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孤獨是內心的狂歡,沒有與內心交談,不會懂得和自己獨處

2021-01-08 落筆言情

文/落筆言情

孤獨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生活中舉目無親,煢煢孑立;另一種是不被他人理解,自願選擇了獨處。

前者的孤獨,是環境的圈禁,是被動的,是悵惘的寂寞;後者的孤獨,是精神的圍城,卻是主動的,或許能教人探索到更多的豐富。

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景象再熱鬧,似乎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正是在這種孤獨中,蘇軾泛舟赤壁,漫跡山野,尋得人間清歡之味;

正是在這種孤獨中,梵谷愛得熱烈,活得固執,培育一園藝術仙葩;

正是在這種孤獨中,木心朝乾夕惕,探索真理,創造無數震撼人心的傳世經典。

01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

孤獨之境直通靈魂。浮躁喧囂時靈魂之門閉,孤獨寧靜時靈魂之門開。

若想細思深慮迴蕩於胸,則必先有孤獨之境坐落於心。自娛自樂是一種本領,經營自我是一種能力,心靈空虛寂寞則又是另外一回事。

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享受孤獨,是我所能想到的關於生命最安靜的狀態。

孤獨並不意味著生機的靜止、言語的停滯,而是內心情緒不止的洶湧浮動,腦與心的坦誠相對,安然地觀照目所能及的一切,對自然與自由的追求。

孤獨不是與外界隔絕。

陶潛詩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車馬如何不喧?心如何不偏?只因享受孤獨並不是刻意追求出世,而是於喧囂中保持心境的空靈,守住一片清淨之地,這樣才能既於黑白中自由歌頌彩色,也可在彩色朝聖黑白。

入世不正是對出世的一種體悟嗎?

如梭羅追尋著那片洗滌他心靈塵埃的瓦爾登湖,如先生所追尋的那棵深山中兀自開落的石巖中的花樹,如周國平毅然決然地走向的那條一個人的朝聖路。

眾人之狂歡,終有落幕時,可人與心靈的交息卻是無窮盡的。

享受孤獨不只是學會獨處,更是為了重新勘察自己與世界的距離,追求自我的豐富與獨立,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大的自由。

在亂世的喧囂與世人的迷信中,我們應當為自己開闢一處心靈的孤獨之境。

正如《菜根譚》中所說: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如此,我們才能守住自己心中的一溪雲,遊心太玄,俯仰自得。因為懂得享受孤獨,所以我們自由。

02你永遠不要害怕孤獨,你孤獨了才會去創造,去體會,這才是最有價值的

梭羅曾在瓦爾登湖畔享受孤獨,在沒有社交、沒有陪伴的生活之中卻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寧靜之地。

我喜歡獨處,我從未遇到比孤獨更好的伴侶。

他把孤獨視為情人,親暱地私語,享受靈魂的陪伴。無需思前想後,只要簡單生活。而這寂寞是他在大自然中呼吸的本源,自由在天地之間暢遊,簡單而詩意地活著。使後人對他筆下的瓦爾登湖感到神秘而嚮往。

而另一位孤獨者在山水之間枉然如夢,「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無人問津卻合他心意,清貧是他的生活狀態。他每天都過得充實並充滿閒趣,正如他所吟唱地那樣:「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正是因為這種在孤獨中怡然自得地享受寂寞的態度,陶淵明徵服和感動了我們所有人。

你永遠不要害怕孤獨,人在孤獨時才會去創造、去體會,享受著孤獨帶給自己靈魂的寧靜和平和,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反思自己,不斷豐富和充實著自己的內心世界。

在孤獨中慢慢地沉澱,默默地和自己對話。當你熬過歲月、度過春秋,懂得孤獨和寂寞時,就會如陳年老酒般香醇濃厚。

03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與自己獨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

懼怕孤獨或許是身為群居動物的人類的天性,但享受孤獨卻是我們可以做出的選擇。

為了不處於孤獨的境地,我們常常緊跟他人的步履,覆蓋著他人走出的路徑,因為做了和他人一樣的事情,便以為自己不是孤獨的個體。

但是,孤獨真的只有形單影隻和精神落寞嗎,孤獨真的只有他人才能平息抑制嗎,孤獨真的只有蒼白荒涼而無一絲光亮嗎?

