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有人在朋友圈罵人被判了!注意!這些內容別發

2020-10-10 口袋大大

微信作為一款主流社交工具,朋友圈成為了人們分享生活點滴、心情隨想的一個重要平臺。然而,由於其公開性,發在微信朋友圈的內容稍不注意便有可能引發侵權。

近日,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三溪法庭依法宣判一起侵害名譽權糾紛。

因業務合作糾紛,小李在朋友圈發布對小張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小張的照片。且小李發布的朋友圈對所有好友公開,發布該朋友圈時他的好友人數有700人左右。

小張認為小李的行為有損名譽和人格尊嚴,將其起訴。

法院認為,以書面或口頭形式辱罵或誹謗他人、損害他人名譽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隱私材料或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判令小李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在其朋友圈向張某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發布的道歉內容至少保留10天。

從上面事件可見,言論自由並非絕對的自由。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在網上發布言論也要注意謹言慎行,切勿因一時氣憤,發表不當甚至侵害他人權益的言論。

今年公布的民法典中第一千零一十九條針對肖像權也有了更廣泛和明確規定: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醜化、汙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肖像作品權利人不得以發表、複製、發行、出租、展覽等方式使用或者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如果未經同意,即使你給同學同事拍張照發朋友圈,也是侵犯了他們的肖像權。

所以我們凡事要謹言慎行,要遵守法律法規,遵守道德,不信謠,不傳謠,對未經核實的信息,不要隨意轉發,更不要故意「杜撰改編」,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也不要進行人身攻擊及辱罵他人,罵人不僅不利於事情解決,有時候還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利人不利己。

目前,隨著自媒體平臺的普及和應用,個人言論自由的範圍已被極大地拓展,言論超出應有界限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在此,希望大家都能做好自己,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文明有度地發表言論,切勿逾越言論自由的界限。

