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早茶】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亮相 預防和懲治黑惡犯罪(2020.12...

2021-01-09 澎湃新聞

每天準時為您

送上新鮮的

法律飲品,

讓您第一時間

了解最新的

法治資訊。

庚子年

2020

Dec.

23

星期三

十一月初九

要聞

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亮相

預防和懲治黑惡犯罪

日前,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規定了有組織犯罪概念。將有組織犯罪限定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以及黑社會性質組織、境外黑社會組織、惡勢力組織實施的具體犯罪。此外,將惡勢力組織上升為法律概念,規定了信息網絡有組織犯罪的認定標準。草案還規定了軟暴力手段認定等內容,規定了減刑、假釋的從嚴控制要求。

熱案關注

王某軍等66名被告人涉黑案

一審公開宣判

近日,河南省南召縣人民法院對王某軍等66名被告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尋釁滋事罪,聚眾鬥毆罪,非法拘禁罪,強迫交易罪,敲詐勒索罪,妨害公務罪,開設賭場罪,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及聚眾衝擊國家機關罪一案進行了公開宣判。對王某軍數罪併罰,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十五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剝奪政治權利四年。對其他被告人分別判處二十三年至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或者相應罰金。據悉,被告人王某軍等人成立黑社會性質組織以後,先後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脅為手段,實施尋釁滋事、聚眾鬥毆、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敲詐勒索、強迫交易、非法拘禁、開設賭場等違法犯罪活動40餘起,對不特定人員的人身財產權益實施侵害,涉及被害人700餘人。法院根據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及認罪悔罪態度,遂依法作出上述一審判決。

王偉等41人涉黑案

一審公開宣判

近日,備受社會關注的王偉等41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罪一案在四川省雅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法院經審理認定,以王偉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及其成員共計實施搶劫、故意傷害等違法犯罪活動46起,手段殘忍、影響惡劣,涉案11項罪名成立。法院一審對41名被告人均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其中無期徒刑3人,二十年有期徒刑7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18人。法院對王偉及5名骨幹成員同時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其餘被告人並處罰金共計197萬餘元,追繳、責令退賠違法所得共計3500餘萬元。此外,法院還判令被告人王偉、支狀等人共同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各項損失共計115萬餘元。

域外司法

日本前首相安倍遭檢方問詢

與「賞櫻會」問題有關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關於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後援會為「賞櫻會」前一天主辦的晚宴填補費用的問題,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日前在安倍本人同意的情況下,對其進行了問詢。據日媒此前報導,安倍涉嫌每年邀請大量「關係戶」參加政府舉辦的年度「賞櫻會」,包括800餘名老家山口縣的安倍後援會成員。後援會在「賞櫻會」前夜還在首都東京的高級酒店舉辦晚宴,「門票」收入低於宴會成本,差額由安倍名下政治資金管理團體填補,2015年至2019年填補金額合計超過900萬日元。然而,相關財務報告沒有記錄這些支出,收據疑遭銷毀。上述情況若屬實,安倍涉嫌違反日本《公職選舉法》和《政治資金規正法》。安倍多次在國會聲稱,沒有填補後援會晚宴費用。2020年11月,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向安倍的國會秘書和後援會成員取證。消息人士說,安倍秘書自願接受詢問時承認,因疏忽沒有記錄政治資金收支報告。

英國貨車案2名嫌犯

被判過失殺人罪

或面臨終身監禁

據英國天空電視臺報導,日前,涉英國貨櫃貨車案的兩名嫌疑人被判過失殺人罪,或面臨終身監禁。據了解,2019年10月23日,英國警方在英格蘭東南部埃塞克斯郡一個工業園區內的一輛貨櫃貨車裡,發現39具遺體。埃塞克斯郡警方隨後發聲明稱,39名遇難者均為越南人。報導指出,販運人口罪最高可判14年徒刑,而過失殺人罪最高可判處終身監禁。此前,26歲的貨車司機莫瑞斯·羅賓森已經認罪。羅賓森被英國檢察機關控以多項罪名,涉及過失殺人罪、串謀販賣人口罪、串謀協助非法移民罪和洗錢罪等。2020年4月8日,羅賓森在倫敦中央刑事法庭上,就39項過失殺人罪指控認罪。

