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不是修辭手法

2021-02-19 大王和小王的美麗語文

陸葉秋老師編輯的《「2018年浙江省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比」系列報導(三)——「象徵」修辭寫作課專題》,向我們細緻地報導了浙江省開展的一項寫作教學研討活動。我挺喜歡他們的創意,從一個小的視角訓練學生的寫作,比起那些大而空、形而上的寫作課,能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瀏覽中我注意到,有老師的聽課心得中將擬人、誇張、象徵都歸納為修辭手法。這種歸納是有待商榷的。

擬人、誇張是語句的修辭手法,這無可置疑;把象徵也歸在修辭手法的範疇,則不是很恰當。象徵應該屬於文章寫作的一種藝術。我曾在1995年第5期《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上發表過一篇辨析文,其中就涉及「比喻和象徵」的區分。

這是一本很薄的刊物,正16K,48頁。現在好多的刊物都由月刊變成了半月刊、旬刊,由48頁變成了96頁、128頁,容量增加了好幾倍。不過,我還是喜歡、懷念那時的刊物。懷念老刊物,進而懷念那時的編輯:單純,敬業。

我找到那時的發文登記本,那是一個小本本,翻到1995年的發文記錄,數了數,那年我發表了大大小小各類教輔導文章38篇,主要有下面一些篇目(其中「名句選講」「袖珍考場」「三分鐘小練習」類火柴盒茲不列舉)——

1.在《中學語文教學》上發表了《淺談高考試題中的古典詩歌題》《讓老師接受你的自薦——談求職信的寫作》;

2.在《語文學習》上發表了《饒有情趣的比體詩》《薦評〈米啊!米〉》《與〈遊子吟〉比較》;

3.在《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上發表了《和比喻易混的幾個概念辨析》;

4.在《中學語文》上發表了《拓寬語文學習的外延》;

5.在《課內外輔導》上發表了《甘肅省1995年中考作文題解及範文示例》《也說「反彈琵琶」》;

6.在《語文報》上發表了《分辨詞和短語》《注意引號同點號連用時的位置》《全面認識分號的用法》《敘議結合,因事見理——〈遊褒禪山記〉與〈石鐘山記〉之比較》《冰心小詩賞析》《〈依依惜別的深情〉精段精練》《亦是亦非新嫁娘》《為毛驢正名——賞評三篇寫驢文》《〈祭妹文〉疑難點詮釋》《〈散文二篇〉比較閱讀》《〈廉頗藺相如列傳〉與〈赤壁之戰〉之比較》《審清題意》《高考應用文題型說略》等;

7.在《中學生學習報》上發表了《要正確使用頓號》《使用問號三注意》《語言要連貫,表述應正確》《首先要讀懂題意》《濤聲依舊,思念情深》《切實掌握虛詞的用法》等。

昨天上午,在工作室成立五周年紀念會上,我提出6條倡議,其中的一條就是倡導各位成員給有稿費的報刊寫稿。事實上,這才是寫文章的正途。要是我們所有的老師都正本清源,將閱讀、寫稿的目光聚焦在正規報刊上,那麼,我們才算端正了學風,我們社會的風氣也會好許多。悟性好的、有進取心的老師,相信能從上面的列舉中有所感悟。

白巖松在一篇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演講中,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一個人對了,一群人就都對了。」不管是一個大家還是一個小家,抑或一個團隊,領頭羊都極為重要,他的視野、他的理念、他的胸襟,直接影響著一個團隊的發展,影響著團隊中成員的進步。為了讓我們工作室成員走上教學研究的正途,我這個「領頭羊」任重而道遠。

