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輯:柔山
審 核:許百萬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老話常說「病從口入」,這句話放在小孩子的身上真是十分準確了,因為孩子的抵抗力和身體的各項機能發育還沒到很完善的程度。
所以很多大人吃了沒問題的食物到了寶寶的口中,可能就會出現很大問題,甚至變成了致命的東西。
鉛中毒這一問題是算是「病從口入」的一個典型例子了,鉛會對寶寶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造成不同影響的損害,影響之深是家長們很難想像的到的。
除了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一定影響,嚴重還易出現智商下降、多動症等問題出現。
總之,即便及時做到了鉛中毒的治療,也只能是排除寶寶體內的一部分鉛含量,對於已經發生影響是不可逆的。
生活中很多家長會覺得,鉛中毒只在新聞中聽到過,離自己家的寶寶還是很遙遠的,可是關於此類的報導卻十分常見。
一則新聞中報導,深圳一涼茶店老闆私自調配涼茶粉,導致多名兒童鉛中毒。
同期10月,江西一男童被醫院確診為鉛中毒,原因竟是孩子總喜歡啃食些噴漆類的玩具。
網友發微博:一位媽媽給寶寶塗抹了預防紅屁股的藥粉,致使孩子鉛中毒。
由此看來,鉛中毒真的不是離我們「八百裡」遠,可能家長的一點點舒服,就會讓寶寶陷入到未知的危險當中。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飲食不適也是會很容易接觸到鉛中毒的。
1. 膨化類食品
孩子喜歡吃零食是很常見的,尤其是膨化類食品更是小孩子們經常選擇的一類食品。
膨化食品的原料本身其實並不含有鉛,或者說含鉛量很低,所以其鉛含量超標主要由於以下的兩點:
①加工過程中出現問題
很多食品加工廠裡的一些金屬性器械,往往會是造成鉛含量超標的一大原因,如果還選擇過於廉價的器材,,則更易使鉛溢出並被生產的食品所吸收。
②食品包裝袋
食物的包裝袋也是比較常見的會造成鉛汙染的一種。
會有一些黑心商家為了節約成本而選擇使用低劣的油墨,會使之與食品起反應,導致鉛溶出從而汙染食品。
2. 皮蛋類食品
很多的家長喜歡吃皮蛋,也會將皮蛋餵給自己的寶寶吃,其實是不建議經常這樣做的,大人和孩子的身體素質是完全不同的,家長的喜好不應加到孩子的身上。
皮蛋的傳統加工方法中會用到黃丹粉等原料在混勻後的液體中加以浸泡,從而形成皮蛋特殊的風味。
而剛剛提到的黃丹粉也就是氧化鉛,氧化鉛會使皮蛋的顏色、味道更加純正。其效果然不錯,但也會很直接的把鉛帶入到食物當中。
於是市面上出現了一種「無鉛皮蛋的工藝」,運用最新的技術來製作,雖然不能說完全不含鉛,但其含鉛量確實很小,適量的食用對人體危害不會很大。
3. 罐裝類食品
像罐頭、罐裝飲料等這一類食品中也是含有大量的鉛的,罐內如果長時間儲存些呈酸性的食物,鉛很容易會溶進食物當中。
在保質期內的話,一般是沒什麼太大問題的,要注意那些快過期的罐頭、罐裝飲料就不要再食用了。
對於一般的成年人來說購買正規的、鉛含量符合國家的標準是可以的,攝入的鉛對人體不會構成什麼傷害。
但對於一些易敏感、身體素質差的寶寶、孕婦來說,剛剛提到的那些含鉛食品還是要儘量避免,以防給身體帶來危害。
遠離鉛汙染情況嚴重的環境,另外,家中的裝修也不要使用含鉛的塗料。如果房子年代過於久遠,牆皮、油漆已經開始脫落,就要進行相應的清理。
可以請相關的專業人員到家中進行鉛檢測,必要話還是建議更換居住環境。此外如果家庭中有從事鉛作業等工作,記得下班要做好清洗並更換新的衣服再回家。
家長要教育孩子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還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年齡相對大一點的孩子還存在咬手指的習慣,家長鬚及時糾正。
因為孩子吃手指和啃咬噴漆類玩具的時候都是會攝入一定量的鉛。
血鉛低於450ug/L的孩子,可適當增加鈣、鐵、維生素等營養元素的攝入,降低孩子身體對鉛的吸收,血鉛也隨之下降。
超過了450ug/L,家長需要讓孩子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些驅鉛的藥物了。
【寫在最後】
在日常生活當中,家長還應正確引導孩子養成勤洗漱的好習慣,這也可以有效消除孩子接觸過量的鉛,所以家長的責任很重大哦!
【留言板】
各位寶爸寶媽在在預防寶寶鉛中毒上都是怎麼做的呢?歡迎分享出你的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