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保利「古文物奇幻漂流記」文化特展來了!明天正式開幕

2020-12-23 騰訊網

當千百年的光陰被濃縮在同一個空間,從中走過,便目睹了一個文明從驚豔亮相到恢宏落幕。這就是文物的力量,也是文物展覽的力量。8月26日,由廣西保利與保利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古文物奇幻漂流記」文化特展迎來令人期待的時刻:在保利冠江墅·邕江城市藝術展廳舉行的開箱儀式上,西周倗季鳳鳥尊率先揭開神秘面紗。

保利藝術博物館與廣西保利完成國寶移交

專業的儀仗隊護送保利藝術博物館的古文物入場

三千年青銅鳳鳥「飛抵」邕城

每一件文物流傳至今,都有其獨特的故事和歷史。正如清代「蘇州三傑」潘世璜在《須靜齋雲煙過眼錄》中留下的名句:「世間寶物,所在必有神物護持。而一時寓目,等之過眼煙雲,不知他日流轉何處,此生得再遇否。」

26日15時,專業的儀仗隊踏著整齊的步伐護送保利藝術博物館的古文物入場。在到場嘉賓的共同見證下,保利藝術博物館展覽部主任詹春暉慎重地打開鋁皮箱,細心地將古文物放至展臺。當一層又一層的保護膜褪去,穿越三千年的時光之門被緩緩打開,來自西周的倗季鳳鳥尊與2020年的南寧迎來了歷史性的相遇。

倗季鳳鳥尊通體表現為一隻昂首挺立的鳳鳥形象,其頭頂花蕾狀高冠,雙睛圓鼓,勾喙前伸,雙翅上展,長尾披垂,氣宇軒昂。鳳鳥的背部設置圓拱形器蓋,蓋上亦挺立一隻小鳳鳥,頭頂圭形冠,昂首尖喙,雙翅貼伏,長尾下垂。大小鳳鳥通身皆裝飾鱗狀羽紋等紋樣,繁複而美觀。

詹春暉介紹說,這件倗季鳳鳥尊是一件酒器,通高達49釐米,長達41釐米,胎體厚重,質地精良,保存狀況良好。詹春暉表示,作為中國首家國有大型企業興辦的藝術類博物館,此次保利藝術博物館為南寧帶來的藏品主要包括青銅器、琺瑯器和銅佛造像。尤其青銅器是商周時期廣泛使用的祭祀器具,更在世界文明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古老瑰寶與現代技術的碰撞

文物的奇幻漂流記,其實是文物成長和回歸故土的旅途。千百年來有無數愛國同胞致力於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讓這些承載歷史文化的寶物能夠免於毀壞、盜竊和遺失的命運,並且繼續傳承下去。

承擔著央企責任與擔當的廣西保利,始終致力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助力南寧建設成為文化之都。此次文化特展將讓南寧市民有機會在家門口目睹國寶真顏,充分感受華夏文明的絢爛輝煌和博大精深,對每一個南寧人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文化薰陶和精神盛宴。

為了讓南寧市民與國寶的相遇更加特別,更值得記憶,廣西保利在文化特展中創新地融入VR多媒體技術,通過沉浸式的震撼觀感和仿若眼前的沉重歷史,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沉浸在西周夜宴中,跟隨國寶們一起回顧興盛、戰火、流失海外、曲折歸國的經歷,切身感受到文物對民族和國家的深刻含義。

廣西保利還精心設計了多種數字體驗區,觀眾可以在展覽中參與重新設計國寶神面卣,挑戰「周朝藝術家」頭銜;還能置身於西周國宴中,體驗西周禮儀的嚴謹和歷史意義;更能擁有移形換影的「超能力」,尋找前世今生的身份和宿命……

沉澱千年文化氣韻的文物與現代高新技術的融合,讓古老的瑰寶煥發出蓬勃新活力。在展覽之外,廣西保利還聯合博物館美育領航者凃思美育共同開發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傳統文化主題課程,讓孩子們從課程中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內涵,感受歷史長河中璀璨至今的文明瑰寶,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

古文物重磅推介

●神面卣

神面卣為三千年前西周高級貴族所擁有的青銅禮器。縱觀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無論造型多麼複雜,表面皆以刻畫的花紋作裝飾,只是花紋在深淺、層次上有所區別,而這件神面卣是目前所見造型和裝飾最怪異、藝術水平最高的一件,可謂百年難遇的藝術品。

●倗季鳳鳥尊

三千年前我們的祖先格外崇尚鳳鳥,商人以此為圖騰,周人則將之視作民族的守護神,視為祥瑞。這件倗季鳳鳥尊形體巨大,氣勢不凡,且造型奇特,前所未見,是目前所見最為精彩的鳳鳥形象的立體青銅尊,也是極為難得的藝術珍品。