相關焦點

  • 朋友圈罵人被判道歉10天!注意這些內容在朋友圈都不能發
    >這不,有人在朋友圈罵人就被起訴到法院去了8月10日,一條名為「朋友圈罵人被判朋友圈道歉10天」的熱搜出現在微博熱搜榜的第二名,溫州的李某因為自己朋友圈罵人的事件被罰在朋友圈公開道歉10天,引發網友熱議,在朋友圈罵人也是一種違法行為嗎?
  • 「網警提醒」男子在朋友圈罵人被罰1000元?注意,在朋友圈這些內容...
    皮某發表言論的範圍僅限個人朋友圈,且及時刪除1月28日的評論,對柳某名譽的影響力有限。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及造成的後果,判決皮某立即刪除1月30日在微信朋友圈中所發布針對柳某的不當言論,並於判決生效後3日內賠償柳某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同時在微信朋友圈中發表道歉聲明(內容由法院審定)。
  • 「網警提醒」朋友圈罵人將會被罰
    >發朋友圈內容稍有不注意小心攤上事兒!男子朋友圈罵人,被罰1000元日前,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法院就判決了一起因當事人在朋友圈罵人最終賠償對方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案子。據悉,柳某與皮某是微信好友。今年1月28日晚,皮某在朋友圈中發表言論,稱柳某「破壞了別人家庭就該夾起尾巴做人!」
  • 微信朋友圈不要發這些內容!已經有人受害了...
    朋友圈慎發這些1、含有家人信息的朋友圈家裡老人和小孩的照片要慎發!發有關家人的朋友圈時,不要附上家人真實姓名等個人信息,以免不法分子看到該朋友圈時對家裡老人小孩不懷好意。因為老人和小孩警惕性較低,騙子可能通過照片認出他們,然後叫出名字,再編造一些謊言就能輕易的欺騙老人和孩子。
  • 朋友圈罵人被判朋友圈道歉10天,哪些內容不能出現在朋友圈?
    隨著微信的廣泛使用,微信朋友圈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曬幸福的,有訴煩惱的,甚至還有洩私憤罵人的……朋友圈「罵人」是否違法?近日,就有人因微信朋友圈辱罵他人引起侵害名譽權糾紛,並被法院依法宣判了。
  • 朋友圈罵人被判道歉十天,網民:「判得好」
    如今,微信朋友圈已成為人們網絡社交的重要場所,然而,由於其具有一定的公開性,發在朋友圈的內容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構成侵權。2019年6月,小張與小李因為在業務合作上起了衝突,小李在朋友圈公開發布了對小張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張某的照片。
  • 朋友圈罵人被罰1000元!注意,這些內容不能隨便發!
    朋友圈儼然成為「個人領域」在這個領域裡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可以隨意發布內容甚至看心情罵人但是!現在可不行了啊!在朋友圈罵人構成名譽侵權!如今微信使用頻繁,我們日常使用時,免不了發幾條朋友圈。但是,什麼內容可以發、什麼東西不能發,你應該有所了解!發朋友圈,也是有準則的。這些內容一定不能發!1、謠言在未掌握真實情況前,一定不可盲目散布、轉發謠言。
  • 發朋友圈罵人也會惹官司
    摘要中青評論發朋友圈罵人被判敗訴顯然樹立了一個標杆,即受眾較少的朋友圈依然不是法外之地,發布不當內容也應承擔法律責任。(《法制日報》8月5日)因發朋友圈而惹上官司並敗訴的事件並不多見。應該說,重慶這起發朋友圈辱罵他人被判賠償和道歉的事例具有普法意義。朋友圈並非法外之地,在朋友圈發布相關圖片和言論理當慎重,否則就可能構成侵權。與微博、博客等社交工具不同,微信的私密性更強,一般互加好友的人才能相互了解朋友圈的信息。
  • 朋友圈罵人也是犯法!網友朋友圈罵人被判「刑」
    今天人民日報發了篇微博,有網友在朋友圈罵人,被判了在朋友圈道歉10天所以以後誰要是在朋友圈
  • 注意!假期結束準備發朋友圈的小夥伴……請慎發這些
    朋友圈慎發這些1、含有家人信息的朋友圈家裡老人和小孩的照片要慎發!發有關家人的朋友圈時,不要附上家人真實姓名等個人信息,以免不法分子看到該朋友圈時對家裡老人小孩不懷好意。所以為了安全,儘量少曬,即使曬票也別忘了遮一下關鍵信息。
  • 發了條朋友圈,他被罰1000元!朋友圈裡這些內容千萬別發
    雖說每個人都有發朋友圈的權利但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往朋友圈裡發有男子在朋友圈罵人  被罰1000元 最近,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法院判決了一起因當事人在朋友圈罵人,最終賠償對方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案子。
  • 朋友圈罵人還曬照?法院判了:再發一條…
    如今,很多人會在朋友圈曬日常、訴煩惱、發表言論。為洩憤發布侮辱誹謗性語言去年6月份因業務合作糾紛,李某為洩憤在朋友圈發布了對張某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其照片。據悉,李某發布的朋友圈對微信號內所有好友公開發布的,發布該朋友圈時其好友人數有七百人左右。
  • 微信朋友圈罵人 為何會被法院判賠錢?
    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發現,近年來,在微信朋友圈辱罵他人被判賠償道歉的案件已經發生過多起。對此,律師表示,在微信朋友圈公開辱罵他人可能構成名譽侵權,如果存在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散布他人隱私等情況,嚴重者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 朋友圈罵人被判道歉十天,現在網上罵人也涉及違法了嗎
    朋友圈罵人被判了十天?當時我就坐起來了,心想難道鍵盤俠終於要被法律無情的大手制裁了嗎?這個事件的雙方是業務往來關係,合作期間產生了矛盾,李某就在自己朋友圈發布了對張某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張某的照片。然後李某的好友也有幾百人,其中也不乏認識張某的。
  • 發朋友圈罵人被罰,或許是對鍵盤俠最好的「殺雞儆猴」
    每篇吐槽朋友圈迷惑行為的文章下面,總有人會說:「自己的朋友圈,憑啥不能想發啥就發啥?」就好比近日發朋友圈罵人的重慶男子被罰一事,有不少網友忿忿不平:「在自己朋友圈罵小三都要被罰,以後誰還敢發朋友圈啊?!」恕顏妹直言,部分網友捍衛朋友圈罵人權的樣子,真是像極了鍵盤俠。
  • 朋友圈罵人,被判在朋友圈道歉10天……
    但也不是「法外之地」這不有人在朋友圈罵人發朋友圈,還有這些「注意事項」這些內容一定不能發!1、謠言在不掌握真實情況前,一定不可盲目散布、轉發謠言。2、謾罵如今,微信朋友圈就像是我們的「日記本」,記錄著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越來越多的人會在微信朋友圈上分享開心的事、吐槽不爽的事…….但如果你在微信朋友圈裡罵人,那可是會給自己惹來麻煩的。嚴重時,甚至構成違法行為。這些少在朋友圈曬!
  • 來論|發朋友圈罵人構成侵權應成為常識
    而將個人的言論或隨想在「朋友圈」發布,更成了當前一些人十分熱衷的表達方式。但因發朋友圈而惹上官司並敗訴的事件則不多見。應該說,重慶這起發朋友圈辱罵他人被判賠償和道歉的事例非常具有普法意義。這也應該成為常識,即朋友圈並非法外之地,通過朋友圈發布相關圖片和言論理當慎重,否則就可能構成侵權。
  • 朋友圈罵人還曬照?法院判了:再發一條……
    如今,很多人會在朋友圈曬日常、訴煩惱、發表言論。近日,一個關於「朋友圈」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洩憤發布侮辱誹謗性語言去年6月份因業務合作糾紛,李某為洩憤在朋友圈發布了對張某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其照片。
  • 溫州:@溫州人,發朋友圈注意了!甌海有人因罵人被判在朋友圈道歉10天
    ,向小張賠禮道歉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2019年6月16日-17日,為了洩憤,李某相繼在自己朋友圈發布了對張某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張某的照片。據悉,李某發布的朋友圈是對微信號內所有好友公開發布的,發布該朋友圈時他的好友人數有七百人左右。
  • 罵人到底犯法嗎?別驚訝,還真是犯法的!
    議論文 | 罵人到底犯法嗎?別驚訝,還真是犯法的!文 / 小侯罵人到底犯法嗎?如此基本的常識問題,本無須強調。可每當有人遭到人身攻擊、詆毀謾罵、貶損人格尊嚴,在警告將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時,得到的總是對方不以為然地嘲笑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