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香囊飄香,中醫香佩療法如何治小兒感冒

2020-12-22 澎湃新聞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兩千多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也是中國入選世界非遺的首個傳統節日。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佩戴香囊也是這一傳統佳節的習俗。自古民間有佩戴中藥香囊以避除穢惡之氣、驅蟲、避瘟、防病的習俗。

香佩療法也是中醫特色療法之一,每年端午節,各大藥房、醫院都會推出功效各異的中藥香囊。新制的香囊,散發著濃濃的藥香,五顏六色的織錦香袋甚是好看。中醫香佩療法有何歷史淵源?中藥香囊有什麼防病功效?且聽中醫內科專家為您詳細解答。

佩戴香囊古來有之

香佩療法歷史悠久,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燻燎、艾蒸和釀製香酒的記載,至周代有了佩戴香囊、沐浴蘭湯的習俗。春秋戰國時期有佩戴芳香性植物以防穢避邪(屈原佩戴蘭草,代表志向高潔),清代有用中藥香囊佩戴胸前預防四時感冒、瘟疫等的記載。江南地區夏季氣候潮溼,香囊中的芳香類中藥具有芳香化溼、避邪驅穢的作用,端午節佩戴香囊的習俗自古有之。

香囊,亦稱「容臭(xiu)」,俗稱「香袋」,是一種裝有香料的小囊,多以色彩鮮明的絲織物縫製。青年男女佩戴於身,取其芬芳,並作為配飾。香囊亦有繫於麻帳或為車輦上的。

佩香囊習俗源遠流長。相傳唐朝同昌公主的步輦綴五色香囊,每出遊芬香滿路。唐•蘇鶚《杜陽雜編》謂:「鹹通四年,同昌公主出降......乘七寶步輦,四面綴五色香囊。囊中貯闢寒香、闢邪香、瑞麟香、金鳳香。」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中醫內科黃曉鶯副主任醫師介紹說,現在中國的香囊,繼承了傳統香囊的製作流程,主要將芳香開竅的中草藥製成藥末,裝在特製的布袋中,外包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佩戴在胸前、腰際、臍中等處,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

香囊有何防病之效

九院中醫內科黃曉鶯副主任醫師介紹說,香囊包含的中藥類別各不相同,但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香囊選用的中草藥一般具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竅之功能,多含有揮髮油,氣味清香純正而持久。

香囊盛裝的多數中藥有效成分對細菌、病毒和黴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殺滅功能,起到避邪驅瘟等作用。香囊中藥散出的芳香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可興奮神經系統,刺激機體免疫,促進抗體生成等功效,能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

同時,藥物氣味分子被人體吸收後,還可以提高消化腺活力,增加分泌液,從而改善食慾,舒緩身心疲勞。將香囊放在衣兜、枕旁,可預防流感、白喉、水痘、流行性腦膜炎、麻疹等傳染病的發生,對鼻咽炎、支氣管炎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還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上海九院每年端午節都會推出中藥香囊,九院的香囊是中醫內科專家依據古方,優選上等中藥材精心製作,辯證組方,專方專用,在芳香祛濁、健脾化溼、養心安神、提神通竅等功效之外,根據患者體質和疾病製作的香包裝入香囊後還能起到治療作用。按照不同的藥物組方製作的香包具有緩解疲勞,調節情緒,治療神經衰弱、慢性呼吸道炎症或腸胃炎等功效。

小兒佩戴有何講究

上海市中醫院兒科使用香囊佩戴療法防治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已有多年歷史,2015年又中標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項目。

上海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薛徵說,反覆呼吸道感染是兒科門診常見疾病,該病包括鼻炎、感冒、扁桃體炎、咳嗽、肺炎等疾病,只要每年發病超過一定次數就屬於反覆呼吸道感染。

中醫認為,反覆呼吸道感染屬於正氣虛弱、邪氣侵犯,用西醫的語言來說也就是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外界各種病毒、細菌的入侵。

防感冒香囊主要由兩類藥組成,提高免疫力的扶正藥,如黃芪等,還有芳香類中藥,起到避穢解毒、抗毒殺菌作用,如藿香、佩蘭等。

此外,根據孩子不同體質,香囊的配方也不同。比如體質虛弱的孩子,以補虛為主,要用扶正氣的黃芪等藥物;中醫認為,小孩是純陽之體,患病以熱性較多(如易上火、大便乾燥易感冒、發熱等)因此在配方中加入一些芳香類、清熱解毒類藥物,如黃芩、藿香等。

