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變體,宇宙中比黑洞還暴躁的怪獸,「槍口」對準了地球

2020-12-12 姿勢分子knowledge

提起宇宙中的怪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黑洞了。不過,對這個直徑達到942億光年的宇宙來說,如果只有黑洞這一種怪物,那就有點忒寒磣了。

今天,咱們要聊一聊比黑洞還恐怖的天體——耀變體。

1929年,加拿大的大衛·鄧拉普天文臺在宇宙深處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天體,它的亮度在不斷地變化。當時,人們以為這是一顆銀河系的變星,於是按照變星的命名法來給它命名。

後來,當射電望遠鏡越來越強大,科學家發現,它的變化和變星並不相同,而是類似於黑洞的相對論性噴流。而它的紅移值也告訴我們,它遠不是銀河系內的天體,而是距離我們近30億光年。於是,科學家單獨給它起了個名字——蝎虎座BL(BL Lacertae 或BL Lac)。隨著其他類似的天體被發現,科學家們將它們統一稱作蝎虎座BL型天體(BL Lacertae-type objects,簡稱BL Lac object或BL Lac)。1978年天文學家埃德·施皮格爾創造了一個詞語給他們分類——blazar,中文譯作耀變體

目前科學家認為,耀變體屬於活躍星系核的一種。活躍星系核又是啥呢?根據字面意思就能明白,這是一種非常活躍的星系核,雖然尺度通常只有1光年,但是其光度遠遠超過了自己所在的星系。包括蝎虎座BL型天體、類星體、西佛星系等在內的天體,都屬於活躍星系核。

而耀變體,是活躍星系核中比較特殊的一種,大致可以分為兩類——蝎虎座BL型天體和高變類星體(blazar的名字也是兩種天體英文名結合而成的),另外還有介於二者之間的過渡天體。至於蝎虎座BL型天體和高變類星體之間的區別,目前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前者和較弱的電波星系有關,後者則是和較強的電波星系相關,它們在輻射量豐度上有一定的區別。

本質上來說,這些活躍星系核,都是以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為主。如果你非要說活躍星系核,或者說耀變體的本質是黑洞,其實也有道理。當這些黑洞周圍的物質被吞噬的時候,會有能量以光子、電子、正電子等粒子的形式釋放出來,速度接近光速,而且非常劇烈。在黑洞強大的磁場和輻射風的作用下,這些能量基本被束縛起來,朝著單一的方向噴射到宇宙空間,這就是黑洞的相對論性噴流。

耀變體之所以特殊,就在於它們的相對論性噴流恰好指向或者基本上是指向地球的。因此,對於我們地球來說,屬於恰好面對著它們的「槍口」,所以顯得尤其明亮。

自從確定了耀變體這個分類後,科學家們就一直在對它們進行不斷的觀測。

除了美國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兼職觀測之外,還有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原名「伽馬射線廣域空間望遠鏡」Gamma-ray Large Area Space Telescope)做著相對專職的耀變體觀測任務。

2017年,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天文學家Roopesh Ojha宣布,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兩年來對5個最原始的耀變體進行了深入觀測,其中最近的一個,距離我們也有119億光年。這些耀變體都極其恐怖,其中兩個的質量都至少在太陽的10億倍以上。它們每秒鐘釋放的能量,也達到了太陽的20000億倍!

