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育率應該靠獎而不能靠罰,更不能靠強制

2020-12-20 騰訊網

2018年8月14日,《新華日報》刊發了南京大學教授劉志彪、張曄聯合撰寫 的文章《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該文提出「立刻全面放開生育」以及「目前不應再對超生子女的家庭收取社會撫養費」的建議,這點值得肯定。

但該文還建議:「設立生育基金制度,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時,可申請取出並領取生育補貼,如未生育二孩,帳戶資金則待退休時再行取出」。

針對這一建議,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胡繼曄在接受國富智庫專訪時表示,未來不僅可以設立生育基金制度來鼓勵生育,還要對丁克家庭徵收「社會撫養稅」。

我們以前一直提倡的要通過減稅增收來降低育兒成本,是要獎勵多生而不是懲罰少生。獎和罰的區別在於減負還是加負。現在的中國經濟急需減負,因為總體稅負(包括社保和醫保等)處在一個很高的水平,而且總體稅負佔GDP收入比還在快速上升。所以這種徵收生育基金的加重整體稅負的方式是非常不合適,也引起了社會廣泛的批評。

在我們看來,無論是「公民工資按比例繳納生育基金」還是對丁克徵收「社會撫養稅」,都是強制性計劃生育思維的延續這是不能接受的。不久前,我們在《生孩子是國事還是家事》一文中表示:「生孩子首先是家事,一個家庭生多少個孩子,何時生孩子,歸根結底應該由這個家庭來決定。國家政策既不應該限制生育,也不應該強制生育。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低生育率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都通過減稅和現金獎勵的方式來補貼多孩家庭的養育成本。根據我們的分析,世界上的低生育率的國家一般用GDP2% 到GDP5%來補貼家庭撫養小孩。我們在很多文章已經論證了在中國的大城市的育兒痛苦指數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這是因為中國房價相對於收入是世界最高,中國的育兒的費力度也是世界最高,而且中國婦女工作壓力也最大,所以中國的自然生育率可能世界最低,這就需要至少用GDP的2%到5%的補貼力度,那就是1.6萬億到4萬億的力度來補貼生育才夠。4萬億聽起來很多,但是分攤到中國兩億多個小孩,每個小孩才每年一萬多,只是大城市育兒成本的一小部分。

當然,稅收減免或發放現金補貼,實質是把從所有納稅人那裡收集的稅款,轉移支付給有孩子的家庭。這樣的轉移公平嗎?現代社會,養老和教育都一定程度的社會化,也就是用所有納稅人的錢去撫養老人和小孩。而一般來說,撫養老人的支出要遠遠大於教育支出。養老社會化就意味著用所有年輕人的錢養所有老人,包括那些沒有小孩的老人。現在多生一個小孩,是為未來的養老基金貢獻稅源,所以現在讓社會承擔一部分撫養小孩的費用是公平的。

比如可以通過減免社保的方式給予多孩家庭補貼。現在的社保各地的繳納水平略有不同,但是一般是個人部分在10%左右,單位部分在20%左右。如果多孩家庭能夠免交社保,就可以增加10%的收入,企業就可以減少20%的負擔,企業也可以把省下的部分返還給個人或者提供產假等更多的福利。 除了社保減免,財政補貼還可以包括其他的稅負如所得稅的減免和現金獎勵。除了財政補貼,其他具體措施還包括,確保教育資源的規劃和配置足以維持可持續的生育狀態將託兒服務和幼兒教育、父母科學育兒教育等分別納入免費義務教育和公共培訓服務;適當延長產假並保障產婦在產假期間和之後的工作權益;讓父親和母親享受同等產假,以降低養育孩子的負擔並減少工作性別歧視等等。

綜上所述,人們有多生的權利,也有不生的權利我們現在應該通過獎而不是罰來解決嚴峻的低生育率問題。當然獎也是財富的再分配,但是這種再分配要不失公平性。這種再分配不是零和遊戲,因為更多的孩子對整個社會都有好處。真正合理的生育政策是讓民眾完全自主決定生育數量和間隔。在超低生育率趨勢嚴重威脅民族的正常繁衍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情況下,政府則有責任鼓勵生育,也就是創造各種條件,讓普通家庭能夠更長遠地規劃自己的未來,並順利地實現自己生育和養育願望。

黃文政、梁建章

作者黃文政為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特邀高級研究員、「人口與未來」網站聯合創始人。梁建章為攜程集團執行董事長。

長按給贊,謝謝支持!

