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花的拉丁學名是Erythrina variegata L Varorientalis(L)Merr,學名Erythrina variegata,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Magnoliopsida)植物,薔薇亞綱(Rosidae)、是豆目(Fabales)、為豆科(Leguminosae sp)植物,蝶形花亞科(Faboideae)、菜豆族,刺桐亞族、樹木科、花類,亞門是刺桐花亞門,亞目是薔薇亞目(Rosineae),英文是Oriental Variegated Coralbean。
刺桐花,總體特徵:刺桐花為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樹皮灰褐色,枝有葉痕及短圓錐形的黑色直刺,髓部疏鬆,頹廢部分成空腔。葉子特徵:羽狀複葉具3小葉,常密集枝端;託葉披針形,早落;葉柄長10-15釐米,通常無刺;小葉膜質,寬卵形或菱狀卵形,長寬15-30釐米,先端漸尖而鈍,基部寬楔形或截形;基脈3條,側脈5對;小葉柄基部有一對腺體狀的託葉。花的特徵:總狀花序頂生,長10-16釐米,上有密集、成對著生的花;總花梗木質,粗壯,長7-10釐米,花梗長約釐米,具短絨毛;花萼佛焰苞狀,長2-3釐米,口部偏斜,一邊開裂;花冠紅色,長6-7毫米,旗瓣橢圓形,長5-6釐米,寬約2.5釐米,先端圓,瓣柄短;翼瓣與龍骨瓣近等長;龍骨瓣2片離生,雄蕊10,單體;子房被微柔毛;花柱無毛。果實特徵:莢果黑色,肥厚,種子間略縊縮,長15-30釐米,寬2-3釐米,稍彎曲,先端不育;種子1-8顆,腎形,長約1.5釐米,寬約1釐米,暗紅色,花期12-3月,果期9月。
其萌發力強勁:性強健,萌發力強,生長快,開花時新梢可長達1.5米,花序長達50釐米,喜溫暖溼潤、光照充足的環境,耐旱也耐溼,對土壤要求不嚴,宣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不甚耐寒。花期培育條件:花期每年3月份,喜向陽及不當風處生長,抗風力弱,能抗汙染,生長速度一般,不耐寒,稍耐陰。南京地區露地栽植稍加覆蓋可越冬,但盆栽要放入冷室方才安全。
刺桐花的分布範圍:原產地:原產於亞洲熱帶及太平洋洲諸島的珊瑚礁海岸。中國分布:北方常於溫室盆栽,華南有栽培。尤以泉州地區聞名海內外。
刺桐日常的作用也多多。它適合單植於草地或建築物旁,可供公園、綠地及風景區美化,又是公路及市街的優良行道樹。刺桐木材白色而質地輕軟,可製造木屐或玩具。
刺桐花的相關詩詞:南國清和煙雨辰,刺桐夾道花開新。林梢簇簇紅霞爛,暑天別覺生精神。穠英鬥火欺朱槿,棲鶴驚飛翅憂燼。直疑青帝去匆匆,收拾春風渾不盡。《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仿佛三株植世間,風光滿地赤城閒。無因秉燭看奇樹,長伴劉公醉玉山。海曲春深滿郡霞,越人多種刺桐花。可憐虎竹西樓色,錦帳三千阿母家。石氏金園無此豔,南都舊賦乏靈材。只因赤帝宮中樹,丹鳳新銜出世來。猗猗小豔夾通衢,晴日薰風笑越姝。只是紅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滿中都。不勝攀折悵年華,紅樹南看見海涯。故國春風歸去盡,何人堪寄一枝花。赤帝常聞海上遊,三千幢蓋擁炎州。今來樹似離宮色,紅翠斜欹十二樓。作者:王十朋。初見枝頭方綠濃,花先花後年年雨,莫遣時人不愛紅。詞:《昭君怨桐花》作者:劉嗣綰。一樹刺桐休折,金井曉寒親切,釵朵向人開,淡月朦朧如雪,夢到惺松時節,梧子不歸來。
別名:刺桐花又稱蒼梧花。梧州以其命名:位於廣西東部的梧州市多刺桐,所以廣西梧州以蒼梧命名此地。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