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呼籲為學生減負,一面卻在增加中考的科目。這是為何?

2020-12-15 湖邊說教育

我上中學的年代——上個世紀90年代,就在喊為學生減負了,今天依然在喊。然而,近年來我實在搞不懂了:一面在呼籲為學生減負,可是另一面卻在增加中考的科目。這到底是為何?

呼籲為學生減負一直是學生和家長的心聲,也是社會的心聲。尤其是近年來,學生學業壓力越來越大,減負的呼籲也越來越強烈。然而,中考的科目卻在增加,這難道就是對減負的回應嗎?

多年前,政治學科的中考我市是開卷考試的,但是若干年前開卷變成了閉卷,學生的學業負擔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然而,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原來並不是中考科目的歷史、地理、生物也成了中考科目。甚至,最近傳出消息,音樂、美術、計算機也要納入中考科目。這樣一來,初中階段就沒有主科和副科之分了。所有學科都將納入中考。

據說,持續了幾十年的高考文理分科也可能改成不分科,即所有考生高考時要參加現在文科和理科加起來的所有學科的考試。若真如此,高中生的學業負擔就要增加接近1倍了。

任教初中18餘年的我已經分明感受到中考科目增加給學生帶來的沉重負擔了。以前他們尚可以以輕鬆的心情上歷史、地理、生物等非中考科目,但是如今必須以主科的標準對待這些科目了。白天一整體的學習幾乎沒有一分鐘可以歇口氣。晚上的作業又增加了歷史、地理等學科。

中考科目沒有增加前,初三學生一天的睡眠時間往往不足7個小時,現在恐怕又得減少1個小時了。可憐啊!我們的中學生!

以我市中考語文為例。我市中考語文試卷質量遠不如省中考卷,很多學校和老師多年前就呼籲中考使用省卷。但是,這種呼籲一直被置之不理。原因就是利益。

到了初三,全市學生都得買一套市教研室編的中考語文複習資料,因為出這本複習資料的人就是出中考試卷的人。中考試卷上的題目類型跟這本書上的題目類型大體是相似的。如果不讓學生以這本書作為中考複習資料,學生中考成績吃大虧,那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我市真的用了省卷,那麼這套書就沒人訂閱了。我估計,這就是為什麼市教研室一直拒絕用省卷的根本原因。

同樣的道理,中考增加地理、歷史、生物等學科,那麼這些學科的各級教研員和相關管理人員就獲得了跟語文、數學、英語等中考科目相同的「江湖待遇」,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可以編全市所有學生不得不買的中考複習資料,從中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

高考有可能的文理科合併,我並不是非常了解,但是個人估計,也有可能和中考增加考試科目一樣,不排除有經濟利益的因素驅動。

個人真地希望,我上面的揣測不是事實;個人真地希望,增加中高考科目具有非常大的意義,同時也不會增加學生學業負擔。但是,我的揣測是否正確姑且不論,中考增加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的確已經給初中生增加了沉重的學業負擔。我真的很擔心,這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可憐的中學生們!

我上四年級的女兒多次說,出生越遲的人越倒黴。或許我女兒說得真沒錯。當年我讀高中的時候,為了減輕高中生的學業負擔,實施了「3+2」的高考模式:語文、數學、英語是文科理科共同的考試項目,理科生再考物理、化學,文科生再考歷史、政治。原本是高考科目的地理和生物從高考科目中去掉了。「3+2」的高考模式就是減少高考科目,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我覺得當年的我是幸福的。如果沒有「3+2」的高考模式,作為文科生的我,地理學科絕對是艱難的學習內容,其中自然地理的學習難度不亞於高中物理。

希望今天的孩子們真地能減輕學業負擔,因為他們實在是太累太累了!我覺得我的呼籲是那麼的無力,但我仍然要大聲地呼籲,哪怕是杜鵑啼血!

