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衝刺名解10 | 經驗學派、批判學派、媒介環境學派

2020-09-20 胡師姐新傳考研

衝刺明解合集➡️公號:胡師姐新傳考研

很快,九月的到來催促著大家完成三輪一次次的復盤和輸出,為了提高小可愛們複習效率和戰鬥熱情,胡師姐團隊也跟大家一起打卡衝刺

很快,九月的到來催促著大家完成三輪一次次的復盤和輸出,為了提高小可愛們複習效率和戰鬥熱情,胡師姐團隊也跟大家一起打卡衝刺 !!

既然要衝刺,小夥伴們就要過好每一道關,而名詞解釋作為第一關可不容小覷。在名詞解釋中撿分順利,可以獲得更多時間完成後續答題。走好這一步,信心倍增!

今天我們 嘔(zai)心(xian)瀝(tu)血(tou)地整理了一百多道考前必備名解,為大家提煉了最基礎且必備的內容!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經驗學派、批判學派、媒介環境學派」的名詞解釋,拿起你的小本本查漏補缺叭 !!

傳播學的經驗學派,主要指以美國學者為代表的傳統學派,他們在傳播學研究中佔有主流地位。他們多從行為主義角度進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經驗材料和實證考察,故自稱為經驗學派。(定義)

其基本前提為:一社會現象具有自身的客觀性,這些客觀性可以通過科學方法加以揭示;二人類有能力開發或設計出揭示社會現象之客觀性的科學方法;三任何關於社會現象的理論和假設,都能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得到證明或否定。(前提)

研究特點包含實用主義的研究目的;多元主義的社會觀;關注焦點集中在傳播效果上。(特點)

原則如下,一研究程序應具有客觀性和可重複性,用於調查和分析的方法和技術不能隨意變更,以便為其他學者提供驗證的手段;二社會科學家的首要目標,是收集和提供關於理論假設的無可爭議的科學數據和材料;三通過公開的學術討論,建構關於社會現象的一般理論模式或定理。(原則)

社會現象和人的行為複雜,而可測定、可量化的經驗材料是有限的,尤其是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的理性和精神活動,在許多情況下並不能單純地用經驗材料就能夠說明;當下,其研究主要依靠問卷調查和控制實驗;其研究所依賴的主要是個人或小群體層面上的經驗材料,對微觀現象有一定效用,對宏觀情況缺乏有效手段;無法做到純客觀。(局限)

伊裡調查,拉扎斯菲爾德所進行的選民調查,採用了精心設計的方法和程序。(例子)

經驗學派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傳播與人的行為問題上,著意探索如何通過傳播來控制和修正人的行為,這些研究對社會管理來說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但他們忽視和迴避了許多宏觀問題,如社會結構、社會制度等。(評價)

批判學派是持不同於美國實證分析、經驗研究派別立場,堅持批判觀和方法進行的研究的總稱。(定義)

批判學派是在法蘭克福學派的影響下,以歐洲學者為主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學派。(起源)

批判學者認為促銷文化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一般傾向;他們著重分析大眾傳媒是怎麼樣表現和強化這一傾向的;關心的焦點是資本主義壟斷媒介是如何剝奪了人的尊嚴和自由的;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探討恢復這些被剝奪的人的基本價值的方法和途徑。(觀點)

流派主要包含四個,一以霍克海默、馬爾庫塞、阿多諾為代表的法蘭克福學派,二以默多克、格爾丁為代表的政治經濟學派,三以霍爾、莫利為代表的文化研究學派(伯明罕學派),四以葛蘭西、阿爾都塞為代表意識形態理論流派。(流派)

對現行的資本主義持否定態度;他們更多將傳播理論和社會理論結合在一起,著重考察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相關的宏觀問題;批判學派在方法論上以思辨為主,反對實證主義態度,也一定程度上表明其研究有主觀化傾向。(特點)