●遂公盨

盨是漢族在古代盛實物的銅器,這件遂公盨屬於西周中期後段,尤其是盨上所鑄長篇銘文記述了大禹治水的功績。隨著遂公盨的發現,將大禹治水的文獻記載提早了六七百年,也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也最為翔實的關於大禹的可靠文字記錄。

【溫馨提示】

「古文物奇幻漂流記」文化特展

●展覽時間:8月29日—9月20日

●展覽地點:

南寧市青秀區鳳嶺南路16號

保利冠江墅·邕江城市藝術展廳

相關焦點

  • 廣西保利「古文物奇幻漂流記」文化特展來了!明日正式開幕
    這就是文物的力量,也是文物展覽的力量。8月26日,由廣西保利與保利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古文物奇幻漂流記」文化特展迎來令人期待的時刻:在保利冠江墅·邕江城市藝術展廳舉行的開箱儀式上,西周倗季鳳鳥尊率先揭開神秘面紗。
  • 古文物穿梭千年時光上演奇幻漂流記
    掃碼報名領票  本報訊(記者陳蕾)8月29日,廣西保利「古文物奇幻漂流記」文化特展在保利冠江墅·邕江城市藝術展廳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儀式,廣西保利置業特邀南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南寧市國家檔案館  隨著莊嚴的儀仗隊入場,將代表著文化特展的國寶展杯移交至相關領導手中,放入啟動儀式臺的剎那,禮花紛飛,掌聲雷動,「古文物奇幻漂流記」文化特展在嘉賓們的見證下正式開幕。   從古至今,一件文物的流轉過程,其實也是記錄歷史、見證歷史的過程。走進一層青銅器展區,18件精美青銅器文物靜靜佇立於展櫃之內,包括神面卣、遂公盨、倗季鳳鳥尊等孤品和精品。
  • 保利走進學校
    8月29日,保利藝術博物館同廣西保利聯合主辦的「古文物漂流記」在邕城南寧開幕。被疫情困足在家的「神獸們」也有了新的學習打卡的好去處。 為了更好地讓廣西小朋友們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後所承載地文化與歷史,保利藝術博物館本次遠赴廣西,專門舉辦了2020年首次博物館兒童藝術課程專場活動。
  •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
    11月21日上午,由上海大學和四川省文旅廳共同指導、上海大學博物館與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共同主辦,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協辦的「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段勇副書記對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們表示熱烈歡迎,他說,「上海大學博物館今年好展連連,目不暇接,繼海派旗袍展和越文化展之後,我們在這『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美好時節,又迎來了盼望已久的三星堆文物展,這也是上海大學博物館今年的壓軸展覽。」「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今天相聚在此,只緣三星堆。」
  • 臺中科博館秦代新出土文物展 兵馬俑展開幕(圖)
    「秦代新出土文物大展─兵馬俑展」1日起在臺中科博館展出,特展中最受矚目的綠面跪射俑及彩繪跪射俑,就陳列在顯眼的位置。    《秦代新出土文物大展---兵馬俑展Ⅱ》,即將自12月1日起在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本月29日特於圓山大飯店舉辦一場「兵馬俑文化時尚秀」,身穿兵馬俑元素創意服飾的模特兒,展示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師生的創意秀服
  • 那不勒斯舉辦「神與人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
    四川文物特展核心內容為古蜀文化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殷欣)當地時間14日晚,「神與人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開幕。來自四川7家博物館的130件(套)古蜀至秦漢時期的四川文物菁華首次與義大利觀眾見面。三星堆銅人、青銅神樹、金沙遺址玉器、太陽神鳥金箔片、漢墓畫像磚、陶俑等130件代表著四川古蜀文化的文物首次在那不勒斯,也是首次在義大利進行展出。
  •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榮獲第十七屆(2019...
    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結果在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全國主會場南京博物院揭曉,《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榮獲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國際及港澳臺合作獎。
  • 「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在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
    當日,「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在位於上海臨港新城的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匯集來自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25家博物館的160餘件航海文物,在「聯通大洋」「異域奇珍」「海貿物語」等不同主題展區內,從科技、歷史、貿易、文化等角度展現中華航海文明。
  • 145件(套)蜀寶「出差」羅馬 四川古蜀文明特展驚豔亮相
    由四川省文物局、羅馬市文化遺產監管局聯合主辦,羅馬圖拉真市場及帝國廣場博物館承辦的「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在這裡盛大開幕。展示不同時期的古蜀文明本次展覽薈萃了來自四川省內8家文博單位的145件(套)文物精品(包括5件禁止出境的文物複製品)。
  • 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