相關焦點

  • 若美育體育納入中考高考,如今教育減負,只會讓孩子壓力越來越大
    那麼,上美育課、體育課,跟語文課、數學課、外語課就沒有什麼區別了,當興趣愛好變成為考試而學的科目。我想,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折磨,而不是享受。 @家長3:不管體育也好,美育也罷,如果都被納入中考高考的升學條件,那麼,對一些孩子很不公平,像著名科學家霍金、愛因斯坦等,他們身體天生缺陷,並沒有阻礙他們科研創造,因為他們有驚人高的智商就夠了。
  • 教育部宣布「中考新政策」,新增科目,家長和學生有苦難言
    在中考的考試中將要在新增3個學科,並且這3個學科的分數值不輸語數外的佔中考的分數值。那麼,這3個學科就是體育,音樂,美術,將這個3個學科一併算到中考的總成績中。從2020年初一新生開始,全面推行新中考的改革,估計2023年的初三畢業會採用「新中考」模式,中考改革最大的改變就是科目,除了語數外和其他副科以外,還新增設了體育與健康、道德與法治、生命安全教育、音樂、美術、心理健康教育等等,一共有15門科目。
  • 我們減負這麼多年,為什麼負擔越來越重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我們的減負口號提了很多年了吧,可奇怪的是,越減負學生的學業負擔反而越重。作為老師我們一直也在反省,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學生的負擔就減不下來呢?實際細想下來也不複雜。 第一:雖然教育部一直要求減負,但學生的考試科目卻一直在增加。
  • 中考體育科目將逐步提高分值!專家呼籲:將體育納入高考選考科目...
    通知指出,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啟動體育素養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對於這條新規,學生家長、老師們怎麼看呢?
  • 中考減負解析:小三科升級利與高中教學接軌
    總分的提高、考試科目的增加,對即將面臨中考的學生來說,備考壓力更大了,這種壓力考生從初二就已經體會到了。比較科學的是,新政在增加了負擔的同時,也減少了一部分不必要的負擔,只是在減法和加法之間還需要繼續完善。
  • 【關注中考改革】 為何物理90分?地理、生物40分?
    支持與贊同  觀點一:現在國家教育改革綱要提出要立德樹人,而《方案》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對學生將來的發展很有益處。學生所學的語文、數學、英語、地理、歷史、物理、化學以及音樂美術等科目全部開考,這也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所提出的適應未來社會發展所必備的能力和品質,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非常有好處,對家長而言也會更加重視。
  • 什麼樣的政策能給學生減負?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討論,說青島現行的中考政策能否給中學生減負,有一部分人認為是能減負的,而更多的人認為會加重孩子們的負擔。關於青島現行的中考政策,這裡再簡單重複一下:在其他科目組合成績達標的情況下,只根據語數外三主科成績排名錄取。至於這種政策能否減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不想做過多的評論,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這種政策下,學生們的負擔依然很大。
  • 教育部急報:中考大改革!2021中考科目增加,時間變長?
    2021深圳中考政策有所變化,新東方在線中考頻道整理了《2021廣東深圳中考各科目變化調整解讀》,供同學們和家長參考。2021年開始,深圳中考方案就是採用新的中考方案了。也就是說,明年參加中考的學生以及明年之後參加中考的學生,都是採用新中考政策(目前來說)。那麼對於深圳新中考政策,各位家長和學生們都了解清楚了嗎?
  • 委員呼籲為家長減負,當還教育本真
    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準備提出關於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可謂是說出了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很多時候說是給學生留作業,倒不如說是給家長留作業。說是對學生進行考核,倒不如說是對家長的考核。可以說對學生的成績影響最大的並非老師在學校教了多少,而是家長為此付出了多少。有學生的家長,特別是有多個學生的家長,說起裡面的心酸,恐怕都是淚啊!現在的某些老師在群裡布置作業的時候,不知從哪裡拍了幾張試卷,讓學生一個晚上抄完並做好,這只是一科的作業呀!學生會完成嗎?
  • 武漢新中考方案出爐!越學越多越改越難,新中考會增加學生負擔?
    其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由「計分科目+等級呈現科目」組成,計分科目的計分方式為原始卷面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以等級呈現方式作為高中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其中,綜合素質評價各維度評定為C等或以上、所有科目學業考試成績合格的畢業年級學生,方可授予初中畢業證書。
  • 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
    關於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2020
