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中最聰明的那位烏鴉,真的有高級意識嗎?

2020-12-12 嶽悅於世

烏鴉家族的成員,被稱之為鴉科動物,被認為是地球上最聰明的鳥類。有人說它們能夠使用工具,搞惡作劇,甚至會為家族成員舉行葬禮。

「頭大」的烏鴉

我們印象中烏鴉跟聰明有關的事應該就是《伊索寓言》中烏鴉喝水的故事了,故事相信大家都熟悉我就不講了。寓言故事終究是虛構的,那我們現實中的烏鴉是怎麼樣的呢?

在中國可能見的不多,可是在國外烏鴉的存在就像我們這裡的麻雀。它們知道垃圾車行走的路線,以便在合適的地點落下尋找需要的食物。它們知道哪些孩子會餵動物餅乾,哪些孩子會向它們扔石頭,它們認識寵物狗們,甚至會和其中友好的那些一起玩耍。

烏鴉能使用甚至是製造工具,科學家就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向8只新喀鴉分別展示了一個它們從未見過的箱子,並把食物放置在一個透明的門後,但是這扇門被設計成無法用烏鴉的喙打開。

然後研究人員給了烏鴉一根長棍,然後它們竟然都能用喙來操控木棍伸進箱子的縫中移動食物。

研究人員隨機加大難度,將這根木棍改成可以組裝的樣式,只有通過組裝才能還原出上一組實驗中木棍的長度,而且只靠其中一個「零件」是夠不著食物的。

結果發現其中真的有一隻烏鴉將短棍組成了長棍。順便說一下,烏鴉在接受測試前並沒有得到任何幫助和訓練,也就是說它們是完全靠自己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此生物學家指出:一隻烏鴉的大腦佔了身體總重量的2.3%,這在鳥類之中是很優秀的一個佔比。相比之下,我們平常吃的雞,腦部重量僅僅佔了全身的0.1%左右。那有人就會好奇人都大腦佔比是多少,一個普通人類大腦重約1400克,按照烏鴉的佔比一算,大約是61公斤,這差不多是人類的標準體重了吧更何況我們的正常比例還是2%,大腦和全身比例上看烏鴉和人類很像。

不過這只能說明烏鴉的大腦發育的很好,至於它聰明與否,還得看大腦的結構或智商測試。

烏鴉記仇?

我記得去年看到過一則新聞,講的是以為印度小哥聲稱自己被烏鴉追殺了三年之久,是不是三年我不清楚,但烏鴉確實對他有過一段時間的騷擾。起因是一隻小烏鴉卡在了鐵絲網上,印度小哥前去幫忙,最終那隻烏鴉也沒逃出去死在了網中。之後這位小哥出家門或走在街上時,總會有一群烏鴉群起而攻之。開始他以為自己所在地區是就是這個特點,可是後來他發現周圍的人並沒有受到烏鴉的襲擊。

印度小哥的遭遇絕非偶然,這個經歷被爆出後,網上就有很多人表示同感,有開車撞死烏鴉被襲擊的,也有對烏鴉叫罵引來一泡「鴉屎」的。總之有這類經歷的人對烏鴉的印象就是記仇。

科學家們也對此做了一個實驗,讓人戴著面具拿著烏鴉的屍體接近烏鴉群(當時的烏鴉被嚇跑),6周後研究人員戴著相同的面具接近烏鴉群時(這次沒有死烏鴉),烏鴉們紛紛遠離並鳴叫通知夥伴。而當研究人員對鴿子做這件事的時候,發現它們無動於衷。

然後研究人員對抓來的烏鴉進行計算機掃描,發現當烏鴉看到拿過烏鴉屍體的面具人和正常狀態下,腦中的反應活動是完全不一樣的。

至於分析數據後的結論,簡單說就是烏鴉有識別並記憶人臉的能力,同時它們還會傳遞情報。這就說明烏鴉很聰明了,就有科學家表示烏鴉的智力甚至可以與7歲小孩的智力不相上下。

