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之後,「新思想」的表述備受中外關注:
前幾天有細心的刀粉(dolphin)後臺提問,為什麼這個英文譯法用介詞「for」而不用「in」?
這個問題看似小,但回答起來並不輕鬆。
用「for」還是用「in」有區別嗎?的確有區別,這個區別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從語法上看,用「in」也沒毛病,但是如果你深入學習一下十九大報告,把握「新時代」的內涵,你會發現,用介詞「for」更恰當。
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個判斷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角度來判斷的,而不是歷史學上時代劃分的概念。
通俗地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就是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進入了「強起來」的時代。為此,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兩步走」戰略,要在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新思想為新時代而生,新時代的提出是世情國情黨情變化的必然結果。新思想之於新時代有「主觀上」上的「能動性」,有邏輯上的「因果關係」。
因此,英文表述裡的介詞「for」正是為了突出新思想因新時代應運而生、新時代需要新思想作指導的因果關係。如果用介詞「in」,這層因果關係就弱化了。
小介詞,大有天地。中國特色話語英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有時候,只從英文層面去闡釋是不夠的,還得對中國特色話語有個把握,否則容易盲人摸象。
戲說中外
其實,你的英文粗糙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