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什麼?再哭還打!」//面對孩子哭,90%的父母都陷入了誤區。

2020-08-28 夏木之柚

對於孩子哭,大家都怎麼看呢?會怎麼做呢?

探討這個問題前,先說個我的經歷吧!

前段時間回了趟老家,閨女和朋友家的孩子一起跑跳,挖土,抓沙,玩得不亦樂乎。「啪」,只見四歲的閨女把一個超大土塊摔到了地上,嶄新的衣服上粘滿了土。

閨女站在那傻笑,我也笑著,走過去,幫她拍了拍身上的土。由於土是幹的,所以拍拍就掉了。

旁邊朋友的孩子詫異地問閨女:「柚柚,你媽媽打過你嗎?」閨女搖搖頭。我也笑著說:「我沒打過妹妹」。「我媽媽打過我」,朋友的女兒說。「我媽媽也打過我」,她的弟弟說。

我沒有說話,但是判斷出,如果這種情況若發生在朋友孩子身上,孩子可能會挨揍。

我跟朋友說了這個事兒,朋友說:「以前也不怎麼揍他們,上學後學不會才揍的,越哭越揍,不哭就不揍了」。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聽後,我一時愕然,混亂了。

朋友的這些話聽著很耳熟,卻有3條極其不合理的邏輯:

一、孩子學不會就得挨揍!

二、被揍了還不能哭!

三、孩子越哭被揍的越厲害!

孩子的問題是學不會,那就想辦法讓他學會,揍就會了嗎?

本來就不會,就著急,再被揍,豈不是委屈到哭?

委屈了,哭一哭不行嗎?為什麼越哭就得被揍得更厲害呢?

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哭都會陷入兩個誤區。

一、父母接受不了孩子哭:哭什麼?真煩人!

每個孩子都是啼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生命的自然規律告訴我們:哭是我們必需的,哭沒有錯,錯的是我們誤解了哭。

生活中,網絡上,到處充斥著「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的言論,可是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誰能一直開心,從不落淚呢?

大人的世界有喜怒哀樂,孩子的世界也一樣。或者,孩子更喜歡、更容易哭。

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孩子,無力又無助的群體,需要家長的幫助與呵護。當孩子還是個小嬰兒時,用哭來提醒我們「寶寶要換尿布了」,「寶寶餓了,要吃奶」,「寶寶困了,要睡了」。

這個時候,父母會累但多數並不覺得煩,因為父母知道他們無助,只希望他們健康長大,沒有其他要求。

但當孩子大一點了,父母開始對他們有要求,忘了他們還只是個孩子,還像嬰兒時需要我們。當他們再哭時,父母便開始覺得煩,有時甚至打罵孩子。

所以父母要接受孩子的哭!孩子哭,不是在煩你,是在疏解內心的苦悶。

哭是在發洩,哭一哭就舒服了。人是有情緒流動的,開心流到失落,痛哭流到平靜。每天都活蹦亂跳,開開心心,沒有人能做到,神仙也不能。

二、遇到問題,父母先亂了陣腳,採取了錯誤的方法,惹哭了孩子,對孩子造成了二次傷害。

就像我文中開頭提到的朋友,她說「孩子學不會就會挨揍,會被揍哭,而且越哭越揍」。

我們來分解這句話:

問題是:孩子學不會。

朋友的解決辦法:揍!

問題解決了嗎:沒有!

有什麼後果: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大家看到了吧,一開始父母對於孩子的求助是伸出援手的,但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就失控了,發脾氣,甚至打罵孩子。

在這件事上,孩子的哭歸根到底是家長引起的,孩子的問題是學不會,而家長卻選擇了育兒中最沒用的辦法「揍」。

要是揍一揍就會了,那估計孩子得遍體鱗傷了。

孩子被揍哭了,家長自己把矛盾轉移到了「孩子哭,惹我煩」上,而忘了問題是「孩子不會」,陷入了「打——哭,哭——打」的惡性循環中。

父母若不正確地引導孩子解決問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惹哭了孩子,其實是讓本就無助的孩子受傷了。孩子哭了,因為他感到委屈了,羞恥了,會有畏難情緒,不敢再去探索。

父母要走出這個誤區:哭只是表面現象,只是孩子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本質是我們需要帶著孩子去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對他造成二次傷害。

共勉!

