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自熱鍋掀開零售盲盒

2020-12-20 北京商報

循環需要鏈條,鏈條的完整是保證循環的必要條件,在餐飲行業,無論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餐廳布局還是近年來大火的餐飲零售的崛起,支撐它們運轉的關鍵以及核心就是供應鏈。餐飲產業長期存在鏈條長、分散、生產環節現代化程度低等特點,但隨著大型連鎖餐飲企業的出現和發展以及資本市場的助力,餐飲企業開始從前端擴張開店逐漸向產業上遊延伸,完善產業鏈條,提升對產品的品控能力,提升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開發零售業務、電商業務的餐飲企業越來越多,它們也正在成為推動國內餐飲產業大循環的中堅力量。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國內餐飲行業遭受前所未有的困境,年初的一次海底撈自熱小火鍋脫銷事件讓餐飲企業看到了家庭消費場景的潛力,餐飲企業可以不再局限於門店和門店附近5公裡,觸達更多場景和市場。

小火鍋脫銷

今年2月,海底撈自熱小火鍋的全線脫銷成為餐飲業的焦點。無論超市、外賣平臺還是海底撈線上官方旗艦店,都是「一鍋難求」。這讓餐飲行業看到了餐飲零售的潛力以及補充餐飲企業依賴堂食這塊短板的空間。

海底撈官方渠道發布的《蜀海頤海生產計劃》表示,蜀海供應鏈公司生產能力有限,僅能保障海底撈門店員工餐食,以及為7-11、7Fresh、盒馬等超市提供少量產品。在計劃中,海底撈表示,已經決定採用自建工廠、OEM代加工以及與所在國供應鏈合作等多種方式,在半年內將供應鏈產能大幅提高。

時隔9個月後,北京商報記者走訪頤海位於河北霸州的生產工廠了解到,這裡從3月起開始新建工廠的第一條海底撈自熱小火鍋生產線,目前已建成兩條手工自熱小火鍋生產線和兩條半自動生產線,24小時兩班倒的生產模式。

據頤海霸州方便速食生產線相關負責人介紹,3月20日開始第一條手工生產線的投產,每天自熱小火鍋的產能在1000件左右(18盒/件),隨著人員產能的提升,一個月後該生產線小火鍋的產能提升至4000件/天。至今,該工廠的四條生產線,每天小火鍋的產量為16000件左右。

在現場,工廠小火鍋生產線分為組裝、包裝、碼垛三部分,原材料均是由其他供應商生產並包裝好的半成品,在工廠組裝。除了小火鍋外,頤海霸州工廠也生產酸辣粉、即食米飯等方便食品。目前工廠主要覆蓋華北市場的線下賣場及線上電商等銷售渠道,供應效率相比疫情前得到了明顯提升。

縮短供應鏈

頤海總經理郭強表示,疫情初期脫銷的不僅是自熱小火鍋,還有火鍋底料、複合調味料等產品,有的調味料產品脫銷情況甚至比小火鍋還要嚴重。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突然暴漲的消費端的需求;二是疫情導致交通不暢,供應鏈長時間難以恢復正常狀態。也正是基於此,頤海開始有針對性地做策略性調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縮短供應鏈,建立起區域小循環。

「頤海已經投產的工廠有兩個,分別是馬鞍山工廠和霸州工廠,河南、四川、廣東的工廠正在籌備中,投產後將會覆蓋全國大部分區域,每個工廠的生產計劃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配合調整。更重要的是,每個工廠都能成為頤海建立起的區域小循環的基礎」,郭強說道,「今年疫情發生後,我們意識到縮短供應鏈對於企業應對危機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因此調整每個工廠的供應鏈。以小火鍋產品為例,每個小火鍋的蔬菜、肉、粉條等產品都是由其他供應商為頤海提供的,縮短供應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就近採購,因此頤海的工廠所在地也會吸引頤海的供應商前往建廠,並且很多供應商的供應商也會到該區域建廠,這樣既能保證頤海所需原材料的標準化,也帶動了該區域生產鏈條的運轉,並且能夠有效提升該區域的生產、銷售效率。因為各地區對於不同產品的需求有一定的差異,這種模式能夠提升頤海本身的生產和供應效率。與此同時,頤海各工廠之間也會形成互補和合作,這樣就能逐漸形成頤海在國內市場的循環。」

