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孩子,戲外失去孩子他爸,她才是曼徹斯特最痛苦的人丨毒藥推薦

2020-12-22 毒藥君

和很多人預想的一樣,今年奧斯卡的重量級獎項呈三足鼎立之勢。

最佳影片給了《月光男孩》;影帝為《海邊的曼徹斯特》男主卡西阿弗萊克;影后為《愛樂之城》女主艾瑪斯通。

其中 影帝卡西阿弗萊克 可謂風光無兩,包括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在內各大獎項的影帝拿到手軟,和去年爛片無數的 哥哥本阿弗萊克 形成強烈反差。

和另外兩部獲獎作品相比,《海邊的曼徹斯特》稍顯低調,但不平庸。影片憑藉細膩的表演和情感共鳴,在這個過於政治化的電影評選時代猶如一股清泉,以不圓滿的結局詮釋了人性的糾結和生活的遺憾。

有人用一句話總結了本片的主題: 「我們都有權利不與自己的過去和解。」

《海邊的曼徹斯特》有兩條時間線,一條是男主經歷哥哥去世的現實線,另一條是男主觸景生情進入的回憶線。表面上是講述水管工李 (卡西阿弗萊克 飾) 與侄子(盧卡斯赫奇斯 飾)之間的叔侄情,實際上隨著回憶的展開,揭示了李在曼徹斯特小鎮經歷的悲慘過去。

主人公李是一名沉默寡言的水管工,日常工作是維修馬桶、倒垃圾一類的雜活。

面對陌生女郎的搭訕,李總是冷淡回應,他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生活缺少激情。

日子就這麼不緊不慢地過著,直到一天,朋友通知他哥哥的死訊。李返回故鄉曼徹斯特處理後事,開始回憶起自己在這個海邊小鎮與家人一起生活的點滴。

根據哥哥的遺囑,李成為侄子派屈克的監護人。李開始照顧侄子的衣食住行,努力學習做家長的方方面面。但是李對曼徹斯特有種排斥感,他希望和侄子搬到波士頓,侄子卻不想離開曼徹斯特,兩人因此沒少爭吵。

通過影片穿插的回憶線,導演告訴我們李曾經也是一名父親,他和妻子蘭迪 (米歇爾威廉士 飾) 一起生活在曼徹斯特,兩人十分恩愛。

李和妻子育有三個孩子,生活幸福美滿。

然而在一個冬天的夜晚,李由於飲酒過度,忘記關上壁爐的防火板,導致家中失火。三個孩子都在火災中喪生,妻子受此打擊選擇與他離婚。

後來妻子再婚,又有了新的孩子,而李則一直生活在內疚中,甚至一度想要自殺。

哥哥的葬禮上,李見到了已經再婚的妻子和她的新任丈夫,此時影片沒有一句臺詞,人物的心情全都寫在了臉上。

葬禮本身已是悲傷的場合,又遇到舊人,過去的心結在兩人心中一直都無法釋懷。

回到曼徹斯特,李睹物思人,每在這個小鎮多待一天,痛苦的回憶就要多折磨他一天,因此李一直想要和侄子搬回波士頓。

侄子問李為什麼不想留在曼徹斯特,李回答:我受不了了。

但與妻子的再次重逢,讓雙方有機會解開心結。組建了新家庭的妻子已經走出陰影,她希望李也能和自己一樣。

本片除了卡西阿弗萊克獲得奧斯卡影帝,米歇爾威廉士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戳張動圖感受一下兩人的演技:

兩人溝通的渴望是強烈的,但千言萬語又無從說起,雙方的臺詞多次被對方打斷,但這些語無倫次的對話絲毫不影響觀眾的理解,反而更能體現兩個人重逢後的激動、緊張和悲痛。

卡西阿弗萊克和哥哥大本都已結婚,各自都有孩子,雖然自己也是叔叔,但為了帶入感情去表演,卡西在片場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來醞釀感情。

