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個人的欲望被無限放大而能力不足以支撐

2020-12-27 藍夢沙華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不過是治標不治本、隔靴搔癢罷了

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韓國的人均收入比較高,每月的1800人民幣,這並不是很多。

是否能提高,本質上不是什麼補貼的問題,而是生育價值不被承認的事實,是經濟發展層面的問題,同時也並不是經濟的問題,更是個人的欲望被放大的問題。

如果只是補貼就能提高,那這個事情就太簡單啦。日本為了提高生育率,幼兒園都免費,然而日本還每年自然減少四十多萬人口。韓國只有令人絕望的0.92。

單純從男女角度的經濟來講,男性從婚姻生育中佔到了便宜,而又願意承認女性生育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甚至有些男性還很惡劣,甚至不願意為女性為他生育付出任何的經濟行為。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很大的一部分,看得多了,虧本的「買賣」自然就不幹了。

從個人經濟上看,如今很多人連自己才剛剛養的活,還沒有存款,不要說生孩子,都不敢辭職,否則第二天就沒錢吃飯了。

這裡肯定有人要反駁了,以前的人那麼難,怎麼就可以生養這麼多孩子,現在的人養一個都覺得困難呢?

道理不是很簡單的嗎?以前是放養式養娃,給口飯吃,病不死,餓不死就可以了,養兒成本並不高。現在只要是孩子的東西,什麼都貴,幼兒園的學費堪比大學學費,生活費堪比成人,學位還需要連夜排隊靠搶。

對於中國家長而言,孩子是家長的底線。不說要給孩子最好的,起碼不能差太多。現在很多資源都不平衡,尤其是教育資源,真的是差太多,生下來的孩子未來階層不說跟自己一樣,甚至還有下跌的風險。

這是廣大的家長們所不能接受的,他們寧願少生,把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在一塊「投資」到一個孩子身上,希望孩子的階層要比自己高,至少要不能比自己差。所謂的二胎、三胎、自然也就沒有了。

從宏觀發展上來講,生育率的下降,是發展的正常階段。

以前的日子不好過,現在的日子好過了,自然就不願意去過以前不好過的日子,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內心想法。

然而,生娃不容易,養娃也不容易,女性生育價值、權益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女性生育太多個孩子,只會讓自己重新回到那種不好(苦難)的日子中。

如果說以前沒有過過好日子也就罷了,靠自己的努力過上好日子了,誰還願意再回到以前的苦難日子呢。

硬是逼著人回到以前的那種「苦難」日子,那只能讓一部分女性、男性用腳投票,寧願交「單身稅」也不願意生育、多生孩子。

所謂的給補貼並沒有什麼用,這個並不是給了補貼就能提高得了的,就跟救急不救窮一樣,救急只能度過一時的困難,但是要改變貧困的事實還需要自身的努力,還有社會環境的塑造。

然而,保障女性的權益、保障孩子的權益,又是一個複雜而龐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相當於陣痛,並不能一下全部到位,事實上也會不允許一下到位,甚至不後退都算不錯了。

既然生育孩子如此降低個人的生活質量,甚至回到了從前小時候那個拼命需要逃離的「苦難」,誰還會去生育孩子呢?

就像要脫貧,就得先吃飽穿暖,才能去談教育、精神建設。

要解決生育率問題,要先解決經濟問題,如解決女性生育、育兒權益保障問題。孩子的受教育資源不平等,談提高生育率,沒有任何意義,隔靴搔癢,治標不治本。

個人的欲望被無限制的放大,早就不滿足已經被在暗中得到的各種社會資源。

以前的人很容易滿足,現在的人總不是不太容易滿足,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的階層還可以提得更高,能得到更好的。可惜,能力不足以滿足欲望,又不願意承認自身能力不足以支撐欲望,便將錯誤甩給社會,是社會太難,是自己懷才不遇。

例如那些靠著名牌大學,靠著讀書已經脫離了原生階層,卻天天喊著我沒有好工作,收入不高,我太難的那些人。領著月薪1到2萬的白領們,天天喊著孩子培訓費貴,錢不夠用,尤其是那些熱衷凡爾賽文學的,都是那群人在玩。

