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千百年的光陰被濃縮在同一個空間,從中走過,便目睹了一個文明從驚豔亮相到恢宏落幕。這就是文物的力量,也是文物展覽的力量。8月26日,由廣西保利與保利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古文物奇幻漂流記」文化特展迎來令人期待的時刻:在保利冠江墅·邕江城市藝術展廳舉行的開箱儀式上,西周倗季鳳鳥尊率先揭開神秘面紗。
保利藝術博物館與廣西保利完成國寶移交
專業的儀仗隊護送保利藝術博物館的古文物入場
三千年青銅鳳鳥「飛抵」邕城
每一件文物流傳至今,都有其獨特的故事和歷史。正如清代「蘇州三傑」潘世璜在《須靜齋雲煙過眼錄》中留下的名句:「世間寶物,所在必有神物護持。而一時寓目,等之過眼煙雲,不知他日流轉何處,此生得再遇否。」
26日15時,專業的儀仗隊踏著整齊的步伐護送保利藝術博物館的古文物入場。在到場嘉賓的共同見證下,保利藝術博物館展覽部主任詹春暉慎重地打開鋁皮箱,細心地將古文物放至展臺。當一層又一層的保護膜褪去,穿越三千年的時光之門被緩緩打開,來自西周的倗季鳳鳥尊與2020年的南寧迎來了歷史性的相遇。
倗季鳳鳥尊通體表現為一隻昂首挺立的鳳鳥形象,其頭頂花蕾狀高冠,雙睛圓鼓,勾喙前伸,雙翅上展,長尾披垂,氣宇軒昂。鳳鳥的背部設置圓拱形器蓋,蓋上亦挺立一隻小鳳鳥,頭頂圭形冠,昂首尖喙,雙翅貼伏,長尾下垂。大小鳳鳥通身皆裝飾鱗狀羽紋等紋樣,繁複而美觀。
詹春暉介紹說,這件倗季鳳鳥尊是一件酒器,通高達49釐米,長達41釐米,胎體厚重,質地精良,保存狀況良好。詹春暉表示,作為中國首家國有大型企業興辦的藝術類博物館,此次保利藝術博物館為南寧帶來的藏品主要包括青銅器、琺瑯器和銅佛造像。尤其青銅器是商周時期廣泛使用的祭祀器具,更在世界文明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古老瑰寶與現代技術的碰撞
文物的奇幻漂流記,其實是文物成長和回歸故土的旅途。千百年來有無數愛國同胞致力於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讓這些承載歷史文化的寶物能夠免於毀壞、盜竊和遺失的命運,並且繼續傳承下去。
承擔著央企責任與擔當的廣西保利,始終致力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助力南寧建設成為文化之都。此次文化特展將讓南寧市民有機會在家門口目睹國寶真顏,充分感受華夏文明的絢爛輝煌和博大精深,對每一個南寧人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文化薰陶和精神盛宴。
為了讓南寧市民與國寶的相遇更加特別,更值得記憶,廣西保利在文化特展中創新地融入VR多媒體技術,通過沉浸式的震撼觀感和仿若眼前的沉重歷史,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沉浸在西周夜宴中,跟隨國寶們一起回顧興盛、戰火、流失海外、曲折歸國的經歷,切身感受到文物對民族和國家的深刻含義。
廣西保利還精心設計了多種數字體驗區,觀眾可以在展覽中參與重新設計國寶神面卣,挑戰「周朝藝術家」頭銜;還能置身於西周國宴中,體驗西周禮儀的嚴謹和歷史意義;更能擁有移形換影的「超能力」,尋找前世今生的身份和宿命……
沉澱千年文化氣韻的文物與現代高新技術的融合,讓古老的瑰寶煥發出蓬勃新活力。在展覽之外,廣西保利還聯合博物館美育領航者凃思美育共同開發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傳統文化主題課程,讓孩子們從課程中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內涵,感受歷史長河中璀璨至今的文明瑰寶,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
古文物重磅推介
●神面卣
神面卣為三千年前西周高級貴族所擁有的青銅禮器。縱觀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無論造型多麼複雜,表面皆以刻畫的花紋作裝飾,只是花紋在深淺、層次上有所區別,而這件神面卣是目前所見造型和裝飾最怪異、藝術水平最高的一件,可謂百年難遇的藝術品。
●倗季鳳鳥尊
三千年前我們的祖先格外崇尚鳳鳥,商人以此為圖騰,周人則將之視作民族的守護神,視為祥瑞。這件倗季鳳鳥尊形體巨大,氣勢不凡,且造型奇特,前所未見,是目前所見最為精彩的鳳鳥形象的立體青銅尊,也是極為難得的藝術珍品。
●遂公盨
盨是漢族在古代盛實物的銅器,這件遂公盨屬於西周中期後段,尤其是盨上所鑄長篇銘文記述了大禹治水的功績。隨著遂公盨的發現,將大禹治水的文獻記載提早了六七百年,也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也最為翔實的關於大禹的可靠文字記錄。
【溫馨提示】
「古文物奇幻漂流記」文化特展
●展覽時間:8月29日—9月20日
●展覽地點:
南寧市青秀區鳳嶺南路16號
保利冠江墅·邕江城市藝術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