米歇爾威廉士由於檔期原因不能常駐劇組,只在有戲份的時候趕回片場,而她每次都能馬上進入角色,這和她的個人經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有媒體曾如此評價米歇爾: 「她曾是《斷背山》裡的沮喪妻子,也曾是好萊塢最悲傷的女人,她一直是狗仔們最關注的對象,更是一位渴望真愛的單身母親。」

2004年6月,米歇爾威廉士和希斯萊傑因拍攝李安的電影《斷背山》相識,雖然影片中兩人飾演的夫妻因丈夫的性取向而磕磕絆絆,但現實中的米歇爾和希斯萊傑很快擦出愛火。據《斷背山》的另一名男主演傑克吉倫哈爾透露,在片場排練時,米歇爾和萊傑常常眉來眼去,濃情蜜意藏都藏不住。

《斷背山》四名主演合影

左起傑克吉倫哈爾、安妮海瑟薇、希斯萊傑,前為米歇爾威廉士

2005年,米歇爾懷孕了,她挺著大肚跟著萊傑遷居布魯克林。當時的米歇爾說:「在那裡我們的生活非常非常甜蜜,我最希望就是能夠保持這種甜蜜。」

2005年底,米歇爾生下女兒瑪蒂爾達。

次年3月,米歇爾和萊傑憑《斷背山》雙雙獲得奧斯卡提名,兩人一起盛裝走上紅毯,手挽著手,滿面春風。

《斷背山》中的希斯萊傑和米歇爾威廉士

因為是同性片,很多人忽視了這對現實中的真愛

2007年,就在希斯萊傑離世的4個半月前,米歇爾與他分手了。知情人說,分手原因是萊傑對藥物的依賴越來越嚴重,到了米歇爾無法忍受的地步。但她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不久後萊傑就與她天人永隔。

希斯萊傑的英年早逝,對影迷來說是一個巨大損失,對於米歇爾就是天翻地覆。有朋友說:「那是她生命中一個極度黑暗的時期。她是個浪漫而感性的人,她總是認為自己對未能幫助萊傑負有部分責任,這給她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而希斯萊傑生前的一些朋友也認為,米歇爾是造成萊傑死亡的重要原因。

有人說:「在希斯萊傑生命的最後時期,他的情緒接近崩潰,因為米歇爾在和他分手之後帶走了女兒瑪蒂爾達,這實在讓他感到撕心裂肺。」

自責加上懷念,讓米歇爾無法走出希斯萊傑的陰影。她說,希斯萊傑走後,她覺得自己如同把傷口暴露在空氣裡聽之任之的行屍走肉。

但作為一名單身母親,米歇爾沒有讓希斯萊傑的形象在女兒的成長中缺席。

在她位於布魯克林的家中,依然擺放著希斯萊傑的照片,萊傑送給女兒的毛絨玩具也完好無損,就連米歇爾那一頭標誌性的精靈短髮也是為萊傑而留的。她說:「我為了那個喜歡短髮的男人剪了這個頭髮,我現在留著它,就是為了表示對那個人的懷念。」

