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有印度媒體稱,中印雙方已經達成協議,將開始按「三步走」計劃撤軍,但是隨即被中國有關人士的回應打臉。目前,中印邊境的局勢仍在對峙當中,而雙方也已經進行過8輪軍長級會談,對此,也有印度媒體預測稱,中印雙方的第九輪軍長級會談,也將很快舉行。
近日,有消息人士稱,脫離接觸的安排,其實並不影響中印雙方在實控線以及邊境安寧上的立場問題。中國一直以來致力於維護中印邊境地區的和諧穩定,但與此同時,中國維護國家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意志是堅定不移的。據《環球時報》了解到,中印雙方會按照相互平等的安全原則,對等的實行脫離接觸計劃。但前提是,印方首先開始從班公湖南岸開始撤軍,中方才考慮在班公湖北岸採取脫離接觸的措施。
印度已經開始從印巴邊境開始撤軍計劃
據印度託拉斯報業的消息,印度政府於近日做出決定,將從印度目前實控的克什米爾地區撤軍近1萬人。但這明顯不是印度方面的第一次撤軍,此前,印度就已經從克什米爾地區撤走了1000人和7200人,不過就是這次的撤軍規模是最大的。而對此,莫迪政府的說法是,這是在評估了邊境情況之後進而制定的撤軍計劃,有助於推動邊境地區的和平穩定的發展。
英國媒體說出真相
對此事,英國天空新聞卻認為,印度撤軍根本不是基於什麼和平穩定,無非就是印軍目前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消耗太大,以致於印度政府已經無力承擔。雖然從整體實力上看,印度軍隊要高於巴基斯坦,但是在後勤方面,印度依舊十分落後。加上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公路建設都是大問題,這就使得印軍在邊境地區損失慘重。如果莫迪政府一味的增兵,可能會導致軍人發生政變。
印度目前面臨巨大的困境
印度目前國內的局面極度不樂觀,這也可能是莫迪政府撤軍的原因之一。首先就是疫情,印度的疫情已經十分嚴重了,目前僅次於美國位於全球第二。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經濟實力遠不如美國,所以可以推斷的是,即使美國的疫情得到了控制,可能印度還在被疫情所困擾,有專家曾推測,印度的疫情感染者可能在最終會達到1億。
其次就是印度國內的經濟發生了嚴重的縮水以及下滑。這導致大量的印度民眾失去了工作,國內的穩定局勢將面臨挑戰。而在這種情況下,莫迪無法將國內的矛盾進行有效的解決,所以開始學習美國,從邊境等地區挑起爭端,轉移民眾的視線。但這種做法治標不治本,印度實際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反而給印度招來更多的仇恨,引發多國不滿,周邊國家也開始紛紛採取反制措施。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撤軍是唯一可以暫時止損的辦法。而就印度最近與中國方面的接來看,印度方面的立場顯然不再那麼強硬,或許也是由於後勤問題,軍費吃緊。而中印邊境事態的走向,也有待進一步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