圖片說明:費米太空望遠鏡和耀變體假想圖

同時,為了更好地觀測耀變體,全世界的科學家聯合當地的望遠鏡,展開了更加宏大的觀測項目——VLBI。

VLBI全稱叫做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簡單說,就是利用不同區域的射電望遠鏡,在時間同步和相位同步的條件下觀測,這就相當於構建了一個口徑極大的虛擬望遠鏡。如果這些望遠鏡的分布在世界的兩端,那麼就可以看作是一個口徑為地球直徑的超級望遠鏡。

沒錯,就類似於去年拍攝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

我國的上海天馬65米望遠鏡、雲南昆明40米望遠鏡、新疆烏魯木齊26米望遠鏡,均參與了歐洲VLBI網與東亞VLBI網的觀測。

今年1月份,中科院上海天文臺領銜的中外研究團隊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發表了研究論文,公布了對耀變體J0906+6930繪製的高解析度圖像。

J0906+6930最早於2004年被發現,距離我們有127億光年。那個時候,宇宙還很年輕,剛剛完成再電離(再電離的內容我們會在最近的【宇宙出生日記】欄目中介紹)。因此,J0906+6930很可能是宇宙中最早的一批超大質量黑洞。而在中科院上海天文臺所擁有的耀變體樣本中,J0906+6930是最為明亮的一個,而且非常便於觀測。

2017年的時候,上海天馬65米望遠鏡等設備就對準了它,展開了觀測和研究。經過三年的研究,最終發表了上述論文。

正是由於很多耀變體存在於宇宙的最深處,這也意味著它們是宇宙最古老的天體之一。對於一百多億年前宇宙發生了什麼非常好奇的科學家來說,這些遙遠的天體就是最好的見證者。同時,對於耀變體的研究,或許也可以幫助科學家進一步確定哈勃常數的範圍——這和宇宙的膨脹速度直接相關,後者暗示著宇宙未來的命運。

因此,耀變體對於科學家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也許,解開宇宙演化之謎的鑰匙,就藏在耀變體之中吧!