烏鴉有自己的意識

說烏鴉有意識其實不奇怪,很多鳥類都有,但要說高級意識那就另當別論了。雖然鳥類和人類都有意識,但我們的大腦是核頭仁形狀的,吃過乾鍋鴨頭或雞頭的朋友應該知道它們的大腦是花生仁形狀的。差的這種溝壑狀的結構就是大腦皮層的複雜程度。但是烏鴉的種種跡象又讓科學家認為它有這種高級意識(不僅能感知到周圍,還能感知到自我)。

現在的問題就是烏鴉能否感受到它「自己」的存在,而且就算它表現出來了,我們又不懂「鴉語」怎麼知道它表達的意思。對此科學家們又做了一個實驗:在烏鴉面前放一塊屏幕,屏幕的特定部位投射燈光,不斷改變燈光的位置,然後監測烏鴉的腦信號。結果發現,當烏鴉看見燈光時,檢測到了腦信號,對應的反應就是烏鴉扭頭去看。光處於視覺死角或者因為投光頻率過大導致烏鴉沒來得及看見時,就沒有檢測到腦信號,對應的反應就是烏鴉沒有扭頭反應。

這就說明,烏鴉的腦中負責更高水平過程處理的神經元是受到主觀意識影響的,翻譯成人話就是烏鴉有主觀意識。

總之,目前的研究表面烏鴉是和我們一樣具有高級意識的存在,那它們之中會不會存在科學家甚至是哲學家呢?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烏鴉有意識,不愧是最聰明鳥類
    相信每個人小的時候,都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說的是烏鴉看見一個只裝了半瓶的水,於是填滿了石頭喝到水的事。我們都知道,這只是個童話故事。很少有人會想到,即使烏鴉沒有聰明到這個地步,它仍然是最聰明的鳥類。以至於有些人認為,如果人類真的滅絕了,烏鴉可能是世界上最聰明、能夠統治地球的生物。
  • 烏鴉和人類一樣聰明,不僅有自我意識,而且有非常細緻的內心活動
    烏鴉和人類一樣聰明,不僅有自我意識,而且有非常細緻的內心活動 Crows have sensory conciousness just like human species 在一個研究中,烏鴉執行了一個複雜的任務,其中要激發數百個進行分析活動的感覺神經元。
  • 從《烏鴉喝水》的故事窺見鳥類世界的真正智者
    烏鴉喝水《烏鴉喝水》的故事可以說是達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得地步,那麼各位小朋友、大朋友們有沒有產生一些疑惑,到底《烏鴉喝水》是真的嗎?烏鴉到底有多聰明?能不能喝到水呢?那就是高級智力需要遺傳以便培養更高級的行為:比如學習和創新。卡塞尼克在他的研究報告中說到:「在這方面有三個因素起作用:動物遺傳了什麼,動物通過個體經驗學到了什麼,動物通過社會灌輸掌握了什麼。有人認為這三者是相互排斥的,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事實上,這三者是相互聯繫,精密結合的。」
  • 烏鴉到底有多聰明?了解最真實的烏鴉,聰明的讓你懷疑人生!
    如果問世界上最聰明的鳥都有哪些?不知道你們覺的會是什麼嗎?是不是鸚鵡。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可不是鸚鵡,而是烏鴉。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把烏鴉和不吉利畫上了等號,烏鴉也就成了某種不祥的象徵了。如果烏鴉可以張嘴說話的話,鐵定要好好的申訴一番了「就知道毀我名聲」!這是對烏鴉的一種誤解,只能怪烏鴉顏色不好,而且叫聲難聽。其實烏鴉算得上鳥類中最聰明的存在了。其中日本就有一隻天才烏鴉,可謂是成精的存在了。不僅會開水龍頭喝水,還會調水量洗澡。
  • 聰明的烏鴉,別的鳥類用樹枝做鳥窩,而烏鴉用樹枝做工具鉤樹蟲
    在鳥類世界中,烏鴉是被稱為智商最高的鳥類,因為烏鴉已經有使用甚至製造工具達到目的的能力,最常見的就是用樹枝當工具捕捉昆蟲類為食。在很多叢林中,都經常見到烏鴉叼著一樹枝走來走去,這是因為烏鴉要用樹枝當成鉤工具來鉤出藏在樹洞內的樹蟲。
  • 烏鴉喝水的寓意是什麼?它真的有這種聰明的行為?