或許我們從來都沒有正視過孤獨。

比起在意與畏懼孤獨灑下的陰影,我們又是否真正聆聽過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若是為了消彌內在的孤獨感而一味擴大交際圈,又是否會帶來愈加強烈的孤獨?

在現今這忙亂的生活裡,孤獨顯得一文不值卻又泛濫成災。

人們越加注重對自己內心的探尋,而太多人的探尋卻最終只能得出自己太過孤獨的結論,孤獨已經太久沒有被捧在手心認真觀摩過了,又或許我們從來都不是真正的孤獨。

真正孤獨的人,會是安靜的,而非向外界不斷嘶吼自身對溫暖的訴求;

真正孤獨的人,會是優秀的探險家,會專注於探索自己腦海與內心那宏偉開闊的嶄新世界,而非向外界不斷伸展脆弱而不成型的枝椏;

真正孤獨的人,會尋求自身與外界的平衡,會更加注重自身內心的聲音,同時也不斷絕自身對外界的渴望與期許。

孤獨真的值得一試。

孤獨是內心世界的狂歡,沒有與內心交談的機會,不會懂得和自己獨處;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與自己獨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

孤獨是個體與外在的橋梁,沒有孤獨的懸空與投下的陰影,我們就無法尋得一處蔭蔽,一處真正容納自己與晦暗的境地。

千年已過,歷史的車輪沿著車轍滾滾向前。

當我們再回顧前人走過的路,一路坎坷,一路酸楚。

足跡深深沉沉地拓印在歷史的泥土上,那是孔子在春秋亂世中大聲疾呼的克己復禮,是杜甫在安史之亂中寫下的喟然長嘆。

今天,歷史早已蓋棺定論,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懂得獨處的人,內心多半很平和
    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喜歡一個人獨處,畢竟我是那麼的喜歡熱鬧。可是現在,我竟然覺得一個的獨處很好。其實在我這個年紀,無論是事業還是家庭,我們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壓力,畢竟該拼搏的,該奮鬥的,我們都已經努力過了,現在的我們可是說只剩下生活。所以能夠有時間獨處,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畢竟拼搏了這麼久,是該享受生活了。
  • 最具兩面性的3星座,表面嘻嘻哈哈,內心孤獨寂寥
    那麼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那些,最具兩面性的星座,表面嘻嘻哈哈,內心孤獨寂寥。雙子座:雙重人格下的狂歡與孤獨說到雙子,嘻嘻哈哈是常態,沒錯,平日裡,他們所呈現的狀態很突顯,樂觀、開朗、遊刃有餘,典型的外向性格人,在外向性格下透著精明與睿智。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喜歡獨處!(深度好文)
    懂得獨處的人,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喜歡獨處!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害怕獨處,他們認定獨處就等於孤獨,總覺得獨處就等於自己是一無可取的,就等於被人排斥在外。他們更喜歡喜歡和別人在一起,可結果呢?
  • 內心強大的人,一定習慣了孤獨!
    一個不會與自己相處的人,也一定不會與他人相處。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潛藏著無窮的欲望以及不同的矛盾體。充斥著各種此起彼伏糾纏不休的小情緒,在這些沒完沒了的念頭中,我們就像波濤上搖曳的孤舟,時而被衝這裡,時而被甩到那裡,片刻不得安寧。都說,內心強大的人是足以撐起所有難熬的時光。
  • 學會與自己獨處,才會懂得和他人相處
    生活裡,我們或許都不是孤單的,但是,我們很多時候是孤獨的。 孤獨並不可恥,假裝不孤獨的人才可恥。世界本就是孤兒院,孤獨是圓滿的開始,學會與自己獨處,才會懂得和他人相處。孤獨是我們今生的必修課,聆聽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的呼吸,找到生命的本質。當你想面對全世界的時候,不妨先學會和自己溫柔相處,感受孤獨的美妙,讓內心純淨如一澈清泉。生活中,快樂與孤獨恰似孿生,左右相伴,時隱時現,快樂總是被惦記著分享著,孤獨只有冷落。