相關文章:「宇宙出生日記」傳說中的大爆炸,宇宙的野蠻生長

相關焦點

  • 第一次測量了宇宙中的全部星光,證實了一個不安的結論?
    圖片:DMITRI POGOSYAN / UNIVERSITY OF ALBERTA在宇宙中,一些星系中央擁有活躍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們是非常好的極高能粒子(包括伽馬射線)發射體。超大質量黑洞的周圍會形成一個由氣體、塵埃等組成的吸積盤。
  • 黑洞是平滑還是粗糙的?為什麼說黑洞會跳舞?
    對黑洞的探究,是無數人類孜孜以求的。黑洞讓廣闊的宇宙蒙上了一層更為豐富而神秘的色彩?既然黑洞顧名思義,是黑色的,那麼在同樣是無邊黑暗的宇宙裡,我們要如何去辨別這黑洞的存在?宇宙中究竟有多少黑洞的存在,黑洞是什麼樣子的,黑洞之間一般保持著多大的距離,一個黑洞是否能將另一個黑洞吸入?我們對宇宙有無數的問題,無數的問題仍在等待解答。
  • 「宇宙中最自私的怪物」黑洞。
    (吞噬一切的宇宙饕餮怪獸「黑洞」)1,宇宙是可以預測的嗎?可以的。在100多年前的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根據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預言了黑洞的存在;100多年後的2019年4月10日,人類終於得見黑洞的真容!
  • 這幾個怪獸,也是要吞噬地球
    而在烏拉出現之前,我們也已經見過太多次地球冒著被吞噬的危機了,比如說這幾個怪獸,都是為了吞噬地球而來:1、吞噬星星的怪獸-巴休蒙說起巴休蒙,想必有很多人都沒有印象了,畢竟已經過去這麼久了,而且隨著新生代奧特曼的熱播,很多以前的奧特曼也快被忘記了。巴休蒙是傑克奧特曼中的怪獸,能夠吞噬星星,隨著行星的吞噬,自身的體型也在不斷增大。
  • 黑洞中的物質密度有多大?和你想的不一樣!把地球、太陽和宇宙壓成...
    史瓦西半徑公式公式中R稱為事件視界,G為引力常數,M為黑洞質量,C為光速。計算出來就是黑洞的視界範圍的半徑,根據這個公式計算,如果把地球壓成一個黑洞的話,即M等於地球的質量,具體為5.977×10的27次方g,那麼黑洞的半徑R只有0.9,即為直徑1.8釐米的圓球,那麼這個黑洞看上去只是一個花生米大一點,相當於一顆大白兔奶糖那麼大,但是如果把太陽壓成一個黑洞的話,計算M為太陽質量(1.9891*10)的這個公式,那麼它的半徑是2948米,接近3公裡,也就是說如果太陽成為黑洞
  • 地球第九大行星或是黑洞:10倍於地球質量但只有保齡球大小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它可能是一個古老的原始黑洞---它很小,「可以放在你的手掌裡。」來自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傑姆斯·恩溫(James Unwin)告訴《大眾機械》雜誌:「原始黑洞通常形成於宇宙早期,因為它們通常是由於物質在原始分布中的密度過大而形成的。」傑姆斯·恩溫和朔爾茨(Scholtz)共同撰寫了這項研究。
  • 這5類怪獸是奧特曼中的常見怪獸,你分清楚了嗎?
    有好多人看奧特曼的時候,覺得,怪獸就是怪獸,奧特曼就是奧特曼。好像奧特曼全部長一樣,怪獸也都是全部長一樣似的。但是其實,奧特曼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名字,怪獸也是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名字,也有很多種類,比如說這5種,你分清了嗎?
  • 奧特曼中3個喜歡吞噬星球的超大怪獸,一個差點毀滅了太陽系
    奧特曼中3個喜歡吞噬星球的超大怪獸,一個差點毀滅了太陽系在奧特曼中,為了平衡怪獸和奧特曼的實力,讓奧特曼能夠成功地擊敗怪獸,保護地球,怪獸的體型都是和奧特曼差不多,但是,為了襯託出奧特曼救世主的身份,有的怪獸大得驚人,今天我們就來看下奧特曼中三個喜歡吞噬星球的超大怪獸
  • 黑洞要來了?距離6000光年,小型黑洞正飛向地球!
    導讀: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它無時無刻不在吞噬各種物質,一旦被黑洞「盯上」,幾乎所有的天體都難逃厄運!而最近,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心的巨型黑洞可能正在吞噬地球!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在宇宙形成的初期,恆星、氣體和塵埃混成一團,整個宇宙雜亂無章。但是如今的宇宙看上去卻如此美麗,無數的天體形成星系這樣大規模的集合體,在天空中散發著光芒,這裡面黑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如果地球變成黑洞,一立方釐米物質將達4萬億億噸,那麼整個宇宙變成...
    宇宙中的黑洞是一個奇葩的存在,但是黑洞也是一種天體,和恆星行星一樣有它的質量,那麼黑洞中物質的密度有多大呢?這其實是一個很不好回答的問題,不好回答並不是說它不好計算,而是說它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因為黑洞中物質的密度計算結果會有大有小,差別極大。
