙又雙叒叕來了!
    網警提醒1、微信中突然有領導幹部添加微信的,要謹慎甄別。特別是涉及轉帳、匯款等,務必通過電話、見面等途徑核實確認。2、在交流中,如果不想太冒昧的質疑對方,可以委婉詢問對方一些問題,比如具體的一些人或事進行對方身份的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