影片《海邊的曼徹斯特》中,我們能注意到李每次搬家都要精心包裹三個相框。

導演自始至終未給這三張相片一個正面鏡頭,但每名觀眾都可以在欲言又止的鏡頭中猜出相片的真正內容:李死去的三個孩子。

影片最後,侄子派屈克在看到叔叔房間內的三個相框,終於理解叔叔為什麼無法繼續在小鎮生活,決定尊重叔叔的選擇。

失去親人的痛苦往往並不在一瞬間爆發,而是在親人離開後的日常生活中,每當看到熟悉的景物,感受到熟悉的氣息,都會睹物思人,回想起親人陪伴的日子,突然地心如刀絞。

影片中李失去孩子時,侄子得知父親的死訊時,導演只是運用大量白描去鋪陳情緒,讓我們感受到人物內心的痛苦與折磨,這種無處發洩的痛苦比大哭一場更顯壓抑,也更加折磨。

侄子在父親死後一直沒有哭,直到他見到父親在停屍櫃中被冰凍的屍體,又見到冰箱裡的凍雞肉,突然崩潰痛哭,壓抑的情緒才宣洩出來。

而失去孩子的李,早已將自己活成了一具行屍走肉,甚至失去了哭的權利,他在不順心時只能用暴力行為自殘。

如果說《海邊的曼徹斯特》中,米歇爾飾演的妻子蘭迪在失去三個孩子後選擇重組家庭,開始了新的生活,那 現實中的米歇爾則更像卡西阿弗萊克飾演的丈夫。

治癒傷痛的良藥只有時間和新歡,米歇爾也曾嘗試用戀愛把自己從回憶中拯救出來。她先後和《雲端情人》導演斯派克瓊斯、《簡愛》導演凱瑞福永、演員傑森席格爾等人產生戀情,但全都沒能走到最後,其中不乏因對方無法接受女兒瑪蒂爾達導致的分手。

如今的米歇爾似乎已經適應了單親媽媽的生活,獨自一人將女兒養大。有媒體拍到女兒瑪蒂爾達的照片,發現女兒越長越像爸爸。

有媒體評論,《海邊的曼徹斯特》不談理想也不商業,是一部討論人生遺憾的嚴肅藝術。它從生活的細節出發,講述了一個個人的悲劇和大部分失意者的真實狀態―― 他們跌倒後並沒有再爬起來,遺憾大約佔了他們人生的一半長度。

從某種意義上說,《海邊的曼徹斯特》是一部反雞湯電影。

影片中的天空是灰濛濛的,地面覆蓋著皚皚白雪,人與人之間的對白平淡簡潔,舒緩的配樂中透露出一絲傷感,故事中沒有救贖,也沒有解脫,但這種遺憾恰恰是本片最好看的地方,因為這才是人生。