點擊播放 GIF 0.2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國生育危機|黃文政、梁建章:促進生育絕不能靠強制
    楊一 澎湃資料近日,一則題為《山西政協委員建議強制生二胎》的新聞受到關注。儘管很多人將建此議看成謬論乃至笑話,但這更像是一次由「標題黨」引發的爭議,而爭議背後則是更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梅志強在山西政協的提案包括兩部分。
  • 羅馬尼亞的荒誕史:為提升本國生育率,強制每對夫妻生育4個孩子
    因此他們在想在未來的某一天,國家會不會強制適婚人群結婚,強制這些結婚之後的夫妻進行傳宗接代。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強制生育在歷史上並非沒有發生過,在上個世紀60年代,羅馬尼亞就曾經推行過這種政策,在1966年,羅馬尼亞的當局者認為,在過去的這些年裡,羅馬尼亞的新生人口的出生率太低。
  • 提高免疫力不能靠「藥」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俞榮 通訊員楊梅)孩子抵抗力強,就能夠更好地抵禦各種病菌的侵襲,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為了讓寶寶少生病,很多父母會讓寶寶吃提高免疫力的藥物。但靠「藥」提高免疫力並不可取,還有可能給孩子身體造成負擔。
  •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個人的欲望被無限放大而能力不足以支撐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不過是治標不治本、隔靴搔癢罷了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韓國的人均收入比較高,每月的1800人民幣,這並不是很多。
  •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2021年生育補貼金怎麼領取?附領取條件
    近幾年,全球生育率都比較低,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各國紛紛下達生育補貼。那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2021年生育補貼金怎麼領取?領取條件是怎樣的呢?一、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在如今這個連自己的快養不活的社會裡,不要說生養孩子,連談個戀愛都特別困難。有人肯定要反駁了,怎麼會連談個戀愛都困難?
  •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什麼辦法可以提高生育率 人口減少帶來的...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什麼辦法可以提高生育率 人口減少帶來的問題時間:2020-12-16 18:33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什麼辦法可以提高生育率 人口減少帶來的問題 今日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的消息引起眾人熱議,那麼到底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給你多少錢願意生二胎?人口減少帶來的問題有哪些?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 解決生育率低的問題   原標題: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
  • 生育率破警戒線,除了房價和教育,還有一個原因也不能遺漏
    「生育率警戒線」是最近被頻頻提起的一個名詞,很多人說,現在教育壓力這麼大,房價這麼高,誰敢生啊,一個都不敢要呢!是啊,作為兩個寶貝的媽媽,在教育孩子到現在的一路上,也曾經歷過無數的風雨,甚至一度差點撐不下去。
  • 霧霾再襲 保肺不能靠風要靠口罩淨化器
    (原標題:霧霾再襲 保肺不能靠風要靠口罩淨化器)
  • 鄉村振興不能「等、靠、要」
    尤其是中央提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更需要整個社會財富的增加,需要有歷史的耐心與長遠的打算,決不是一蹴而就。產業興旺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基礎。但是農業整體比較效益低。要提高效益,必須轉移農村人口,推進城鎮化,擴大規模經營。用好「三支力量」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是國內一流的「三農」研究院所,該院院長鄧大才從事農村問題研究20年,是湖北農村發展的見證者。
  • 長江防洪,不能靠嘴炮
    因此,我們並不能渴求前人不顧眼前最緊迫的事情,只去憧憬未來幾十年之後的樣子。就像昨天又火了的獨山縣舉債400億搞發展落得一地雞毛那樣,步子邁大了,咔嚓,就容易扯到蛋。這些幾個月還在斥責山東合村遷居政策鍵盤俠們,如今都在說什麼防洪靠退耕還湖、退地還湖不就得了,但是,哪怕當年三峽的移民,如果把水位再繼續上升,增加的移民規模也是以百萬計的,更不要說如今生活在幾大湖周邊的居民了。他們更不會明白,那些臨湖的那些建築都屬於歷史遺留問題,強制拆除的結果,就是會誕生無數的開車墜湖的張某。