相關焦點

  • 批評完孩子任由他哭?90%的父母都做錯了
    媽媽立馬就罵起孩子來「讓你聽話,你不聽,這下好了吧」。然後她一邊罵孩子一邊收拾摔壞的餐具。孩子被媽媽一罵,也哭了起來。旁邊幾位同學和她說「你安慰一下孩子吧」,結果她說「沒事,她還小不懂事,讓她哭會就好了」。
  • 為何孩子被父母打後,容易哭著哭著就睡著了?背後原因讓人很心疼
    看到這一幕,劉女士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當即便是揚起手來,朝著女兒的屁股就是一頓猛打。劉女士用的力道很大,著實把三歲的女兒給打疼了,先是呆愣幾秒,緊接著就是哇哇大哭。看著哭鬧不止的女兒,劉女士並沒有去安慰的打算,她認為自己不能低頭認錯,只有讓對方哭累了,哭夠了,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沒過多長時間,哭聲果然減弱,後來再沒動靜,走近一看女兒竟然睡著了。
  • 「這麼點小事,有什麼好哭的」:我們憑什麼不準孩子哭
    「愛孩子就要教孩子學會堅強,別讓別人看見你的軟弱,是父母的遠見和責任。」然後強勢的父母,孩子一哭就發飆。「誰讓你哭,憋回去」,也成了大多數中國強勢父母面對哭泣最常見的口頭禪。但這聲嚴厲的苛責,制止了孩子的哭聲,卻制止不了孩子的情緒。
  • 孩子打針不哭正常嗎?哭與哭有什麼區別?
    孩子打針,幾乎每個做父母的都會遇到。在我見到的孩子當中,大部分孩子打針時都會哭,尤其在醫院給孩子接種疫苗的時候,孩子非常多,一個孩子哭了,其他孩子都會哭成一片。不過也有例外,有一次,在醫院看到一位媽媽帶著3歲的女兒過來打疫苗,其他孩子都哭成了淚人,這個3歲的女娃反而沒有哭,只是略顯緊張地看著準備給她打針的護士。等到護士將針頭移到她手臂的時候,發現這個小女孩沒有哭,就用詫異的眼神看了看她,沒想到她對護士說:「阿姨,我不哭,哭和不哭,打針都一樣痛。」
  • 面對孩子的哭
    沒有孩子不知道,有了孩子就知道。愛哭好像是孩子的天性,剛開始聽著孩子哭就是頭疼,先是自己頭疼,後是因為在小區裡,特別是夏天,又開著窗戶,不隔音。孩子哭的又是男高音。結果你曉得,有時帶孩子出去玩,熟悉的都會問,又教育孩子了。我只有嘿嘿一笑。
  • 父母為什麼受不了孩子的「哭」?
    面對孩子的哭泣,你會有怎樣的情緒反應呢? 會覺得很煩、很無助……嗎? 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希望孩子儘快停止哭泣嗎? 會呵斥孩子不許哭,孩子越哭你越來氣嗎? …… 很多父母不願意看到孩子哭,只要孩子一哭,就想盡辦法,要麼哄搶、要麼呵斥、要麼冷處理……讓孩子不要哭,想一想家長這麼做的時候,到底是為誰好呢?
  • 孩子一點小事就哭,面對愛哭的孩子,父母用這種方法才有效
    其實不光貓爸女兒這樣,現在很多孩子都這樣,很多朋友都跟我抱怨過:「現在的孩子太玻璃心了,打不得,罵不得,動不動就哭」,父母們對孩子的這種行為都很頭疼。這樣的辦法是有效果的,但是卻容易養成孩子用哭來要挾父母的不良習慣,同時這種辦法也沒有正視孩子的情緒,並沒有真正地解決問題二、打罵孩子這是很多父母都採取的方法,看到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哭,父母脾氣一大就動手打罵孩子,甚至還會懲罰孩子、嚇唬孩子等
  • 為什麼孩子被打後,哭著哭著就睡著了?看完後你就知道了