  • 真正的自由是直面內心的無聊,直視內心的空無,享受獨處時光
    擁抱無聊,享受獨處的時間,來和自己對話,你會分清哪些是自己發自內心喜歡的東西,哪些是附庸潮流,哪些是因為骨子裡愛慕虛榮,哪些是外界粗暴加載在你身上的,只有出去這些不必要的,你才能找回本真,真正找到內心的自由。
  • 陽光熱情的射手男,其實內心十分孤獨和寂寞
    射手座男樂觀的性格非常適合安慰他人,但他們卻很少安慰自己,他們內心的孤獨與憂愁,是無人看得見,無人理解的。射手座總是把最快樂的一面展現給別人,而孤獨和寂寞則是他們自己承受的。射手男具有外向和熱情的性格,同時也有孤單和孤獨的內心世界。射手座的情緒很豐富,快樂的時候他們能體會到最大的幸福,而悲傷的時候他們比任何人都更傷心。
  • 獨處不代表孤獨,獨處是一種能力,學會獨處藝術,是人生的必修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人喜歡熱鬧,有的人喜歡清靜,但並沒有好壞之分。我們很多人覺得喜歡獨處的人性格孤僻,不善於交往,其實未必。開朗合群的人能給眾人帶來快樂,而喜歡獨處的人也有他自身的魅力所在。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造的契機,誘發出關於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真正的孤獨和寂寞是不一樣的。寂寞是你找不到可以傾訴內心的友人,找不到一個可以遮蔽風雨的港灣,當你走在大千世界中茫然四顧卻一無相識,辛辛苦苦的度日與所謂的朋友狂歡過後卻無所適從,即便是身在高朋滿座,賓客如雲的華宴上,然而心也在千裡之外。
  • 讀書筆記:卡夫卡 海明威等《孤獨,一個人的狂歡》
    在這裡,孤獨是求而不得,是永失所愛,是身處異鄉,是卸下偽裝;形形色色的孤獨,既可怕,又可敬,既可憎,又可親。每一種,皆源自作者獨特的視野;字裡行間,盡顯數世紀理想知識分子對「獨」的無畏探求和對「我」的不朽應答。孤獨的路上,可以孤單漫長,也可以裝點波瀾壯闊的海和天空中閃耀的星光。每個人,都有一個世界,安靜而孤獨。
  • 經常一個人獨處的人,一定會孤獨嗎?
    常獨處的人,喜歡享受孤獨,喜歡一個人學會安靜,喜歡一個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孤獨,也要看個人怎麼理解這個詞。我們各有自己的主張,我們各有自己的生活。每個人的心境不同,所做的事也形成了不同的意義。當我們去傾聽內心的聲音時,我們不知什麼是孤獨。
  • 真正「智商高」的男人,內心是孤獨的!
    周國平就曾說過「高智商」的人為什麼喜歡獨處?他是這麼說的: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 致孤獨的你:學會獨處,就是學會愛自己
    但如果媽媽在這個時期沒有很好地給予嬰兒所需要的東西,包括吃喝拉撒睡玩,嬰兒就會產生死亡焦慮,因為ta認為,媽媽離開了自己,自己就無法生存下去。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早期的母嬰關係中,如果孩子缺少足夠的關注,就會種下孤獨的種子,這會直接導致成人後的ta,性格很可能有些孤僻,不太願意和人接近。
  •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群處守住嘴,獨處守住心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群處守住嘴,獨處守住心文/談情說李01俗話說,禍從口入。一個人有沒有格局,就看會不會說話,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時候可以說,什麼時候不可以說。真正的高人,尤其懂得這個道理,獨處守心,群處守嘴。02孔子曰: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人,不會說話還愛搶著說,到頭來讓自己處於尷尬境地。但是會說話的人呢,則是想著說。一句話說出口之前,人家會想一想,這樣說是否合適,不合適就閉嘴為妙。我們在生活中,不僅要三思而後行,更要三思而後說。