媒介環境學一詞最早由麥克盧漢提出,由尼爾·波茲曼正式使用,波茲曼對媒介環境學的定義為:把媒介當作環境的研究。(定義)

媒介環境學派是傳播學三大學派之一,也稱為媒介生態學。產生於20 世紀60 年代,是繼經驗學派和批判學派之後形成的傳播學派。(起源)

研究學者主要有麥克盧漢、尼爾·波茲曼、劉易斯·芒福德、哈羅德·伊尼斯、詹姆斯·凱瑞等人。(主要人物)

媒介環境學研究的內容有:作為感知環境的媒介;作為符號環境的媒介;單一媒介環境或多重媒介環境。(研究內容)

該學派主要理論命題包含三個:①媒介環境學假定傳播媒介在將數據或信息從一個地方傳遞到另一地方時並不是中性、透明或無價值的渠道,會受到媒介的內在物質結構和符號結構的影響。②媒介環境學同樣假定每一媒介那套專門的物理和符號特徵為其帶來了一套偏倚或傾向。③媒介環境學進一步指出媒介會促使各種不同的物質的,知覺的、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因果關係,它們與媒介獨特的內在偏倚有關。(理論命題)

媒介環境學派弱化了麥克盧漢理論中的決定論色彩,從認識論的角度,提出了媒介格式對符號編碼、解碼的影響。(特點)

!!

既然要衝刺,小夥伴們就要過好每一道關,而名詞解釋作為第一關可不容小覷。在名詞解釋中撿分順利,可以獲得更多時間完成後續答題。走好這一步,信心倍增

今天我們

嘔(zai)心(xian)瀝(tu)血(tou)地整理了一百多道考前必備名解,為大家提煉了最基礎且必備的內容!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經驗學派、批判學派、媒介環境學派」的名詞解釋,拿起你的小本本查漏補缺叭

!!

1

經驗學派(Empirical School)

(定義+前提+特點+原則+局限+例子+評價)

傳播學的經驗學派,主要指以美國學者為代表的傳統學派,他們在傳播學研究中佔有主流地位。他們多從行為主義角度進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經驗材料和實證考察,故自稱為經驗學派。(定義)

其基本前提為:一社會現象具有自身的客觀性,這些客觀性可以通過科學方法加以揭示;二人類有能力開發或設計出揭示社會現象之客觀性的科學方法;三任何關於社會現象的理論和假設,都能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得到證明或否定。(前提)

研究特點包含實用主義的研究目的;多元主義的社會觀;關注焦點集中在傳播效果上。(特點)

原則如下,一研究程序應具有客觀性和可重複性,用於調查和分析的方法和技術不能隨意變更,以便為其他學者提供驗證的手段;二社會科學家的首要目標,是收集和提供關於理論假設的無可爭議的科學數據和材料;三通過公開的學術討論,建構關於社會現象的一般理論模式或定理。(原則)

社會現象和人的行為複雜,而可測定、可量化的經驗材料是有限的,尤其是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的理性和精神活動,在許多情況下並不能單純地用經驗材料就能夠說明;當下,其研究主要依靠問卷調查和控制實驗;其研究所依賴的主要是個人或小群體層面上的經驗材料,對微觀現象有一定效用,對宏觀情況缺乏有效手段;無法做到純客觀。(局限)

伊裡調查,拉扎斯菲爾德所進行的選民調查,採用了精心設計的方法和程序。(例子)

經驗學派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傳播與人的行為問題上,著意探索如何通過傳播來控制和修正人的行為,這些研究對社會管理來說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但他們忽視和迴避了許多宏觀問題,如社會結構、社會制度等。(評價)

2

批判學派(Critical School)

(定義+起源+觀點+流派+特點)

批判學派是持不同於美國實證分析、經驗研究派別立場,堅持批判觀和方法進行的研究的總稱。(定義)

批判學派是在法蘭克福學派的影響下,以歐洲學者為主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學派。(起源)

