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 最後24小時,找找風向標

2021-02-15 海峽新幹線

四年一度的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明日(24日)即將投票。臺灣地區政治版圖將如何重組,四年前在「六都」之中奪下四席的民進黨能否「維持戰果」,備受關注的高雄市長一役又將鹿死誰手,屆時都將見分曉。選舉24小時倒計時了,還有哪些看點和脈動?

有臺媒指出,目前全臺各縣市長「割喉戰」,國、民兩黨操盤手評估,民進黨要力保13執政縣巿不失,國民黨則力爭要拿下過半。此外,在「韓國瑜現象」等因素下,高雄巿及彰化縣,成為了藍、綠公認選情「最膠著」的縣市。

在高雄市,幾天前賴清德為陳其邁造勢時喊出「高雄守得住,臺灣就安全了」,無疑是綠營對欲翻轉高雄的「韓流」的一次反撲。只不過,目前島內輿論對「韓流」熱潮最終能否悉數轉化為藍營選票還各有看法。

比如,有人就認為韓國瑜在和陳其邁的辯論中表現不佳,又因吳敦義「大母豬」失言等因素,會損失部分中間選民票源。民進黨前主席、亞太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還放話稱,「如果是兩個星期前投票,國民黨籍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一定會贏,但現在不好說了」,以此表示深綠選票已經回防,高雄選情陷入拉鋸。

而民進黨籍前民代沈富雄則表示了不同觀點。他在今天接受訪問時表示,此次民進黨只有中輸或大輸,在選情膠著的高雄市,「願意變天的人會稍微多一點」,因為這是「力對勢」的對決。

 在「韓流」凝聚了「投給韓國瑜就是教訓民進黨」的民氣之下,民進黨的幾番強勢動員能否力保「民進黨大本營」不失,值得關注。

既然是明天投票,那麼今晚就是選前催票的關鍵一夜。帶著過了「這村就沒這店」的心情,各陣營候選人舉辦的「選前之夜」造勢晚會,往往都經過沙盤推演、精心謀劃——比如,「以什麼形式來辦」,「請誰來站臺、動員以及壓軸」,「黨內要角的輔選動線如何」等等,力求把握最後機會,將聲勢催到最高。

據臺灣媒體報導,在受到外界矚目的「六都」,藍、綠兩大黨今晚都要舉辦大型造勢晚會。而在國民黨方面的輔選陣容中,黨主席吳敦義今晚的路線是串聯三座城市——先在臺北市造勢活動開場,再到新竹縣為縣長候選人楊文科站臺,最後到桃園市為市長候選人陳學聖加油打氣;

前主席馬英九的路線,則多了一座城市,即苗慄縣。馬英九將先從苗慄縣起跑,再分別前往新竹縣、桃園市等地拉抬,最後以前任臺北市長之姿,到臺北市與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合體造勢。前主席朱立倫則在臺中開始、然後到桃園、最後回到其地盤新北。

臺媒對此總結:國民黨的幾大要角,今年無人到一級戰區(如高雄市)輔選站臺,輔選重點鎖定在了「臺中以北」。

而在民進黨方面,身為黨主席、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則是由南往北跑一圈,一共有宜蘭縣、高雄市、臺中市、新北市、臺北市5站行程要跑,這些地方都是民進黨選情緊張的戰區;

而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在高雄、臺南、嘉義、臺中的行程後,今晚將以「新北子弟」的身份現身蘇貞昌的造勢大會。

據稱,民進黨內全臺各縣市長、民代、議員也將紛紛趕往蘇貞昌在新北的造勢晚會站臺,意圖將氣勢拉到最高點。

民進黨在新北市「撐」起舞臺大張旗鼓,全力拉抬「老縣長」,頗有要與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鬥到底的意思。而反觀高雄市長一役,雖被民進黨內形容為「祖墳保衛戰」,但蔡英文今天到高雄,只是「過水」而已,只敢在陳其邁造勢晚會前到其競選總部短暫停留,恐怕是擔心身為「票房毒藥」的自己,成了翻轉高雄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悉,蔡辦秘書長、前市長陳菊今天將坐鎮高雄市,以「十二年的執政基礎」為陳其邁衝刺選情,就連造勢場地都比照自己2014年連任的勝選基地,最後效果如何,值得觀察。

