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我天性不宜交際,但從不害怕孤獨

2020-12-11 知宛談心

「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覺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須感到不安。--周國平」

不知道上面這段話,是否對不愛交際的你有所觸動呢?周國平的這段話,算是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對於他能夠如此大方地承認自己的不合群和喜歡獨處,我覺得是很難能可貴的。

你,害怕孤獨嗎?

在這個世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善言辭,不喜歡參加任何大型聚會,對於當眾講話更是害怕,朋友很少,只希望每天能夠宅在家裡,一個人做著喜歡的事:看書、看電影、逗貓。

這樣的人,應該是經常感到孤獨的,因為總是看見別人三三兩兩、熱鬧非凡,而自己是如此孤單,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

別人也經常會問他:「你怎麼老是一個人?」,他也只能回以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但還是不願意加入到那一場場盛大的宴會中去。

被迫孤獨與主動孤獨

有的人是被迫孤獨,並且害怕孤獨。

當盛大的喧囂轟然散去,留下的是與自己相處的時間,這樣的人,一旦陷於獨處的境地,就會覺得特別難受,拼命尋求與外界的聯繫,和朋友打電話聊天,或者是打開抖音不斷地刷視頻,因為只有喧鬧才能緩解他們的寂寞。

我有個朋友,她不喜歡安靜,無論是在做什麼,總喜歡有聲音來陪伴,下班後大多是在刷抖音,她跟我說她一個人在家時,總喜歡打開電視,但是又不看,只是覺得電視裡有聲音就顯得沒那麼孤單,看書也總是看一分鐘就受不了,以至於買來的書都落滿了灰。

另一種人則屬於主動孤獨,他們以獨處為享受,不喜歡交際,比如周國平就是這樣。

在他的散文集《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中,我看到的是他獨處的恬靜與享受:「我從我的真朋友和假朋友那裡抽身出來,回到了我自己,只有我自己。」

要做到認識自己,有的人需要的是沸騰的交往,有的人則需要寧靜的獨處。

其實,孤獨並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蔣勳曾經談過孤獨與寂寞的差別:「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

有很多人因為害怕自己不合群、害怕孤獨,於是拼命融進自己不喜歡的圈子,結果每次自己都精疲力盡,但除了表面的和諧,其他的一無所獲。

你不必勉強自己變得合群

記得大一的時候,我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內向的性格,強迫自己變得活潑開朗,瘋狂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和部門聚會,可那段時間真的特別累,雖然表面上特別開心,和朋友說起來也是眉飛色舞,但實際上早已厭倦這樣的社交,也沒有感覺到真正的快樂。

直到那天恰巧無聊,就去圖書館看書,記得是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沒想到一看就是一上午,我沉浸在書中的神奇世界,聽著圖書館沙沙的寫字聲和風吹落葉般的翻書聲,覺得特別安心,心裡想要是一輩子這樣就好了。

自那之後,我便不再那麼熱衷於各種交際了,而是把精力放在了讀書上,即便身邊沒有那麼多朋友,只是一個人讀書,但對明天很期待,想著下一本書自己會看見怎樣的世界,明白了這才是適合自己的生活。

獨處其實沒那麼可怕

「獨處的確是一個檢驗,用它可以測出一個人靈魂的深度,測出一個人對自己真正的感覺,他是否厭煩自己。對於每個人來說,不厭煩自己是一個起碼要求。」

周國平的這段話說得很有道理,一個不能忍受絲毫孤獨的人,是很難沉下心來做事的。

在大學裡,我們總會看到考研者多是孤軍奮戰,一個人默默地背書、做題、記單詞,但眼中閃耀著充滿希望的光芒,比起高考那麼多人陪你,考研是孤獨的,很多忍受不了孤獨的人選擇了不戰而逃,在本應該奮鬥的日子安逸享樂,人到中年後又過著心有不甘的生活。

很多經典名著也是作者在獨處的時候寫出的。比如梭羅的《瓦爾登湖》就是他獨居在湖邊的小木屋時寫的,書中的文字那樣恬靜淡然,乾淨閒適,讓人如痴如醉,同時又富有哲理,梭羅不會畏懼孤獨,而是把孤獨時的思考當作作品的土壤,體現了獨處時那種從容不迫又一直存在的生產力。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不宜交際,陷入孤獨時,不要過度恐慌,也不要相信旁人說的你這樣下去會沒有未來,世上有很多內向的成功者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每個人汲取能量的方式不一樣,有人是向外汲取,有人是向內汲取,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然後慢慢努力,總有成功的那一天。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可刪)

