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遺憾的事莫過於在最應該努力的年紀,卻選擇了安逸。
左鵬飛,一位來自華中科技大學14級的直博研究生,剛畢業就受到華為年薪200萬的offer,阿里、騰訊等業界巨頭同樣也向他伸了橄欖枝。當我們研究他為何成功的時候,我們來看看他的日程表:
早上8點30分之前到實驗室,學習到11點30分;
下午2點到5點30分,繼續去實驗室學習;
晚上從6點30分學習到9點30分,有時甚至會忙到10點多,才回寢室睡覺;
當所有人都羨慕他是天才時,他淡然一笑說:「哪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打遊戲的時間都用在實驗室裡了。」
毫無疑問,是自覺為一個人的成功鋪墊了康莊大道。
鄒韜奮曾說:「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 ,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有的人會說:「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為他們自制力不夠,注意力容易轉移,所以我們不能逼孩子。」
但其實, 家長們要認識到孩子不會完全「自覺」。
今年因為疫情影響,中小學的假期無限延長,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估計早就崩潰了。
都知道,假期是彎道超車的最佳時期,利用好假期就能有飛速的進步。但是孩子們不論是寫作業還是看書,甚至是吃飯,都需要家長在旁邊監督完成。
假期會使孩子鬆懈,一味的放養孩子是溺殺孩子。
放養孩子是給了孩子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本就玩心較重,再進行放養只會放縱孩子。
有的孩子身上「惰性」很重,這些「惰性」大都源於父母。
孩子不想上課,父母就依從,久而久之,孩子知道父母不會拒絕就會不斷地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很多時候,孩子一放學回家,你是不是就急著問:「你作業寫完了沒?」「沒寫完還在玩,趕緊去寫作業。」「你怎麼這麼墨跡啊,都這麼久了,才寫了這麼點。」
當孩子們聽到這些的時候,他們會怎麼想?
孩子心中會抱怨:「我是你的孩子還是作業是你的孩子,你們愛我還是愛作業?你怎麼不問我在學校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就知道作業!」
而孩子無法理智的把這些想法傳達給父母,因此只能用行為和父母對抗:拖拉、頂嘴、玩遊戲……
現在的父母工作繁忙,一天辛苦的工作回家後還要辛苦的輔導孩子作業。但是我們每天能抽出30分鐘和孩子聊一聊孩子今日遇到的趣事或者今天讓孩子最開心最不開心的事,那麼這不僅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關懷,而且向他傳達我真正在乎的是你而不是學習,讓他們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孩子越小學習能力越強,同時玩心越重,自覺性低。所以家長們需要在孩子小時候逼他們一把,否則會錯失良機,後悔莫及。
孩子小的時候,自主性思維能力低,他們會乖乖地聽從家長的建議和意見,家長給孩子進行計劃性的培養也更容易。而孩子越長越大,會對家長有叛逆心理,這時候如果沒有良好的自覺更會拖累學習。
2020年一對雙胞胎兄弟火遍全網,他們一個收到了清華的錄取通知書,一個收到了北大的通知書。
他們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的高效學習秘訣只有6個字:遠離電子產品。」
他們的父親說:「我沒有怎麼管著他們,他們學習的時候我也儘量不看電視看手機。」
談到教育方法,2019年廣西省高考狀元的母親說:「我們從小只是對他的習慣進行監督和培養,讓他的自覺和自主思考能力,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並完全定型,在定型之後,我們只保障他的生活,其他的就完全交給他自己和學校了。在監督的同時,我們自己也不能玩手機看電視,就是為了給他樹立一個好榜樣。」
常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以身作則,孩子就會自然效法,少些逆反之心。而自覺的培養是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家長們也要有毅力和決心,孩子如果在一味放養的狀態中成長,心理承受能力也會不足。
因此,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有效監督。
家長對孩子最好的監督,不是對孩子學習的直接督促,而是和孩子有效的溝通。
中國有91%的家長都有情感訴諸障礙,我們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向孩子們表達愛,因此在孩子不自覺的時候,我們沒有好的辦法去引導孩子。
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該不斷地學習,不斷提高充實自己,否則孩子受到了損傷,將來難以成才。
教育孩子,此生只有一次機會!根本沒有後悔藥!現在錯過了,將耽誤孩子一生!
在這裡,我向你推薦《喚醒孩子學習動力》的訓練營課程。
訓練營模式,就好比給你配了一個隨身教練!
>>有人給你制定練習計劃,每天陪伴你一起實踐;
>>你能看到教練怎麼點評不同人的動作,以此來糾正自己;
>>練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也能得到反饋指導;
>>還有很多夥伴家長一起互相支持、打氣,不再孤軍奮戰!
10年的研髮帶來了效果絕對是有目共睹的:
來自嘉興的李媽媽非常激動的和我們說:「最近孩子的變化真是極大,感覺像換了一個人,以前都是我催著孩子學,現在我要勸孩子少學點,休息會!」
來自蘇州的朱媽媽說:「孩子前幾天主動卸載了看視頻的軟體,還讓我們都卸載了,說以後都不看了!每天晚上還大聲給我們讀書,帶著我一起背古詩詞。」
來自安徽的張媽媽,根據老師的指導,改變了教育兒子的方法,兒子現在主動要求學習,和孩子的關係也越來越親密!
來自南京的李媽媽現在和女兒的關係變得非常親密,孩子感慨說:「媽媽我覺得您變了,每天都很開心,我也很開心。」現在女兒越來越關注媽媽的感受,按照約定好的規定控制玩手機、寫作業。
來自泉州的周媽媽說:「孩子變得學習主動了,不再亂發脾氣,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好,感覺非常好!」
還有媽媽非常高興地和我們反饋說:「這段時間,孩子看到我在改變,他也在努力改變,對學習越來越有動力,自己也越來越自信!兒子特別喜歡老師!」
來自成都的林媽媽用老師教的「愛心筆記」法,正確向孩子表達愛,不僅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氣情緒,兒子也願意寫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媽媽感動地說:「他還不忘寫個『愛你的兒子』!」
還有家長反饋說:「老師給的方法真的很管用!家長的改變加上老師的方法,真的讓我遠離了雞飛狗跳的日子!」
除此之外,在這裡成長、改變,繼而幫助孩子成長,讓孩子學習更有動力、有目標的家長還有很多很多。
事實上,哪有教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只要稍下功夫,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
用對的方式教孩子,每個孩子都會是「別人家的孩子」,每個媽媽也都將變成又閒又美的「女神媽媽」。
我們相信,善於學習的父母,總會在漫長的一生中,逐漸成為一名好伴侶、一名好父母,成就一個家庭的幸福。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來和我一起做個智慧的決定吧!一起學習、改變、成長!
因為,我們只做真正「有實效」的好課!
通過反覆研討,最終決定採用「學-練-反饋」的訓練營模式。這是幫助家長成長,改善教育方式最有效的形式。
因此,我們相信,本次訓練營一定能真真切切地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