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之治】蘇州:探索城鄉社區協商路徑 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2020-12-17 蘇州新聞網

讓幹部群眾幹得越發有衝勁,基層創新發展得更加有後勁,近年來,蘇州市相城區持續推進城鄉社區協商民主工作,鼓勵和引導村(社區)建立民主協商議事平臺,「商量著辦」好了一批黨政工作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實事、社區治理的難事、群眾反映的急事,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舒展開一幅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和美畫卷。

搭建協商議事平臺

聚人氣展活力

桌球室,一對中年夫婦正忙著切磋球技;健身房,幾名青壯小夥進行著「有汗練習」;影音播放室,老年人觀看著紅色影片……今年7月,渭塘鎮鑽石家園小區的活動室每周一、三、五夜間開放,吸引周邊眾多居民前來打卡。

「通過召開協商議事會,確定增加夜間開放時間,活動室一直保持很高的人氣,後期將增加周末開放時間,惠及更多的居民。」鑽石家園社區黨支部書記顧冬冬介紹,會後不少居民還自發加入活動室運營自治,如今,一支由26名志願者組成的隊伍負責著活動室的管理。

在鑽石家園,垃圾分類投放點建設、人行便道改造等一批問題都通過社區協商議事平臺妥善解決,激發了居民參與社區共治共建的活力。

協商議事已成為村(社區)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金鑰匙」。

顧婷 攝

位於北太湖旅遊風景區核心區域的望亭鎮迎湖村南河港,現有15家農家樂和5家民宿對外營業。今年,南河港村建立「庭院聲聲」議事會,以村莊環境整治、庭院美化優化等內容為議題,動員村民參與議事,與經營戶協商,就亂墾亂種、汙水排放、停車位問題、人居環境共同維護達成共識。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用優質服務聚人氣、增生氣,基層協商議事才溫暖可親、更有活力。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實踐,目前,相城區已形成「民主參與全程化、協商機制聯動化、協商事項系統化、基層治理效能化」的基層民主協商議事格局,初步實現村(社區)民主協商平臺全覆蓋,建立起「巷鄰議事薈」「請您商量」「華芬議彩」「樂議廳」等一系列品牌式協商議事平臺,解決社區管理、小區停車、垃圾分類、環境治理等一批民生「關鍵小事」。

多方力量參與協商

解決民生小事

動遷安置小區停車管理一直是一個大難題。今年8月,漕湖街道漕湖花園二社區召開「停車管理辦法制定」協商議事會,網格黨員代表、議政代表、社區「兩委」代表、居監委代表、居民代表、物業公司代表與街道3名政協委員集聚一堂,面對面商討車位提升和長效治理的「處方」,現場提出20多條合理化意見建議。

根據協商議事會決議,漕湖花園二社區在小區新增停車位400個,緩解居民停車壓力。「改造倡議書是我們寫的,方案是我們一起商量的,就連效果圖也是我們看過才決定的。」退休居民任丙泉大爺無比自豪。

將居民從事務管理的「觀眾席位」拉到「演示舞臺」,以平等、對話、協商的方式增進共識,以自治、互助等方式解決群眾關注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如今,通過協商解決民生「小事」,在相城區各村(社區)已成常態。

相漕萱 攝

今年年初,望亭鎮項路村村委會收到後河浜村民提出的要修繕村莊基礎設施、建立長效維護機制等12條意見。該村搭建起「板凳夜話」協商平臺,採取「會場+現場」形式,先後召開8次協商議事會,最終確定修繕基礎設施、增設移動曬衣架、彩繪文化民俗牆等方案,建立《後河浜村民議事章程》《後河浜村民自治公約》《後河浜美麗村莊建設長效管護細則》。

「我們從議題徵集、議題篩選審定、議題協商、形成協商結果、協商結果實施、實施情況評議六個方面制定協商流程,讓村民現場議事、全程參與。」項路村黨委書記潘耀斌說,「板凳夜話」不僅暢通了村民提意見的渠道,更讓村委會找到了鄉村治理創新的「金鑰匙」。

黨建引領民主協商

從共治到共贏

今年9月,位於黃埭鎮胡橋村鑰匙頭巷的鄰心鑰匙坊開館。這個由4間舊民房改造而成的空間裡,設置有便民服務大廳、鄰心積分兌換超市、鄰心會議室、鄰心活動室、村史館等功能場所。

圖片來源:相城區黃埭鎮

「鄰心鑰匙坊不僅是胡橋村的黨建陣地,更是胡橋村為民服務的樞紐,將漸漸『解鎖』百姓幸福密碼。」胡橋村黨總支書記朱煒說,村裡通過建立民主協商議事會,圍繞黨群陣地、村史文化、社情民意和志願服務4個議題領域,每兩個月開展一次協商議事活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100米」,增強村民的獲得感、歸屬感、滿意度,營造出濃厚的黨群服務氛圍。