    很多人小學的時候都學過「烏鴉喝水」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的出處可能是伊索寓言,名為「烏鴉和水罐」,佩裡索引號為390。在伊索的原版裡,烏鴉先是試圖把水瓶弄翻,發現力量不夠,然後想到了丟石頭的辦法。總之,作為一個寓言,它有各種各樣的解讀方法。但老普林尼就在《自然史》中提出,這個寓言反映的是鴉科鳥類的真實行為。2009年,《當代生物學》上的一篇論文指出,禿鼻烏鴉(Corvus frugilegus)真的是懂得這個物理原理的 。研究者在瓶子裡裝水然後放了一條漂浮的蟲子,讓禿鼻烏鴉夠不著。
  • 「烏鴉喝水」的故事是假的?鄭州上演現實版,喜鵲展示鳥類高智商
    我們小時候都學過一篇名字叫做《烏鴉喝水》的課文,文中講述一隻烏鴉口渴了,看到一隻瓶子裡面有水,但是裡面的水太淺,它喝不到,怎麼辦呢?它發現瓶子旁邊有一些小石子,於是聰明的烏鴉就把小石子撿起來放到瓶子中,放了一些之後,瓶子中的水面就變高了,烏鴉也就喝到水了。
  • 科學家首次揭示烏鴉大腦也有主觀意識 打破神經生物學局限性
    在人類和靈長類哺乳動物中,意識感知的能力通常位於大腦前額葉皮層,前額葉皮質涉及與計劃相關的高層次認知活動、性格表現、作出決策的過程,以及調節社會活動、語言功能等行為,能根據內在目標組織思考與行為,那缺乏大腦皮層的動物是否也具有這種知覺意識呢,比如鳥類?
  • 烏鴉很聰明,但它們是否足夠聰明而墜入愛河?
    但是,判斷智力對人類來說可能是一個難題,更不用說鳥類了。那麼真的,烏鴉有多聰明,他們可以做我們孩子能做的事嗎?為了找到答案,我們問了一些專家研究人員 - corvids是烏鴉所屬的鳥類家族 - 烏鴉能否完成一些基本的人類任務,如閱讀,做數學和墜入愛河。
  • 為什麼說烏鴉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鳥?它們到底有多聰明,長知識了
    在小學課本上,我們都學過一篇課文叫做《烏鴉喝水》,課文講的是烏鴉在口渴之後找水喝,終於找到一個裝水的瓶子,但是水很少,嘴巴根本夠不著。於是烏鴉想出了一個辦法,它撿來一堆小石頭扔進瓶子裡,然後水面升高,烏鴉就喝到水了。這個故事也就成了烏鴉聰明的例證。
  • 富有神話色彩的傳說,絕頂聰明的鳥類,神鳥烏鴉
    很多人認為烏鴉是一種不吉祥的鳥類,在眾多影視作品中,每當有烏鴉場景的出現,就會預示著不好結局的到來,那種充滿陰森、恐懼、死寂的畫面,不禁會讓人產生不安和擔憂的情緒。烏鴉是否真的就是人們想像中那種兇兆之鳥,關於它的傳說有各種各樣,現實當中的烏鴉又是怎麼樣的呢?
  • 烏鴉喝水不是騙人!科學家發現部分鳥類大腦結構與靈長類相似,可...
    近日,一項針對烏鴉思維的新研究揭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結果:烏鴉不僅聰明,還擁有意識,能夠有意識地感知周圍的環境。換句話說,烏鴉有主觀經驗。這一研究已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當然,這種意識肯定無法和人類相比,其被稱為初級/感覺意識,以前只在靈長類動物有所發現中。這一發現除了要求我們重新研究鳥類的大腦之外,現在可能還需要重新思考我們對意識產生的理解。意識是一種感知到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能力,通常很難在不會說話的動物身上體現出來。初級意識是劃分的意識階段中最基本的形式,即感知當前世界(以及最近的過去和未來)的意識。
  • 「烏鴉喝水」的細節竟然都是真的,這本書告訴我們這種鳥有多聰明
    那麼,烏鴉及其近親——渡鴉、寒鴉和禿鼻烏鴉究竟有多聰明?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讀到,劍橋大學鳥類研究所的實驗證明,禿鼻烏鴉與伊索寓言裡的烏鴉一樣,會使用小石子提升水位獲得食物。 在英國劍橋大學的鳥類研究所裡,「烏鴉喝水」的故事,真實發生了。