典型案例

沈某某訴

貴州省黃平縣自然資源局

撤銷行政處罰案

(案例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基本案情

本案當事人沈某某未經批准於2013年9月擅自佔用貴州省黃平縣舊州鎮平西壩村何家一組耕地436.38平方米修建房屋用於經營梅樂山莊農家樂。2019年8月5日,貴州省黃平縣自然資源局(以下簡稱黃平縣自然資源局)執法人員對沈某某涉嫌違法佔地建房現場進行核查,發現該違法行為,隨即進行立案調查,依程序收集、固定相關證據,經集體討論後,於2019年8月14日作出黃自然資執告(2019)23號《行政處罰告知書》,告知沈某某的違法事實、處罰依據及如對擬作出的行政處罰有異議,享有陳述、申辯及要求聽證的權利,責令沈某某改正違法行為。2019年8月14日沈某某向黃平縣自然資源局申請舉行聽證會,黃平縣自然資源局依沈某某的申請於2019年8月20日舉行聽證會,經對沈某某在聽證會中提出意見不予採納後,黃平縣自然資源局於2019年8月23日作出黃自然資執罰(2019)23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沈某某退還非法佔用的黃平縣舊州鎮平西壩村耕地436.38平方米,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修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並送達沈某某。沈某某不服,提起本案訴訟。沈某某訴稱,其對涉案建築物管理使用已長達6年之久,黃平縣自然資源局在此期間從未對其下達任何處罰決定書,現今的處罰決定已經超過行政處罰追訴時效。

裁判結果

貴州省鎮遠縣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正)第五條第二款、第六十六條第一款和《貴州省土地管理條例》第四條第二款之規定精神,黃平縣自然資源局具有對其轄區內沈某某非法佔用耕地建房的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的法定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正)第七十六條之規定精神,沈某某未經批准非法佔用其承包的耕地修建房屋用於經營梅樂山莊農家樂,黃平縣自然資源局依法履行了初步核查、立案調查、現場勘測及詢問調查等法定程序,告知了沈某某相應陳述、申辯及申請聽證權利,經舉行聽證會及決定不予採納聽證意見後,作出被訴處罰決定並送達,認定事實清楚,處罰結果符合法律規定,程序合法。關於建房行為已經超過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追訴時效問題,一審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之規定精神,沈某某對非法佔用土地的違法行為,在未恢復原狀之前,應視為具有繼續狀態。本案中,黃平縣自然資源局對沈某某的違法行為從立案到作出處罰時,沈某某非法佔用耕地仍然處於繼續狀態,黃平縣自然資源局作出行政處罰的追訴時效,應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從違法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故沈某某的該訴訟意見,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採納。最終,貴州省鎮遠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駁回沈某某的訴訟請求。一審判決作出後,當事人雙方在法定期限內未提起上訴,該一審判決現已生效。

典型意義

本案的意義在於明確了違法佔地行為的行政處罰追訴時效應從違法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實踐中,有當事人誤以為行政處罰追訴時效以行為開始之日起算,認為違法行為持續兩年即超過追訴時效,不會被處罰。本案明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前款規定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規定的內涵,對於促使違法佔地行為人放棄僥倖心理,及時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土地原狀保護耕地具有積極意義。

12月23日

1948年——

戰犯東條英機被處絞刑

(網絡圖片)

1948年12月23日凌晨,在日本東京的刑場上,絞刑架上掛著6具屍體,他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6名甲級戰犯。其中有一名叫東條英機,1941年當上日本首相,他是日本法西斯軍閥的巨頭,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主要戰犯之一。為了擴大侵華戰爭和遠東戰爭,他在內閣特設「大東亞省」,進行所謂「大東亞聖戰」,瘋狂地向外侵略,把日本軍國主義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這個不可一世的殺人魔王終於被押上歷史審判臺,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羅法官微綜合整理編輯)

原標題:《【法律早茶】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亮相 預防和懲治黑惡犯罪(2020.12.23)》