今年,度假區(陽澄湖鎮)蓮花村推行「徵民意、集民智、聚民力、解民憂、聽民議」五步惠民工作法,聯動轄區內農家樂商戶代表、黨員、村民代表等,共商村內事務、共創文明社區、共辦文體活動、共解社區難題。黃橋街道佔上村建立老書記工作室,讓老書記充當政策法規宣傳員、黨建工作協管員、社情民意信息員、文明新風倡導員、矛盾糾紛調解員。去年以來,老書記們通過上門探訪巡視,每天定時「坐診」,共收集到社情民意56件,參與社區議事活動24次,解決民生問題18個、鄰裡問題40餘件,為村民解決疑難問題近100個。

在前不久舉行的相城區社區治理創新暨民主協商總結會上,10個優秀民主協商案例現場路演。「下一步,社區將驅動『紅色引擎』打造『活力盛北』。」北橋街道盛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泳說,今年社區通過「紅色議事廳」民主協商平臺,完成社區停車位增設、門禁系統改造升級、南門小區公園休閒設施完善、高空晾曬等問題,實現百姓「點題」、社區「破題」、居民「買帳」的共贏局面。(蘇報駐相城區首席記者 袁雪 蘇報通訊員 熊熊)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激活基層黨建「神經末梢」
    原標題:激活基層黨建「神經末梢」 烽火歲月,支部建在連上是人民軍隊能夠浴血奮戰、勇往直前的重要原因。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探索支部建在村上,走出了諸如「萊西經驗」等農村基層黨建的實踐創新模式。
  • 黨建嵌入基層社會治理路徑創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為新時代社會治理創新確立了實踐發展的新向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社區。」這表明基層治理是整個社會治理系統的基礎工程。
  • 福建泉州洛江羅溪鎮:「1+1+S」黨建同心圓激活農村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2016年以來,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羅溪鎮黨委圍繞建設「生態宜居幸福羅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樹立問題導向,聚焦鄉村治理和發展難題,以黨群圓桌會為抓手,最大化發揮支部和黨員作用,制度化黨群關係同心圓,廣泛凝聚黨員幹部群眾力量,探索構建多方位、立體化的「1+1+S」末梢治理黨建同心圓模式,將黨建工作做到民心裡,推進黨群一體,突出共建共治共享,有效激活了鄉村治理的神經末梢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黨建引領 激活社會治理「紅色動能」
    紅色驛站如星星之火般,在基層積蓄著燎原的紅色能量,引領著基層治理走向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唐任伍表示。「紅色管家」管好社區大小事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勝浦街道浪花苑社區的「紅色管家」陳宏在鄰裡街坊中擁有「超高人氣」。每次出門,迎接他的都是居民們的笑臉和問候。
  • 探索基層治理新路 四川啟動城鄉社區治理試點示範
    6月30日,記者從四川省民政廳獲悉,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有效破解社區布局不優、服務功能不強、居民參與不夠、專業人才隊伍不足、社會組織發育不充分等問題,民政廳會同省委組織部、財政廳等部門,啟動實施城鄉社區治理試點示範3年行動計劃,著力探索社區治理的新理念、新機制、新模式、新場景。
  • 政協協商參與基層治理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政協協商參與基層治理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甘肅省政協機關《政協協商與基層治理》課題組摘要:人民政協的發展歷程、組織特徵與制度優勢都使得它具有引領基層協商民主,進而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獨特潛質
  • 興文縣僰王山鎮玉屏社區探索開啟「1+1+4」基層治理模式
    興文縣僰王山鎮玉屏社區探索開啟「1+1+4」基層治理模式 2020-11-26 20:44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曾凡秀)興文縣僰王山鎮玉屏社區以創建「精準服務引領居民自治
  • 【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社區治理在發生什麼? 黨的十九屆...
    請第三方科學評估、依託大數據平臺評估,以及政府績效的科學評估方式(擺脫看材料、照片留痕等方法)就值得探索了。五中全會提出「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的目標,提高之後的社區治理的標準和標誌是什麼?肯定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第十屆上海公益夥伴日首日,「街區治理與基層協商」專題研討會成功...
    人民網上海9月7日電   值此第十屆上海公益夥伴日舉辦之際,9月5日上午,凌雲街道聯合上海徐匯區有鄰社區治理服務中心,圍繞「街區治理與基層協商」開展專題研討。 一、黨建引領下的三「聯」新路徑——探索417街區黨建新模式街區新治理 一部凌雲街道417街區治理微短片:《417在一起》以動態的形式介紹了凌雲417街區的前世今生與居民的真情實感。
  • ​(附視頻)姜曉萍:城鄉基層治理何以有效?——「三治融合」的...
    ——「三治融合」的「桐鄉範本」。當前,全國都在開展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的新模式,但其中的關鍵點在於如何讓這些模式真正發揮效用。我將分為以下三個部分進行闡述。習總書記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鬆」。因此,基層治理應當被視為整個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 (一)城鄉基層治理在國家治理中的功能定位基於習總書記對城鄉基層治理的認知,我嘗試用「三個基」來界定城鄉治理、基層治理在國家治理中的定位。
