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多詭計多端?少時的他就已初見端倪

2020-12-12 騰訊網

  《三國志》作者陳壽引述吳國人撰寫的《曹瞞傳》,其中描寫曹操的記述:

  「一名吉利,小字阿瞞……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

  ——曹操小時候就很機靈,詭計多端,整天「好飛鷹走狗」,四處遊蕩,不幹正經的營生。

  曹操的叔父眼見侄子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很擔憂他會成為街頭小混混,於是就多次向哥哥,也就是曹操的老爹曹嵩告狀。

  曹操劇照(趙立新飾)

  曹操的叔父把大侄子的種種頑劣行為告訴了曹嵩,曹操免不得被老子一頓教訓,輕則痛斥一番,整急眼了,就被家法伺候。

  於是,曹操對叔父恨之入骨,琢磨找個機會教訓一下多嘴的叔父。

  有一天,曹操在外面瞎轉悠的時候,遇見了叔父,就呲著牙,扭著鼻子,歪著嘴,一臉的怪相。

  叔父感到非常吃驚,就上前問怎麼回事兒啊。

  曹操說:「卒中惡風。」——我中風了。

  叔父一看,這可不得了,孩子病了,於是趕緊跑著去找哥哥曹嵩,告訴他孩子病了。

  曹嵩大驚失色,趕緊跑去找兒子,等到見了兒子,曹操卻恢復了原貌,若無其事地回到了家。

  老爹曹嵩覺得奇怪:「你叔說你中風了,怎麼這麼快就好了?」

  曹操一本正經地回答說:「我根本就沒中風啊,只不過是叔叔討厭我,故意說我的壞話罷了。」

  曹嵩對弟弟的信譽產生了懷疑,從此對弟弟的小報告不再聽信,於是曹操就更加肆無忌憚地胡作非為了。

  「嵩乃疑焉。自後叔父有所告,嵩終不覆信,太祖於是益得肆意矣。」

相關焦點

  • 曹操本來能多活幾年,就因為他殺了一個人,結果不死都不行了
    少時曾在外遊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關於華佗,想必每個人都聽過這位神醫的鼎鼎大名,但是,若說起華佗的具體死因,民間卻是眾說紛紜,意見不一。歷史記載,華佗為曹操所殺,但因何事所殺,卻存在疑點。
  • 溫州S1線橫跨牛山北路 「德政站」已初見端倪
    溫州S1線橫跨牛山北路 「德政站」已初見端倪 2017年05月17日 08:29:33來源:溫州日報位於牛山北路西側一座三層結構的高架車站「S1線德政站」也已初見端倪。
  • 曹操三稜鏡
    少時,還有一人聲及之,便殺惡性者。1. 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驍壯。因在卞太后閣共圍棋,並噉棗,文帝以毒置諸棗蒂中,自選可食者而進,王弗悟,遂雜進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預敕左右毀瓶罐,太后徒跣趨井,無以汲。須臾遂卒。復欲害東阿,太后曰:「汝已殺我任城,不得復殺我東阿。」1. 魏甄后惠而有色,先為袁熙妻,甚獲寵。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
  • 聊一聊曹操刺殺張讓一事的真實性,以及曹操可能的動機
    曹操(陳杰)鹿去卯金刀,當塗未敢高。爭榮猶在弈,食馬已同槽。身後三分閏,生前百詐勞。就如題墓上,盜豹亦焉逃。他曾經聯合王允策劃一次對董卓的刺殺活動,因為刺殺失敗而逃出洛陽,來到陳留首倡義兵討董。實際在歷史上並沒有這件事,曹操不支持董卓的統治,不接受董卓的拉攏。他在朝中沒有力量,就逃到陳留起兵了。不過曹操在歷史上有過一次疑似刺殺的行為,就是刺殺張讓。這件事也被一些人視為曹操刺董的歷史原型(其實應該是伍孚)。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曹操刺殺張讓一事是否真實,以及曹操這麼做的動機是什麼。