這才是更為重要的原因。

相關焦點

  •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什麼辦法可以提高生育率 人口減少帶來的...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什麼辦法可以提高生育率 人口減少帶來的問題時間:2020-12-16 18:33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什麼辦法可以提高生育率 人口減少帶來的問題 今日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的消息引起眾人熱議,那麼到底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給你多少錢願意生二胎?人口減少帶來的問題有哪些?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 解決生育率低的問題   原標題: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
  •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2021年生育補貼金怎麼領取?附領取條件
    近幾年,全球生育率都比較低,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各國紛紛下達生育補貼。那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2021年生育補貼金怎麼領取?領取條件是怎樣的呢?一、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在如今這個連自己的快養不活的社會裡,不要說生養孩子,連談個戀愛都特別困難。有人肯定要反駁了,怎麼會連談個戀愛都困難?
  •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如何計算生育津貼?看過來!
    近日,韓國通過生育津貼提高生育率的新聞被大家熱議。原來,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並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此外,韓國政府還將一次性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
  • 生育補貼挽救得了中國的低生育率嗎?
    韓聯社報導稱,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15日敲定「第4次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基本計劃」,每月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重獎生孩子,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該育兒補助,並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
  • 日本一地方政府為提高生育率推出「凍卵補貼」
    為提高生育率、逆轉人口減少的趨勢,日本政府近年來頻出「大招」。首都東京附近的浦安市政府宣布設立「凍卵補貼」,幫助暫時不想生育的女性居民冷凍卵子,以便她們在日後仍然能生育自己的孩子。  千葉縣浦安市位於東京以東,是東京迪士尼樂園所在地。
  • 放開三胎政策真的會提高人們的生育欲望嗎?
    關於放開三胎的政策,我最近看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放開三胎政策就好比很多公司對待客戶,年輕人屬於新客戶,就類似於我們說的頭胎,保證每個新客戶買個產品,二胎就類似於新客戶有點兒發展不動了,然後再發掘發掘老客戶的資源,三胎政策就類似於政策對於年輕人已經完全沒有作用了,只能回過頭來再薅一薅老客戶的羊毛,再深度發掘一下老客戶的潛力,讓那些有實力,有能力的老客戶再發揮發揮餘熱
  • 中國人口生育率破警戒線,送房子、開放三胎能讓年輕人為國生娃嗎
    當前我國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經演變成為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和年輕人不願意生娃之間的矛盾。現在很多年輕人陷入低欲望狀況,不想談戀愛,也不願意結婚,更別說生小孩了。
  • 哪怕放開生育,中國生育率也不會上升
    02放開生育,也提高不了生育率有人把不生娃,歸咎於生不起。最近韓國也加入了生娃補貼大軍。那結果呢,大家還是不生。所以,憑什麼覺得現在中國放開生育,生育率就會上漲呢?不管從哪方面的數據和事實都表明,開放生育,對中國生育率毫無影響,該跌還是跌。那為什麼我還要呼籲全面放開生育呢?生育權本來就是基本人權,讓想兒孫滿堂的家庭實現願望,不是很好的事情嗎?
  • 生育率跌破預警線:如果生三胎獎勵一套房,你會多生育孩子嗎?
    我國生育率跌破預警線,應如何應對,如何才能提高生育率,網上出現了3種辦法。網上提高生育率的三種辦法1、國家給予生育補貼有專家認為,要提高生育率,由國家提供生育補貼,已刻不容緩,目前國外普遍都提供生育補貼鼓勵生育。
  • 韓國為了提高生育率,實施每月一千八補貼,覺得有效果嗎?
    近些年來,很多國家為了提高生育率,想盡辦法,各種有利條件提供,但效果不明顯,近日據韓媒體報導稱,韓15日敲定「第4次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基本計劃」。為此韓國zf多次鼓勵不果後,實行了補貼。這是國際上首次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實施的貼補方案,韓z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並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這是為了解決國際上生育問題提供了一個方案,但是,有用嗎?
