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可以這樣做

2020-08-26 萱媽愛嘮叨

班上有個學生,英語成績特別差,在又一次單元考結束之後,我聯繫了她的家長,了解孩子在家學習情況,是否遇到哪些困難?家長先是數落了一通自己的孩子,然後也說到自己在家確實沒怎麼管孩子學習,畢竟四年級了,她爸爸也不讓天天抱著孩子教。

相信很多家長都面臨這個問題。「要不要陪孩子學習」。有些家長覺得自己平時工作已經很忙了,沒那麼多時間陪孩子學習。另外,如果總陪孩子學習,長此以往,孩子形成依賴性怎麼辦,這不利於孩子的獨立自主,不如就早早放手,讓孩子獨立學習。

其實,要不要陪孩子學習,應該要視孩子具體情況而定。一般而言,低年級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比較弱,所以需要家長的陪伴。注意陪伴不等於全程監督,也不等於替代寶貝學習。

有部分家長誤認為陪伴是全程監督孩子學習,其實這不利於孩子自控力的發展,一旦哪天家長不監督,孩子就放飛自我了。

還有的家長會因孩子不能很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就替代孩子學習。還可能因著急而說一些打擊孩子的話。這會削弱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要記得,孩子學會才是真正的學會,保護寶貝的學習興趣比學會知識更重要。

那麼,孩子學習時,家長要怎麼陪伴呢?

一、讓孩子自己安排好學習任務,不幹擾孩子學習

先讓孩子明確接下來的時間要完成哪些學習任務,再開始學習。爸爸媽媽不要坐在旁邊盯著孩子,這會讓孩子有被監視的感覺,反而不能認真學習。

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隔開一定距離,做一些不影響孩子學習的事情,如看書。記得不要玩手機。也不必頻繁糾正孩子的錯誤,這會影響孩子學習的專注度。當孩子有神發呆時,可進行適當提醒,如點點桌子,把孩子注意力拉回來。

二、鼓勵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實在不會最後再請問爸爸媽媽

寶貝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是正常的,先讓孩子嘗試自己獨立解決難題,多鼓勵孩子。家長不要著急想要去教會孩子,而應該給孩子啟發和提示,讓他自己嘗試找到答案。作業過程中,一定不要讓孩子一遇難題,就尋求幫助,不會的題目可以先跳過,等最後再思考,再和父母一起尋找解決的辦法。很多孩子考試總是來不及完成,就是因為遇到難題一直停留思考。因此,要培養孩子難題留在最後解決的習慣。

03學習結束對孩子學習狀態做一個點評

在學習結束時,家長不要過度關注學習結果的好壞,要表揚孩子學習過程中的認真與努力,讓孩子意識到學習中的好行為是什麼,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孩子期間有什麼不好的習慣,也可指出來,讓孩子下次不在犯。