相關焦點

  • 對比是修辭手法嗎
    對比是不是修辭手法  對比是表現手法或說是寫作手法,不是修辭手法。  主要的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反覆、象徵、寄寓、寄託等,  寫作技巧包括:賦比興、襯託、對比、渲染、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聯想想像、語序倒置等。
  • 設計中的「修辭」手法!
    文/李勇 文學修辭是靠文字、詞句的組織來傳達信息、表達思想感情的。修辭手法在文學著作中的運用可以為文章增色增彩,如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這些語句的修辭手法讓我們領略到文學語言中修辭手法的妙手偶得。
  • 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
    是語言在長期運用過程形成的具有特定形式和表達功能的修辭格式。它是一種語言技巧,是服務於思想內容的。      修辭方法共有四十多種,但我們常見的有屬於材料方面的:比喻、借代、引用、摹狀等。屬於意境方面的:擬人、反問、設問、誇張、象徵等。屬於詞語方面的:回文、歇後、析字等。屬於章句方面的:排比、對比、對偶、反覆、頂真等。
  • 修辭手法的解釋及運用
    3.特點: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常用於表示強調作用。為了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    例1:什麼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為。  例2:這人是誰?不是別人,原來是大明。  例3:數學真的很難嗎?我看不是。
  • SAT閱讀中英文修辭手法(21)
    SAT閱讀中英文修辭手法(21) http://en.jybest.cn  小馬過河國際教育    2015-07-27  大 中 小          修辭題是SAT閱讀中常見的考點
  • 教師考試語文學科筆試修辭手法的考察要點及分析
    【考情綜述】一、問題形式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題幹多會問:「下列選項中沒有運用某個修辭手法的是?」「下列各項修辭手法不同於其他項的是?」偶爾也會以填空題或閱讀題的一個小問的形式出現,直接讓考生判斷是什麼修辭格。個別閱讀題還會進一步追問其修辭格的表達效果,由此可以看出,不僅需要考生能夠辨別修辭格的類型,也要明確各修辭格的表達效果。綜上所述,關於修辭格的考題難度並不大,但是也有考生會將個別修辭格混淆,導致扣分。易混淆的多為:比喻和比擬、借代和象徵兩組修辭格。
  • 想要語文得高分,修辭手法要掌握
    修辭,即文辭或修飾文辭。「修」是修飾的意思,「辭」的本來意思是辯論的言詞,後引申為一切的言詞。修辭手法很重要,學習修辭,能讓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強,可以讓我們更會說話,讓我們寫的文章更加有文採,讓孩子的作文離滿分作文越來越近。眾所周知,語文的魅力離不開修辭手法的存在。那麼,常見的九種修辭手法你能信手拈來嗎?
  • 必看:語文修辭手法
    修辭語言的表現力往往需要藉助修辭手法的準確使用來體現。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借代和引用等。誇張誇張是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也叫誇飾或鋪張。可分為三類。
  • 高中知識點:常見的手法區別: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
    它們雖然都屬於表達技巧,卻有明顯的區別:1.修辭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和藝術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稱為修辭手法。修辭手法是針對具體的句子而言的。修辭手法的種類很多,內容博雜。但高考語文考試大綱要求學生掌握的修辭手法(辭格)共有八種: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和反問。詩歌中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設問、反問、頂真等。
  • 語文修辭手法(小學1-6年級通用版)通感、頂真、迴環、反語、疊字、移情、象徵、襯託
    3.作用反語是一種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修辭方法。不論是正話反說,還是反話正說,比起直白的表達來都更有力量,語氣更為強烈,情感更為充沛。辭表和辭裡的極端偏離,使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更為深刻。運用反語手法,能更好地包含深刻的思想。
  • 詩詞修辭手法:比喻與象徵
    比喻與象徵 比喻是借它物來表現此物的一種抒情話語形式,它可以把抽象化為形象,從而將詩人理念化的哲理感悟或抽象化情感感悟形象化地傳達出來。這樣,比喻就成了化虛為實的一種重要的抒情手段。曹植的《釋愁文》寫道:「愁之為物,惟惚惟恍。不招自來,推之弗往。尋之不知其際,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長夜,或群或黨。去來無方,亂我精爽。」
  • 初中語文修辭手法練習題及答案
    修辭手法練習題及答案   1.與"終歲不聞絲竹聲"一句中運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在榮譽、利益、艱苦、危險、責任、義務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後一步,往往是檢驗人的思想品格的試金石。   B.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C."你教的'子曰詩云'麼?"他驚奇地問。
  • 關於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達技巧、表達效果和修辭手法
    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達技巧、表達效果和修辭手法是語文學習中經常遇到的幾個概念,學生經常辨析不清。我也往往被這些概念的相似相近而又常見常用弄得稀裡糊塗,即使當面給學生解釋了,過後細究起來自己也覺得它們之間區別太小,不易辨識。
  • 常用語文修辭手法集錦!
    學語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設問和反問等。
  • 趣味修辭手法順口溜——你值得擁有
    修辭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小學階段孩子們需要掌握的都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下面修辭手法順口溜和例句,相信你一定會弄明白。修辭手法比喻歌比喻打比方,生動又形象。明喻甲象乙,暗喻甲是乙。見乙不見甲,借喻略本體。說乙再說甲,人們叫引喻。
  • 詩論 | 漢語修辭手法大全(珍藏版)
    語文中主要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反覆、比擬、象徵比擬、寄寓(寄託),互文、設問、引用、呼告、反問等。>常用修辭手法·聯想也同想像.、但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特性,這樣的修辭手法叫做移情。
  • 小學語文常用修辭手法集錦!
    小學語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設問和反問等。
  • 修辭手法的作用及表達效果 修辭手法的作用及表達效果是什麼
    靈活運用修辭手法可以豐富我們的文章,讓我們的文章看起來更加生動有趣。還不了解修辭手法有哪些作用和表達效果的朋友,一起來看看這篇這篇文章吧!  修辭手法有哪些  修辭手法一共有63大類,79小類。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等。
  •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集錦!(內附訓練題)
    小學語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設問和反問等。在小學語文學習中,也會經常出現一些使用修辭手法後的句子,然後讓孩子說說這些句子使用修辭手法後的作用,而孩子對這類題似乎難以應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常見修辭手法的特點及其在句子表達中的作用。   什麼是修辭手法?
  • 小學生常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 修辭手法有哪些小學
    什麼是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在語言寫作時表達方法的集合,修辭手法一共有63大類,78小類,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  常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  1、比喻,又叫打比方,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本體、喻體和比喻詞,比如,灕江的水真綠啊,綠的仿佛一塊無暇的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