產業分工

在和君諮詢合伙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看來,海底撈的模式並不容易被複製。海底撈的先發優勢明顯,頤海從海底撈的一個部門獨立成為如今的一家上市公司,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趕上了中國餐飲行業發展的紅利期。如今,國內餐飲企業想要做到海底撈、頤海這樣門檻遠比之前要高,但國內餐飲企業確實應當遵循國家大的經濟發展形勢,思考並設計適合自身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文志宏表示,國家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其中國內大循環又是重點,可以預見的是,國家將會針對消費市場出臺很多拉動消費、擴大內需的相關政策。餐飲作為大消費領域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會因此受到很大影響。

從一些餐飲產業發展更為成熟的國外案例來看,餐飲產業鏈條的每個環節都非常專業,餐飲企業要注重前端餐廳的布局和運營,食品加工工業、採購、種植等環節都有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這也將是國內餐飲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並且這種產業細分發展的趨勢也已經開始顯現,同時也意味著餐飲產業這一個能串聯起一、二、三產業的大鏈條還存在著非常可觀的市場空間。

文志宏表示,推動國內餐飲產業大循環的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資本。從海底撈、頤海的發展脈絡來看,海底撈建立頤海等分支企業之前主要依靠自身較強的造血、供血能力。但如今普通餐飲企業想要做到海底撈這種程度門檻和難度都太高了,並且從頤海的發展經歷來看,尋求資本平臺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對於現在的餐飲企業而言尤其重要,想要謀求長遠發展就需要改變此前傳統的經營、發展思路,學習與資本市場溝通,為未來的布局和發展做足準備。

