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古稱陳倉、雍城,是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地處關中平原西部。寶雞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770餘年建城史,因石雞啼鳴之祥瑞改稱寶雞。同時,寶雞也是國家首批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境內擁有法門寺、太白山、關山草原、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千湖國家溼地公園等知名景點。當然,寶雞境內美食和小吃也是非常多的,因其品種繁多、風味各異而著稱,是中國烹飪文化寶庫中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來寶雞必吃的5種美食,每一種都口感獨特,來看看你都吃過幾種?
1.臊子麵
臊子麵,它是寶雞境內岐山縣的一種特色美食。因為現在陝西境內臊子麵品種多達數十種,但是最正宗的還是寶雞市岐山縣的岐山臊子麵。主要特點就是麵條細長,厚薄均勻,麵湯油光紅潤,鮮香渾厚而不膩。如今臊子麵對關中地區的人們生活的影響很大,無論喜事喪事、逢年過節、老人過壽、還是小孩滿月或是家裡來了親朋都離不開臊子麵。據傳,蘇東坡在陝西為官時,特別喜食這種麵條,並寫下了對它的讚美詩句:"剩欲去為湯餅客,卻愁錯寫弄獐書。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裡記下了"臊子肉麵法",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臊子麵"至少在高濂寫此書前,就已經問世。
2.擀麵皮
擀麵皮,是寶雞境內非常有名的一道特色美食,2011年還被認定為中華名吃之一。寶雞擀麵皮製作工藝很非凡,製作時先擀成面,然後再蒸,蒸熟後再切成比涼皮稍寬的條狀,吃法和米麵皮基本一樣,不同於米麵皮的是,擀麵皮口感較硬,韌度高,有筋性。寶雞一帶的人都喜歡吃,近幾年來在西安也很流行。據傳,清朝康熙年間,岐山人王同江從北京皇宮帶回故鄉,傳徒授藝而來。別名釀皮、麥麵皮等。如今在陝西一帶民間百姓生活中,以岐山擀麵皮為最正宗的擀麵皮。
3.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它是寶雞市鳳翔縣的一種地方傳統美食。因烹飪工藝繁瑣,對泡饃和豆花要求頗高,所泡的饃採用獨特工藝加調味料烙成,顏色金黃,外脆內韌,嚼之勁道麥香醇厚。所用豆花也是用上乘的黃豆土法做成,口感鮮嫩爽滑,久煮而不散。如今在寶雞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價格實惠,簡便快捷而不隨便,一直都深受人們喜愛。
4.鳳翔臘驢肉
鳳翔臘驢肉,它也是寶雞境內鳳翔地區的一種特色美食。因為鳳翔臘驢肉對品質要求非常高,製作時主要選用驢腿肉為原料,先將退役老驢宰殺去蹄,選其四腿和筋肉淋淨血水懸掛晾曬,風乾後切塊裝在缸內,分層加入硝鹽,之後再壓上巨石半月取出,白天掛於陽光下晾曬夜間擠壓,排除水分再用松木水加五香調料煮熟,拎出後再浸入驢油及原汁湯內之火加熱,浸燙提浸多次,到一定程度拎出。成品色澤紅潤,質地細密,酥香可口,五味俱佳,餘味回長。
5.文王鍋盔
文王鍋盔,是寶雞境內非常普遍的一種特色美食。它形似鍋底,大如鍋蓋而得名,歷史悠久,製作工藝精細,一直以幹、酥、白、香著稱。製作時先和面,然後在面內加入適量鹽、油和香料,之後再用木筐反覆拌壓,最後在表面粘上芝麻用小火烤烙而成。成品色黃皮脆,味道香美,吃一個半天都不感覺餓了。據傳,文王鍋盔最早始於周文王之時,一直都是作為客商的攜帶乾糧遠走他鄉。到光緒時期的張聰、劉有學和民國時期的邢呆子、趙乾兒、張廣善,再到解放後的龐天紅、席金卵等,都是做鍋盔的能手。
喜歡的話請給個小小的關注,每天都會分享更多美食故事給大家!你的關注、轉發和留言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和幫助,有哪裡不對的地方,也歡迎你提出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