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很多家長都有一個苦惱,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但是又不知道怎麼辦,說了孩子也不聽,依舊我行我素,說多了,孩子還頂嘴。我們都知道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孩子的學習至關重要,那下面我給家長們說一說,我是如何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中記筆記、完成作業、課後複習的這個四個學習習慣的。
剛剛開始階段。你要先和孩子約定好一個學習時間,這個時間不用太長,也不能太短,這個學習時間的最終確定,家長一定是要經過孩子的同意的,而且確定學習時間是從幾點幾分開始,幾點幾分結束,要明確規定。孩子既然要學習,總歸就是預習、作業、複習、整理筆記這個四件事情。讓孩子先開始有這個學習的意識。在這個階段家長最重的作用是陪伴孩子,督促孩子完成約定好的學習事件,並且不斷的激勵孩子、表揚孩子,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漸漸穩定階段。在孩子漸漸習慣了在某一個時間段學習了以後,家長可以開始對孩子每天的學習內容進行規劃,例如,規劃今天的學習內容是複習第三章節的內容,寫物理第四章節的作業,整理第四章節的筆記,預習物理第五章節的知識點,但是一定要爭取孩子的同意,這才是最最關鍵的。如果家長在和孩子商量的時候,孩子表現出抗拒的心理,那麼孩子可能覺得學習內容過多,家長可以適當刪減學習的內容。和孩子商量好學習內容後,孩子可能會覺得爸爸媽媽又讓我做這做那的,內心會有一點不開心,但是還是接受了安排。這時候,家長的獎勵可以安排上了,如果孩子有喜歡的東西或者什麼家長這邊可以實現的願望,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驚喜,並且給孩子說明這個是孩子這段時間哪些地方表現非常好的獎勵,越細緻越好,說明家長是看得到孩子的進步的,並且對孩子的這種進步提出了表揚。以此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對孩子不只是會提出要求,也會給孩子愛意滿滿的驚喜。
慢慢定型階段。在孩子已經習慣了每天學習,並且有固定的學習內容以後,千萬千萬要穩住,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隨意將孩子的這學習習慣打破,因為孩子在這個階段的時候,已經表現出一定的自律了,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已經學習了這麼長的時間了,休息一兩天沒事的,千萬不能休息,一休息可能就完了,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費了,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非常的不容易,需要日積月累的過程,但是放棄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非常的簡單,所以萬事貴在堅持。
當然,孩子既然在學習,那麼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就一定會有問題,家長如果不能給予解答,一定要讓孩子記下來,及時的問老師,不要不會就過,這樣孩子學不到什麼的,那制定學習時間的意義又何在呢?在孩子進行學習習慣養成的時候,需要家長做到以下幾點:
①認真、安靜地陪伴孩子,不要讓孩子在家長玩樂的笑聲中學習;
②及時、點對點地給孩子正向的激勵和表揚,不要泛泛而談;
③堅守制定學習時間約定時的所有約定,家長不能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