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自發刷屏打卡風:破壞孩子專注力不說,更助長了焦慮和攀比

2020-09-18 曦曦媽說教育

自從女兒進入一年級之後,我感覺自己的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了。每天家庭作業在QQ群裡打卡提交,其他重要的通知老師一會兒在QQ群裡發,一會兒又在微信群裡發。這段時間以來,我已經習慣了每隔一會兒,就會機械性地在QQ和微信兩個APP上進行切換,生怕自己遺漏了什麼重要的通知和內容。

或許是因為QQ群被老師設置為禁言的原因,那些自發刷屏打卡的家長就開始把「舞臺」搬到了有老師的班級微信群。其實,我們班微信群有兩個,一個群裡有老師,一個群裡沒老師。那些自發刷屏打卡的家長,從未在沒有老師的微信群裡發過視頻和照片,每一次都是在有老師的微信群裡找存在感。

毋庸置疑,她們的目的就是讓老師看看她們孩子是多麼的優秀和出色,就是讓老師知道她們作為父母是多麼的負責任。但對於這種在QQ群裡打卡之後,仍然要來微信群自發刷屏的做法,曦曦媽認為特別欠妥——

(1)孩子學得怎麼樣,單靠刷屏是刷不出來的。

今天放學,曦曦媽聽班裡一位接送孩子的老人,講述了自己家裡非常戲劇性的一幕。老人一邊笑著一邊告訴站在身旁的家長:「我們家孫女每天打卡都是一副應付的狀態,她媽媽說打卡的時候她就跑過來坐得特別端正,只要照片咔嚓一聲照好了,她立馬就跑去玩平板電腦了。」

因為是小學一年級新生,雖然目前已經開學第三周了,但老師依然布置學生每天回家端坐十分鐘。那個老人的孫子,在微信群裡出現的頻率相當之高,每天她媽媽都會刷屏發很多照片。要麼是孩子端坐的照片,要麼就是孩子握筆的照片,要麼就是孩子看書的照片。

在沒聽見老人笑談這個事情的時候,我還真覺得她們家孩子相當不錯,但當發現她們家孩子和父母是為了在班級群裡找存在感而故意擺拍,就讓我有些吃驚了。孩子學得怎麼樣,單靠刷屏是刷不出來的,或許班級群裡不明所以的家長真的會信以為真,但其實孩子究竟如何在學校老師是能夠看出來的。

(2)刷屏容易覆蓋關鍵信息,增加了所有人的時間成本。

關鍵信息被覆蓋,是一件特別讓人糟心的事情,在這一點上曦曦媽可以說是深有體會。開學第二周,我們班採購了美術用品,家委會在群裡發了收款連結,但一分鐘不到的時間裡,就被彈到了最頂端。

有的家長白天上班忙,都沒有時間看手機;有的家長白天在開會,只有晚上下班後才能看看微信群;有的家長是特殊職業,白天手機、電腦不能聯網,只有下班後才可以查看消息。而等到他們需要查看關鍵信息的時候,打開微信群發現幾十上千張自發打卡的照片或視頻,經常容易錯過關鍵信息。

孩子的學習態度是否端正,孩子的坐姿是否存在問題,孩子的文字發音是否標準,孩子的學習效率是否高效等等,這些問題老師在課堂上同樣能夠一目了然。同時,老師要求的打卡內容,在QQ群裡已經提交了,相當於老師也已經可以看見了,又為何要再次去微信群裡贅述呢?

(3)自發的打卡刷屏,容易引起大家的反感甚至是厭惡。

在我們班級群裡,有一位位居刷屏榜首的家長,開學以來她從未缺席自發打卡。一會兒發一張孩子的照片在群裡,並配文「看看一年級的孩子,多麼棒!」一會兒發一個視頻在群裡,並感嘆著「我兒子讀得還是不錯的。」

大多數時候,都沒有人回復她,就她一個人在群裡自言自語,場面一度有些尷尬。但讓人特別佩服的,大部分人都覺得尷尬的時候,她卻不覺得尷尬,依然一如既往的玩著刷屏打卡遊戲。偶爾也會有家長附和她兩句,每到這個時候她的表現欲就更強了,一個勁的誇孩子誇自己,比如:「我兒子每晚做作業到九點半。」「我對孩子還是比較有耐心的,誰叫他是我親生的呢。」

