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一到周五都充滿故事的圖畫書

2020-12-15 寶寶知道

最近的講座和交流中經常會談到周三是我家的Hapyy Day:兒子下午有選修課,是他喜歡的城市發展與歷史什麼的內容,女兒有形體課;課後他倆會去參加足球俱樂部的訓練課,可以大汗淋漓、滿草地滾來滾去那種;還可以喝運動飲料;也是我家的在外就餐日---什麼味道、品味(比如我們經常反對的快餐)都可以;我也Happy啊,不用做飯,晚上也不用親子共讀,而是我們一起編故事。

今兒正是星期三,正好新購的方素珍的《天天星期三》到貨。這是一本有趣的書,小怪獸嚕嚕的舞蹈課正是在周三,可他總是趕不上節拍,搞不懂左右。老師說周四要排練,可把他給愁死了,許願要天天星期三,這樣就可以逃避了……結果還真是天天周三,天天練習,只是,你看圖畫,除了他自己,別人都是黑白色……

除了這本外,還有一本星期三的圖畫書,而且和兒童讀書有關---《星期三書店》,去年我們一幫人專門精讀過此書,通過大家討論知道了為何會有這樣的書名-----法國的周三下去不用上課,所以在書店裡經常會有孩子們去看書。這個小姑娘每個周三都去書店看書,都能看到一個老爺爺去看一本大大厚厚的歷史書,卻總是不買回去看,直到聖誕節前夕,這本書沒了……

由此,我想,是不是有些圖畫書可以安排在周一到周五去看啊(周末不看書,孩子只管玩吧),還真有:

周一:《一個星期一的早上》

其實這是故事的第一句話,說得是整個星期的事:國王、王后和小王子來看「我」,而我不在家;小王子說,那就星期二來吧。於是就是這樣從周一到周日,每次來我都不在家,而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不同的人,有騎士、衛兵、廚師、理髮師、小丑和小狗。那麼周日他們見面了嗎?為何小王子這麼執著地要見我呢?是真是幻?……尤裡·舒利瓦茨用他經典的「單筒望遠鏡」帶著我們進入一個想像中的故事。

周二:

最有名的當然是《瘋狂星期二》,大衛·威斯納的經典作品。我就不說啥了。

還有《星期二洗髮日》,或許可以幫助不願意洗頭髮的孩子找到一個方法。

周三:《天天星期三》《星期三書店》

周四:《星期四要去哪裡呢?》

周四是波波的生日,他想要是這一天不走,是不是天天可以過生日啦?那麼星期四到哪裡去了呢?然後他到處尋找星期四,要和它說再見……

《老鼠在星期四想什麼?》

還真不知道答案……

周五:《美麗的星期五》

是我最近特別喜歡向大家介紹和分享的一本書,每場講座或者跟爸爸的採訪溝通中,都會提到此書,因為我很認同這本書所傳達的做法,跟我的實踐非常相近----小男孩特別盼望周五的早晨,因為可以和爸爸一起走路去一個餐館吃早餐。一路上他們東看看西看看,聊聊各自的事……簡單的事成了父子之愛的小小儀式,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溫暖回憶。