香佩療法相對而言更適用於兒童,是因為兒童鼻黏膜上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較低,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兒童皮膚黏膜較成人薄嫩,藥物容易吸收,加之外用佩戴無痛苦,孩子容易接受,故被家長和患兒歡迎。

香囊預防感冒一年四季均可佩戴,不過,作為一種治療方法時,佩戴香囊也有講究。薛徵提醒,因為功效主要取決於藥物的揮發成分,所以香囊裡的藥粉佩戴一周後就要更換,一般三個月為一個療程,白天佩戴,晚上睡覺時放在枕頭邊。

香囊越靠近鼻子效果越好,冬天可以靠近頸部天突穴,夏天可以靠近胸部羶中穴。但不主張掛在兒童脖子上,容易致孩子受傷,可以用安全別針別在小孩衣服上,或者縫在衣服上。

注意,以下幾種情況要慎用:孩子在急性病期不要戴香囊;呼吸道黏膜破損、潰瘍時不要戴;哮喘發作期不能戴;有些孩子對中藥有些成分過敏的也不要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端午習俗洗藥澡佩香囊:揭秘國醫大師香囊配方
    當然,這只是電視劇裡的情節,但端午習俗倒是大致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懸艾葉菖蒲、佩戴香囊、喝雄黃酒、洗藥水澡……  然而沿襲千百年的習俗究竟有沒有經過科學考證呢?其中有沒有不恰當的做法呢?為此,記者聯繫到咱們成都的老中醫們,為大家揭秘兩位國醫大師的香囊配方和端午習俗。
  • 文末有驚喜丨端午佩香囊,防蚊保安康!普陀專家教你DIY中藥香囊→
    香囊既能避邪驅瘟,又應了端午佳節最美好的一道景色。端午時節,天氣溼熱,「五毒」盡出,蚊蟲滋生。古人認為端午日是草木藥性在一年裡最強的一天,這天採的草藥治皮膚病、去邪氣最為靈驗、有效,所以古時每逢端午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流行蘭湯沐浴、懸艾草菖蒲、佩香囊等習俗,以表達闢瘟除穢、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願望。
  • 疫情下如何防流感?家有萌娃就用這招!
    眼看冬季將至,流感高發季即將到 來,如何預防流行性感冒?湖南婦女兒童醫院中醫兒科特推出秋冬兒童防感防疫健康計劃。 1、防流感中藥香囊 中藥香囊屬於中醫香佩療法的一種,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將芳香性藥物裝入布袋內佩戴在身上
  • 疫情下如何防流感?家有萌娃就用這招
    眼看冬季將至,流感高發季即將到來,如何預防流行性感冒?湖南婦女兒童醫院中醫兒科特推出秋冬兒童防感防疫健康計劃。1、防流感中藥香囊中藥香囊屬於中醫香佩療法的一種,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將芳香性藥物裝入布袋內佩戴在身上,主要通過藥物的揮發作用達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 端午將至香囊熱銷!想要防病治病,醫生教你如何挑選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端午臨近,各式各樣的香囊熱銷起來。在上海市中醫醫院兒科診室內,也有不少患者家長帶著孩子來開「香囊方」。上海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薛徵介紹說:「香囊其實就是中醫的香佩療法,是一種特色的外治法。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驅蟲、避瘟、防病等功能。根據香囊中填充藥物的不同,會有不同功效。」
  • 端午與公共健康:艾草、香囊、賽龍舟
    以下就是他們提供的真知灼見:八院黨委書記周建元教授(左二)和專家們一起看望本院中醫周建元教授認為,中醫先賢們特別注重端午節的治未病意義,而且考慮到了原材料採取的便利度和低成本問題。所以端午節民間風俗有:吃粽子、插艾草和菖蒲、喝雄黃酒、賽龍舟。其中,艾草、菖蒲和雄黃酒,就是中醫實施的大眾化夏季疾病的主流預防方案。家家戶戶插艾草、喝雄黃酒,目的在於避毒、驅邪與健身。
  • 流感高發季即將到來,疫情之下又該如何預防?家有萌娃就用這5招
    新冠未過,流感已至,新冠疫情下如何預防流行性感冒?湖南婦女兒童醫院有神器!中醫兒科特推出秋冬兒童防感防疫健康計劃5大超值項目,內外同調。中藥香囊屬於中醫香佩療法的一種,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將芳香性藥物裝入布袋內佩戴在身上,主要通過藥物的揮發作用達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 粽香揚美德 莆田多地端午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濃情端午,粽子飄香揚美德。在端午佳節來臨之際,傳統文化的味道也越來越濃。莆田市多個地區積極推進「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積極闡釋、提煉端午文化內涵,引導人們深化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認同,弘揚時代新風,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
  • 陽新縣中醫院兒科積極開展中醫特色治療
    □本報通訊員 陳順錦 記者 許嵐 文/攝近年來,縣中醫院根據中醫辨證施治原理,積極開展中醫特色療法,推出了中藥穴位貼敷、驅病香囊、小兒推拿等一系列中醫特色項目,以達到「治病求本」、「未病先防」的目的,為呵護患兒健康做出了不懈努力,功效明顯,副作用小
