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這時候,大多數留學生都拿到了學校的offer,在打包行囊了。今年情況特殊,受到新冠影響,有的同學是不敢出去,也有人是申請不到offer,更有的學校申請流程都被延期了。
今年留學申請國外學校,大概率是涼涼了。
美國、英國這樣的國家,申請下來,估計也不會去,風險太大了。那邊的留學生很多想回都回不來。我朋友公派去美國,為了回來,只能買美國航空公司預售的飛機票,結果到了日子又不通航,美國的航空公司竟然不退錢,而是折算成代金券,而且期限只有一年,不用就浪費了,簡直就是明搶錢。就算這樣,留學生們還是在不停地刷機票,希望能回來。
扯遠了,今年留學情況這麼差,那明年如果疫情好一點,留學形勢會轉好嗎?
答案不太樂觀。
首先留學大國美國,明顯縮緊了留學政策。從川普最近的言論和動作來看,中國留學生的日子不好過。共和黨的參議院還上書美國教育部,要求全面改變對中國的留學生政策。
具體怎樣還沒落實,可是美國的高校已經用腳投票,在招生上表現出了喜好。美國的麻省理工,從2019年開始就不怎麼招收中國留學生了,最近一屆只有5個華裔,都是在美國讀高中的孩子。往年起碼招幾十上百個。
美國是世界頂級名校排名最多的國家,差不多前十所包了8所,還有兩所是英國的牛津和劍橋。對於中國的學霸來說,考到美國的牛校是他們從小就規劃好的人生目標。
而美國的頂級名校招生都挺主觀的,也就是說,人家不光看成績,還要看各種「綜合能力」。非常不好意思,種族、國籍都屬於「綜合能力」的一種。換句話說,人家拒絕你根本不需要給出理由。這對於從小就上國際學校,預備好了出國,且從小就按照常青藤名校的標準培養,掌握各種體育特長,文藝特長,簡歷非常好看的學霸來說,就太難受了。
出國留學和應試教育,完全是兩條路。能考上哈佛的不一定就能考上清華。留學轉戰國內一是落差大,二是來不及。
很多學霸,早就想好了要去美國的頂尖學校學習頂尖技術和專業,而他們恰恰是被美國管控最嚴厲的一群人。建議爬藤的學霸,不要把目光盯在美國的高校,未來幾年,美國對於頂尖高校招收中國學生,一定會有各種限制。
相比較而言,英國就不一樣了。英國非常依賴留學經濟,中國又是英國教育業最大的金主。今年英國由於受疫情影響,經濟慘澹,對中國留學生申請條件大幅放寬,主動注資26個億,增加10萬個招生名額(這裡面有相當一部分是醫護學位,這次英國人終於意識到醫護人員缺口大了)。
政府還考慮將留學結束的打工籤證(PSW籤證)延長到4年,甚至允許申請永久居留身份。
這就意味著畢業的留學生可以好整以暇地慢慢找工作,甚至可能拿到英國綠卡。眾所周知,移民英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這個調整還是蠻香的。
除了英國,加拿大、紐西蘭、德國等國家都還是對中國留學生很友好的,申請起來難度相比美國算是比較小的。
相對來說,學渣的選擇面反而更多一些,即便是美國,也不太care世界排名100名後的學校招不招中國留學生。反正也不太可能發生學渣偷師高精尖技術回國報效祖國的曲折故事。當然,留學政策一旦調整,影響的是全體留學生。
同樣的,美國之外,有更多的選擇給到學渣。
以上建議都還沒考慮到美國國內對華人的態度因素。打算去美國留學的同學,建議好好考慮一下。尤其是本科留學的同學,去美國之外讀本科,一定要觀望一下美國留學政策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