曦曦媽一直認為,學習是一個自覺和自律的行為,孩子學得究竟如何,其實並不是靠家長刷屏,也不是靠家長吹噓。就像日久見人心一樣,孩子的學習成果並不會陪家長演戲。比起那些愛刷屏的行為,曦曦媽覺得默默地陪伴孩子成長、默默地監督孩子學習,才是更為明智的選擇。因為我們對孩子的付出,不是為了取悅老師,更不是為了在其他家長面前進行炫耀,很多時候炫耀得越多了,往往就會出現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情況。

(4)頻繁打卡錄製視頻或拍照,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罪魁禍首。

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計算,到大學本科畢業得有16年的時光。這是一個極其需要毅力、恆心、方法、技巧和專注力的事情。

對於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其實考多少分真的並沒有那麼重要,相反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習慣才是至關重要的內容。孩子剛剛從幼兒園進入一年級,端端正正的坐滿四十分鐘,對很多孩子來說都是極其困難的事情,更別說專注的聆聽四十分鐘的知識點講解了。

大部分孩子學習成績差,其實不是智商多麼差,都是學習習慣有錯誤導致的,而這其中專注力的缺乏往往是最為常見的。在很多家庭,家長的嘮叨成為了破壞孩子專注力的罪魁禍首;還有的家長,總是喜歡在孩子認真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去刻意關心和打擾孩子,導致孩子專注力急劇下降。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很多家長都喜歡給孩子記錄珍貴的瞬間,但往往很多孩子都特別反感家長的拍照和視頻錄製。因為孩子總是被打擾,總是被要求各種擺拍,這對孩子來說也就成為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若想孩子長久的熱愛學習,培養和呵護孩子的專注力,是每個家長必須要重視的關鍵!

(5)自發打卡會更為嚴重的增加家長和孩子的焦慮

很多人喜歡炫耀,是因為缺乏自信。這些人一般會給自己一些消極的心理暗示,比如說,經常認為別人會對自己作出負面的評價。所以,他們想通過炫耀來稍稍提高自尊。這類人,一般才認識你幾分鐘,就會滔滔不絕地誇起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

同理,自發打卡刷屏其實並不是炫耀,反而是一種心虛的表現。因為她太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害怕在老師心中會留下她們家孩子並不太聽話或者並不太努力的印象,於是乎在課後的時間裡,她就千方百計的想要為孩子掰回局面。

自發打卡,已經證明了這是家長的一種過分焦慮的表現,而持續如此,也會造成孩子嚴重的焦慮。其實在學校放學之前,老師都會告訴孩子們當天的家庭作業是什麼。也就是說,孩子自己心中其實清楚當天的作業究竟有哪些,而家長在完成學校打卡的基礎之上,還要錄製視頻或照相,往往會激起孩子的不滿情緒,讓孩子逐漸喪失學習的主動性。

學習打卡,不是說不完成,在老師規定的位置提交作業,這是對孩子負責,也是對老師的一種尊重。但是,額外在班級群裡自發打卡,不僅別人看了會反感,自己的焦慮心也會更加嚴重。

(6)自發打卡同時助長了家長和孩子的攀比心理。

網友「銀髮安琪兒」對打卡事件,這樣評價著:「我特別討厭拍照打卡,家庭條件一覽無餘,連在哪個小區住都猜得出來。其次是錄音打卡,有的課文很長,不得已我們需要採取錄音軟體,錄製好之後再加上日期和名字傳到班級群。有的家長懶啊,為了圖自己方便省事,就頻繁在群裡發消息,每天晚上手機都在不停的響。設置微信群免打擾吧,又怕錯過了關鍵信息,不設置吧,又不堪其擾。」對此,有網友調侃著:「背誦只拍嘴,寫字只拍字,刷碗只拍碗。」

其實曦曦媽並不反對老師布置的打卡作業,打開作業按鈕,上傳語音、照片或視頻,點一個提交就行了。老師作為群管理員,你的孩子究竟有沒有完成,完成得怎麼樣,老師是能夠一目了然看清楚的。所以,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再次去其他群裡贅述自己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