  • 同為三國霸主可為何孫權的名聲卻差曹操劉備這麼多?只因這兩個字
    同為三國霸主可為何孫權的名聲卻差曹操劉備這麼多?只因這兩個字話說東漢末年,由於皇室日益衰落,導致朝綱不振,不但被董卓獨攬大權,就連一向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成了擺設,於是乎,天下就此大亂,各路諸侯紛紛打著討 伐董卓的旗號割據一方。
  • 曹操有多可怕?他一位手下,每次都懷揣毒藥去見他,以便隨時自盡
    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和孫權這三位雄主中,曹操可謂是最可怕的一位。據《三國志》載,曹操對手下人管束的非常嚴,只要犯錯,甚至說了幾句不該說的話,讓曹老大不爽了,就立刻實施「杖刑」,就是揍屁股板子,如下圖這樣。都有誰被揍過?史書上沒寫。
  • 曹操:山厭高而水厭深(圖)
    史稱曹操好遊俠,那時世家子弟的遊俠,不過是些半大孩子胡亂闖禍,惹出事來由家裡承擔,而對方看在家長的面子上,儘量不和他們計較,往往而成其名。     難怪那時的名士,多不說他好。在他們眼裡,曹操既輕躁,還眼尖嘴利。也有說他好的,如橋玄。後來曹操對橋玄感念無已,稱「士死知己,懷此無忘」。——曹操大張旗鼓地紀念橋玄,不無對別的品評者含譏帶諷之意。
  • 曹操為何看見曹植妻子衣著華麗,就逼亡她,背後有什麼深意?
    由此可見,曹操有崔氏這樣的兒媳婦,有多撐門面。 另外,崔氏還是崔琰的親侄女。而崔琰由於一心為公,直言敢諫,曹操因此不光誇讚他說:「君有伯夷之風,史魚之直,貪夫慕名而清,壯士尚稱而厲。」還將他奉為時代表率,並任命他為尚書重職。
  • 曹操和蔡文姬,竟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趣事,暗戀一生卻愛而不得
    曹操和蔡文姬,竟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趣事。《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南徵北戰,畢生志願就是統一天下。許劭曾經見過小時候的曹操,就稱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誒,這名字就是這麼來的,不是哪位皇帝的妻妾,人家的字裡面就有一個姬字。跟甄姬、虞姬不一樣。蔡文姬是曹操的好友蔡邕的女兒,蔡邕比曹操年長20多歲,所以蔡文姬估計和曹操差不多大。曹操從小就聽說過蔡文姬非常有才,又精通音律,所以估計是有一些愛慕之情,但沒機會表達,因為根本沒見過面。
  • 日本人描述曹操屍骨:曹操的頭骨層被人取出來,用刀砍後埋土裡?
    (這是日本某學者表述的曹操遺令部分內容)2月,他葬身在 「高陵」。一:曹操墓出土了三國時「不存在」的白瓷?白瓷歷史悠久,邢窯是中國最早的白瓷窯址。邢窯創燒於北朝晚期,經過隋朝的飛速發展,到唐朝已達到鼎盛階段,衰落於唐末五代時期。
  • 孔融4歲讓梨,才智聞名天下,卻有一壞毛病,曹操:殺了吧
    這個故事也被當成了道德楷模寫進了現在的小學語文課本中,但是大家知道的只是孔融小時候的事情,可能對他除了讓梨外了解的並不多,實際上孔融還有聞名天下的三件事,今天通過小編,希望可以讓大家更進一步的了解孔融。
  •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麼評價曹操的,為什麼說他故意把曹操給貶低了?
    曹操在京劇中為白臉形象,意為奸臣。而在真實歷史中,他的形象也被各種解讀和有意塗抹,像極了廣告詞裡的那句話:「男人有很多面,今天你要秀哪面?」在古代千千萬萬的曹操「解讀者」中,最有分量的恐怕是這兩位:西晉時期建立了漢趙的匈奴人劉淵,以及唐太宗李世民。