  • 評論:文學翻譯不能總靠市場討生活
    評論:文學翻譯不能總靠市場討生活 2014-09-01 14:06:52近日,翻譯家許淵衝獲得國家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在眾多報導中,也有不少人提到當下文學翻譯稿費過低的現狀,引發公眾共鳴。(8月31日《華西都市報》)  8月初,在柏林舉行的第20屆世界翻譯大會會員代表大會上,中國文學翻譯家許淵衝榮獲國際翻譯家聯盟2014「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成為該獎項1999年設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
  • 擰緊「水龍頭」不能只靠「階梯水價」
    事實上,水價改革必須考慮效果、效率和公正性,節約用水不能只簡單依靠價格槓桿。國外實施階梯式水價,是因為許多家庭非生活用水量大,比如別墅的遊泳池、花園等,就理應付出比生活用水高得多的費用,顯然國內家庭像國外這種現象極少,如果片面將浪費水資源責任歸咎於家庭,一味強調通過漲水價去遏制浪費資源勢頭,只會劍走偏鋒,最終受傷害的無非是底層弱勢群體。
  • 鄧小平:中國搞現代化,只能靠社會主義,不能靠資本主義
    「中國搞現代化,只能靠社會主義,不能靠資本主義。」 鄧小平說,中國是這麼大的國家,我們做的事是前人沒有做過的。因為中國有自己的特點,所以我們只能按中國的實際辦事,別人的經驗可以借鑑,但不能照搬。搞改革完全是一件新的事情,難免會犯錯誤,但我們不能怕,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停步不前。膽子還是要大,沒有膽量搞不成四個現代化。
  • 祛除學生會幹部「官威」不能只靠自律公約
    原標題:祛除學生會幹部「官威」不能只靠自律公約     一段時期以來,部分學校學生會的工作和幹部中存在的功利化、庸俗化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10月7日《人民日報》)   細讀這份公約,內容包括倡導學生會幹部恪守學生本分、牢記本會宗旨、永葆理想主義情懷、扎紮實實做事、營造平等氛圍、摒棄庸俗習氣等,正切中了時下不少學生會幹部中存在的不能正確看待職責、淡忘學生會宗旨、官僚化等嚴峻問題,若能強力落實,對祛除不良風氣無疑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 不能靠改尺子的刻度來製造指數繁榮
    但反過來,對該指數也有很大的爭議,主要是因為自2007年創出6124點的歷史高點後,十多年來走勢相對比較平淡,因此就被認為「失真」,不能代表中國經濟的現狀。應該說,這十多年來國家經濟的確取得了長足的發展,GDP成倍增長,指數不漲反跌,看上去似乎是很不正常。
  • 生育率,我需要的不只是經濟補貼,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
    最近比較火的話題之,是生育率的問題。有人說,要想提高生育率,應該提高生育補貼。有人說,提高生育率就應該讓女性的生育價值被承認,兒童安全保護做到位。但是最根本上的應該是提高女性和兒童的身心健康,保證她們的安全、健康和良好的發展前景。為什麼這麼說呢?從身體上來說,女性生了孩子基本上都需要產後的修復。如果修復的不好,健康就大打折扣,直接影響以後幾十年的身體健康。而產後修復,不僅僅是需要金錢的支持,還有技術的支持。
  • 母乳庫缺口,不能只靠愛心填補
    但由於缺乏明確的標準和監管,靠公益支撐的母乳庫處於「蹣跚哺乳」狀態。2016年和2017年,北京先後出現兩家公益性質的母乳庫。其中一家民營母乳庫2年的捐獻量,僅夠一個嬰兒3個多月的用奶量(5月20日《北京青年報》)。近年來,母乳餵養的益處越來越為社會所承認、接受,國家也一直鼓勵母乳餵養,起草中的《母乳代用品管理辦法》更明確將「鼓勵母乳餵養」寫進草案。
  • 夏季護髮不能單靠「洗」
    大夫忠告  夏季護髮不能單靠「洗」  受訪專家/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廣州市南沙中心醫院院長 王建琴  文/羊城晚報記者 宋導 通訊員 徐晶  夏季皮膚病增多,斷髮、分叉、頭屑、脫髮等頭髮問題也接踵而至。各種功能性洗髮、護髮用品隨之熱銷。
  • 實現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不能光靠提高分值
    實現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不能光靠提高分值 來源:光明日報 丨 2020-01-06 14:50:08
  • 處理師生衝突不能靠「長官意志」
    原標題:處理師生衝突不能靠「長官意志」  ■熊丙奇   據媒體報導,安徽懷遠縣教育局日前發布了一份處罰決定,決定顯示,因當地某中學的一位教師在上課時,發現有學生在其背後貼了張「我是烏龜,我怕誰」的字條,還在上面配有烏龜形象,這位教師覺得受到侮辱,與這名學生扭打起來。當地教育部門以體罰學生為由將這名教師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