自發打卡或者擺拍打卡,對孩子的成長都是非常不利的。孩子會認為,我努力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取悅父母、取悅老師;孩子會認為為了能夠在同學面前抬頭挺胸,我擺拍就足夠了。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知道,對待孩子學習最大的誠意,並不是用手機打開來實現,因為結果往往騙不了人。

——————

您的孩子多大呢?孩子所在的班級群裡,有這種自發打卡、頻繁刷屏的家長嗎?對於這部分人的行為,您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跟曦曦媽探討您的觀點哦。

相關焦點

  • 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怎麼辦?
    這離不開專注力的培養,而現實卻是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怎麼辦?教育專家研究發現,注意力不集中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因素。事實上,孩子的專注力是與生俱來的,只是因為後天我們不注意保護和改善,反而可能無意中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其中殺傷力最大的就是父母的自我焦慮。
  • 父母是如何一步一步破壞孩子專注力的
    網上有很多關於家長看孩子寫作業的視頻,每天晚上寫作業時間,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實,越吼孩子的注意力越難集中,下面我們來聊聊孩子專注力的那些事情,也來看一看作為家長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孩子專注力破壞掉的。每個階段孩子的專注力應該是多長時間? 總是有家長諮詢,1歲的孩子每次做一件事情就只有三分鐘熱度,是不是注意力差?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一定的專注力。
  • 孩子的專注力是保護營造出來的!你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嗎?
    還有,家長陪讀不是很好,被陪讀的孩子基本不會聽課。選擇課外班有方法,原則是孩子必須得喜歡,選擇孩子真正喜歡的課外班會更有效果,因為內因起到了決定作用,孩子的專注力能被課外班老師生動的講解調動起來,更能誘導、激發孩子對科目的興趣。
  • 父母的幾種行為,正悄悄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嚴重影響學習和情商
    ,其實正在悄無聲息地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專注力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強的,可是有的孩子卻遲遲不見長進,甚至比同齡人還要差,經常做事情漫不經心、注意力不集中、行為散漫等,都和父母的不當行為有關,家長常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始作俑者」。
  • 對於孩子的專注力,不破壞就是最大的幫助
    焦慮的父母們,總是會向我提出各式各樣的育兒問題。這些問題中,頻率最高的就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無法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具體表現為「寫作業拖拖拉拉,一篇抄寫生字能寫兩個小時!」,「坐不住,寫一會兒玩一會兒!」,「寫著寫著,就會莫名其妙發呆!」等等。這種行為不但拖延了孩子寫作業的效率,還讓孩子在父母的眼中表現出一副「不認真學習的模樣」,讓父母著實揪心生氣。
  • 妻子助長孩子與人攀比,提出離婚,孩子是這場婚姻最大受害者!
    兒子開學第一天,王先生下班回家後,大兒子就讓爸爸明天再給他買一雙,因為他同學有一雙鞋子比他的更漂亮。王先生覺得小孩不應該有這種想法,於是,斷然拒絕了兒子的要求,告訴兒子,等你鞋子穿舊了,穿壞了,爸爸一定會帶你去買的。
  • 孩子專注力的養成,離不開這4點,堅持做到的孩子將來學習不會差
    這是19世紀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的名言,點出了專注在知識吸收和智力發育中的力量。大多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孩子,並非天生智力過人,只是從小就培養出了專心致志、聚精會神的學習方法,基礎知識掌握的牢固、思維更加深入,最終才能攀登上知識的高峰。
  • 孩子的專注力是被家長無意間破壞的,你信嗎?
    孩子的專注力,是被家長一步步破壞的!​孩子天生就有專注能力,比如孩子生下來就盯著一個事物去觀察,去專注地聽母親的呼喚;比如遇到他們喜歡的東西,會反覆觀察,他們會想盡辦法去了解他們鍾意的東西。孩子的專注力是怎麼被破壞掉的
  • 孩子專注力是如何被破壞的?父母請快停止這3件事
    5.做事情時,特別容易被打擾6.丟三落四,容易忘事情孩子專注力差能提高嗎?作為家長要怎樣做?要知道如何提高孩子專注力,要先知道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雖然由於基因不同,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但其實家長對孩子的後天培養才是對孩子表現起決定性作用的。孩子專注力差,家長更應該自己身上找原因。
  • 父母是如何一步一步破壞孩子專注力的?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網上有很多關於家長看孩子寫作業的視頻,每天晚上寫作業時間,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實,越吼孩子的注意力越難集中,下面我們來聊聊孩子專注力的那些事情,也來看一看作為家長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孩子專注力破壞掉的。