  • 關羽為何在華容道放過曹操?原來他根本捉不住曹操,不信你來看看
    本來神仙似的諸葛亮已算定了曹操會從華容道逃走,可他偏偏派關羽去阻擊曹操老闆,甚至還說出了「夜觀天文曹操不會死,而故意讓關二爺放走曹操」的大實話。 拋開原著中的神話部分不談,我們單從當時的實際情況出發來仔細分析一下——如果關羽不放曹操,能不能捉住他? 赤壁一戰後,諸葛亮擺下了3道埋伏等待曹操。
  • 荀彧應該知道,初平二年曹操已有篡漢之心,但他為何不改投劉備?
    飽讀經史的荀彧跟曹操初次見面,就應該從曹操的一句話中發現端倪,但是他還是為曹操看家護院,於是有人說:荀彧是篡漢溫和派,他只是想讓曹操在時機成熟時再篡漢自立,而不是從根本上反對曹操僭越。如果荀彧不想幫助曹操篡漢或者代漢自立,那麼在初平二年兩人一見面的時候,荀彧聽完曹操對自己的評價,應該掉頭就走。
  • 劉備一事無成,為何曹操卻十分看重他?他有什麼資格煮酒論英雄?
    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談論實勢英雄,已經成為大家口中的一段佳話。然而這個故事的發生背景卻很讓人疑惑,那個時候的劉備已經人到中年,沒有地盤,沒有士兵,在諸侯眼中可謂是「一事無成」,但是為何曹操卻如此看重他?他到底有什麼資格能和曹操煮酒論英雄?
  • 少時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曲終人
    大學畢業,出來工作之後,手機音樂裡面多了許多歌手的歌,喜歡的風格音樂風格也在不斷擴寬,但是依然保存著李宗盛的歌,隨著社會閱歷的不斷增長,漸漸的聽懂了,理解了李宗盛歌的曲意。很多人都說「少時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曲終人」,也許這就是自我成長了吧,也可以說是自己漸漸的老了,不論是年齡還是心態,都在慢慢變成熟,體會感受都越來越接近曲中意。
  • 誰才是曹操的第一謀士?曹操評價他:吾之子房!
    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如今,他更是被封為三國第一智囊!然而,郭嘉或許才華橫溢,但他有二個短板,即:壽命太短和過於用奇。正因為這兩點,所以他成不了曹操手下第一謀士!相反,另外一個人卻壽命較長,而且堂堂正正的謀劃。公元207年,郭嘉去世。公元208年,赤壁之戰爆發!也就是說,郭嘉主要在曹操崛起過程起作用,此後天下很多大事,郭嘉都無緣參與。
  • 張松出使曹魏,為何曹操不待見他?
    ——《華陽國志卷五》 當時曹操因為正在河北對付袁譚、袁尚、高幹和烏桓,無暇分心。見劉璋這麼懂事,他也就賣了個面子,重賞使者陰溥。並且曹操還讓陰溥帶話給劉璋帶話,讓劉璋在益州好好幹,給他封了個振威將軍的職務。 注意,這是朝廷正式任命的職務,相當於朝廷承認了劉璋在益州的統治權。所以劉璋對此任命是非常的重視。
  • 1769年後,才知他多高明
    一代權臣 司馬懿出生於179年,滿門官宦家世顯赫,少時司馬懿就熟讀各家經典,研究用兵之法,長大之後極有才識此後司馬懿隨曹操出徵,屢進諫言,頗有功績,但卻始終沒能得到曹操的信任,還告誡曹丕提防司馬懿,說司馬懿有「狼顧之相」。 曹操死後,曹丕即位,一開始還聽信父親的話,但在司馬懿屢屢立功之後,曹丕就放鬆了對司馬懿的警惕,開始信任並重用他。但即便如此,曹丕在臨終前讓曹叡絕對信任的人裡,還是沒有司馬懿。
  • 以貌取人的後果有多嚴重?曹操因此錯失一人,從而致使天下三分
    據史書記載,張松生相醜陋,額頭尖、鼻偃齒露,身材矮短不滿五尺,言語則有若銅鐘,難以入耳。有著這麼多缺點的張松,之所以能成為益州別駕,全靠其出眾才識和過目不忘的本領,再加上他頭腦靈活、極有辯才,這才被劉璋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