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作者陳壽引述吳國人撰寫的《曹瞞傳》,其中描寫曹操的記述:
「一名吉利,小字阿瞞……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
——曹操小時候就很機靈,詭計多端,整天「好飛鷹走狗」,四處遊蕩,不幹正經的營生。
曹操的叔父眼見侄子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很擔憂他會成為街頭小混混,於是就多次向哥哥,也就是曹操的老爹曹嵩告狀。
曹操劇照(趙立新飾)
曹操的叔父把大侄子的種種頑劣行為告訴了曹嵩,曹操免不得被老子一頓教訓,輕則痛斥一番,整急眼了,就被家法伺候。
於是,曹操對叔父恨之入骨,琢磨找個機會教訓一下多嘴的叔父。
有一天,曹操在外面瞎轉悠的時候,遇見了叔父,就呲著牙,扭著鼻子,歪著嘴,一臉的怪相。
叔父感到非常吃驚,就上前問怎麼回事兒啊。
曹操說:「卒中惡風。」——我中風了。
叔父一看,這可不得了,孩子病了,於是趕緊跑著去找哥哥曹嵩,告訴他孩子病了。
曹嵩大驚失色,趕緊跑去找兒子,等到見了兒子,曹操卻恢復了原貌,若無其事地回到了家。
老爹曹嵩覺得奇怪:「你叔說你中風了,怎麼這麼快就好了?」
曹操一本正經地回答說:「我根本就沒中風啊,只不過是叔叔討厭我,故意說我的壞話罷了。」
曹嵩對弟弟的信譽產生了懷疑,從此對弟弟的小報告不再聽信,於是曹操就更加肆無忌憚地胡作非為了。
「嵩乃疑焉。自後叔父有所告,嵩終不覆信,太祖於是益得肆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