李一慢,兒童閱讀專家,新閱讀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如何創造性的講好圖畫書故事
    雖然圖畫書作品打動人的力量,往往來自它所傳達的思想與情感,但故事的創意和巧思,是保證一部圖畫書達到優秀甚至經典水準的基礎。薄薄的圖畫書,要達到像一本厚重的兒童文學作品一樣給讀者帶來的閱讀撞擊,需要圖畫書創作者充分發掘圖畫書講故事的可能性。
  • 周一到周五的英文別稱
    在度過(traverse)一周的工作日過程中,人們根據共同的感受(shared states of mind or moods)對每一天都創造了一些別稱。  周一(Monday)被叫做『鬱悶的周一(blue Monday)』、『周一綜合症(Mondayitis)』【模仿炎症一次的詞尾】、『周一病(a case of the Mondays)』等。
  • 怎樣用圖畫書講好中國故事
    針對如何創作理想的圖畫書,英籍華人插畫家鬱蓉認為,好的圖畫書,首先有一個好故事,然後用視覺藝術把這個故事講好。這需要童心,需要幽默感,都不是單純的技法問題。著名插畫家熊亮同樣認為,一個真正好的故事,一定是世界性的,影響所有孩子的,同時有傳統的想像力,自然的哲學觀。
  • 當周一像周五一樣令人驚喜
    01 周一!你啥時候能像周五一樣閨蜜珈珈和我說,懷疑自己得了什麼怪病。「早上醒來一個多小時都沒法兒睜眼,一睜眼就暈,天花板嗚嗚在頭上轉那種。而且胃痛、噁心。還好舍友休假,送我去了醫院,不然我都沒法兒下床。」珈珈說到。「那醫生有說啥嗎?」我問珈珈。
  • 免費領取 | 漢聲數學圖畫書(全41冊+媽媽手冊),世界級數學專家和圖畫書大師合力打造!
    這是一套與眾不同的兒童數學圖畫書。它以幫助孩子建構基本的數學理論、培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為宗旨,補充了現行數學教育的許多不足,是已經開始數學學習的孩子不可或缺的數學課外書籍。這套書的內容具有相當多的特點,這些特點是眾多數學教學和數學課外書籍所不具備的: 重視數學概念——這套圖畫書是以闡述概念和想法為主,不重繁瑣的技術層面。雖然概念加上技術才等於解題,但是,技術只是枝微末節,隨時都可以補足。這就好比說,概念是骨,技術是肉,只要骨架建構得好,肉隨時可以加上。
  • 民間故事如何進行圖畫書再造?
    對民間資源的利用和轉化亦成為中國圖畫書走向自覺的可行路徑。圖畫故事在20世紀20年代就已經成為當時兒童文學探索的重要品類。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各大出版機構都曾出版專門的圖畫故事叢書。這些圖畫故事創作在內容上明顯倚重民間故事:「現在出版的圖畫故事取材於我國自己的民間故事似更多於外國。例如北新的《乞丐變乞丐》和商務的《兩乞丐》,便都是取材於我國民間故事的。
  • 《大腳姑娘》:充滿民間特色、稚拙趣味的原創圖畫書
    因為長了一雙奇異的大腳,她被很多人笑話,以至於到了出嫁的年齡還不得不孤零零地生活。她織出長長的裹腳布,想把腳裹小,熬了三年,腳卻變得更大了!大腳姑娘憤而放腳,鍛鍊出海的本領,在狂風巨浪中,她神奇的大腳救了許多落水的漁民,還收穫了一段美好的姻緣。雖然在婚禮上發生了一連串糗事,但大家都因為她的率性和善良而一笑而過了。大腳姑娘的幸福生活從此開始了。
  •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助力 中國原創圖畫書掀高潮
    原標題:圖畫書 講文字之外的故事 2008年創辦的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一直跟隨著這一歷程,獲獎圖畫書《團圓》《躲貓貓大王》《一園青菜成了精》《荷花鎮的早市》《西西》《青蛙與男孩》《看不見》《耗子大爺在家嗎》《牙齒、牙齒、扔屋頂》《棉婆婆睡不著》《拐杖狗》等,呈現了原創圖畫書這些年來的藝術水準、創造力及人文內涵,見證了華文原創圖畫書由起步到綻放光彩的歷程。
  • 一本充滿想像力的創意圖畫書,引導孩子思考「大」與「小」
    神奇的大世界和小世界大熊和蜜蜂、變色龍和蝸牛、犀牛和青蛙……當大動物和小動物相遇,他們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作者創作出了15對充滿反差的動物搭檔,用充滿想像力的圖畫,向孩子講述大世界和小世界的奇妙。充滿想像力的畫面,樂趣無窮作者並沒有用簡單直白的內容來講這個故事,而是選用了十五對具有反差的動物,以二十四組圖畫,帶我們見識了大動物和小動物相遇時的奇妙反應。每一幅圖畫都充滿了想像力且十分有趣,孩子肯定會非常喜歡看。
  • 中國原創圖畫書《鄂溫克的駝鹿》講述人與自然的故事
    新華網北京7月2日電(記者史競男、王志豔)「這是一個關於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鄂溫克族的故事,整個故事的基調沉穩、厚重、悠遠,不是那麼色彩絢麗,卻正是我期待的。作為一名圖畫書畫者,我一直在等這樣一個故事,我等了很久。」我國首位入選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榮譽名單的圖畫書畫家九兒說。
