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問題,特別希望孩子能學好英語,以後能多一門技能。甚至於,很多家長剛懷著寶寶,就開始考慮胎教音樂的事情了。寶寶能夠閱讀的時候,英文兒歌、繪本更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很多年輕夫婦,都在圍繞一個問題討論:英語到底用不用早學?啟蒙教育到底要不要做?孩子不想學習,家長們要怎麼才能提高其學習興趣呢?英語聽說讀寫上面,在學習順序方面有沒有先後主次之分?
在學術教育圈上小學的時候,英語學習就已經開始慢慢流行了。依稀記得,小學英語老師的發育非常標準,遺憾的是自己沒能打牢基礎。再往後,英語學習就開始普及了,街上的英語培訓班和輔導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大學生嘴裡念叨最多的是:你的英語四六級過了沒?家長們討論最多的則是:你給孩子報的哪一家的英語輔導班?效果怎麼樣?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越來越多的家長都不希望自己孩子落後別人家太多,紛紛給孩子報起了培訓班。但是,英語真的越早學越好嗎?很多家長對於這個問題都有著不同的思考。往往家長的決定阻礙了孩子的健康發展。事實上,英語到底需不需要儘早學?還是要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希望孩子儘早學習英語,只是為了讓他們在未來有個安身立命的資本,比同齡畢業生多一個強項,只是被動地學習英語。那麼,讓孩子過早的學習英語也沒有太大的意義。特別是孩子年齡還小,思維還未開化,本應是一個快樂、活潑的孩子,不應該被太多繁重的學習任務壓彎了腰。換種說法,如果家長能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給予孩子一個幸福快樂的的童年,然後無形中讓孩子接觸英語,用一種更加快樂的方式讓孩子愛上英語,說不定這種學習效果會更好。過早學習英語一定要是自願,而不是去強迫孩子。
孩子讀書數十載,要經歷的事情、需要歷練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事情孩子都需要慢慢體會。作為家長,不需要過於焦急,為孩子提前做好決定,這樣有時候只會得不償失。學習英語也是這樣,家長應該多和孩子平等交流,諮詢孩子的意見,看看他們想不想學?或者採用更加有趣的形式吸引孩子主動學習英語?英語可早學,方法要用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