相關焦點

  • 「立刻說」攜手周國平,解密你的人生哲學
    著名作家周國平也是在哲學的親身領悟中,寫下了《人生不較勁》等隨感,實現了精神與成果的雙豐收。周國平簡介周國平,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採的著名學者之一,代表作《人與永恆》、《周國平人生思錄》等,其作品充滿了人生的智慧,融理性和激情於一體,筆調清新自然,深受讀者喜愛。
  • 你那麼喜歡宅,不願意外出交際,一定有這幾個原因!
    周國平說: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 真正「智商高」的男人,內心是孤獨的!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和一個話不投機的人聊天,經常聊著聊著就冷場了,有時候你說的,對方聽不懂,對方說的,你又覺得太幼稚,感覺沒意思,但你還必須微笑面對,這樣的相處方式,真的很累很累。所以,一個智商高的男人,大多都不喜歡交往,而是喜歡獨處。
  • 拒絕不擅長的交際,享受獨處的樂趣
    當代著名學者周國平在描述自己時說:「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 網易雲熱評:你是我甘心瞑目的遺憾,我用那無悔時光來填滿……
    網易雲熱評:你是我甘心瞑目的遺憾,我用那無悔時光來填滿……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直很受歡迎的網易雲熱評內容,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周國平作序推薦《孤獨》:親密關係不是幸福的唯一要素
    年6月【內容簡介】大哲學家康德說,我是孤獨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叔本華說,我們承受所有不幸,皆因無法忍受獨處;精神病學家安東尼·斯託爾說,唯有在孤獨中,我們才能深入內在的心靈花園,體驗到那種忘形的一體感。
  • 那些年看過的網易雲熱評:我想你是愛我的,我想你也捨不得
    ——《雲煙成雨》4、「來生,你若不認得我,我就說,你的茶涼了,我再去給你續上。你便知那人是我。」——《愛有來生》5、「我真不知怎麼才能和你親近起來,你好像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我琢磨不透,追也追不上,就坐下哭了起來。」
  • 我不害怕深夜的墳墓,我唯獨害怕孤獨
    孤獨:是寂寞,是獨處,是脆弱;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孤獨的一面,都經歷過孤獨;孤獨我認為是一種情緒,是和人類喜怒哀樂一樣的,是我們內心世界情感的表達。我不害怕深夜的墳墓,我唯獨害怕孤獨;我不害怕血灑滿地,我唯獨害怕孤獨;我不害怕汗如雨下,我唯獨害怕孤獨……當孤獨來臨之際:1.我們是孤單的,沒有人陪伴,沒有人傾聽我們的述說;2.我們是脆弱的,沒有人能夠和我們一起承擔,沒有人伴我堅強;
  • 周國平的三段婚姻,讓我明白了一個殘酷的真相
    談到周國平,我覺得大部分女性都應該比較熟悉。雖然他讀的專業是哲學方面的,但寫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談論婚姻、愛情和孩子。所以他的書有眾多的女性讀者。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我為什麼會接觸到周國平呢?記得那時候上大學,圖書館有一些列他寫的書,覺得他寫得蠻有哲理,所以也讀了很多,最後順便也了解了他的故事。和眾多的作家一樣,周國平在婚姻上非常坎坷,前後經歷了三段感情,在尋找愛的路上,背叛別人,也被別人背叛。
  • 不善言辭,害怕交際,又不會拍馬屁,我還有錢途嗎?
    有網友問:不善言辭,害怕交際,又不會拍馬屁,我還有錢途嗎?我不知道你說的這個「錢途」是筆誤其實是前途,還是就是指錢途。不過這都不重要,以上你認為的這些缺點都不是問題,前途不是一兩個因素決定的,最重要的還是工作能力。
  • 害怕孤獨卻總是孤身一人的星座
    文/小柒來啦 孤獨是每個人都會遭遇的時候,有的人雖然看上去身邊有很多人在陪伴,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是孤獨的,而有的人身邊沒有什麼朋友的陪伴,但是他們的內心卻很充實。