  • 周一到周五的工作寶典
    每天,似乎都有一個象徵性的標籤。對於職場人來講,周一到周五,每天也有著各自的規律。   當猶太人把星期制傳遍全世界之後,我們便享受著合理的時間分割制度。記得有這樣一首童謠:「星期一的孩子臉蛋標緻;星期二的孩子心腸仁慈;星期三的孩子充滿愁苦;星期四的孩子遠大前途;星期五的孩子滿是禮物和愛情……」   每天,似乎都有一個象徵性的標籤。對於職場人來講,周一到周五,每天也有著各自的規律。當然,這種規律的產生本質上還是由我們自己的情緒所操控。所謂「境由心生」,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 濟南市育賢第一幼兒園舉行第一屆親子自製圖畫書評比活動
    2013年5月10日周五下午,濟南市育賢第一幼兒園舉行了第一屆自製圖畫書評比活動,意在鼓勵每個家庭,通過親子閱讀、親子合作共同製作出一本屬於自己家庭的圖畫書,這一本本自製圖畫書,鍛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拉近了親子距離,拓寬了閱讀視野,從而讓孩子們愛上閱讀。
  • 圖畫書繪製的趣味之旅
    幼兒在閱讀圖畫書的過程中所需獲得的核心經驗,貫穿了幼兒在閱讀中從感知、理解到表達的基本過程。《兔子先生去散步》是一本可以讓幼兒多角度、多方式閱讀的優秀圖畫書,教師應多維度幫助幼兒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與美術元素相銜接,從而獲得表達和創作的願望。1. 發現標誌元素的秘密。故事圍繞「標誌」這一關鍵物,呈現出一系列的情節發展過程:外出散步——觀察標誌——發生意外——收穫友誼。
  • 一本充滿詩意的圖畫書,大膽的想像帶孩子經歷一場神奇的冒險
    一則簡單溫馨的故事一個孩子在夏日裡遇見了太陽和月亮,他們坐上了同一條船,開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上之旅。他們遇到了噴發的火山、落入海裡的流星,雖然非常驚險,但最終都被一一化解了。由此,太陽、月亮、流星和小男孩共度了一段難忘的時光。這是一個非常簡單溫馨的故事,但同時又充滿了無窮的想像力,定能讓孩子喜愛不已。
  • 圖畫書並非源起西方?
    韓進 也許很少有人想到「圖畫書」三個漢字表述的文學觀念原本屬於西方兒童文學系統。中國有兒童文學是在20世紀初,中國的兒童文學系統中有圖畫書的勃興是21世紀初的事情,但人們不能忘記,中國圖畫書的歷史源頭可能要比西方早一個世紀,如果把明代《日記故事》看作我國圖畫故事的源頭,則我國圖畫書歷史比西方更長。
  • 微課 宋珮《可大可小的圖畫書》
    坦白講,她的微課程《圖畫書中的藝術》不那麼大眾,所以「識貨」者素養不低。她覺得即便大家素未謀面,來的人都被她視為自己的學生,所以必須有收穫。她說:「聽完這四期課程,大家可以對圖有基礎的認識,將來基於這些可以進行更深入的研學,幫助孩子閱讀。」這個課堂實際是個寶藏,如果初學者用心,同學間相互交流都受益匪淺。
  • 說說圖畫書藏書之路(三)---終篇
    這是一本雙語字母書,呈現了從A到Z這26個英文字母,每個字母的部分又包含以該字母開頭的近10個英文單詞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圖畫,這些圖畫極具設計感,以一種意想不到的形式將該字母的形狀表現出來,頗具趣味性。作者通過「變」的事物表現「不變」的字母,將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換一種視角表達。所以這不僅僅是一本字母認知書,也是一本視覺遊戲圖畫書,讓孩子獲得學習的快樂。
  • 從圖畫過渡到文字,你不能錯過的橋梁書
    是不是每個孩子都是這樣想的呢,有足夠的時間玩,足夠的冰淇淋吃,足夠的時間看動畫片呢。「親愛的時間,如果你能快一點兒,我就能早一點吃到美味的芒果和香蕉,就能一邊吃一邊教小豆子怎樣用筷子,就能早一點兒撲到媽媽懷裡,回家看動畫片了....」
  • 從閱讀科學知識類圖畫書走向認識世界
    每個孩子都是好奇寶寶,腦子裡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正是好奇心促使他們去探索世界、認識世界。帶著他們的好奇心閱讀科學知識類圖畫書,回應他們探索認知世界的問題,是一種特別適合3-6歲兒童的閱讀學習的方式。
  • 做件獨一無二的故事衣,番禺少兒「圖畫書故事衣」創作大賽舉行
    大洋網訊 這些小朋友把故事穿在了身上,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近日「童心飛揚悅讀成長」番禺少兒「圖畫書故事衣」創作大賽在番禺落下帷幕。本次活動共吸引了石碁鎮、大龍街、市橋街、沙灣鎮、南村鎮等鎮街多所小學以及幼兒園的家庭約200組參加了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