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訴訟分為網上立案、電子閱卷、網上庭審、電子送達和線上執行五個環節,其中立案和庭審這兩個環節比較重要,我們重點提示一下相關注意事項。
1.線上立案需要準備什麼
以北京法院為例,當事人、代理人可通過北京移動微法院、微律師平臺、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及 12368 訴訟服務熱線,申請網上立案(各地法院的訴訟平臺略有不同)。
(1)需要完成身份認證,錄入身份證、律師證、身份信息、地址信息,再進行手機驗證、人臉識別等;
(2)所有的證據材料、法律文書需轉化成電子化格式(如 PDF 、JPG 、WORD 等格式);
(3)需要錄入和選擇相應案件信息,如案由、案件類型、標的額等,上傳起訴書、主要證據等,所有材料均需以電子格式上傳;
(4)注意是否在線上立案後,還需線下提交立案材料或郵寄立案材料。
上述程序完成後,法院審核成功即可完成立案。
2.電子化生成案卷材料
網上訴訟的各個環節均需要上傳、審查電子版材料,所以生成電子化卷宗是律師的必要技能,電子卷宗也可有效的解決忘帶材料、案卷堆積如山等問題。
筆者建議無論當事人提供的材料是否是電子化的,第一步我們都要將全部的材料轉化為電子格式,可使用掃描儀或手機掃描軟體,將紙質材料轉化為電子版材料。
客戶提交的電子文檔、圖片、表格等資料,可統一轉為 PDF 格式保存,按照案件卷宗順序建立電子卷宗或資料文件夾。
線上立案、線上開庭時可直接在電腦中上傳,電子卷宗可在團隊內實現多人共享。
3.如何更好地參與網上庭審
線上庭審與常規線下庭審有諸多不同,筆者將庭審分為三個階段向大家進行闡述。
(1)開庭前
開庭前要注意收到開庭通知後,按照指示進行庭前調試,確保網絡穩定、暢通,視頻畫面清晰,音頻傳輸順暢。
同時,代理人要注意規範著裝,如有律師袍建議穿著律師袍參與線上庭審,選擇安靜、無幹擾、光線適宜、信號良好、相對封閉的場所參加庭審。
(2)開庭中
開庭過程中,大家要提前準備好電子版的證據材料、證據目錄和文字材料。與線下庭審不同的是,我們要求線下的庭審跟法官的溝通不要念稿子,要簡單明了的跟法官對話式溝通,而線上庭審卻可以提前準備好發言材料。
因為在視頻前對著電腦閱讀材料並不影響與法官的交流,所以大家可以先把問題清單和發言內容列好,有備無患。
庭審中不要過分糾結程序性問題,如果對管轄、迴避、證據真實性、程序合法性等問題有異議,請在線上訴訟開始前跟法官溝通,儘量選擇線下訴訟的方式,否則線上訴訟很難處理程序性問題。
可視化展示將在線上庭審中發揮更大作用,以往很多律師受限於法庭硬體設備、展示設備和法官喜好,製作的許多可視化文件最終無法展示,影響辦案效果。
因線上庭審基於網際網路和遠程視頻技術,便於可視化電子化材料的直接展示,因此各位律師可以嘗試著做一些可視化材料。
但可視化的運用原則還是注意適度,建議只對案件重點問題或爭議焦點問題做可視化,便於法官理解上述問題進行使用,絕不可將一場線上庭審變成律師的授課課件,也要注意可視化展示的時間不宜過長。
(3)開庭後
開庭後訴訟參與人通過訴訟平臺電子籤名系統籤署庭審筆錄,一般庭審筆錄有兩種記錄方式:一是常規書記員通過電腦錄入筆錄,二是使用語音識別技術自動錄入筆錄。
如果是書記員人工錄入,建議律師提前準備全部材料的電子版,庭前發給書記員拷貝。這樣做一是讓書記員輕鬆省事,對你好感倍增;二是確保庭審筆錄記錄與你的表述完全一致。
如果是自動語音錄入,要注意發音準確、吐字清楚、語速適中,如涉及專業案件專有名詞,可提前重點提示,事後檢查需要注意。
庭審結束前,不可隨意退出,一定要主動詢問法官是否可以退出線上庭審。
因為,若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按時參加在線庭審的,將視為「拒不到庭」,而若在庭審中故意脫離庭審視頻畫面,則視為「中途退庭」,原告可能按撤訴處理、被告可能按缺席審理來處理。
最後,需要律師注意的是在線庭審全程錄音錄像,除依法不公開審理案件或其他特殊原因外,庭審均通過線上方式公開進行,並允許媒體、公眾在線旁聽。
如果說裁判文書的公開是對法官的更高要求,那麼庭審的公開則是對所有庭審參與人的更大挑戰。律師的表達、行為、言語、著裝和專業表現會全程留痕,公開接受監督。所以,律師參與線上庭審更要謹言慎行,防止出現不良的輿論新聞事件。
往期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