    有的時候孩子難免調皮,被家長批評一通以後,自己哭著哭著就睡著了,很多媽媽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這對孩子的危害其實是非常大的,寶媽們一定要重視起來!無論怎樣都不要讓孩子哭著入睡!只有等她哭累了,哭夠了,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果然沒過多久哭聲很快就消失了。後來就沒有動靜。走近就看到女兒睡著了。一時間還感到有點無助,有些心痛。在為女兒塞被角的過程中,發現女兒的睡得不是很好。睡覺時,她還混有抽泣聲,甚至用手和腳不老實,表現出非常恐懼的樣子。看到這種情況,靜靜非常後悔。她沒想到孩子在睡覺時還在害怕。都怪自己沒有及時安慰女兒,陷入自我反省。
  • 孩子又哭了,面對無理取鬧的娃父母要怎麼辦?
    孩子大哭是一種情緒的表達,不管是什麼年齡段的人都擁有這個權力。但聽到孩子大哭的時候,家長就會著急孩子是怎麼了,為什麼哭。為了不讓孩子哭,家長就是各種的哄、安慰。然後孩子的情緒得到了安撫也就不哭了。孩子這樣都是正常的,但是父母首先要教會孩子明白,哭並不能解決問題。
  • 為啥寶寶被打後,哭著哭著就睡著了?父母要了解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是幸福的煩惱,擁有一個孩子,家裡面就會充滿了歡聲笑語,同時,寶寶的淘氣,也讓不少父母感到頭疼。當孩子犯錯之後,父母總是控制不住情緒,容易打罵孩子,看著父母兇巴巴的模樣,寶寶也會哭的特別傷心,但是奇怪的是,寶寶總是會哭著哭著就睡著了,這也是比較奇怪的,相信不少寶媽都會感到疑惑吧?
  • 「孩子每次哭我都不理他,現在真懂事」,這樣的孩子讓人心疼
    孩子哭鬧起來是不講理的,有時家長怎麼哄都哄不好。所以父母經常"沒轍",被孩子的哭聲惹得心煩不已。當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很容易出現幾種常見的錯誤做法,需要注意避免。,家長容易犯的幾種錯誤1、強行禁止孩子哭泣這類家長的耐心通常都不是太好,面對孩子的哭鬧,他們會覺得非常心煩。
  • 孩子哭時,你怎麼做?90%的家長都做錯了
    (轉移注意力)④都怪**把我家寶貝弄哭了,打他打他。(推卸責任)絕大多數家長不會告訴孩子,此刻孩子的情緒和情感是什麼?孩子的感覺就這樣忽視了。如果孩子摔得比較重,那肯定要趕緊拉起來。3. 反映情感。寶寶摔倒後,通過孩子的表情,來判斷是嚇到了還是摔疼了。可以詢問寶寶:「寶貝摔倒了,嚇一跳是不是,來媽媽抱抱」或者「寶貝摔疼了嗎?要不要媽媽給吹吹。」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的關注和理解才是最重要的,既可以幫孩子認知現在的感覺和情緒,還可以幫孩子增強安全感。
  • 孩子不哭不抱,哭了才抱?這個「育兒誤區」,害苦了很多家庭
    不同性格的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不同,有的孩子不哭不等於不需要抱。不同的性格的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不同,熱情開朗的孩子被同伴打了可能會打回去或者是去告訴家長聽,但是內斂的孩子卻會自己躲起來偷偷難過。哭確實是孩子向外界傳達自身感受的重要機制,但卻不是唯一的機制。
  • 「不許哭」是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那些不哭的孩子,被剝奪了什麼