本 月 精 選

直接點擊即可查看

相關焦點

  • 原來「你真棒」,是給孩子最毒的毒藥
    前天我去商場,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自己吃了一小碗飯,她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簡直像看到地球之光一樣,圍著說『你真棒』。這麼大的孩子自己吃飯,難道不是他的本分?」這個問題說到我的心坎裡了。我當然特別理解父母的心情。
  • 「你真棒」,是給中國孩子最毒的毒藥
    「我發現中國父母有個特別不好的習慣,喜歡吹捧孩子。前天我去商場,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自己吃了一小碗飯,她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簡直像看到地球之光一樣,圍著說『你真棒』。這麼大的孩子自己吃飯,難道不是他的本分?」這個問題說到我的心坎裡了。
  • 實在不想帶孩子了,趕緊給換個「爸」吧!
    ,趕緊給換個爸吧」;直到有一天看到了喪偶式育兒這個詞,我才開始思考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讓我們的生活過得這麼艱難痛苦,有孩子不應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嗎?後來我發現,老婆跟她幾個都生了寶寶小姐妹在一起聚會永遠不缺話題,就算一不小心把天聊死了也沒關係,此時只要把我們這些個孩子他爸拎出來隔空臭罵一通,她們就又有了共同話題,好像我們作為孩子他爸永遠是她們共同敵人。網上也到處充斥著對我們的口誅筆伐,看著真是心塞,怎麼就沒有男同胞站出來說句話呢?
  • 「你真棒」,是給中國孩子最毒的毒藥
    「我發現中國父母有個特別不好的習慣,喜歡吹捧孩子。前天我去商場,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自己吃了一小碗飯,她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簡直像看到地球之光一樣,圍著說『你真棒』。這麼大的孩子自己吃飯,難道不是他的本分?」這個問題說到我的心坎裡了。我當然特別理解父母的心情。
  • 情緒化教育,是給孩子最毒的毒藥
    這裡每天和你一起分享好聽、好看的童書來源 | 碧讀好書指南(ID:renshengbidu)《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裡有言:
  • 暴力蘿莉的20分鐘高潮戲,令人血脈賁張丨毒藥推薦
    而這個小哥哥也是個狠角色,與其他乘客相撞時,對方因為一句牢騷,直接被他掐斷脖子,扔下火車。真相揭曉,下面就是慈允反殺的時間,小哥哥和他的小夥伴們因為從小就嫉妒慈允的能力,同時也恨她當初的逃跑,所以加入到「戰爭」之中。接下來的20分鐘,毒藥君表示那看得叫一個爽。
  • 《海邊的曼徹斯特》:不是所有人都要和自己的過往和解
    在英國的曼徹斯特小城,有一對兄弟,哥哥叫喬,弟弟叫李。喬和李的父母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去世了。一直都是喬和李兩個人相依為命。喬是個很優秀的人,他為人友善,工作能力很強,朋友也很多,在這個小鎮裡,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喬·錢德勒。不過,就是這麼好的喬,卻有一段失敗的婚姻。
  • 真有比親爸還好的後爸嗎?3個隨母再嫁的孩子自白:心態好最重要
    所以很多人認為,隨母再嫁的孩子,是最沒有話語權、最受人欺負、也最可憐的。在這個觀念的基礎上,我經常會看到類似的讀者留言:「父母離婚了,孩子當然還是跟著爸爸啊。跟著爸爸的孩子,更有可能遇到「有了後媽就有後爸」的情況;跟著媽媽的孩子,也有可能遇到比親爸還親的繼父。這個世界上,壞的、好的、不壞不好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在任何家庭、任何關係中。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生命個體千差萬別、生活體驗冷暖自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 星爸星媽最無奈的痛苦:希望自己活得比孩子久一點
    沒錯,很多人一定猜到了,我不光光在機構裡目睹了自閉症孩子的狀態,並且,讓我對這些孩子抱有深深的同情的,是因為在我先生那頭的大家庭裡,有一個自閉症男孩,我目睹了他的整個成長和康復過程,但讓我遺憾的是,他所成長的家庭氛圍非常糟糕,父母打砸家裡的東西,互相毆打,長時間冷戰是家常便飯,爺爺奶奶對這個孩子完全放棄,逼著孩子的媽媽懷二胎,最終,這個媽媽在42歲高齡時懷了老二,孩子爸爸說:懷老二是為了照顧這個自閉症的孩子
  • 孩子他爸:前行的時候,請留意身後的她
    孩子他爸:前行的時候,請留意身後的她 當今社會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的壓力都很大,在大部分家庭,孩子他爸都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養家餬口的重任,而很多女性則不得不回歸家庭成為一名全職媽媽。我們無法否認孩子他爸身上肩負的經濟重擔,但也要看到全職媽媽為家庭的付出。