  • 我不害怕孤獨,但我不能沒有你
    前段時間,我無意中看到過這樣一條微博,上面寫到:「我不害怕孤獨,但我不能沒有你」。或許很多人看到這句話,只是覺得很有哲理,但是,對我而言,卻感同身受!那是一個我永遠都忘不了的夏天。我和你,因為一起發傳單,最終在一起。
  • 當人們孤獨時有三種狀態。大多數人都很孤獨
    情歌裡有多少歌詞在感嘆自己的孤獨和不幸。似乎每件事都是一個孤獨的錯誤。孤獨使生活黯然失色。但是有多少人認為孤獨是生命的本質。人們赤身裸體來來去去,但有多少人不能一輩子都和對方在一起。在一起經歷了很長時間的人只有他們自己。害怕孤獨的本質就是不斷地逃離自己。大多數人一生都害怕孤獨。他們害怕孤獨,不能和自己相處。這不是一種遺憾和不幸嗎?
  • 我不害怕孤獨,因為已經習慣了孤獨
    ,陌生人又覺得我難以接近,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回憶過去,現在放下了,一直工作,有一天不在工作,心理焦慮恐慌,直到慢慢習慣,人,終究還是孤獨地走完一生,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誰在我身邊,而是我懂你這三個字,我不害怕孤獨,因為慢慢的就習慣了孤獨。
  • 周國平: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
    周國平:不是互相排斥的。因為我想,一個人如果他的內心是豐富的,情感是豐富的話,無論是孤獨也好還是在愛中也好,都是一種非常美好的享受。我覺得這是同一種情感的不同表現。如果說一個人沒有孤獨感的話,他不會渴望愛,因為感到孤獨了,他才渴望愛。他是想用愛來解除孤獨。但是,我想一個人為什麼會感到孤獨呢?
  • 精讀|孤獨是內心的狂歡,沒有與內心交談,不會懂得和自己獨處
    只因享受孤獨並不是刻意追求出世,而是於喧囂中保持心境的空靈,守住一片清淨之地,這樣才能既於黑白中自由歌頌彩色,也可在彩色朝聖黑白。入世不正是對出世的一種體悟嗎?如梭羅追尋著那片洗滌他心靈塵埃的瓦爾登湖,如先生所追尋的那棵深山中兀自開落的石巖中的花樹,如周國平毅然決然地走向的那條一個人的朝聖路。眾人之狂歡,終有落幕時,可人與心靈的交息卻是無窮盡的。
  • 周國平:獨處可以測出一個人對自己真正的感受
    周國平認為:獨處的確是一種檢驗,用它可以測出一個人靈魂的深度,測出一個人對自己真正的感受。我們在獨處的時光中,學會用一個局外人的眼光去審視你的內心,明白你真正想要什麼東西,真正追求什麼夢想。有的人能忍受孤獨,甚至喜歡孤獨,而有的人卻害怕孤獨,視之如猛虎。實際上,很多人之所以害怕孤獨,是因為不懂得怎麼去利用那一段的時間,才會借著熱鬧來掩蓋那種迷茫。康德深居簡出,一輩子都過著單調的學者生活,但正是在那種情況下提出了「三大批判」,給當時的哲學思想帶了一場巨大的思想革命。
  • 你害怕孤獨嗎?我不怕孤獨,但我怕被病魔折磨,怕心太累
    常常有人會說,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不結婚生子,老了會很悽涼的,當看到整個屋子就只有自己一個人時,而別人屋子卻歡聲笑語,幾代同堂,你不會感覺到孤獨嗎?孤獨,也許吧!整個屋子一個人冷冷清清,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沒有一點人氣,感覺不到溫暖,是會感覺一絲孤獨,不過,晨起的陽光很暖,陽光透過窗戶,照射在床前,沐浴在晨起的陽光下,整個屋子都非常的溫暖。每一個人,從出生那一刻,就很大程度決定了自己的一生會是什麼樣。家庭成員,父母的性格,生活環境,都在無時無刻地影響著自己。
  • 有聲│周國平:獨處也是一種能力!
    如果說不擅交際是一種性格的弱點,那麼,不耐孤獨就簡直是一種靈魂的缺陷了。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唯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
  • 天性孤獨,很高冷,戒備心又強,和這些星座交朋友特別難
    但是有一些人,卻天性孤獨,個性又比較淡漠,對人總是保持著很強的戒備心,所以,想和這樣性格的小夥伴交朋友,其實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本期,我們就一起來分享下,天性孤獨,很高冷,戒備心又強,交朋友特別難的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