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夥收廢品年入30萬:寧做破爛王 不做啃老族

2020-12-12 搜狐網

記者陶常寧

  郭將和阮浩,80後破爛王,賣破爛賣出了新意和商機。

  記者李子云 攝

  不願「啃老」,廢品創業

    家境困難,放棄大學

    兩名1985年出生的年輕人阮浩和郭將,其中還有一名大學生,甘當"破爛王",從走街串巷收廢品開始,直到現在擁有一家資產近百萬的公司。    

    28歲的阮浩是孝感人,2005年在武漢就讀大學畢業後,考了幾次公務員,每次都是面試沒過。他在家「玩」了近一年,父母支持他考公務員,他卻不願當「啃老族」。

  2008年,阮浩的第一份工作是工地安全員,做了幾個月以後,因為看不到前途,他便辭職離開了。第二份工作,阮浩開始創業,他在一所學校承包了一個食堂,做了一年,倒是沒有虧本,但要疏通各種環節,沒有多少社會經驗的他放棄了這一行。

  2009年,失業在家的他開始收廢品。他踩三輪車走街串巷,從收一些瓶子、紙張等生活廢品開始,後來專在工地上收廢鋼筋頭。在此過程中,他認識了郭將。

  郭將也出生於1985年,武漢人,他身材高大,國家二級運動員。

  郭將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中還有兩個姐姐。"我小學時甚至期末才能交上學費。"郭將說,2003年參加高考後,他放棄了讀大學。

  郭將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工廠流水線上做操作工。堅持了3年。每月工資1000~1500元。

  後來,郭將貸款和昔日同學合買了一輛二手渣土車,由於經營不善而失敗,負債幾萬元。到了2008年,由於工作不好找,他在家反省一段時間後,毅然選擇做廢品回收。剛開始的一年裡,郭將的老父親和他一起,每天拖著板車四處收廢品。「每天早上天亮出門,天黑回家。」郭將回憶起那一年的生活,最感到對不起的就是50多歲的父親,「老父親還要拖板車,作為兒子感到心酸。」郭將說,那種沿街收廢品的日子,持續了一年時間。

    請不到人

    十幾噸廢鋼筋頭自己搬

    郭將和阮浩的目標很大,在了解廢品這一行後,他們決定專接企業的業務。2010年,兩人在武大科技園附近租了一間倉庫。一天一位年輕人過來問他們,是否收公司廢品,那一筆單子,兩人賺到第一桶金。「其實也只有幾千元。」

    業務逐漸展開後,廢品回收量開始增大。一次,一個工地有十幾噸廢鋼筋頭要處理。對方要求他們派人過去清理,二人便找了幾位臨時搬運工。談好了價,對方看他們要得急,就反悔了坐地起價。郭將說,一氣之下,他和阮浩,再加另外兩名員工,四個人自己動手搬廢鋼筋。那時正值武漢夏天最熱的時候,頂著烈日,他們從上午 搬到天黑,裝滿了一輛七八米長的貨車。

    「有錢賺就蠻開心。」郭將說。

    現在已有五家長期合作公司

    阮浩和郭將把廢品回收事業越做越大,已有5家公司長期固定將廢品賣給他們。「我們的服務做得好,分裝、清理我們可以上門服務。」郭將說,現在合作的公司有電器公司、做測量儀器的公司、電線電纜公司等。昨天,記者跟隨他們到了其中兩家公司的廢品倉庫。一家是位於東湖高新理工科技園的一家電氣公司,廢品區面積較大,被分為「廢木區」、「廢元件區」、「廢鐵區」、「廢紙區」。

    「其實做我們這一行,最難的就是維護關係。」郭將說,以他們現在的經營狀況,年收入大概在30萬左右。「但很多錢都花在應酬上了。阮浩和郭將希望以最短的時間讓公司有更大的規模。去年底,他們已經開始籌劃成立有限責任公司。