  • 考點預測:基層社區治理的四個重點
    如此高調的出場,我們當然也應該對它給予高度的重視~因此,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社區基層治理」你得知道的那些事兒。此文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基層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實踐探索、相關的金句和範文,內容有點多,希望大家耐心吸收。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淮安:以「家文化」提升基層「善治能級」
    家長和孩子定期走進「家文化」課堂,學習如何構建更加融洽的家庭關係;高質量試點創建「黨小組之家」,使之成為激活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的「微陣地」……今年以來,江蘇省淮安市以強化基層有效治理為牽引,以深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改革為抓手,以家文化品牌打造為引領,推動黨群活動經常化、基層治理網格化、為民服務一體化,打通服務群眾
  • 畫好基層治理最大「同心圓」
    參會的龍崗區委書記張禮衛作為1號重點提案的領銜督辦人,對提案辦理工作予以肯定,對區政協帶領各界別委員探索城區基層治理新路徑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全區上下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充分把握「十四五」規劃重要契機,加強系統謀劃,深化改革創新,努力打造基層治理的「龍崗樣板」。
  • 率先探索超大城市治理創新路徑
    廣州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孟源北研究員作《新時代我國超大城市社會治理創新的廣州路徑——廣州構建「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黨建新格局的探索》的主旨報告。廣州市委黨校副校長丁旭光研究員主持會議。近年來,廣州通過構建「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黨建引領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點與規律的社會治理創新路徑,為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提供了重要保障,也為超大城市治理創新提供了廣州經驗。一是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通過探索單位黨建、區域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方式,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健全黨的組織體系、建強黨的基層戰鬥堡壘。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相城:探索建設「幸福家園」,縱深推進...
    陽澄湖鎮沈周村召開人居環境改善議事會  搭建完善民主協商平臺、開展人居環境改善、精準幫扶困難群體……自今年3月份江蘇蘇州相城正式啟動第三輪社區服務社會化工作以來,相城各鎮(街道、區)紛紛使出「十八般武藝」,積極探索建設「幸福家園」,助推社區治理工作駛入「快車道」。
  • 四川新聞 | 烹好「大國小鮮」看城鄉基層治理宜賓樣本
    新天社區的基層治理思路也逐漸從「代民做主」變為「請民當家」,轄區群眾的心態則從「旁觀者」變為「主人公」。宜賓市翠屏區西郊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邱佳柱:我們還將繼續擴大「六孃說事」的群體,尋找像張六孃這樣的核心人物,也將在全街道社區進行推廣。相比城市,廣大鄉村在基層治理中面臨的更大問題是服務能力差、覆蓋弱,宜賓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 金昌:以協商民主求解基層治理「最大公約數」
    原標題:金昌:以協商民主求解基層治理「最大公約數」金昌市以基層協商民主為抓手求解社會治理「最大公約數」,將群眾需求、社會參與和創新活力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上下聯動、同向發力、協同治理的良好格局,實現了基層治理方式從「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轉變
  • 發揮「三大效應」,激活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也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更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鬆。
  • 浙江紹興升級「楓橋經驗」智慧 巧解基層治理「方程式」
    55年前,從這片土壤中誕生了「楓橋經驗」,如今,這裡亦催生出基層治理的「新智慧」。操著一口鄉音,楓源村村委會主任駱根土告訴記者:「楓源村由三個自然村合併而成,合併之初各類社會矛盾交織疊加,村幹部們都很迷茫。後來,村裡成立了綜合治理辦公室,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並在深化『三上三下』議事規則、完善村規民約等方面做文章,將『楓橋經驗』進行創新和升級。」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一體化平臺讓基層治理更智慧 實現從...
    今年以來,蘇州在「三整合」改革中,緊扣「大數據+指揮平臺+基層治理」的思路,以一體化平臺建設為抓手,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基層治理更聰明、更智慧。   全域推動:強化頂層設計實現多維度支撐   市級指導、縣區主導、鎮街主建,蘇州圍繞平臺建設目標任務,精準施策、靶向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