批判學者認為促銷文化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一般傾向;他們著重分析大眾傳媒是怎麼樣表現和強化這一傾向的;關心的焦點是資本主義壟斷媒介是如何剝奪了人的尊嚴和自由的;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探討恢復這些被剝奪的人的基本價值的方法和途徑。(觀點)

流派主要包含四個,一以霍克海默、馬爾庫塞、阿多諾為代表的法蘭克福學派,二以默多克、格爾丁為代表的政治經濟學派,三以霍爾、莫利為代表的文化研究學派(伯明罕學派),四以葛蘭西、阿爾都塞為代表意識形態理論流派。(流派)

對現行的資本主義持否定態度;他們更多將傳播理論和社會理論結合在一起,著重考察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相關的宏觀問題;批判學派在方法論上以思辨為主,反對實證主義態度,也一定程度上表明其研究有主觀化傾向。(特點)

3

媒介環境學派(Media Ecology)

(定義+起源+主要人物+研究內容+理論命題+特點)

媒介環境學一詞最早由麥克盧漢提出,由尼爾·波茲曼正式使用,波茲曼對媒介環境學的定義為:把媒介當作環境的研究。(定義)

媒介環境學派是傳播學三大學派之一,也稱為媒介生態學。產生於20 世紀60 年代,是繼經驗學派和批判學派之後形成的傳播學派。(起源)

研究學者主要有麥克盧漢、尼爾·波茲曼、劉易斯·芒福德、哈羅德·伊尼斯、詹姆斯·凱瑞等人。(主要人物)

媒介環境學研究的內容有:作為感知環境的媒介;作為符號環境的媒介;單一媒介環境或多重媒介環境。(研究內容)

該學派主要理論命題包含三個:①媒介環境學假定傳播媒介在將數據或信息從一個地方傳遞到另一地方時並不是中性、透明或無價值的渠道,會受到媒介的內在物質結構和符號結構的影響。②媒介環境學同樣假定每一媒介那套專門的物理和符號特徵為其帶來了一套偏倚或傾向。③媒介環境學進一步指出媒介會促使各種不同的物質的,知覺的、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因果關係,它們與媒介獨特的內在偏倚有關。(理論命題)

媒介環境學派弱化了麥克盧漢理論中的決定論色彩,從認識論的角度,提出了媒介格式對符號編碼、解碼的影響。(特點)