在高雄市選情緊繃的評估下,外界認為藍綠陣營最後開票或只有些微差距。由於過去高雄曾出現兩次民進黨靠「奧步」(損招)險勝的歷史,這一周來,島內媒體也出現諸多「奧步招數」的預測,可謂打足「預防針」。而這些「奧步」預測中,有「民進黨在最後造勢場出悲情絕招」、有「候選人被槍擊」、有「做票」(對選票動手腳)、有「選後以司法案件讓候選人無法上任」、一如「卡管案」,可謂林林總總,數不勝數。

究竟最後時刻,屢遭詬病的「奧步」會不會現身,又會不會逆轉選情,也成為了本次「九合一」選舉中吊人胃口的一大元素。

事實上,人們的目光並不僅僅落在這場選舉的結果上。引人矚目的「韓流」後續效應會如何牽動國民黨世代接班,蔡英文在民進黨內的領導威信會因這場選舉而發生怎樣的變化,甚至於臺北市長柯文哲的「白色力量」選後又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都引發島內外的關注。正如臺媒描述,歷史將會怎麼記載2018年底這場選戰,是讓臺灣從苦悶壓抑中脫困、翻轉臺灣的新開始?還是船過水無痕、終究慨嘆惘然的一場幻夢?24日不一定給出答案,但恐怕會給出一個清晰的輪廓。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今晚22:12分播出的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

 