    ​今天下午,兜媽在公園裡散步時,看到了這樣一幕:一個小孩不知因為什麼,抱著媽媽的腿嚎啕大哭,媽媽不耐煩地甩開他,而小孩一直圍著媽媽轉,揚起掛滿淚珠的臉看向媽媽,卻被媽媽一次次繞開。兩個人就這樣周旋了近5分鐘,孩子的嘶嚎聲引來很多人圍觀,那位媽媽有些尷尬,終於忍不住指著孩子吼道:「你再哭,我就把你扔在這裡!」
  • 你在羞辱孩子,還不許孩子哭
    進了校門口快到教室,爸爸勒令孩子不許哭,然後蹲下幫女兒拍拍身上的土,裝作溫柔的樣子把孩子送到老師手裡,老師只以為孩子是不想上學,還讓孩子跟爸爸說再見。不知道這樣的父母,和孩子是什麼仇什麼怨。不可否認,有的家庭過於溺愛孩子,導致孩子動不動就哭,所以是孩子掌握了主動權,在親子關係中佔據上風,這樣的孩子暫且不討論,他們不會出現被父母威脅閉嘴然後就不敢哭的情況。面對被父母掌控的孩子,我們就不要再去用威脅的方式來對待他們了,這會讓孩子特別沒有安全感。
  • 孩子一哭,家長就心跳加速,感覺難受。育兒專家:孩子哭才是好事
    「寶寶,不要哭了,你看媽媽給你買的新玩具,你看看!」「不要哭了,你再哭的話這個蛋糕就不給你吃了!」「哭什麼哭,都這麼大孩子了,自己做不好還要哭!」「再哭!再哭!我要打了啊!」 可是孩子一直在哭鬧。「再哭的話我就把你扔下了啊!」經常大街上有哭鬧的孩子,家長就假裝走掉,以此來讓孩子屈服。孩子找不到媽媽更加哭得厲害,媽媽就在旁邊觀察,哭差不多了才出來抱孩子。對孩子暴力動武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可能久哄不好,一直哭鬧,家長就開始煩躁打屁股開始了。每個人孩童時期,總有幾次挨打的經歷。
  • 「哭哭哭就知道哭,不準哭」,孩子哭泣時家長該怎樣幫助孩子?
    家長這種行為並非故意,科學表明孩子的哭聲會使父母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感覺難受,面對這種情況,三點心得幫助家長掌握正確的排解方式。和孩子一起了解哭泣孩子哭家長煩,雖然是生理反應,但也是可控的。歸根結底,是孩子和父母都缺乏對哭泣的認知。
  • 夢見打小孩哭是什麼預兆 夢見打小孩哭是什麼意思
    夢見打小孩夢見一個漂亮的小女孩,身體狀況欠佳,工作起來也常常無精打採,特別是新進職場的員工容易給上司留下不好的印象。睡前喝杯牛奶,做個好見,增強鬥志。夢見自己打小女孩,今天的你有著不自覺說大話的情況,可能會因為之前的承諾無法實現,讓你陷入窘迫的情況。
  • 孩子挨揍後,總是哭著哭著就睡著了?原因讓人心疼,父母別再犯了
    但是女兒反倒還越來越精神,纏著茶茶讓她多講幾個故事。茶茶困得不行,就用手機給孩子播放故事,女兒卻一直纏著茶茶,要讓她起來講。茶茶好言相勸女兒就是不聽,茶茶就板著臉不輕不重的在女兒屁股上打了一下。女兒一下子就哭了出來,蓋著小被子抽抽搭搭地哭著。茶茶打完就後悔了,沒過多久孩子突然沒聲音了,茶茶嚇了一跳連忙去查看,原來孩子只是睡著了。孩子為什麼哭著哭著就睡著了?
  • 孩子挨揍後,總是哭著哭著就睡著了?原因讓人心疼,父母別再犯了
    但是女兒反倒還越來越精神,纏著茶茶讓她多講幾個故事。茶茶困得不行,就用手機給孩子播放故事,女兒卻一直纏著茶茶,要讓她起來講。1.哭累了孩子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沒有發育好,精力也是比較有限的。成年人哭大多都是悄悄躲在人後,自己默默地流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