  • 宇宙中最恐怖的天體竟然不是黑洞?科學家:類星體了解一下!
    根據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迄今為止人類觀察到的宇宙直徑大約為930億光年,而且還在不斷增大。如此龐大的宇宙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天體,行星、恆星、星系等等。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面,黑洞無疑是宇宙中最為恐怖的天體!
  • 如果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會發生什麼?如何看待黑洞?
    百分之七十地球質量的物質塌縮形成黑洞,它的引力不會增加,應該還是百分之七十地球的引力,它的質量沒有地球大,引力沒有地球大,怎樣吞噬地球?應該是圍繞地球旋轉吧?黑洞是質量很大,撕碎地球等行星輕而易舉,但是太陽也可以啊,地球無限靠近太陽一樣被撕碎,因為他質量大,但是一個質量小於地球太多的黑洞並一定能吞噬地球,相對論裡質量即能量,宇宙中都是大質量天體吞噬小質量天體,真要有這種小黑洞也只能相互吞併,最後融合!
  • 如何聽到宇宙的聲音?兩個黑洞的合併,讓我們探測到了引力波
    黑洞是宇宙中最為緻密,也是引力場最強的天體,以至於連光都無法逃出它的魔爪。 如何製造一個黑洞? 就是把腳下的地球努力的壓縮、壓縮、再壓縮,壓縮到桌球那麼大,就可以得到黑洞了,當然這是一個很小的黑洞。
  • 葉子青:維度之門——當黑洞吞噬地球,中國人拯救了宇宙
    每次拿起霍金的《時間簡史》,都想追問宇宙的奧秘,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界,宇宙之外又是什麼?答案終於在和朋友一次聊天中找到;一個精子千辛萬苦找到卵子,生命只是概率。如果說生命只是微縮般的宇宙,那麼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大滅絕,人類登上歷史舞臺後,是不是可以說在宏觀意義上,是另一個精子找到卵子那?
  • 宇宙中增長速度最快的黑洞,比銀河系中心黑洞還要大萬倍
    宇宙中任何的物體都處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之中,黑洞也不例外,它通過吞噬宇宙間的物質而不斷成長,而最近有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增長最快的黑洞比之前見過的任何黑洞都要快。天文學家表示,黑洞在誕生之後會以最大可能的速度增大,但大都是以太陽的數千倍的質量開始增長,黑洞的增長速度都有一個大小限制,按照地球時間來算的話,增長速度最快的黑洞每天的質量一天50倍以上。
  • 宇宙驚悚事實:微型黑洞竟無處不在!
    不論它們有多重,大部分黑洞都還沒有這句話長。如果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那麼它有可能確實是科幻小說,但它也有可能不是。天體物理學家們已經沒多少選擇來解釋宇宙的大部分組成為何。他們知道宇宙百分之八十由暗物質組成,它們給其它百分之二十的正常物質施加引力影響,然而八十多年來科學家們在實驗中從未找到過它們的身影。  無數尋找暗物質的努力到目前為止也只是徒勞而已。
  • 宇宙中失蹤的重子物質就漂浮在恆星之間
    (圖片來源:NASA/ESA)宇宙中所丟失的物質已經被科學家們發現了,它就漂浮在恆星之間。研究宇宙古代史的研究人員都知道,宇宙在大爆炸中產生了許多構成重子的物質,其包含了質子和中子的一類亞原子粒子。而研究現代宇宙的研究人員知道人類用望遠鏡能看到多少常規的構成重子的物質。
  • 宇宙中最可怕的或許不是泰然自若的黑洞,而是這些無意冒犯的激流
    宇宙中最可怕的東西是什麼?99%的人會想到是黑洞,對這種通向未知領域的天體,甚至還未通過就會被其碾碎的天體有著天生的恐懼,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你凝視深淵的同時,深淵也在凝視你嗎,更何況是如此漆黑的「瞳孔」。
  • 初代奧特曼中,擁有「第一」名號的怪獸和宇宙人,現在依然活躍
    奧特奧系列作品,不僅有讓人喜愛的奧特曼戰士,還有深入人心的怪獸。奧特曼是英雄形象,所以相對的就有破壞的怪獸形象。只有少數的怪獸是善良,它們站在奧特曼這一邊。幾乎所有的怪獸都是以「惡」的形象出場,他們毀滅城市,破壞地球,甚至還打敗了奧特戰士。
  • 澤塔奧特曼:反派抽卡入魔,召喚新怪獸,貝利亞與宇宙海賊聯手!
    反派小哥在最新話的劇情中終於再次出手了,首先還是傳統的抽卡,也就是用怪獸的基因打造出各種怪獸勳章,可惜經歷了好幾次抽卡,一直沒有出現他想要的「SSR」,每一次他就和「賭狗」一樣,非常渴望得到強力勳章,終於在最後,他得到了新的勳章,他非常的開心,他本身就是來地球玩遊戲的,如今的行為和一些肝帝是沒有什麼區別了,妥妥的遊戲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