  • 高考作文輔導227(名校作文):留將一面與梅花
    設想,又到了文明城市測評的時節,文明辦、小販、城管,請你任取其一,為其代言,說說文明測評政策改變的初衷,或者感受和思考。要求:自擬標題,選擇一個身份,寫作成文,字數不少於800字。首先,「文明城市減負」是完全符合當前我國經濟建設需求的。如今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脫貧攻堅任務重,處在全面小康的決勝期,又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明者因時而制,制者因時而變」,中央文明辦這一政策可謂是「看似平常卻奇崛」。助推「地攤經濟」,發展擴大就業,增加收入,進而增強了經濟活力,稱得上是水到渠成。
  • 一位泰安家長對中考等級制的「憂慮」:真的合理麼?
    近期,泰安一位家長在泰安民生網向泰安市教育局提出了一個問題:呼籲中考科目全部恢復分數制我們一起來看看:
  • 教育部官宣,把體育和美術納入中考,是全面發展還是增加負擔?
    體育納入中考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座的各位或多或少都經歷或聽說過。但這次美術也橫插一腳:2022年開始,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都成為了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應試教育」這麼多年都備受批判,聲討孩子們成為了考試的機器,這下總算徹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開學第一課,一面自制不規則的五星紅旗,為何得到人們點讚?
    2019年9月1日,《開學第一課》在央視播出,全國各大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幾乎都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這檔節目,雖然很多學生都要寫觀後感,但他們內心更多覺得收穫頗豐。接下來筆者為大家講述一面「不規則「的五星紅旗,為何能讓人們紛紛點讚?我們都知道《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為: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因此咱們就來聊聊五星紅旗這件事情。眾所周知,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 標準提高,分值增加,中考體育終於不再走過場
    我讀書那會兒,體育作為中考科目,在中考中的分量還只有40分。那時候考試是三個項目,一個必考,一個抽籤必考(每年不同),一個自選。其中,每年都要考的是50米,當年抽的是實心球,自選我選的是三級蛙跳。對的,我就是體育這一門科目的學霸。有的人體育是40分,是因為他們只能拿40分,有的人體育拿40分,是因為滿分只有40分。你問我為啥記得這麼清楚?那是因為,從14歲開始到今時今日,我還憤憤不平地認為:憑什麼體育不能和語數英一樣150分滿分?還有為何滿分標準那麼低?
  • 青島中考2021要改革?別被忽悠,現行的中考政策確實減負不少
    昨天一個自媒體公眾號發了「爆炸性」消息,言之鑿鑿說青島中考要恢復原來的考試科目。舉了一堆外地中考政策調整的例子。但是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販賣恐慌,讓家長們都去報假期輔導班。>一、出發點是學生減負。實際上絕大部分學生的成績是一直比較穩定的,自己的學科等級只需要上課跟緊老師,回家完成作業就可以達到目標,不需要加班加點。而沒有達到等級的學生,其主三科成績明擺著,也不做奢望拼等級學科。
  • 高考必考科目或將增添一科?學生慌了
    體育是大多數學生的「瘸腿科目」體育這兩個字說起來很輕鬆,但是包涵的運動門類多了去了,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運動細胞,有的學生不管怎麼訓練,體育就一直都是「瘸腿科目」,對於這些學生來說體育考試就是折磨。暗暗高興的高中生活沒過多久,就聽說高考可能要成為增添體育必考科目,這對於學生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熬過了中考的體育考試,又要迎來高考的體育考試嗎?學生慌了,欲哭無淚。有同學吐槽說「我中考體育考試累成狗的畫面現在還歷歷在目,我不想再經歷一遍」。
  • 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
    現行基礎教育評價體系仍存在「唯分數、唯排名、唯升學、唯文憑」的頑瘴痼疾,「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已成廣泛共識,重智育輕體育,變相擠佔體育等技能科課時成普遍現象,嚴重忽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二、減負政策難以落地。由於對學校考評指標單一,學校以考試成績為指揮棒,為應對各種測評排名,片面追求高分數、名校錄取率和升學率。
  • 百餘委員聯名提案:給中小學生減負 把體育列入必考科目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吳志明領銜提交為中小學生減負的提案,建議重新疏理制定國家教育評價體系,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並給予語文、數學等主科一樣的考分權重,激發學校、家長、學生的內生動力,真正實現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