04

慢慢減少學習中的陪伴

孩子的學習並不總是需要陪伴的,從陪伴關注慢慢過渡到減少關注、獨立作業,當然,這是一個過程,不要操之過急哦。

最後,希望所有爸爸媽媽都知道,陪伴寶貝成長比陪伴學習更重要。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業不自覺?家長可以這樣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尤其是做了媽媽以後,遇到孩子拖拉、早上不起床、孩子太粘人、孩子不睡覺、孩子不學習.....這些時候都會瞬間點燃家長的心頭之火。幾乎每個父母都有輔導孩子的經歷,孩子自覺能力強的父母操心比較少。如果是自覺能力差的孩子,也許會讓你精神崩潰。其實我們都知道發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且對自己的身體也不好。
  • 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們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改掉孩子不良行為
    文/英子育兒日記,本文為作者個人原創,歡迎點讚和分享相信不少的家長都有去思考過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的學習不夠自覺應該怎麼辦呢?其實這種現象是非常常見的,能夠自律的孩子是非常少的,就算是自己的父母是老師也不一定教育出非常自覺、非常愛學習的孩子。
  • 孩子學習一點都不自覺?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越來越自覺
    關於孩子的學習問題,家長們可謂是苦不堪言,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家長似乎表現得比孩子更加積極。暑假馬上就要結束,孩子的作業才完成了一點點,學習也不認真,還得需要家長每天跟在孩子屁股後面催促,每天催促孩子學習已經成為每個家長的日常事情了,家長們是不是都已經習慣了?
  • 自覺學習殺出黑馬!建議家長這樣做,循序漸進改變孩子
    鄒韜奮曾說:「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 ,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有的人會說:「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為他們自制力不夠,注意力容易轉移,所以我們不能逼孩子。」但其實, 家長們要認識到孩子不會完全「自覺」。今年因為疫情影響,中小學的假期無限延長,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估計早就崩潰了。
  • 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試試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
    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試試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孩子會出現這種這種現象比如你買雙鞋,就會不自覺的買一身衣服來配它。你買一支牙刷就不自覺買個牙膏。父母也可以巧妙的運用這個&34;,給孩子一些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會促使這孩子對某些事物產生一定的興趣,只要孩子對這件事物產生興趣,根本不需要父母的督促,他們就會積極主動的對這個事物進行研究。
  • 孩子學習不自覺,非要家長逼著做作業「千個家庭教育案例689」
    孩子學習不自覺,非要家長逼著做作業【千個家庭教育案例689】四川喻媽媽反映,孩子每天都要我們家長逼著去學習,除了愛看書外,其他的非常被動,回顧小學一年級以來,每天都有作業,要求她每天一放學,第一件事就是把作業做完,才能去玩,可一直到來,很少能做到。都說學習習慣都是養成的,可怎樣才能讓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 不盯著,孩子就不學習?家長該如何推動孩子自律自覺?
    在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上,家長都知道有的孩子自覺,學起來輕鬆也不需要家長管,可是很多孩子是你不盯著他就不寫,尤其是在家上網課,你必須一直盯著他,不然就切換手機玩起遊戲,聊起微信了,很多家長表示:很累!家長一定是什麼地方做錯了,才導致孩子厭煩寫作業不自覺。
  • 柳葉眉的小賣部 | 家有不自覺的娃,你可以這樣做
    熊孩子仿佛每件事情都需要催促和強迫,仿佛所有事情都是給父母做的,沒有一次能自動自覺的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孩子如此好逸惡勞管不住自己,非要家長在旁監工,但嚴格管束卻適得其反,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呢?喜歡即時享樂,討厭延遲滿足,這不光是孩子的天性,更是所有人類共有的人性。比起感性的衝動,理性的力量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意志力能夠影響我們的時間和強度非常有限。
  • 孩子不自覺學習很頭疼?聰明的家長利用「鳥籠效應」,你要試試嗎
    很多家長都反饋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學習不自覺,爸爸媽媽跟在屁股後面督促,孩子勉強學一點,一旦沒人督促,立刻又向撒歡的兔子一樣,到處跑,但家長不可能做到全天陪伴,畢竟還要工作,還要做事。很多家長制定了嚴格的制度,去壓迫孩子學習,比如制定每天學習任務,一旦孩子完不成,就會給予孩子嚴厲的懲罰。
  • 孩子不會自覺學習?其實他是缺少陪伴和自信,家長可以這樣子做
    在和一些有孩子的朋友聊天的時候發現,他們都困擾著一個問題:自家的孩子學習很不自覺,總是需要家長催促,撥一下動一下。甚至說了都不動。孩子不肯學習,不肯寫作業,不肯看書。做家長的焦頭爛額,卻無可奈何。很多家長會說,我們的孩子是不是不適合讀書啊!看來他不是讀書的料,要不學習隨緣吧,讀書這條路走不通,接受完義務教育,就做點其他的。