  • 孩子他爸:前行的時候,請留意身後的她
    孩子他爸:前行的時候,請留意身後的她當今社會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的壓力都很大,在大部分家庭,孩子他爸都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養家餬口的重任,而很多女性則不得不回歸家庭成為一名全職媽媽。我們無法否認孩子他爸身上肩負的經濟重擔,但也要看到全職媽媽為家庭的付出。
  • 親人去世,孩子有心理丟失感,咋辦《以家人之名》凌爸李爸都錯啦
    最近一部《以家人之名》開播爆紅,這是一部描寫家長裡短的電視劇,兩個爸爸帶著三個娃,這日子該怎麼過?最重要的是,其中兩個娃都有痛失親人的經歷。死亡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家庭教育盲區,好像我們唯一的手段就是給孩子看一些繪本,但如果實際真的遇上了,還是會手足無措。
  • 自從有了娃,寶爸最痛苦的幾個時刻,這次終於有人幫忙說話了
    昨天一個寶爸給我發私信,大致內容如下,「現在都是女人的天下,辦公室裡說媽媽多不容易,回到家老婆訴說她多累,好不容易上個網,天天也是女人生孩子多辛苦,把男人說得就像是家裡的二胎,其實男人也痛苦啊,能不能為寶爸說句話?
  • 最奇葩演員,戲裡演父女,戲外是夫妻,孩子8歲才知道他倆的關係
    最奇葩演員,戲裡演父女,戲外是夫妻,孩子8歲才知道他倆的關係 說到娛樂圈中的演員們,經常要為了角色而改變自己,而且觀眾對他們的評價也是至關重要的,影響了他們接下來應該如何做好一位演員,以及怎樣才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接下來小編要介紹的一位演員,就是為了戲中的一個角色和自己的老公演父女
  • 2017奧斯卡最佳劇本《海邊的曼徹斯特》,一次對原諒的探討
    男主想自殺,但他不能讓他爸失去孩子曼徹斯特海岸作為始作俑者的爸爸,他無法原諒自己害死了自己的孩子,打碎了原本幸福的家庭。他更希望燒死的是自己,他希望法律能夠懲罰他,他自殺過幾次,但沒能成功。他選擇過最苦的日子,他遠離他的朋友,他封閉他自己。一個人活在熱鬧的家鄉,卻心如死灰。十幾年了,他前妻也又找了幸福的歸宿,生下了新的寶貝,看上去過得不錯,甚至邀請他去參加了婚禮。村子裡的熟人打招呼也不再顯得小心翼翼。似乎一切都欣欣向榮的向前發展,他也不再整日酗酒,打架生事,時間神奇的能治癒一切。
  • 貶低式教育,是留給孩子最大的毒藥,醫生也無可救藥!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則動態:有個孩子患上抑鬱症,去醫院複診,醫生誇她:「這孩子真用功。」一、否定式教育,就是一種毒藥。生活中總有這樣一類父母:明明在外人面前都很謙虛和熱情,可是面對孩子,嘴巴就變成了一把刀。
  • 失去了三個孩子才盼來我的女兒
    結婚十年終於生下了我女兒、這十年失去了三個孩子…懷孕中期就會宮縮自然流產……那種滋味很痛苦又不願意向身邊的人去訴說、你訴說了就會有很多人去問你細節、讓你一遍遍去回憶、回憶就相當於又經歷一次、其實懷孕之前一定要做好檢查、懷孕期間有一點不舒服不要覺得麻煩也不要覺得沒事就不去醫院、當知道懷我女兒的時候心就一直啾啾的、尤其感受到胎動的時候即幸福但更多的是擔心…那時候買了個胎心儀就每天都要做、有一點不舒服就跑去醫院
  • 9歲孩子失去父親,我是如何跟孩子談死亡的?
    突然之間沒有了父親,奶奶又下不了樓,小雨上下學的接送成了最重要的問題。   最後出現暖心的一幕,家長委員會曹爸爸得知了此事,決定聯合了其他家委會家長,最終選出13人負責接送小雨。   在感嘆生命的脆弱的同時,又讓人看到了這個世界美好的一幕。   而我一直在想,當一個孩子失去自己的親人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們?
  • 陳賡欠總理三個響頭,他直言:我都是孩子爸了,不磕頭還能跑了?
    一旁的陳賡不僅沒有感到難為情,反而還十分幽默的說到:「肯定不是反對,不然怎麼會貼在牆上呢,這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我在追求她,得到更多人的祝福吧!」 陳賡繼續說到:「很簡單嘛,因為我愛你啊,我們男才女貌多合適!」 王根英撇了陳賡一眼,再沒有理會。此時她的心裡只有革命,根本不考慮什麼兒女情長。陳賡有些發慌,既然無法打動王根英,那就先打動她的父母,然後再通過父母感動王根英。
  • 寧夏一男子賭博敗光家產,為逼妻子拿錢,給三個孩子灌農藥
    文丨糞提 審丨易桉父慈母愛本來是我國傳統的家庭典範。但近年來,隨著媒體披露家庭暴力事件的增加,不斷有令人觸目驚心的案例被曝光。個別家庭成員將拳腳打向自己的親人,簡直讓人唾棄。今年10月中旬,在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內科樓有一位特殊的患者被媒體曝出,寧夏一個嗜賭成性的男子,在和妻子討要賭資不果後,將毒藥餵給自己親生的三個子女。好在經過搶救,目前孩子已經暫時脫離了危險。目前該名惡毒的父親王布政已經被警方抓獲,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