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小學寓言故事,其中包含的道理,如今還有很多人都不懂

2020-12-11 師訓

在校園時期,尤其是小學時候,相信不少同學對於語文,並沒有多大好感,在他們眼裡,語文是枯燥的學科,不僅要寫作文,還要背誦,不過,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有很多的寓言故事,它們教會了我們很多的道理,雖然已經長大,但還是挺受用的,不過,筆者今天要說的6個小學寓言故事,其中包含的道理,如今還有很多人都不懂。

1、《小貓種魚》

農民把玉米、花生種在土地,到了秋天,收穫了很多玉米和花生,小貓看到了,把小魚也種在地裡,想著也能收穫很多小魚,結果魚只剩下骨頭。小時候,我們覺得小貓很傻、很笨,但是,如今很多人都不懂其中包含的道理,事情不是做了就會成功,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生搬硬套,要講究對的方法。

2、《負荊請罪》

廉頗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府上請罪,從那以後,將軍和宰相一起保衛國家。小時候,我們看到了廉頗的知錯能改,藺相如的大局觀,可是如今呢,我們成大成人,當站的位置高了,有時候會放不下高傲,在出錯後總找理由,不願低頭認錯,只是簡單的認錯,但很多人把最簡單的道理都忘了。

3、《刻舟求劍》

一個人在坐船,不小心把劍掉進江裡,於是在船上刻下記號,在船停靠後,再下水撈劍,卻怎麼都找不到。小時候的我們,都會笑話坐船人是一個大傻瓜,劍已經離船很遠了,不可能找到的,可就是這樣的道理,有的人還是不懂,有些人已經離開了你,但你還在幻想對方會回來,不也是在「刻舟求劍」嗎?

4、《掩耳盜鈴》

一個人想把大鐘打碎偷走,在敲打大鐘時發出很大聲音,於是他把耳朵捂住,發現聽不見聲音,心想著別人也聽不見,最後他被人們捉住。小時候,我們覺得這很好笑,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在長大後,有時候我們孤注一擲,去做一件錯事時,還怪別人不能理解你,這樣的話,不是也在「掩耳盜鈴」嗎?

5、《守株待兔》

有一個農民,一天在田地幹活,有一隻兔子撞死在樹樁,農民嘗到甜頭,於是日夜守在樹樁,想著有其他兔子會來撞樹,但這是不可能的,他也被別人恥笑。如今很多人,同樣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想努力,不想做事,只想著有意外的收穫,坐享其成,可想而知,還是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僥倖心理。

6、《亡羊補牢》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失去了羊,趕緊修補圍欄的漏洞,一切都還不晚,小時候覺得,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是,長大之後,怎麼還有人還不懂這樣的道理?一旦犯錯了,有的人就會一直消極,沉浸在過去的痛苦裡面,其實,如果改過了,雖說不能挽回失去的東西,但及時停止錯誤,也不算晚。

這6個小學寓言故事,其中包含的道理,如今還有很多人都不懂,這些寓言故事,早早出現在小學階段,說明在小學時,就應該學會理解和明白一些道理,可惜的是,原本在小時候,已經明白的道理,在長大之後,卻都忘記了,其實,還有很多小學寓言故事,包含了太多的道理,值得我們回味,當你真的理解,也許就不會走太多彎路。

