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這部小說總共一百二十回,其中前八十回註明了作者是曹雪芹,後四十回註明了作者是程偉元、高鶚。其實作為一部大清史來看,這幾位作者的名字都是虛擬的,在信息毫不發達的封建舊社會能夠這麼詳細的記錄下清宮歷史的人,那一定是曾經在皇宮裡居住過,並親身經歷過所記錄事件的皇家子孫們。
我們看在書中第一回,作者開篇就寫到:「此開卷第一回也。」這第一句話便是對讀者的一個誤導,此書把它作為寶黛愛情小說來看,確實是第一回,但是要把它作為大清歷史來看,這就是最後一回了。這也對應了作者在書中頻頻強調的正反之意。最明顯的提示就是賈瑞正照反照「風月寶鑑」鏡。正照美色誤人,反照才是正史讓人警醒。所以我們要把第八十回作為開頭來對照大清朝從建國到發展鼎盛這一期間的歷史人物事件。
「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但書中所記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當此,則自欲將以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絝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併使其泯滅也。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繩床,其晨夕風露,階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懷筆墨者。雖我未學,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悅世之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故曰「賈雨村」
這段講了作者成書的起因、目的、及書中所要描寫的人物故事。這裡又有一個誤區,便是「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這句話明著說要寫女子,實際上寫的是男子。封建社會是男人的天下,皇位之爭更是群雄逐鹿。宮廷鬥爭有人歡喜有人愁,勝者不一定有理,敗者不一定無才,都只是造化弄人。所以作者在那樣的特殊歷史環境下無論是要表達自悔不爭還是怒其悖逆的心境,他都不能直抒胸臆把所知的宮廷內幕正大光明的書寫下來。因而借用「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故曰「甄士隱、賈雨村云云。」
又雲:「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所以只需對照清史,便知書中所言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