    郭將和阮浩都已貸款買房,二人都各自組建了幸福的家庭。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畢業當破爛王 稱「收破爛是技術活」(圖)
    大學生畢業當破爛王 稱「收破爛是技術活」  在很多大學畢業生還為找一份工作發愁時,2005年畢業的徐小鵬卻放棄了不錯的工作,在省城辦起了「物資回收公司」,當起了「破爛王」。  2006年6月,偶然的一次機會,徐小鵬接觸到了一名從事「物資回收」的人,了解到原來收廢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就決定投身其中。「當時沒想那麼多,就是想在濟南闖闖,自己做點事情。」徐小鵬說。
  • 小夥為過年搶錢棍殺收廢品人 砸爛頭拋屍八裡外
    小夥為過年搶錢棍殺破爛王 砸爛頭拋屍八裡外  殺死「破爛王」拋屍八裡外  一安徽小夥為搶錢過年竟棍殺收廢品的小販  來自安徽的22歲小夥肖某為了搶錢過年,竟然持鐵棍殺死上門收廢品的小田,據了解,2009年1月20日,正值春節前夕,從菏澤老家來即墨收廢品的小田想趁著家家戶戶打掃衛生的時候,多收些廢品掙錢。當天下午4時許,小田接到一個陌生人的電話,他稱家裡有廢品要處理,在即墨市通濟辦事處閣裡新村附近。小田一去就是4個多小時,小田哥哥不停地撥打他的手機,可一直處於關機狀態,他趕緊報了警。接警後,即墨警方在即墨市開發區石河頭村附近發現了小田的屍體,經鑑定,小田的顱腦受重創死亡。
  • 【垃圾涅槃】破爛王:大多改行另謀出路
    《湖南省再生資源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推進得還順利嗎?紅網記者再度深入探訪「垃圾涅槃」的旅程,推出系列報導之(二)。    時刻新聞實習生 王敏 記者 湯紅輝 報導    不走街串巷地撿或收購廢品,只坐在家裡等著一些撿破爛的拾荒者,把零散收來的廢品統一收購到「自己名下」,才是所謂的「破爛王」。
  • 為什麼做廢品回收的基本上都不改行?網友:我們收廢品去吧
    廢品回收行業給人的感覺就是比較傳統和低下。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導致了這個行業隱藏的秘密更多。也許一般人都看不出這個行業到底有多少利潤,因為只有做了時間很長的人才知道。所以這也就是不願意轉行的第一個原因~就是收入可觀。一般人真拉不下臉做廢品回收!2010年我家拆遷那會!
  • 收破爛的與貴婦之間關於營銷的小故事
    前幾天看過一個小故事,印象深刻,今天分享給大家:有一個收破爛的,在一個風景挺好的小區裡有個貴婦裝修房子,剩了很多破紙盒子。她找到了這個收破爛的,收破爛的稱了稱重量。收破爛的答道:「70塊」正當收破爛的準備給她錢的時候,貴婦說了一句「太貴了,五十吧」收破爛的腦袋瞬間短路,在他懵逼的時候,貴婦塞給他五十塊就走,留下收破爛的在風中凌亂。
  • 「收廢品」小夥上非誠勿擾,話還沒說完燈全滅,孟非:說說收啥
    當然每個人的擇偶要求不同,我們也不好妄加評論他們,但前不久又有個「收破爛」小夥上了欄目,而且一不留神就把所有的燈都給整熄滅了。但當他回答了孟非的話後又讓所有女嘉賓後悔了。不久前,有1位33歲的男嘉賓來到了《非誠勿擾》節目。他剛上臺時,大夥對他的印象十分不錯。
  • 父愛如山:他收破爛35年,堅持讓倆兒子讀研
    這個消息在村裡一傳開,趙東紅「破爛王」的外號被鄰裡鄉親叫得更加響亮了。也不難聽出,鄉親們羨慕的語氣中夾雜著幾分「嫉妒」,憑啥他一個收破爛的,就能供出一個研究生、一個準備考研究生的兒子?可有多少人知道,靠收破爛供兩個兒子讀書的趙東紅,35年間付出了多少酸甜苦辣?箇中滋味,只有他自己品得純正,兩個兒子看得明白。
  • 「收破爛」小夥來相親,女嘉賓滅燈還嘲諷,孟非:說說收什麼破爛
    尤其是對於很多女孩子來說,沒車、沒房沒存款的男生,不在她們的考慮範圍內。而這種現象,到了殘酷的相親市場,就變得更加明顯了,如果男生的硬性條件不過關,可能女生都不會給你深入了解的機會。《非誠勿擾》這檔相親節目,陪伴了我們十年的時間,是許多人茶餘飯後必須要看的節目。節目中最有意思的一個環節,那就是女嘉賓們選擇留燈還是滅燈。
  • 靠收破爛發家致富,莆田小夥一天掙500元!
    每天早上五點,就出門去收破爛,中午回來過下秤,稍作休息。傍晚的時候,小夥再出門收一次破爛,然後回家整理,一天的工作就結束了。爆料圖片年紀輕輕的小夥子,在家收破爛,很多人都挺看不起他的。其實在很多人眼中,收破爛是非常下等的工作,只有窮且沒本事的人才會去做這種工作。
  • 三大暴利行業,收破爛竟然是其中之一?