  • 鳥類也有主觀意識嗎?
    近日,來自德國圖賓根大學的一個神經科學研究小組通過測量烏鴉的大腦信號和行為,首次證明了鴉科鳴禽(如烏鴉)擁有主觀體驗,能夠有意識地感知感官輸入。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僅在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身上發現過該類型意識,而他們的大腦結構與鳥類完全不同。研究的領導者Andreas Nieder說:「我們的研究結果開闢了一種看待意識進化及其神經生物學限制的新方式。」相關論文於當地時間9月24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對於人類和非人靈長類動物來說,我們有意識地感知事物的能力局限於大腦皮層。
  • 烏鴉真的能喝到水嗎?
    很多人小學的時候都學過「烏鴉喝水」的故事:一隻烏鴉口渴了,四處找水喝。它發現一個瓶子裡有水,但是夠不著,於是聰明的烏鴉把石子丟進去,升高了水位,從而喝到了水。這個故事最早的出處可能是伊索寓言,名為「烏鴉和水罐」,佩裡索引號為390。在伊索的原版裡,烏鴉先是試圖把水罐弄翻,發現力量不夠,然後想到了丟石頭的辦法。
  • 烏鴉喝水的故事藏著天大的秘密。關乎你的孩子是不是聰明
    我們都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並認識了這種會使用工具的聰明鳥類。但你想過沒有,烏鴉為什麼這麼聰明嗎?大的大腦科學家對此展開了長時間的研究。他們發現,與人類相似,烏鴉的幼鳥會在父母的翅膀下生活很長時間。這種行為,其實在動物界中是比較少見的。但恰恰是因為父母長時間的耐心撫育,烏鴉等鴉科鳥類才變得非常聰明。所以,我們真的應該耐心地多多陪伴孩子,因為這真的關乎孩子的智力發展。烏鴉的大腦比較大,幾乎佔其體重的2%,這個值與人類相似。這對要求身體輕盈的鳥類是個大負擔。
  • 烏鴉的聰明,讓人驚嘆
    烏鴉,是雀形目鴉科數種黑色鳥類的俗稱。又叫老鴰,嘴大喜歡鳴叫,性情兇猛。為雀形目鳥類中個體最大的,體長400~490毫米。我的家鄉盛產核桃,每年秋末冬初,成群的烏鴉總會來到這裡,到果園裡撿拾那些被果農們遺落的核桃。
  • 封面論文:鳥類為何這麼聰明,揭秘它們大腦的特殊之處
    但是,近年來,人們發現有些鳥類的大腦也不簡單,它們能製作工具、理解抽象概念,甚至能分辨莫奈和畢卡索的畫作。比較聰明的鳥類如貓頭鷹、烏鴉、鴿子的認知能力被認為與猴子甚至類人猿相當。但是鳥類大腦中並沒有新皮質(neocortex),新皮質是進化程度較高級的大腦皮質,負責高等功能如記憶、計劃、解決問題等等。
  • 鳥屆奇葩:烏鴉,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有時候它們的聰明,只為耍賤
    一提到烏鴉,大家腦海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烏鴉反哺的儒家思想?烏鴉喝水的兒童故事?還是遊戲和影視劇中兇殘的形象?又或者是這個人……作為一個鳥類科普作者,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關於最真實的烏鴉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它們在文化中佔有著什麼地位?它們的智商真的有我們認為的那麼高嗎?為什麼說烏鴉是個鳥屆的奇葩?
  • 烏鴉到底有多聰明?
    2005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科學家Louis Lefebvre曾經總結75年內世界各國發表的鳥類學論文,從2000次鳥類取食策略和學習行為的案例中,總結髮現,智商最高的一個類群就是雀形目鴉科鳥類(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