  • 原來,我就是這樣無知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導讀:原來,我就是這樣無知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原來,我就是這樣無知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周末,我帶我的孩子們在操場上玩太空沙。
  • 別讓過度陪伴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很可能是他的專注力沒有被保護好,如果孩子常常專注做一件事,這種專注力就會逐漸變成他的自身品質。相反,如果總是被打擾,專注力能力會慢慢喪失。而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家長正在用他們過度的陪伴、過分的熱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 孩子的專注力,多是被大人一點一點破壞的
    坐不住的孩子,很難去適應社會的規矩和學校的教育。有很多的孩子,你要他寫作業的時候,他就東張西望、坐立不安,或者在紙上亂畫。而你想將他的注意力拽回來,不停地重複道:「注意,認真一點,專心點啊!」最後往往是父母失去了耐心,脾氣上來了就吼。可是,你責備孩子的時候,要先看看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 分清孩子的獨立性和專注力,讓你育兒更輕鬆!
    媽媽別為了急著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而不顧孩子的意願推開孩子,這樣可能導致孩子不良情緒或行為的產生,如:焦慮,越來越粘人,咬指甲等。2、尊重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他自身的發展規律。不盲從、不攀比,允許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不以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比如:讓孩子選擇自己要穿的衣服;不強迫孩子對生人打招呼;讓孩子參與日常的計劃等等。3、接受孩子的幫忙,不要包辦。孩子喜歡幫忙做家務時,千萬別阻止,在安全的環境下,接受孩子,讓他參與到家務活動中來。
  • 是誰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專家說是這個充滿誘惑的社會和家長
    無論是像賈伯斯、馬斯克這樣令人驚嘆的商界巨擘,還是像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他們無一例外都在各自的工作和研究領域中,投入了執著到近乎瘋狂的專注力!專注力這個事情在孩子幼兒時期都挺高的,為啥後來就不專注了呢?就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生活學習的過度幹預和過度保護!
  • 有五種父母容易破壞孩子專注力,緊抓培養黃金期,讓娃變「學霸」
    3、做事缺乏持久性,堅持幾分鐘就開始走神、眼神遊離;4、跟人說話時總是心不在焉,似聽非聽;5、不喜歡強制性被時間安排的活動,更偏向於自由活動的類型,討厭閱讀、寫作業等持續耗神動腦的事情;6、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和破壞性;7、沒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幹擾
  • 培養孩子專注力,很重要
    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好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注意力特別不集中,不但學習不上心,連特長愛好也堅持不下來。這些情況,如果深究原因的話,往往是孩子小的時候(學齡前),「專注力」遭到了破壞。
  • 家長的這三種行為正在悄悄的扼殺孩子的專注力
    擁有一個有專注力的孩子對於家長來說是一個幸事,孩子有專注力做事情會更加認真和細緻,效率也會更高,但是現在生活中家長們口口聲聲說希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殊不知家長平日的這些行為成為了培養孩子專注力道路上的阻力,那麼哪些行為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呢?
  • 大家都不知道,原來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從來不是好動,而是這個
    很多孩子的專注力不集中,我們往往將之歸咎於好動,坐不住,但是我們都沒想到破壞孩子專注力還有這個原因,我們大人也難逃這個怪圈。與周圍的世界分離,和當下的事情分心,讓我們的生活可能會只有「半條命」,因為我們的忙碌,無法去沉下心專注。就像我自己也一樣,工作太忙碌,常常忙著當下的事情,心裡卻焦慮很多沒有來得及做的事情,勢必讓自己分心,反而把工作的效率降低了。我學習著,安排好了事情的次序,選擇了一件事情來做的時候,就全身心關注這件當下的事情,沒發生的或者還沒完成的就暫且放放,先不管它。
  • 熱評丨家長群不應異化為攀比群、曬娃群、廣告群
    據媒體報導,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近日發布《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作出規範性約定。約定提出,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這一消息發布後登上熱搜,受到很多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