  • 採艾葉 做香囊 弘揚中醫文化烘託端午氣氛
    提著籃子採摘艾葉、親手製作香囊、品嘗現場熬製的中藥飲、體驗傳統艾灸療法、聽專家講解中醫文化……13日,一場以「古泉湯醫承本草 端午艾香護健康」為主題的中醫文化活動在湯崗子醫院舉行。湯崗子醫院通過這種傳統的方式,既弘揚和傳承了我國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也烘託出了濃濃的端午節日氛圍。
  • 小兒感冒怎麼治?看這裡
    (編輯/閆奇峰)中醫兒科臨床淺解——小兒感冒作者/王伯嶽小兒「傷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的一種疾病,一年四季皆可發病,以秋末冬初最常見。中醫認為:感冒是一種外感性疾病,病在肌表,屬於表證。有的小兒,經常消化不良,又容易感冒,這類小兒,不單是表證,還兼有裡證,也就是小兒常見的夾食感冒。所以,小兒感冒,除風寒、風熱而外,以寒熱夾雜和夾食感冒較為多見。[治法述要]表證應用解表法,解表法主要是汗法,即是通過發汗,使表邪由汗而解。
  • 【行走課堂端午特輯】化身小中醫,學傳統中藥知識,做端午香囊
    這個端午我們來點不一樣
  • 自己動手製作中藥香囊預防感冒
    春季感冒高發,門診感冒患兒增多起來,加上小兒服藥困難,很多父母心急如焚。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李瑛表示,其實感冒並不可怕,預防比治療更關鍵,預防感冒可以採用中醫特色療法之一——聞香治病。除做好新冠肺炎防護措施外,家長還能給孩子佩帶中藥香囊,預防感冒。
  • 做香囊、洗藥澡...看湖南各地如何花式過端午
    做香囊、洗藥澡......看湖南各地如何花式過端午 2020-06-26 13:35:55 紅網 作者:文建美
  • 端午佩香囊,深圳中醫專家教你如何製作香囊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 通訊員 劉暢 劉曉韻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習俗各地有所不同,吃粽子、塗雄黃、尋艾草、掛菖蒲、佩香囊、洗藥浴、賽龍舟等。25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中醫科學科帶頭人、科主任秦鑑向市民分享製作小香囊的「秘方」,讓市民在家也能製作一個防蚊防疫還好聞的小香囊。香囊有驅蟲、除穢、防病的功能據介紹,「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中藥香囊源自中醫裡的「衣冠療法」、「服氣療法」。中藥香囊有驅蟲、除穢、防病的功能功效。
  • 小小香囊作用不小 老人孩子都可佩戴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云:「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在治未病防疫方面,中醫藥一直有著運用香佩療法「芳香闢穢」的傳統。此前,武漢、雲南等地出臺的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中就推薦了香薰療法,指出佩戴中藥香囊有預防作用。為什麼一個小小的香囊能受到如此重視,浙江醫院中醫內科孟曉翠中醫師說,這不得不從香囊的歷史說起。
  • 端午節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淄博市中醫醫院兒科自製中藥保健香囊
    端午節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淄博市中醫醫院兒科自製中藥保健香囊
  • 【安軍明教授談小兒推拿】頭面四穴治感冒
    【安軍明教授談小兒推拿】頭面四穴治感冒 2020-07-07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端午臨近,中藥香囊受青睞
    草木葳蕤,端午將至。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屈原《離騷》有曰:「扈江籬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端午佩香囊,可避邪祛瘟、祈福納祥。近期,大悟縣中醫醫院精心製作的中藥香囊頗受青睞。中藥香囊源自中醫裡的「衣冠療法」,民間曾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佩戴香囊,雖是一種民俗,但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香囊裡裝的常是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如芳香化濁驅瘟的蒼朮、山奈、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辛夷等藥,含有較強的揮發性物質。
  • 中藥香囊真能驅蚊嗎?
    聽朋友說,給寶寶戴個中藥香囊可以驅蚊,不知道有沒有根據?裡面到底什麼成分這麼神奇啊?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中藥製作的東西會不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端午有配香囊的習俗,如果有效的話,考慮給寶寶買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