相關焦點

  • 寓言故事道理多,孩子都看懂那些故事外的哲理了嗎?
    所謂寓言,就是在具體的故事裡寄託一些道理或教訓的。那麼寓言中蘊含的那些道理,孩子是否能夠理解透徹?寓言的故事大多都是虛構出來的,且篇幅短小、結構單一,層次非常清楚,故事中還經常使用擬人、誇張、諷刺等表現手法。
  • 小學語文閱讀專項十——總結寓言故事的道理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樣式之一,也是小學閱讀理解中重要的一部分。「寓」是寄託,「言」是語言文字。寓言通常用虛構的隱喻性小故事來說明一定的道理,給人啟發和教育。所以因其篇幅短小,故事性強,寓意深刻等特點,出現在閱讀理解中往往是讓學生理解寓言故事的諷刺和勸誡作用,因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寓言故事的道理,針對文章總結、歸納寓意。有以下幾個步驟:一、理解內容。
  • 這則寓言故事,小學就學了,可到現在我們才明白其中深刻的道理!
    今天給大家講述一則先秦時期的寓言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鄭人買履》,是我國先秦時期《韓非子》中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為: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想要買鞋的鄭國人,他先是用尺碼度量好自己腳的尺寸,然後把他所量出來的尺碼放在凳子上,等到這個鄭國人去集市的時候,卻因為疏忽而忘記了拿尺子了
  • 「小故事 大道理——走進寓言故事」
    著名兒童文學家嚴文井曾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但背後往往藏著深刻的道理。線上學習,習得方法班主任謝老師在下午的在線答疑時間帶領隊員們回顧了第二單元寓言故事所蘊含道理,教給了隊員閱讀寓言的方法: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的道理、聯繫生活深入體會故事中的道理。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是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
  • 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在溫召開!這些你熟悉的寓言故事都出自溫州...
    你或多或少都讀過這些寓言故事,但不一定知道是溫州人寫的——《賣柑者言》《白頭翁的故事》《烏鴉兄弟》《小馬過河》《母雞生蛋》《老虎傷風了》《剛長腿的小蝌蚪》……部分溫州寓言作家作品集(資料圖)一直以來,溫州的寓言文學創作如火如荼,湧現出了一大批「寓言作家群
  • 小學生寫寓言故事:用一個故事,告訴讀者一個道理
    你有讀過瓊·穆特的《禪的故事》嘛?在這個故事中,講述了一隻叫「靜水」的大熊貓和三個小孩兒發生的故事。每一次,一個小孩兒來找靜水時,靜水就為他們將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只是故事,但是卻在背後隱藏著一個寓意。
  • 《中國寓言故事》讀後感
    於是,在居家隔離的日子裡,媽媽陪我一起讀了很多故事。我最喜歡《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了,我還錄了講故事視頻發到班級群給小朋友們分享呢!媽媽說,這本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經典,它哺育了我們炎黃子孫一代代人的精神成長。上學期我學習《坐井觀天》時,黃老師就告訴我們:寓言就是用一個個故事,來讓人們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
  • 「鄭人買履」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了人們什麼道理?
    「鄭人買履」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人們的第一個道理:凡事都要有個標準我們許多寓言故事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大多數寓言故事裡的主人公都是蠢笨的,被譏諷、被挖苦的,因為他們的言語或者行動曾經鬧出過笑話,是被世人視為另類或者蠢笨的。
  • 讀懂這六個寓言故事,你就讀懂了人生
    實際上,很多的小故事,我們在小學課本上學的那些寓言故事,如果你真的能讀懂,往往就能解決掉生命中的大多數問題。今天,我想集中性地分享六則寓言故事,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故事,但其中的深意你未必知曉。我們一起來讀,讀懂了故事,你或許就能讀懂了人生。
  • 《狼和小羊》這則故事 到底出自《伊索寓言》還是《克雷洛夫寓言》?
    我們先找到了三年級下冊的部編教材,其中第二單元的內容是寓言,要求是讀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圖畫的內容寫清楚。在語文園地中,提到了這麼一段話—— 除了中國的寓言,還可以讀一讀其他國家的寓言。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都在世界上有很大影響。 《伊索寓言》搜集整理了很多希臘的民間故事。
  • 位列世界三大寓言故事的《拉封丹寓言》,好看又能學法語!
    《拉封丹寓言》是法國文學史的一座裡程碑,所有法國人在小學的時候都學過拉封丹寓言。它的作者是讓·德·拉封丹,他生活在17世紀,本來應該先成為一個修士,然後成為律師,但他將全身心奉獻給了文學。當Nicolas Fouquet因侵吞公款而地位一落千丈的時候,拉封丹不得不重新找一名可以資助他的人。拉封丹家裡藏書甚多,父親是當地林澤總管兼狩獵隊長,這也許方便他借動物喻人。借動物寫人性和時事的好處就是可以放心寫人性的陰暗面,不會留下馬基雅維利那樣的罵名。
  • 三年級語文第5課《守株待兔》,學懂寓言故事,明白做事道理
    《守株待兔》是一則寓言故事,主要講的是種田人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了一直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於是他就放棄農活每天守著等待撞死的兔子的故事。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要心存僥倖,不要指望不勞而獲。同學們要認真學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
  • 《孩子必讀的世界經典寓言故事100》:寓言故事的「臻選百科」
    、感恩、謙遜、自信、堅毅、勇敢、合作,5個核心能力——思辨力、認知力、社交力、決策力、行動力,人格養成就在其中 寓言是古今中外口耳相傳的故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可在浩如煙海的寓言故事中,如何為孩子挑選合適的寓言故事呢?
  • 這些不是「寓言故事」!卻有一個共同的道理……
    故事(二)今年46歲的武瑞剛是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農民,兩年前患上白血病,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多次住院治療,骨髓移植手術,每一次出院都享受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3項保障待遇「一站式」結算,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故事(三)由於出生時缺氧導致腦癱,20多年來,艾新宇過得格外辛苦。
  • 《伊索寓言》教案/考點/賞析,小故事卻告訴我們一生的大道理!
    《伊索寓言》是集合了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的很多故事,其中有一部分是伊索講的故事。也就是說《伊索寓言》它是一本合集,這本合集中有收錄別人的,也有伊索自己創造的,人們把這些寓言放到一起,都歸在伊索的名下就叫《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的內容是什麼?
  • 公務員常識真題:下列寓言故事與《農夫與蛇》表達同樣道理的是?
    2018深圳真題寓言,通常篇幅短小,語言精練,用比喻性的故事寄託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下列寓言故事與《農夫與蛇》表達同樣道理的是A.《東郭先生》B.《漁夫和金魚》解析:農夫與蛇出自《伊索寓言》,主要講述農夫發現一條凍僵了的蛇,用自己的體溫溫暖它,結果反被蛇咬死的故事,告訴人們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惡,對那些惡人不能心慈手軟。
  • 寓言故事:「命喪狗嘴的烏鴉」,故事雖短,道理卻深(深度好文)
    人為什麼會不快樂?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個原因或許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人生的不快樂,都是因為欲望過多所致!以下分享一個寓言故事「命喪狗嘴的烏鴉」,故事雖短,道理卻深。這個故事就會告訴你:人生的不快樂,都是因為欲望過多所致!恍然大悟。
  • 家長都不會,三年級期末必考,寓言故事閱讀測試—選擇題、閱讀題
    希望小學家長同學保存、收藏,大家可以點擊下方連結看填空題、判斷題。A燕子 B孔雀媽媽 C孔雀爸爸 D仙鶴《中國古代寓言》部分7南郭先生是下面哪個故事中的主人公。( )A城門失火 B小兒辯日 C塞翁失馬 D東郭先生和狼16「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講高深的道理是徒勞的」出自。
  • 十大經典兒童寓言故事 讓孩子懂人生道理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兒童繪本>正文十大經典兒童寓言故事 讓孩子懂人生道理 2012-10-09 11:59 來源:pc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