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閒居初夏午睡起》
睡覺是維持人類生命必需的一種生理活動,人的一生中,光是睡覺就佔了將近1/3的時間,其餘的時間則分給日常生活和工作,另外,睡眠的質量好不好,直接影響人體健康,甚至可以說睡眠的質量,直接決定著生活的質量,由此可見,好的睡眠對於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我們可以看到剛出生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隨著年齡的成長,孩子不需要再睡這麼久,等到上學的時候,就和成年人的睡眠時間差不多了多少了。不得不承認,睡覺確實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尤其是一覺睡到自然醒的感覺,讓人覺得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讓人煩心,整個人從頭到腳都散發著愉悅的氣息。
不過成年人基本上很難享受到這樣的時刻,畢竟社會發展這麼快,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從一出生就開始了,每個人都背負著巨大的壓力,背後有無數雙手推著人前進,想要稍微停下歇歇都不可能。在那些發展迅速的城市裡,等火通明的高樓大廈裡有數不清的人熬著夜加著班,睡眠在車貸房貸不值一提,這種做法無異於用金錢換取健康,他們又何嘗不知道,只是知道了也無能為力罷了。
充足的睡眠很重要,保持正確的睡眠也很重要,有的人肯定很奇怪,不就是睡覺,還分什么正確的錯誤的,難不成一個人睡覺還需要人教?實際上古人很早就研究過睡覺,這一點從他們的枕頭上就能看得出來,各種軟枕硬枕,高的低的,關於睡覺,古人從枕頭上就開始下功夫。到了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開始注重生活質量,講究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睡覺也成了人們格外注意的一項。
不但對睡眠所需的環境有了要求,連睡眠姿勢都有了講究,然而光知道怎麼睡覺還不夠,還要知道什麼情況下不能睡覺,或者說睡什麼樣的覺,對身體危害很大。有個俗語叫「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並不是什麼封建迷信,確實是有科學依據的,短短的一句話也濃縮了老祖宗的智慧,正確的睡覺方式有助於延年益壽,但長期用錯誤的方式睡覺,會極大縮短人的壽命,那麼你知道這「三覺」,值得是那三種睡覺方式嗎?
一、不睡顛倒覺
經常聽家裡的老人勸年輕人「早睡早起身體好」,但就是沒幾個人聽進去,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熬夜,晚上玩手機、吃夜宵,就是不睡覺,一直玩到天蒙蒙亮才閉眼,然後一覺就睡到下午。時間長了這種人體就自動形成了日夜顛倒的生物鐘,這種狀態可以說是大部分年輕人假期的常態了,但實際上熬夜對身體傷害非常大,如今的年輕人大多皮膚不好,年紀輕輕就脫髮嚴重,就是由於長期熬夜導致的。
實際上人們不是不知道熬夜的危害,但有時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感覺一到晚上就比白天還要精神,實際上晚上睡覺,白天活動就是正常的作息時間,如果晚上長時間睡不著或者失眠,那可以在睡前喝杯熱牛奶,聽聽安神的歌,最重要的是晚上睡覺之前不要玩手機,否則不知不覺就幾個小時過去了,最好睡眠時間又耽擱了。
另外顛倒覺睡多了,吃飯時間也不對了,一般來說人們都是一日三餐,但是白天光顧著睡覺了,該吃飯的時間都錯過了,晚上簡簡單單吃一頓,一天的飯就對付過去了,長時間這樣營養不良不說,對腸胃也不好。青少年更加不能養成這種錯誤的睡眠方式,不僅影響生長發育,還會讓人體的免疫力下降,非常容易生病,長此以往還談什麼長壽呢?
二、不睡懶覺
前面說到不要睡顛倒覺、不要熬夜,這裡就要說早起了,常言道「一日之計在於晨」,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早上起床很困難,尤其是冬天,早起簡直是遭罪。但不可否認,人在早上的記憶裡確實很好,用來學習效率非常高,況且早晨雖然很不想起床,但只要晚上不熬夜,第二天早上起來後就會發現其實沒有那麼困,稍微活動活動身體,還是很舒服的。
睡眠對於人類來說雖然很重要的,但並不代表著睡眠時間越長越好,這一點早有醫學研究證明,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總是睡懶覺就會覺得越睡越想睡,就算睡到日上三桿還是覺得很困,因此睡覺時間過長對健康而言並無益處。何況白天睡的時間長了,晚上是不是又不困了,這簡直是個死循環,因此稍微賴一下床可以的,但是還是不要睡懶覺,早早的起來吃個早餐,一整天的精神狀態都會很好。
三、不帶著負面情緒睡覺
前面」兩覺「都和睡眠時間有關係,最後「一覺」則是和睡眠狀態有關,總所周知負面情緒十分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經常生氣、傷心還會影響到人的外貌,帶著這種負面情緒睡覺的話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是加倍的。有位詩人他就是壓力比較大,睡覺都是「江楓漁火對愁眠」,人們還是儘量不要學他,心裡裝著事去睡覺,就算睡著了也往往會做噩夢,十分影響睡眠質量。
還有一種說法事不要睡「餐覺」,所謂餐覺呢其實就算剛吃完飯就睡覺,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午飯之後,人們吃得飽飽的,肚子裡的飯菜都還沒消化呢,直接倒頭就睡。中午稍微休息一會確實能讓人下午精神很多,但這樣給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導致消化不良還是輕的,長此以往還會導致人肥胖,到時時身體出現的問題就更多了。
所以說條件允許的話,吃完午飯之後就稍微走動走動,消化個半小時左右再去午睡。古代的醫療技術雖然沒有現在發達,但古人還是非常注重養生的,並且憑藉平時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了一套養生的理論,還編成順口溜一代代流傳下來,這些道理到了今天用現代醫學也能解釋通,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參考文獻
《閒居初夏午睡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