相關焦點

  • 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亮相!規定了減刑、假釋的從嚴控制要求
    今日,《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規定了有組織犯罪概念。將有組織犯罪限定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以及黑社會性質組織、境外黑社會組織、惡勢力組織實施的具體犯罪。此外,將惡勢力組織上升為法律概念,規定了信息網絡有組織犯罪的認定標準。草案還規定了軟暴力手段認定等內容,規定了減刑、假釋的從嚴控制要求。
  • 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 將惡勢力組織上升為法律概念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寧寧按照黨中央部署,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制定反有組織犯罪法列入了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12月22日,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從總體上看,我國現有反有組織犯罪的法律制度雖具備一定規模,但仍比較分散、未成體系,部分文件效力位階低,防範、治理和保障等相關法律規定比較缺乏,有必要在現有法律規定的基礎上,制定一部專門的反有組織犯罪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李寧說。據李寧介紹,此次起草工作重點把握了四個原則:一是堅持法治思維。
  • 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明確界定何為惡勢力組織
    2020年是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收官之年,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於2020年12月22日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據新華社消息,草案規定了有組織犯罪概念,將有組織犯罪限定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以及黑社會性質組織、境外黑社會組織、惡勢力組織實施的具體犯罪。
  •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分組審議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劉奕湛)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日前分組審議了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制定反有組織犯罪法順應人民群眾的期待,是遏制有組織犯罪滋生,確保掃黑除惡有法可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 反有組織犯罪專門立法,如何將掃黑除惡進行到底?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題:反有組織犯罪專門立法,如何將掃黑除惡進行到底?新華社記者熊豐、劉奕湛規定「軟暴力」手段認定,將惡勢力組織上升為法律概念,體現從嚴要求、降低再犯可能性……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日前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 來論|惡勢力入法順應織密反有組織犯罪法網的需要
    在上述文件的支撐下,儘管惡勢力概念仍未被正式納入法律規定,但無論作為裁判惡勢力案件法律淵源的供給渠道,還是實踐中解決疑難問題的經驗總結,已經逐漸「半制度化」,滿足了法律規範的基本要求,為後續立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0年12月,作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重要成果與掃黑除惡常態化法治保障,《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正式規定了惡勢力組織,這是該概念首次被寫入立法。
  •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分組審議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_新聞中心...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劉奕湛)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日前分組審議了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制定反有組織犯罪法順應人民群眾的期待,是遏制有組織犯罪滋生,確保掃黑除惡有法可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 專家:《反有組織犯罪法》專章規範打財斷血
    為了預防和懲治有組織犯罪,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管理秩序、經濟秩序和公民合法權益,在總結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經驗的基礎上,專門針對有組織犯罪制定《反有組織犯罪法》,既是黨和國家高瞻遠矚的正確決策和審時度勢的重要舉措,也是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軌道上治理有組織犯罪的創新實踐。
  • 規範線索核查中的緊急措施 有效打擊有組織犯罪
    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極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為有組織犯罪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空間。近年來,我國有組織犯罪在案件數量上呈現上升趨勢;在違法犯罪形式方面,除人們所熟知的敲詐勒索、暴力討債等形式以外,有組織犯罪在行為模式上還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較為典型的有「以商養黑、以黑護商型犯罪」、「滲透公權力型犯罪」等。為有效打擊此類犯罪案件,《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應運而生。
  •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多部法律草案和報告
    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提請審議規範案件辦理機制本報記者金歆12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了委員長會議關於提請審議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的議案。受委員長會議委託,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李寧就草案作了說明。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擬加強父母或監護人的職責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次審議稿擬進一步加強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預防犯罪教育的職責。同時,擬建立家校合作機制,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和矯治等工作。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2日在北京舉行,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進行三次審議。修訂草案三審稿擬增加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樹立優良家風,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
  • 反「黑社會」法亮相:能否建立「汙點證人」制度?
    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12月2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初次審議。據新華社報導,草案規定了有組織犯罪概念,將有組織犯罪限定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以及黑社會性質組織、境外黑社會組織、惡勢力組織實施的具體犯罪;將惡勢力組織上升為法律概念,規定了信息網絡有組織犯罪的認定標準。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 擬加強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職責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張素 梁曉輝)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次審議稿擬進一步加強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預防犯罪教育的職責。同時,擬建立家校合作機制,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和矯治等工作。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2日在北京舉行,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進行三次審議。
  • 反「黑社會」法亮相:能否建立「汙點證人」制度?
    在辦理黑社會案件的司法實踐中,有兩個重點問題備受案件各方以及全社會的關注:首先是涉案財產的認定,其次是證人保護。 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12月2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初次審議。
  • 未成年人犯罪入刑的年齡會改嗎?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分組審議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分組審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針對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未成年人惡性犯罪現象,多名委員在草案基礎上提出進一步修改建議。李鉞鋒委員表示,總體來看,本次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著眼於長遠,立足於實際,草案在保持了現有立法體例和結構基本不變的同時,清理和刪除現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已經過時或與其它法律衝突的條款,增加新時代新形勢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必不可少的條款,對草案表示贊同。
  • 專項鬥爭結束後黑惡犯罪還打不打、怎麼打,全國掃黑辦表態
    全國掃黑辦12月25日舉行掛牌督辦案件第8次新聞發布會。中央政法委秘書長、全國掃黑辦主任陳一新在發布會上表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收官不等於掃黑除惡放手。將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升級完善12337智能化舉報平臺,持續提升打擊能力水平,對黑惡勢力違法犯罪露頭就打、窮追猛打,決不讓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死而復生、由小轉大。陳一新說,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心接下來還打不打、怎麼打,普遍希望專項鬥爭結束後持續打擊黑惡犯罪,防止其死灰復燃、捲土重來。黨中央順應人民群眾願望,明確提出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
  •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26日上午舉行分組會議,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等。慄戰書委員長參加審議。與會人員認為,當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面臨的問題複雜多樣,需要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化走向更高水平。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被熱議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題:「問題孩子」怎麼矯治教育?——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熱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新華社記者白陽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日前就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草案三審稿進行了分組審議。
  • 時延安:對有組織犯罪人員實行從業禁止的必要性
    《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第三十四條規定:「對於有組織犯罪的組織者、領導者,人民法院應當依照刑法有關從業禁止的規定,禁止其從事相關職業,並通報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該條是一個指引性條款,即對有組織犯罪的組織者、領導者,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刑法第三十七條之一予以從業禁止。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擬完善收容教養制度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將提交二審,收容教養制度擬進一步完善。8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立法工作有關情況舉行記者會。澎湃新聞注意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將於8月8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