北京商報記者 郭詩卉 郭繽璐/文並攝

相關焦點

  • 餐飲:家庭消費場景潛力 自熱鍋掀開零售盲盒
    循環需要鏈條,鏈條的完整是保證循環的必要條件,在餐飲行業,無論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餐廳布局還是近年來大火的餐飲零售的崛起,支撐它們運轉的關鍵以及核心就是供應鏈。餐飲產業長期存在鏈條長、分散、生產環節現代化程度低等特點,但隨著大型連鎖餐飲企業的出現和發展以及資本市場的助力,餐飲企業開始從前端擴張開店逐漸向產業上遊延伸,完善產業鏈條,提升對產品的品控能力,提升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開發零售業務、電商業務的餐飲企業越來越多,它們也正在成為推動國內餐飲產業大循環的中堅力量。
  • 盲盒「裂變」餐飲家居也入場 撬動潮玩市場新商機
    ◥泡泡瑪特店內許多年輕消費者在挑選盲盒。萬象城內一排扭蛋機少有人問津。文/圖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吳思「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這句經典臺詞如果放到現在,就應該是「人生就像一個盲盒,你永遠不知道打開是什麼樣子。」近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以暴漲100%的身價在港股上市,盲盒經濟再度成為焦點。
  • 「自熱鍋」輿情口碑排行榜出爐:三隻松鼠差評多 百草味口碑墊底
    可見火鍋這一餐飲類型廣受全國消費者熱愛。「自熱鍋」這一品類,由於不用明火,加水或簡單操作即可實現加熱、煮燉,為消費者呈現出一碗食材豐富、讓人垂涎的美味,被譽為是偉大的懶人食物發明。市場上主流的「自熱鍋」產品主要集中為火鍋類和煲仔飯,海底撈、小龍坎等明星餐飲企業紛紛入局,也不乏三隻松鼠、百草味等零食品牌跨界加入,甚至在「自熱鍋」還孕育了一些網紅品牌。享受「自熱鍋」的方便與美味之餘,消費者也要關注到「自熱鍋」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
  • 你愛吃的「自熱鍋」可能會爆炸
    你愛吃的「自熱鍋」可能會爆炸 2020-11-12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掀開孩子被窩的那一剎那,老母親仿佛打開了盲盒
    文 | 傑西有人說,掀開孩子被窩的那一刻,就像打開了盲盒——你永遠都不知道會看到什麼。不掀開被窩,都不知道原來娃是一個穿著紙尿褲的民間高手。掀開被窩前,這是一個樸實無華的側睡選手 ↓來源:抖音@閃電Hot掀開被子後,這是一個90度轉體的側翻選手 ↓
  • 掀開寶寶被子的那一刻,像打開了盲盒,寶寶千奇百怪的睡姿見過嗎
    可是,當你掀開被子的那一瞬間,就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被子外的小腦袋乖巧可愛,被子內的景象卻大有乾坤。寶寶們這樣千奇百怪的睡姿,你見過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寶寶睡著時,被子下都是什麼情況吧。掀開寶寶被子的那一刻,像打開了盲盒,被外睡得乖巧可愛,被內卻大有乾坤蓋著被子的小可愛
  • 方便的自熱鍋,真的安全嗎?一定要注意哦
    自熱鍋也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什麼是自熱鍋呢?自熱鍋就是不用明火,通過發熱包加水發熱產生溫量,將食材包裡的食材和鍋底充分加熱發熱的方便食品。世面上的自熱鍋五花八門,但是發熱包的主要成分和發熱原理基本相同。
  • 呷哺呷哺限量盲盒失語 專家:打盲盒旗號「割韭菜」很難立足
    之後,包括名創優品、酷樂潮玩在內,不少年輕企業也湧入盲盒市場,並且用了不到三年時間,搶佔了潮玩市場半壁江山。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內潮玩市場規模增長迅速。2015年,國內潮玩零售市場的規模為63億元,到了2019年,國內潮玩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0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4.6%。其中,盲盒的銷售規模約為100億元,佔比約為一半。
  • 從IP切入做重盲盒,十二棟文化打造潮玩全產業鏈「星特寫」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並在過去數年見證了快速增長,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63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4.6%。隨著泡泡瑪特的上市,潮玩公司被進一步推到了風口。潮玩公司十二棟文化此前的衍生品業務是毛絨玩偶、日用品、手辦三種實體產品,在其線下門店「LLJ夾機佔」零售為主,另有IP授權等輔助業務。
  • 沒想到,盲盒也成了頂流