    業界流傳著一種半真半假的說法:軍火、毒品,還有收破爛。 知道我窮的原因了,前面兩個不敢碰,最後一個不相信!所以,收廢品到底是不是暴利行業呢?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從事再生資源行業的各類企業有十萬餘家,年經營額在6000億至7000億元間,是一個規模龐大、利潤豐厚的「大盤子」。
  • 男子收破爛35年 供倆兒子讀完大學
    趙東紅「破爛王」的外號被鄰裡鄉親叫得更加響亮了。不難聽出,鄉親們羨慕的語氣中夾雜著幾分「嫉妒」,憑啥他就能供出一個研究生、一個準備考研究生的兒子?可有多少人知道,靠收破爛供兩個兒子讀書的趙東紅,35年間付出了多少酸甜苦辣?各種滋味,只有他自己曉得,兩個兒子看得明白。
  • 我在河南收破爛,15年撿30000個易拉罐給孩子做玩具
    河南農民代昌麟,31歲,和垃圾混了15年,他的短視頻被播了3億次,典型的流量大V。現在,他帶著一雙兒女,生活在洛陽市洛寧縣一個名叫下崮鎮的地方。在當地,他最好的3個朋友,都是收破爛的。
  • 生意越來越難做 「破爛王」不幹了
    「居民小區是廢品收購的好地方,之前我們都是向小區物業交一定的費用才能進入小區收廢品,競爭也很激烈。」劉遠航說,今年廢品的價格總體比較好,但收不著廢品也沒什麼用。劉遠航坦言,因為收購廢品並不是什麼體面的工作,包括廢品收購站經營者在內的同行,很少會在自己的城市裡收購廢品。「我老家是菏澤的,在濰坊租房子住。從去年開始,感覺這一行越來越難做了,很多同行都不幹了。」
  • 中國大案紀實:湖北特大殺人案——收破爛餬口,卻一夜奪8命,2歲孩子都不放過(四)
    後來,佔紅英轉到鄰近的洛陽鎮教書,在那裡認識了貫莊人、在洛陽鎮手工聯社做鐵匠的熊大英,兩人結婚後,1974年有了兒子熊振林。貫莊多位老年人透露,佔紅英和熊大英結婚後,關係不太融洽,「女方文化高,能力強,兩個人不般配,長期分居。」佔紅英也承認,熊振林小時候很孤單,3個哥哥比他大很多,都在外工作或讀書,他也很少與父親相見,「跟我的關係也算一般。」1992年,在隨州市技校剛讀一年的熊振林,因打架被學校開除,此後便離開母親,到10公裡外的洛陽鎮,跟著父親收購廢品。
  • 邯鄲一教師被稱破爛大王 30年淘廢品站自製教具460餘件
    2019年8月16日,河北邯鄲,王躍增是肥鄉區辛安鎮鎮中心校孟張莊小學的一名普通科學教師,30年來,他經常去廢品站裡「淘寶」,教學之餘堅持發明創造,利用廢品共自製了460餘件教具,鄉鄰都叫他「破爛大王」。
  • 河北收廢品小夥抖音圈粉900萬,走紅後拒絕400萬年薪:勤勞才能積累...
    夜長夢也香,從此不慌張。咦,這不是我賣廢品的大爺嗎?」隨著幾句標誌性的幽默文案,河北小夥劉阿楠的「尋寶」視頻開始了。 賣廢品的大爺拉著三輪車的廢品來到收購站,劉阿楠熟練地翻撿著車上的廢品:紙箱、玻璃酒瓶、廢紙。 「這摞應該是那種教小孩認字的卡片,前段時間收了那麼多都沒留著,這次再也不能當縮頭烏龜了,橫豎得留著。」
  • 「收破爛」小夥上非誠勿擾,燈全滅,孟非忍不了:說說你收啥廢品
    之前有一位男嘉賓上臺,表示自己也到了該結婚的年齡了,希望能夠找一位適合彼此的女孩子做女朋友。這位男士穿著西裝打著領帶,頭髮梳得一絲不苟,雖然她留著鬍子,但是整個人看起來比較文質彬彬的,所以不少女嘉賓對他的印象都不錯。這位男嘉賓也才33歲,年齡不算大,為他留燈的女嘉賓很多。
  • 一塊木板讓收廢品男子狂撈30萬 他是怎麼做到的?
    收廢品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工作,不過在溫州永嘉卻有這麼一群人用一根橫杆,一堆沙子,將它 變成了一個精心的騙局。但是嫌疑人最終因為太貪心, 「縮水」太狠被人發現了。王某和其同夥以收售廢品為業,不過他們並沒有本分賺錢,而是動起了歪腦筋,想著用非法的 手段給廢品改變重量從中得利。
  • 洛陽小夥將易拉罐變廢為寶改造成各類模型
    而在火山小視頻上,洛陽小夥代昌麟卻受到了網友們矚目,他將易拉罐、礦泉水瓶等廢品改造成了汽車等各類模型,受到熱捧。代昌麟是如何將這些廢品變廢為寶的,這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記者留意到,「改造破爛王」經常會將自己用廢品改造製作的小汽車、卡車、桌椅板凳,甚至坦克、直升飛機等模型拍成視頻發布在網絡視頻平臺上,別出心裁的設計讓不少人感嘆原來我們隨手丟失的廢品竟然還能被這樣改造。
  • 收廢品大叔50元買的舊保險柜,打開一看,網友:這波不虧!
    有一些人可能覺得收廢品的人是一個不太好的職業,很多人甚至覺得不光鮮,但其實收廢品也是挺賺錢的,只要認真幹活,還是可以的。並且只要做大之後,成為了「破爛王」,那就更賺錢了。收廢品有一些是挨家挨戶收的,但是也有一些是讓別人把東西帶到你這裡來直接回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