  • 提高生育率應該靠獎而不能靠罰,更不能靠強制
    2018年8月14日,《新華日報》刊發了南京大學教授劉志彪、張曄聯合撰寫 的文章《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國家政策既不應該限制生育,也不應該強制生育。」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低生育率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都通過減稅和現金獎勵的方式來補貼多孩家庭的養育成本。根據我們的分析,世界上的低生育率的國家一般用GDP2% 到GDP5%來補貼家庭撫養小孩。我們在很多文章已經論證了在中國的大城市的育兒痛苦指數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
  • 新華日報建議:立刻全面放開生育,發放補貼,想生孩子的趕緊看!
    譬如,在社會撫養費方面,文章建議提取存量撫養費資金用於生育補貼,減輕財政壓力:「目前不應再對超生子女的家庭收取社會撫養費,相反我們應提取存量的社會撫養費用於生育補貼。考慮到我國社會撫養費已經徵收了30年,存量資金應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理論上可以支撐一兩年內對二孩家庭的生育補貼。
  • 媒體稱我國總和生育率已破警戒線,生三胎高考加50分可解決?
    但如果用在多生孩子多加分上,也可能降低人們生育欲望,在教育軍事競賽模式之下,加分也是在增加教育成本,人們還會細入盤算少生和多生哪個划算。三、21世紀日本面臨的國難,需要我們認真分析並引以為戒國難這個詞我們都不陌生,而即便將低生育率視為國難的日本,在25年間的不斷努力鼓勵生育這件日本大事上,真金白銀去補貼,仍未回到1.5以上。
  • 據說德國政府為了鼓勵生育,給每個新生兒60萬補貼,這是真的嗎?
    對於人口負增長,大家可能以第一個想到的國家是日本,2018年日本的生育率為1.42,也就是每個日本婦女平均生育1.42個孩子。1.42的生育率是什麼概念?非常低!不過日本的生育率還不算是最低的,韓國的生育率在去年已經跌破的1,生育率為0.98,也就是說一對夫婦只生育不到一個孩子。打個比方,假如父輩的人口為1000萬, 那么子輩的人口只有500萬不到了。假如繼續維持這個生育率,那麼再下一輩的人口連250萬都不到了。
  • 省政協委員張朝祥:全面放開生育政策,鼓勵和補貼生育
    昨天,正在參加河南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張朝祥提出,政府應建立一套完整的生育補貼機制,解決適育家庭的後顧之憂,讓更多的適育夫妻積極生育二胎。據張朝祥介紹,國家全面放開二孩之初,專家曾預測2018年將是新生兒出生高峰,每年至少超過2000萬。如今,2018年已經過去,不僅沒有迎來所謂的出生高峰,卻首次跌破了1500萬。其實,這種趨勢在2017年就已經表現出來了。
  • 法國鼓勵生育堅持60年,每年補貼830億歐元……
    法國意識到了人口危機的嚴重性,他們在戰後便立即出臺了鼓勵生育的政策,並制定了多子女家庭卡制度。其中,政府給生育8個或以上孩子的女性頒發「法國家庭榮譽勳章」,而這一制度延續至今。 二戰時,生育率又有所下降。戰後他們隨即出臺鼓勵生育政策,以期提高家庭的養育能力。在法國,婦女只要一懷孕,有關的醫療費用就100%報銷,直到孩子出生為止。
  • 生育率,我需要的不只是經濟補貼,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
    最近比較火的話題之,是生育率的問題。有人說,要想提高生育率,應該提高生育補貼。有人說,提高生育率就應該讓女性的生育價值被承認,兒童安全保護做到位。但是最根本上的應該是提高女性和兒童的身心健康,保證她們的安全、健康和良好的發展前景。為什麼這麼說呢?從身體上來說,女性生了孩子基本上都需要產後的修復。如果修復的不好,健康就大打折扣,直接影響以後幾十年的身體健康。而產後修復,不僅僅是需要金錢的支持,還有技術的支持。
  • 儲殷:解決生育率問題國家必須補貼
    對於目前生育率越發下降的情況,專家儲殷提出了一項意見,想要解決生育率低的問題,國家必須要給出相應的補貼,能夠然年輕人減輕生育壓力、養兒壓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想要提高生育率有啥辦法呢?還是需要政府插手,各項補貼都弄齊了,房價穩定了,孩子上學費用降低了,生了孩子沒有這麼重的負擔,生育率自然會有所改變。
  • 羅馬尼亞的荒誕史:為提升本國生育率,強制每對夫妻生育4個孩子
    ,這些發達國家為了鼓勵生育,也出臺了很多優惠的政策,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沒能阻止人口萎縮的情況。當時的羅馬尼亞的頭頭覺得僅從這些手段,並不足以讓人口生育率提升,除了經濟上鼓勵之外,當時的羅馬尼亞還將鼓勵生育寫進了法律裡面,這種政策即便是在現在看來,也依然顯得有些極端。 當時的政策就是:羅馬尼亞人可以結婚,但是絕對不允許離婚。年輕夫婦一旦結婚,這對夫妻的一生必須要生4個孩子以上。為了保證這些年輕的夫婦都可以生出孩子,當時法律禁止墮胎。
  • 放開三胎就能提升生育率嗎?
    文/範欣 不久前,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撰文:「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所謂總和生育率,是指每位育齡期婦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數量。從一國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講,伴隨著工業化進程,農業人口會逐步向工業轉移,城鎮化進程會提速,居民收入水平隨之提高,居民受教育程度對應提升,由此居民在養育子女、子女教育方面投入也隨之增加。同時由於現代社會女性就業率的提升,養育子女的精力必然會減少,這也就出現了一國城鎮化與工業化進程的提升對應總和生育率反而減少的普遍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