  • 一個人內心深處孤獨的句子,看完的你哭了嗎?
    1.寂寞是聽見某個熟悉名字,不小心想起某些故事;孤獨是路過我身邊的影子,笑著對我說似曾相識。2.微黃的孤燈下,我無法觸摸到燈光下的影子,那是我日夜陪伴的身影,卻離我越來越遠。天明才發現,原來荒涼下的夜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影子。
  • 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是獨處
    除了自己,人人都是你生命裡的過客,也許會陪你度過一段好或不好的歲月,卻無法陪你到老,到死。當你懂得了獨處,能靜下心來,知道自己的內心所想,才能保持內心的平靜。遇事不慌,做事不亂,從而成為一個穩重的人。每個人活著,都希望自己有最好的活法,有著更好的生活,當然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想法不同,活法也就不同,有人追求熱鬧的圈子,有人喜歡獨處,安安靜靜與自己為伍。
  • 有人說:「越愛笑的人內心越孤獨」,真的是這樣嗎?
    「笑」,應該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是人對生活、對事物一種平和心態的內心表現。當人的心情處於放鬆狀態時,在與他人交談時,總會以微笑的方式來表達人與人之間善意的交流。同時,笑也是感情的一種傳遞方式。在生活中,笑容對每一個人又能起到不同的作用,有人用笑容來寬慰自己、有人用笑容來愉悅別人、也有人用笑容來感化他人,傳遞正能量。但笑容的背後,又有著千差萬別的內涵和心境!有人說:一個愛笑的人她的運氣一定不會差。
  • 成年人的崩潰源自內心的孤獨
    《西雅圖》中說:" 人生而孤獨,這就是世界。在我眼中,孤獨分兩種,一種是沒有享受過繁華世界單純的孤單,一種是經歷過悲歡離合後,學會與孤獨好好相處。」今年的我剛好30歲,在霓虹燈璀璨的城市裡摸爬滾打,然而光輝是屬於那少數的成功人士的,我什麼都沒有。要事業沒事業,要愛情沒愛情,打著一份勉強維持生活的工,對手上的錢斤斤計較。不是連一個說話的朋友都沒有,而是大多數時候,選擇了自己扛,別人沒有經歷我所經歷的,即使將自己的內心挖出來給人看,又有誰會懂?
  • 你感到孤獨嗎?談談我自己是怎麼和孤獨相處的
    其他人則喜歡獨處,當他們遠離同胞無休止地交談時,他們在孤獨中更好的成長。不幸的是,在現在的社會,孤獨是痛苦的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例如精神疾病和成癮。因此,我認為人們知道如何獨自度過時間非常重要,以一種健康的方式而不是將其視為一種懲罰,而是作為一個人成長的機會。因此,我試著安利四種我自己與孤獨的相處模式。
  • 「唯一能讀懂」巨蟹座的星座,懂得如何,撫慰他們內心的孤獨
    ,沒有必要讓全世界都了解自己。而唯一能讀懂」巨蟹座的星座是處女座,下面來和大家講講為什麼:處女懂得撫慰巨蟹內心的孤獨:生活中一直流傳這樣的一個道理,越是在人前活潑好動,嘻嘻哈哈的人,越容易在人後顯得孤獨和落寞,巨蟹座就是這樣的人,生活中與工作的時候都非常的樂觀,經常性地被稱為大家的開心的果,總是能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力,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們就會把自己內心孤獨的一面展現出來
  • 不妨看看內心強大的6大表現
    要想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需要具備至少以下六大品質:1、高度自律和自黑;2、必須經歷絕望;3、培養獨處的能力;4、不設限的思考;5、信仰;6、做自己。孤獨和獨處並不是一件事,經常會被混淆。人們往往把交往看做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比交往要更為重要。如果說不善交際是一種性格上的弱點,那麼,不耐孤獨簡直就是一種靈魂的缺陷了。要耐得住寂寞,不隨波逐流。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所謂的成熟,就是你越長大,越能學會一個人適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