相關焦點

  • "九合一"選舉啟示(六):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的啟示
    11月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在最受關注的22個縣市長選舉部分,國、民兩黨執政縣市發生大翻轉,國民黨一舉拿下15席,民進黨僅存6席,無黨籍柯文哲險勝對手連任臺北市長此次選舉另一大特點就是出現了眾多「公投」綁選舉的情況,其中「奧運正名公投」更是妄圖借選舉催升支持率,企圖大搞「謀獨」活動。但「奧運正名公投」遭到挫敗,說明拿臺灣運動員的利益做賭注不得人心,必然失敗。
  • 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將於11月24日投票
    原標題:九合一選舉 臺「中選會」:8月16日公告11月24日投票華夏經緯網1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央選舉委員會」16日舉行委員會議,決定年底九合一選舉於8月16日發布選舉公告,10月19日候選人抽籤決定號次,11月24日舉行投票。
  • 臺灣「九合一」選舉概況
    臺灣「九合一」選舉是臺灣的「地方選舉」,所謂「九合一」即九種「地方公職」放在同一天選出。九種「地方公職」包括: 「直轄市」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區長、「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區民代表。最近一次選舉將於2018年11月24日舉行。
  •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預計今夜出爐
    原標題: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開始投票結果預計今夜出爐海外網11月24日電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俗稱「九合一」的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今天(24日)進行投票,選民從早上8點開始投票,投票下午4時截止。選舉結果估計將於今晚11時左右最終確定,而所謂的10個「公投案」結果則預料會在25日凌晨2時揭曉。
  • 臺灣輿論熱議「九合一」選舉結果
    臺灣輿論熱議「九合一」選舉結果 2018-11-26 21:17: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孔慶玲   中新社臺北11月26日電 臺灣地區「九合一
  • 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
    原標題: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  後天就是「九合一」選舉投票日,候選人最後幾天的戰況進展如何,相關選民要領幾張票、選哪些職位都成焦點。為此,本報特意為您盤點了這次選舉中的細節。   本次「九合一」選舉是臺灣地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選舉,涉及近兩萬人的「求職」,被島內民眾戲稱為「年底最大求職潮」。
  •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 臺商:民眾在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圖:「九合一」選舉失利,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中)24日表示對結果負起完全責任,辭去主席一職/法新社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從13縣市執政只剩6縣市。圖:「九合一」選舉捆綁10項「公投」,投票過程複雜,高雄一個投票站外排起長長人龍/路透社據中通社報導:臺灣「九合一」選舉24日進行投票,一大早各地投票所就湧入大量人潮,而且因為10個「公投」票數太多,作業繁複,
  • 蔡英文辭去黨主席、民進黨選舉慘敗!臺灣「九合一」為何翻天?
    24日晚9時許,臺灣「九合一」選舉票還沒開完,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已在電視上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這場被視為2020年前哨戰的島內大型選舉,民進黨輸到脫褲子,本來一片綠油油的臺灣政治版圖,一夜之間幾乎全成藍色。
  • 臺灣「九合一」選舉為何翻天?
    昨晚9時許,臺灣「九合一」選舉票還沒開完,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已在電視上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這場被視為2020年前哨戰的島內大型選舉,民進黨輸到脫褲子,本來一片綠油油的臺灣政治版圖,一夜之間幾乎全成藍色。
  • 「九合一」選舉後民進黨派系政治生態
    民進黨去年11月24日「九合一」選舉大敗,執政縣市減少至6個,對其黨內派系政治生態帶來較大影響。新潮流系雖然仍是民進黨第一大派系,但民進黨內對新系的異聲不斷增強。1「九合一」選舉敗選對民進黨派系政治生態的影響「九合一」選舉結果,民進黨猶如遭受一記悶棍,元氣大傷,執政縣市由之前的13席衰減至6席,尤其是民進黨不少派系的大本營皆失守不保,如新潮流系長期盤踞的高雄市,「正國會」掌控的臺中市等皆被國民黨光復。民進黨的空前潰敗,自然會對黨的權力結構和派系政治產生連帶影響。
  • 臺灣「九合一」選舉投票日漸近 花蓮查獲涉嫌賄選案163件
    ­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距離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投票日越來越近,花蓮檢方、警方、「調查局」聯合查獲涉嫌賄選案163件,涉賄327人,以村裡長選舉涉案最多,其次為鄉鎮市民代表、縣「立委」、鄉鎮長選舉,未來2周還有可能陸續增加。­  臺灣地區2018年「九合一」選舉將在11月24日舉行。
  • 圖解2014年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
    圖解2014年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 (1/1) "← →"翻頁
  • 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藍綠地方板塊有望改變嗎?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11月24日投票、開票,將選出各地縣市長、議員等總計上萬名公職人員。 除了最受關注的22個縣市長競爭外,議員等公職競選也日益激烈。據聯合報稱,最年長與最年輕的候選人年齡相差60歲左右,更有最資深的裡長候選人,從30歲做到78歲,這次尋求第13次連任。
  • 臺灣2018年「九合一」選舉 11月24日舉行
    臺「中選會」委員會議昨日確定「九合一」選舉將在11月24日舉行;但對於2020年「立委」選舉區劃分,「委員會」討論沒有共識,將在農曆春節前再次開會討論相關議題。    「中選會」除確定「九合一」選舉11月24日投開票,也討論通過「2018年臺灣『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選舉工作進行程序表」,包括8月16日發布選舉公告;8月27日至8月31日受理候選人登記申請;10月19日候選人抽籤決定號次;11月4日選舉人名冊編造完成;11月8日公告「直轄市長」選舉候選人名單;11月9日至11月23日辦理「直轄市長」選舉公辦政見發表會
  • 臺灣「九合一」選舉今投開票
    今天,臺灣地區舉行「九合一」選舉。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為何慘敗?
    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日。「九合一」選舉結束後的藍綠板塊 不能不說,「九合一」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柯文哲創造歷史在本次「九合一」選舉中,縣市長選舉是最高的級別,而臺北市長的競爭無疑又是重中之重。
  • 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 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海外媒體稱,民進黨在24日舉行的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中遭遇慘敗,此次選舉被視為對民進黨當局的一次公投。據美聯社11月24日報導稱,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
  • 臺灣2018十大熱搜新聞 「九合一」選舉奪冠
    Yahoo奇摩今天公布2018年「十大新聞事件」,開票歷時11小時、邊開票邊投票惹議的「九合一選舉」及「臺灣教育部門拔管事件」分佔冠亞軍;「普悠瑪翻覆意外」及「花蓮強震雲翠大樓倒塌」排名第3、4名,顯示政治議題、重大意外及天災、和攸關自身權益的政策討論最能引發網友共鳴。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黨主席職務
    新華社臺北11月25日電,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24日進行投票,選舉產生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裡長等。根據計票結果,在臺北市長選舉中,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以3200餘票的微弱多數險勝中國國民黨籍候選人丁守中。丁守中25日凌晨向法院提出「選舉無效訴訟」。
  • 新聞背景:臺灣歷來規模最大的「九合一」選舉
    中新網11月29日電 臺灣歷來規模最大的「九合一」選舉29日舉行,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4時,隨後計票揭曉勝負結果。    此次「九合一」選舉,是臺灣地方性公職人員選舉首次全面舉行,範圍涵蓋6個「直轄市」和16個縣市,包括「直轄市」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7項,和「直轄市」中少數民族聚居的新北市烏來區、桃園市復興區、臺中市和平區、高雄市那瑪夏區、桃源區、茂林區的首屆區民代表及區長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