/END/

小編 |悅悅

責編 | 北北

相關焦點

  • 新傳考研的傳播學學派——批判學派、經驗學派、媒介環境學派……
    任何學科的發展在前進的過程中都會分化出不同的學派,他們在各自的學術領域有合作也有爭論。傳播學在宏觀層面基本被認為存在「三大學派」,一般將其劃分為經驗學派(empirical school,又被稱作經驗-功能學派、管理學派),批判學派(critical school,又被稱作結構主義符號——權力學派),媒介環境學派(media ecology school),陳力丹也將其稱為——控制論學派。
  • 經驗學派、批判學派、媒介環境學派/一篇搞定傳播學理論最難考點
    此外,在答題的時候,同學們會更傾向於使用經驗學派和媒介環境學派的理論,原因就在於,批判學派這一塊知識點在許多同學的腦子裡就是一團亂麻,答題需要提取信息的時候就很難提取到。今天,學姐就給大家整理了學派的相關知識點,關於學派的劃分,學界有很多標準和劃分方式。
  • 芝加哥學派、哥倫比亞學派、法蘭克福學派、伯明罕學派
    今天我們 嘔(zai)心(xian)瀝(tu)血(tou)地整理了一百多道考前必備名解,為大家提煉了最基礎且必備的內容!(代表學者與理論)芝加哥學派為美國社會學的研究奠定了經驗的基礎,賦予美國社會學一種應用和改良的影響,並開展了早期的傳播效果研究。
  • 批判學派包括哪些學派,各有哪些特點 | 19北大傳播學碩
    2019北大傳播學碩862簡答3:批判學派包括哪些學派,各有哪些特點 答題思路 這道題採用總分結構,設問內容對應的是批判學派的基礎知識,只要回答其學派和對應特點即可。 參考答案 批判學派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歐洲,在7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是與實證經驗學派相對立的另一套理論源流。這一學派從宏觀入手,強調用整體的眼光把大眾傳播與社會環境聯繫起來進行考察,尤其重視大眾傳播制度與整個社會、政治統治以及意識形態之間的關係。
  • 批判學派包括哪些學派,各有哪些特點|19北大傳播學碩真題解析
    2019北大傳播學碩862簡答3:批判學派包括哪些學派,各有哪些特點答題思路 這道題採用總分結構,設問內容對應的是批判學派的基礎知識,只要回答其學派和對應特點即可。參考答案 批判學派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歐洲,在7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是與實證經驗學派相對立的另一套理論源流。這一學派從宏觀入手,強調用整體的眼光把大眾傳播與社會環境聯繫起來進行考察,尤其重視大眾傳播制度與整個社會、政治統治以及意識形態之間的關係。
  • 何宇虹: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批判
    可以說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是在法西斯德國和消費主義的美國這兩種典型的社會環境之中形成的。  二、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主要內容  在了解該理論的主要內容(或觀點)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文化的認識和界定。
  • 為何法蘭克福學派被稱為命運多舛的悲觀主義批判者?
    近期,我們烽火臺將進行一系列傳播學派的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並在文末留言互動~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批判學派的代表之一:法蘭克福學派,下面就一起看看吧!作為批判學派的開山鼻祖,法蘭克福學派最大的特點也許就在於不屑地、毫不妥協地批判。
  • 考研新傳:批判學派的主要知識點
    :考研新傳的小夥伴們看過來,今天幫幫要和大家說的是批判學派中的主要流派及各自特點盤點,一起來看看吧。該學派與經驗學派有著根本分歧,集成了德國哲學思辨傳統,集中研究商業化體制下的文化工業以及資本主義的文化統治本質,屬於傳播學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 新聞傳播考研考點| 傳播學三大學派之一媒介環境學派
    小鐸說:傳播學學派知識點是每年考研的硬骨頭,主要有三個學派:經驗學派、批判學派和媒介環境學派。學派相關的知識點僅靠背參考書是很難掌握好的。如果報考院校重點考察學派更是要從現在開始積累、去理解、分析才能寫出最好的答案。
  • 優秀作業丨芝加哥學派、哥倫比亞學派、美國主流學派
    芝加哥學派的研究集中在「傳播行為是如何構建和維繫社會的」,哥倫比亞學派將研究對象窄化為效果問題(以及受眾研究),將傳播定義為社會控制。2,理論視角,芝加哥學派更注重動態過程(環境因素),哥倫比亞學派則強調靜態結構(通常認為是短時間的 個人的 行為和態度上的效果)。