    9月12日,「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展覽中最引人關注的,是2019年我國政府從日本追索回來「曾伯克父」青銅器群,包括鼎1、甗1、簋1、盨2、壺2、霝1,共計8件珍貴文物。這是我國近年來在國際文物市場成功制止非法交易、實施跨國追索的價值最高的一批回歸文物,也是這批來自湖北的青銅組器追索回國後首次重返故土、在京外展出。專家介紹,曾國是西周早期周王室分封至江漢地區的重要諸侯國,始祖為「南公」,可與齊、晉、魯等大國並列於《史記》中的「世家」,與文獻中的「隨國」為一國兩名。
  • 國內最高端考古學大會明天成都開幕,有了這份手冊不...
    國內最高端考古學大會明天成都開幕,有了這份手冊不...10月22號,就是明天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將在成都開幕!第二屆考古學大會logo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考古專家將齊聚成都以「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這一主題開展交流研討活動專家們臺上拋出前沿觀點臺下的我們更能在成都的各大展館欣賞到精彩紛呈的展出從古蜀文明到江口古戰場遺址這些有關四川巴蜀文化的集中展示將是一次「惡補」歷史課的好機會
  • 臺北首次舉辦「臺灣民俗文物大觀」特展
    臺北首次舉辦「臺灣民俗文物大觀」特展 2008年01月19日 00: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一月十八日下午,「臺灣民俗文物大觀」特展在臺北舉行。首次在臺北舉辦的該展覽包括臺灣各族群家居生活情景再現、臺灣漢族及原住民族五十年以上民俗文物兩大塊內容,參展文物兩百五十七件,彰顯漢族與原住民族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風情,本月二十日至二月二十五日在「臺灣民主紀念館」正式展出。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 中國古動物館:恐龍特展在英倫
    2017年6月到10月,位於英國中東部,僅有20多萬人口的諾丁漢市,迎來了「中國龍,從撼地巨人到飛羽精靈」特展,展覽在美麗的沃倫頓大廳暨諾丁漢自然歷史博物館、諾丁漢大學湖畔藝術中心舉辦。圖為「從撼地巨人到飛羽精靈」特展海報圖為該展覽在沃倫頓莊園大廳(諾丁漢市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這是一次不同凡響的經歷,我們的團隊以前從來沒有在文物建築裡面裝過恐龍,地方有些小,但是這次不辱使命!」中方裝架領隊、中國古動物館副館長曹強不無自豪的說。
  • 第五屆海峽兩岸珍郵特展在臺北開幕
    新華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楊慧 劉斐)為促進兩岸集郵交流、擴大集郵業務合作,由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與中華郵政公司郵政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珍郵特展」14日在臺北開幕。自2013年以來,「海峽兩岸珍郵特展」每年輪流在兩岸舉辦。
  •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國寶」特展 文物中見中日文化交流
    原標題: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國寶」特展  文物中的中日文化交流    古代中華文明圈留下的藝術品,很多都是質地脆弱的有機物,只有秋高氣爽的時候最利於保護,所以每年十月到十一月,是東亞地區的文物展覽季
  • 葛介屏書法精品展在安徽胭脂紅古陶瓷博物館開幕
    1月12日上午,由安徽胭脂紅古陶瓷博物館主辦的當代著名書畫家葛介屏先生的書法精品展在安徽胭脂紅古陶瓷博物館隆重開幕。 開幕儀式上王家琰致辭並介紹了展覽籌備情況,項賢峻發表講話。郭公達、王家琰、胡道遠、葛茂柱共同為活動開幕剪彩。 此次葛介屏先生書法精品展主要是收藏家操海祥、張海生和葛介屏家族後裔私人藏品,共展出作品196件,為歷次展出之最,其中有71件作品屬首次參展。其獨創的「魚頭燕尾」隸書享譽全國,對甲骨、鐘鼎、碑碣等字體具也有比較深入的研究。
  • 「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巡展活動第三站在臺開幕
    12月8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和臺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共同主辦的「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巡展活動第三站在臺灣中原大學開幕,臺灣各界人士代表80餘人出席。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港澳臺事務部部長陳愛民和陝西歷史博物館理事會理事長錢繼奎通過視頻致辭的方式出席開幕式,分別代表主辦單位對展覽開幕表示祝賀,希望通過展覽增進臺灣青年大學生對唐代歷史與文化藝術的認識,更全面地了解唐代的歷史與文化藝術。
  • 「三國志」特展北京重開 曹操墓多件文物首度公開
    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近十年來最大規模三國文物展「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正在中華世紀壇展出。該展覽去年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率先開幕,引發日本觀展熱潮。在東京和九州兩地巡展後,展覽回到中國,1月23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展。但由於疫情防控,中華世紀壇從1月24日起暫停開放,直至五一假期之後,展覽才重新限流開放。
  • 奇幻電影《秘境古獸》定檔10月25日 展奇幻詭譎秘境探險
    (原標題:奇幻電影《秘境古獸》定檔10月25日 展奇幻詭譎秘境探險)
  • 「沉銀重現——四川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 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
    7月4日,由廣東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和眉山市人民政府指導,廣東省博物館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辦,眉山市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協辦的「沉銀重現——四川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展覽開幕儀式在省博物館二樓大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