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的說的這個地方,也是我們山東省的,它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歷史文化悠久,儒家創始人孔子、孟子、顏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於此,是東夷文化、華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滸文化、運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大家猜到了嗎,對了,就是我們的濟寧。
濟寧不但歷史文悠久,境內的旅遊景點也非常多, 像曲阜有的三孔、三孟,還有水滸傳是裡的梁山,如果喜歡佛教文化,那麼去汶上拜佛牙舍利;如果你對抗日戰爭有興趣,那麼可以去微山湖的鐵道遊擊隊和金鄉的羊山戰役(魯西南戰役)紀念館可以去看看。
去旅遊怎麼能少得了好幾的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當地的特色美食。
1、金鄉燒羊肉:據傳金鄉燒羊肉起源於清朝康熙年間,食用羊肉一般的做法是蒸、煮、煎、炒、爆、烤、涮以及紅燒等多種烹調方法。金鄉人吃羊肉也是醬羊肉和羊肉湯。這樣冬天都行,能放的久點,但是到了夏季就放不住了。因為那時沒有冰箱啊。於是人們就將剩下的醬羊肉用油炸,大家都知道炸過的東西能入久一點。不成想炸過的醬羊肉,油而不膩,肉香濃鬱。就這樣這種做方一直延續至今。
2、甏肉乾飯:源於了元朝,隨著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南方的大米就運大北方了。當地人就用陶器燉出來的肉就著大米吃,甏肉乾飯是用豬五花肉在傳統的砂鍋中用木炭文火精心烹製而成的,豬肉色澤紅亮,口感酥爛、,肥而不膩,現在的甏肉乾飯,已經不僅局限於甏肉上,還有麵筋肉丸、肉卷、豆腐塊、四喜丸子、青菜等。
3、運河大酥魚:所有的食材就是四鼻鯉魚,據傳在乾隆下江南時經過,品嘗後覺得鮮美異常,從此以後微山縣每年都向京進貢「四鼻鯉魚」。其作法是選用6斤以上的四鼻大鯉魚帶鱗燜至骨酥肉爛,魚肉不碎不散,色澤黃亮,色香味美。
4、梁山糟魚:是梁山的傳統名吃。一般黃河邊上的人都會做這種魚,但是只有梁山的更出名。其特點是:糟魚骨刺都酥了,吃這道菜就不怕魚刺。牙口不好的老年人最愛吃。其做法就將魚收拾乾淨,但不用去鱗,按順序一層一層的放在大鐵鍋裡,將水稍稍漫過魚即可,蓋上鍋蓋,用小火慢慢的燉。
5、馬集燒雞:馬集燒雞最早出現在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中,創始人為馬集鎮馬集村人馬登榜,馬集燒雞之所以好吃是因為其選料講究,只用家養土雞一到2斤的。最大的公雞重量不過3斤,宰殺之後立即烹製,同時配以20多種佐料,以及循環使用的百年老湯,小火燜煮兩個多小時,不含任何添加劑,剛出鍋的燒雞色澤鮮亮,香爛可口,味道鮮美。可與道口燒雞、德州扒雞和符離集燒雞相媲美。
6、曲阜燻豆腐:曲阜燻豆腐又稱「孔府燻豆腐」。是山東獨具風味的特色傳統小吃。對於這個燻豆腐給還有一個傳說。相傳一個姓韓的賣豆腐的,有一年大夏天遇到連陰天,就無法上街賣豆腐了,放著怕餿了,他就把豆腐切成許多小塊,擺在秫秸帘子上晾著。誰知他家不慎失火,晾豆腐的帘子也被燒著了,由於連陰天、帘子溼,沒有被燒沒,但是有的豆腐塊被烤煳,有的被燻成了棕黃色。他捨不得將這些豆腐扔掉,便取了稍好點的放在鹽水裡煮了煮,一吃味道還挺不錯。
7、漂湯魚丸:漂湯魚丸是濟寧傳統名菜之一,也是微山當地的漁家菜代表。魚丸子呈乳白色,大小如白果,白色的魚丸漂在湯中,再撒上點蒜苗、香菜,色香味俱佳。其做法是選用鰱魚、白魚、鯉魚,剁成餡,製成魚丸。其特點就是一般的魚丸子都沉入湯內,而微山島的魚丸子在湯中全部漂浮著。
8、兗州胡辣湯:說起胡辣湯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吧,現在全國各在的早餐店都有賣的,但很少有像兗州這樣。滿大街都有賣胡辣湯的,可見當在人是多麼的喜歡,而且這邊做的胡辣湯特別的講究。
9、鄒城川味面:聽到這個名字,是不是覺的很奇怪啊,鄒城跟川味有什麼關係啊,據傳源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在鄒城西部發現在大部的煤田,而開採的工作人員一般是從川、貴等地的居多。為了適應他們的口味在原來的麵條了加了辣椒和麻椒。
10、糝湯:糝湯又名「肉粥」,是濟寧地區一種傳統地方名吃,糝湯的湯是牛肉湯,然后里面會有雞肉絲或者是羊肉絲和米粒,非常有特色,外地還很少有賣的,去的時候一定要嘗嘗一下。
以上這幾種,你吃過哪種啊,你所在的城市裡有沒有賣的,大家留言說一下。喜歡的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