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的開放:讓兒童的潛能在這個環境當中可以自由的發揮,實現兒童的自我的學習和自我的建構。有準備的環境是為了讓精神處於胚胎狀態的兒童能夠充分獲取「精神營養」,激發出與生俱來的自然天賦,這樣才能沿著自然發展之路正常化地成長。
開放式教育特別強調孩子的學習是自發的,是來自自由的選擇,自我成長,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配合服務社會。
什麼樣的環境能讓孩子自我探索、自我學習?
什麼樣的環境會影響孩子們的精神世界?
什麼樣的環境讓他們自律、專注。學會照顧自己、照顧他人等?
這體現在自主 豐富 有序 美這四個方面。
可自主選擇,但規則是不能破壞環境,不傷害自己和他人。
豐富在於能不能滿足這個階段孩子的需求。哪些需要增加難度?
有序,是兒童安全感的來源,環境的有序與可預知性,利於兒童全面看待問題,有助於形成系統性思考、培養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
思想的開放
人類渴望解決許多問題,其中最迫切的是追求和平和諧,其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將注意力轉移到發掘孩子的純真、孩子的成長與建立自我的過程,以及建立人性偉大潛能的發展之上!
在開放式教育中孩子,有自發的紀律性;不停地愉快工作;有社會良知;願意幫助和憐憫他人。
行為的開放(規則)
不傷害自己;不幹擾他人;不破壞環境。
自由的重要性
唯有在自由的氣氛中,孩子才會展露他們的本質。
孩子對於成長發展有一內在本能,那麼也必須讓這種本能有自由發揮的機會。
真正的自由是透過教育的協助,使潛在的引導力量得以發展的結果。
開放式教育中孩子的自由
兒童擁有從環境中選擇吸引自己事物的自由。
表現在行動上的自由,進出教室的自由。
兒童擁有安靜時不受幹擾的自由。
兒童擁有自己發現問題,想出辦法與計策,並且自己選擇答案的自由。
開放式教育中的教師
學習教育理念: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如何給到孩子自由,創設自由的環境,思想上行為上的自由。
性格的訓練:訓練自己有活力,充滿幽默感,溫暖的,有耐心,平和,善良,誠實,充滿愛,尊重等品質。
精神上的準備:發展自己對觀察孩子的意念和能力,把孩子視為獨立且各不相同的個體。我們相信孩子會表現出自己的真實面,而且經由孩子的表現,也可使教師了解自己必須扮演的角色。
老師在開放式教育環境裡的角色
環境的準備者和維護者。敏銳的觀察者。孩子的引導者。環境中的媒介。
老師的職責在於【觀察孩子,了解孩子,跟隨孩子】
和家長互動
開放式活動中親子互動問題,幼兒園裡學什麼即開放式場館說明書,孩子觀察記錄表,開放式遊戲中存摺。讓家長更好地成為開放式教育活動的參與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共勉
等待觀察,是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銘。
永遠不要幫助孩子完成他認為能夠成功的任務。
教師要堅信孩子會通過工作發現自己。
發展是一系列的重生。
孩子是人類的希望。
兒童的純真和他們未來更強大的可能性都優於我們,兒童理應受到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