    今年「聖誕季」,星巴克推出了聖誕盲盒,其中包含自主設計的7款小熊玩具,單價108元,同時附贈一張星禮卡。包括瑞幸、宜家、名創優品等品牌,也都加入了自製盲盒商品的大軍。據報導,名創優品近期推出的某款盲盒還包含有鑽石/水晶,最大的鑽石有1克拉。此前,娃哈哈、麥當勞、旺旺、九陽、全家、奈雪、呷哺呷哺等多家零售企業,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盲盒產品。
  • 寶媽:掀開被子的瞬間,就像在開盲盒
    寶寶的睡姿能有多「超綱」?寶媽:就像在開盲盒  網上一段萌娃奇葩睡姿集錦火了,寶媽們紛紛拍攝自家調皮蛋的睡姿,奇葩程度一個賽一個,寶媽表示,掀起被子的瞬間就像在開盲盒,真是太可愛了!  這位寶寶是在睡夢中練習「飛毛腿」嗎?還是在修行輕功水上漂?
  • 盲盒撐起泡泡瑪特千億市值 潮玩行業「漲潮」
    記者了解到,盲盒的特別之處在於,買家在購買之前不能提前知道裡面的內容,買到哪款玩偶也全憑運氣。正是盲盒帶來的這種未知的驚喜,讓很多人表示「一入盲盒深似海」「根本停不下來」。   有研報顯示,預計泡泡瑪特2021年將推出131個盲盒新系列,相關IP數量增加至58個,並預測至2024年泡泡瑪特營業收入或超百億元。   除此之外,莊帥認為,泡泡瑪特能夠走向成功,主要依賴於IP新零售跟盲盒二者相結合,如果IP不好,盲盒也是不會有人玩的。
  • 買菜買機票也能玩盲盒?——歡迎來到盲盒的世界
    現在是,人生就是一盒盲盒,你永遠都不知道會抽中什麼。害,還不是因為現在的盲盒市場太火爆!盲盒作為當今炙手可熱的玩具,已經逐漸從一個簡單的潮玩,轉變成現代人的「主流娛樂」和「社交工具」,如果你也玩盲盒,那我們就是好朋友!如果你不太清楚盲盒是什麼,那嚯小二給大家說一下。
  • 70家餐飲品牌零售業務現狀:要給餐飲新零售潑一盆冷水
    在2018年,餐飲新零售的風頭一時無兩。到了今年,餐飲新零售卻頻頻遇冷,諸多項目或夭折、或轉型、或調整,許多產品的銷量也不盡如人意,唱衰之聲漸漸興起……餐飲新零售還能不能做?怎麼做?有哪些坑千萬不能踩?內參君統計並探訪了70家餐飲品牌的零售業務現狀,且來一看究竟。
  • 2018餐飲新零售年會圓滿落幕,精細化運營決勝餐飲新零售
    11月17日,由商有(TG)外賣管家與極致薈主辦的2018餐飲新零售年會在上海虹橋錦江大酒店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贏在精細化運營」為主題,邀請眾多知名餐飲品牌創始人、投資機構大咖以及商學院教授等重量級嘉賓出席,聚焦新零售風口,共話2018餐飲行業新風向。
  • 「頂流」盲盒是下一個新風口嗎?
    今年「聖誕季」,星巴克推出了聖誕盲盒,其中包含自主設計的7款小熊玩具,單價108元,同時附贈一張星禮卡。包括瑞幸、宜家、名創優品等品牌,也都加入了自製盲盒商品的大軍。據報導,名創優品近期推出的某款盲盒還包含有鑽石/水晶,最大的鑽石有1克拉。此前,娃哈哈、麥當勞、旺旺、九陽、全家、奈雪、呷哺呷哺等多家零售企業,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盲盒產品。
  • 小龍坎、喜茶是怎麼做零售的?首份餐飲零售報告發布!
    今天(19日)下午,業內首份「餐飲零售報告」正式發布! 《品牌餐飲企業預包裝食品零售狀況研究報告》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與餐寶典(NCBD)聯合推出,後者是國內首家專注於新餐飲的大數據研究與測評機構。
  • 奶茶店火鍋店推盲盒 表情包被做成盲盒 盲盒出圈 另一種流量變現
    每日商報訊 自6月1日主營盲盒產品的POP MART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以來,盲盒再度成為市場熱門「題材」。記者發現,盲盒市場的新動態不斷,微信頭部表情包IP乖巧寶寶加入了「盲盒大軍」,泡泡瑪特為之推出了乖巧寶寶盲盒,最近正在多平臺發售。
  • 香飄飄奶茶自熱鍋:奶茶與火鍋碰撞,超多配料加倍快樂
    這款奶茶自熱鍋整體包裝以黃色為基調,給寒冬中增添了一抹溫暖;鍋身上搭配的小圖畫也「萌意」十足,充分滿足了顏控的需求。香飄飄這款奶茶自熱鍋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僅可以滿足一人隨心所欲DIY的快樂,也可以成為小夥伴們齊歡聚的寶藏食品。而且料夠多,鍋夠大,不論你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香飄飄奶茶自熱鍋前都能讓你幸福感爆棚!
  • 去年的爆款盲盒,今年有點「盲」
    這是時代消費能力、心理改變和行為改變的一種必然,盲盒只是一種載體而已,恰恰契合了這種時代環境,也符合了消費趨勢的變化。 前不久,因盲盒而聲名鵲起的泡泡瑪特近期獲得新一輪融資。他們家的盲盒有多火?記者發現,在泡泡瑪特旗艦店單價59元的盲盒,平均月銷量大部分都上萬,其中「在線抽盲盒」高達8萬次。單價低、復購率高,成為盲盒市場的重要特點。此外,泡泡瑪特被傳即將赴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