  •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可以這樣做
    良好的專注力是孩子今後學習的有力保障,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缺乏這項能力。其實專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後天的培養。所以,為了讓孩子從容地做完他投入的「工作」,作為家長,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專注力的呢?下面教父母們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十種方法,供家長參考。
  • 強迫孩子學習,不如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自覺學習
    前言: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聰明懂事,乖巧且能夠學習出眾,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像我們想的那樣,能夠安安穩穩的去學習,有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出現厭倦學習,甚至調皮搗蛋喜歡玩耍,放學之後就喜歡和其他的小夥伴們在一起打遊戲,這樣的狀況其實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因為很多孩子都出現過這樣的狀況,而且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並不是值得我們小題大做的。
  • 孩子沉迷手機不愛學習,家長可以試試這3招,讓孩子自覺放下手機
    經常有父母反映自家的孩子沉迷於手機,還不愛學習,成績一塌糊塗。還有的寶媽甚至一怒之下在孩子面前將手機摔爛,可是這樣的方式不僅沒有解決孩子愛玩手機的問題,甚至疏遠了親子之間的感情,孩子也變得更加叛逆。有些父母甚至為了不讓孩子吵鬧,直接扔給孩子一部手機,孩子得到手機之後也發現了新的興趣,父母也屢試不爽。這樣,孩子沉迷手機也變成了一種必然現象。
  • 怎樣跟孩子說,讓孩子才能自覺學習?好的家長都怎麼做的?
    前言:你是不是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做事非常認真,而且不用家長督促就能夠做得很好呢,其實你在羨慕別人家孩子的同時,別人家的家長可能也在羨慕你,有時候很多人都說自己家的孩子學習一點不認真,總喜歡非常淘氣的去玩耍,下課之後一點都不知道為下一堂課做準備,其實這樣的孩子也非常正常,小孩子都喜歡到處去玩耍,這有助於孩子內心的發展,那麼如果讓孩子自覺的去學習呢?
  • 孩子學習不積極?家長不要慌,找到孩子學習樂趣就可以
    家長會發現孩子只有在他看護下才能進行學習,家長不看護孩子,孩子早就放飛自我,做不到自主學習,而且孩子也沒有學習熱情,學習效率也低。孩子不想學習,把學習當做敷衍,這是孩子缺少學習動力造成的。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情況,這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習,不知道學習是要做什麼。只是把學習當成一種任務,完成任務就可以停止工作。
  • 嫂子的育兒經驗:這樣培養孩子主動自覺學習,孩子一天比一天優秀
    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孩子在家不做作業,要麼做一會兒就去玩玩具,要麼就是不看題目,提筆就做,甚至還有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作業是什麼,因為老師都把家長建了一個群,讓家長知道有哪些作業需要完成,久而久之,孩子對家長也有了依懶性。假如作業做不完,不僅不怪自己,還要怪家長沒把作業記住。
  • 孩子「不盯著就不學」,不自覺的背後,是家長教育方式的錯誤
    孩子不愛學習,成績就很難提升上去,很多家長就會選擇給孩子報不同的補習班,希望孩子可以有效改善成績。但是這樣做法的結果,成績真的理想嗎?1、自身專注力不夠小孩不愛學習,不自覺做作業,原因在於他們的心思不在學習上面,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慢吞吞,只有在家長嚴厲監督下,才勉強動筆寫字,這樣要想學習成績好,就難上加難了。
  • 埋怨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有沒有試過「鳥籠效應」?事半功倍
    最近在跟朋友的相處過程當中討論了一下養孩子的問題,有一個朋友滿臉愁苦的向我們表示他的孩子永遠不會主動學習,父母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話題一旦打開,我們發現有很多的父母都在埋怨自己的孩子,不會努力學習,總是父母逼迫孩子學習,孩子才會稍微的學習一會兒他們更願意在看電視玩遊戲或者出去玩耍上面花費更多的時間,而不願意在學習方面。
  • 孩子為什麼不自覺?很可能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同樣是年齡段相同的孩子,為什麼自覺性卻有很大的差別?這也是很多家長「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特別是在生活中,當孩子碰到問題,不論大小,他們總是會第一反應呼叫「父母」,而不是自己想著去解決,這樣下去,孩子的「自覺性」變得越來越差。
  • 孩子學習習慣不好怎麼辦?家長可以這樣做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苦惱,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但是又不知道怎麼辦,說了孩子也不聽,依舊我行我素,說多了,孩子還頂嘴。在孩子漸漸習慣了在某一個時間段學習了以後,家長可以開始對孩子每天的學習內容進行規劃,例如,規劃今天的學習內容是複習第三章節的內容,寫物理第四章節的作業,整理第四章節的筆記,預習物理第五章節的知識點,但是一定要爭取孩子的同意,這才是最最關鍵的。如果家長在和孩子商量的時候,孩子表現出抗拒的心理,那麼孩子可能覺得學習內容過多,家長可以適當刪減學習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