  • 一文搞定批判學派,建議你直接列印!收藏起來!
    >批判學派的主要觀點和特點(2020北大新傳334)簡述批判學派各學派的特點和影響(2019北京大學)簡述政治傳播學的研究內容(2019上海交通大學)說明經驗學派/批判學派在方法論、社會觀和傳播觀上的差異(2018華南理工大學)利用傳播政治經濟學派的觀點分析其對中國傳播業現狀的借鑑意義
  • 傳播學三大學派的整理來啦,快來復盤一下吧!
    提到學派總是一臉懵?今天帶你一文讀懂學派!傳播學的研究中存在著一些重要的學派,了解這些學派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開拓我們的研究視野是有助益的。關於傳播學的主要學派,常考的是經驗學派、批判學派以及媒介環境學派。
  • 評析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
    法蘭克福學派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大學派之一,該學派認為,馬克思主義作為批判資本主義的理論並沒有過時,而且在馬克思主義的整個學說中最有價值的就是對資本主義所作的批判,為此,他們高舉起發揚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的旗幟,越出了抽象的思辨王國,積極關心社會問題,致力於從經濟、政治、法律、文學藝術、社會心理等各個方面去研究和批判資本主義,從而形成了法蘭克福學派特有的 「社會批判理論
  • 凱瑞為什麼回到芝加哥學派?
    凱瑞稱這種美國傳播研究史是標準歷史(standard history),它是一種「誤導」,最大的問題是,「取消至少說是偏離了對於現代自由資本主義民主的批判」[1]18。凱瑞表面上批評的是傳播的「傳遞觀」寫就的大眾傳媒史,實際上批判的是傳播的「傳遞觀」。 那麼,凱瑞實際的主張就是,大眾傳媒研究應當加入「對現代自由資本主義民主的批判」中。
  • 同為市場學派,奧地利學派經濟學與芝加哥學派的區別是什麼?
    但實際上,這兩個學派的市場觀有著重要的區別。 首先來看芝加哥學派。芝加哥學派認為,現實的市場就是理想的狀態,本身就是均衡的,或者是近似均衡的,也就是說,自由市場已經實現了資源的最優配置。他們支持市場,是因為他們相信市場是完美的。
  • 2017考研傳播學教程筆記:傳播學的主要學派
    本書內容比較多,知識點比較散,因此在衝刺階段的複習擁有一本複習筆記是很必要的,下面是傳播學教程複習筆記。   第十四章 傳播研究史和主要學派   第二節 傳播學的主要學派   一、傳播學的經驗學派   定義:從經驗事實出發,以經驗性方法考察社會現象的社會科學流派。尤指以美國學者為代表的主流傳播學。
  • 奧地利學派與芝加哥學派的重要區別
    只有一系列非均衡價格才能引發競爭過程,這是現實市場的特徵,也是奧地利學派相比芝加哥學派更具有生命力的特點。 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和芝加哥學派經濟學都是親市場學派,他們在經濟政策取向上有很多共同之處,都倡導自由市場機制,要求減少政府干預,因此有不少人將這二者混為一談。但實際上,這兩個學派的經濟理論本身有著重要的區別,這主要體現在均衡模型在各自理論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上。
  • 學派系列|有一群社會學老哥創建了個芝加哥學派讓我們背到頭禿
    其實從去年10月重讀《傳播學史》以來,七姐就斷斷續續寫完了傳播學的歐洲起源。歐洲起源的部分講完了,不如今天就來掰扯掰扯我們聽過最多的、也是在備考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美國的傳播學」。這將是知識體系非常複雜的一章,七姐會拆成多篇文章來講哦。今天,我們就從大名鼎鼎的「芝加哥學派」講起。
  • 一文讀懂芝加哥學派和奧地利學派的區別
    為了快速說明觀點的差異,讓我從本人的教學經驗中舉一個例子。這是一堂微觀經濟學原理課,我們使用的是格沃特尼(Gwartney)、斯特魯普(Stroup)等人編寫的(優秀)教科書。在第一章中,他們列出了一些經濟學思維方式的指導方針或原則。我記得是諸如「人們對激勵做出反應」和「總是存在權衡」之類的項目。這些都毫無爭議,每一個經濟學家都會同意,以上對於讓本科生「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是很重要的。
  • 心理十大學派之——意動心理學派
    意動心理學派與馮特的內容心理學幾乎同時產生,創始人布倫塔諾。    布倫塔諾1838年1月16日出生於德國望族,他的學生斯圖姆夫、厄稜費爾和弗洛伊德等均是心理學史上的重要人物。布倫塔諾是天主教徒,他的思想深受經院哲學的影響,以為靈魂就是心理現象,研究靈魂也就是研究心理現象。他認為心理學的對象不是感覺、判斷等的內容,而是感覺、判斷等的活動。他稱這種活動為心理的活動或意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