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與立場》用這5道程序提升思維質量,在職場你可以橫著走

2021-12-24 鏡姐夢想領讀會

文/鏡曉嫻

為什麼很多人花錢上了寫作課,卻還是寫不出東西?因為會寫和不會寫,是思維模式的不同。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麼寫作首先要準備的是什麼武器呢?有人覺得是寫作技巧,所以去花錢上寫作課,可是上完還是不知道該寫什麼,所以,有90%的人上完課就不寫了,不是因為沒有能力或沒有技巧,而是沒有方向。

對於寫作而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這個器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寫作的戰略層面,一個是寫作的戰術層面。

寫作戰略指的是寫什麼?以及為什麼要寫?是你寫作的方向和目標。

而寫作的戰術是怎麼寫?有了方向和目標之後,你就不會不知道要寫什麼了,既然知道要寫什麼,再去學習是不是就事半功倍了。

磨刀不誤砍柴工,首先你要知道砍什麼柴,才能選擇使用什麼刀是吧,你去坎一個小樹枝那一把鐮刀就行,但你去坎一顆大樹,恐怕鐮刀就不夠用了。寫作當然也是同理,你首先知道自己要寫什麼,才好去學習相關的寫作技巧,讀相關的書,建立相關的素材庫。

而寫作好的人和寫不出的人,拉開兩者之間差距的,就是他們的思維模式和思維質量。思維質量除了決定一個人的寫作水平,還決定了一個人未來是富有還是貧窮。

在職場同樣也是看一個人的思維質量,思維質量決定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強的,自然在職場裡多數都是中上層,甚至是高層人士,收入自然就很高,反之思維能力弱的,多數都選擇做容易簡單的工作,因為不費腦子,做大部分人都會做的事情,工資自然不會太高。

如果你想提升收入,無論是通過副業,還是本職工作,無論是寫作還是工作,最應該做的是提升思維質量。怎麼提升呢?在《思辨與立場》這本書裡,作者通過解釋什麼是思維,以及思維分為幾個等級,提供如何練習到戰略和戰術並存的思維模式。

現在我每天讀一本書,寫一篇書評,有60%的功勞是這本書的,而我公司現在能做到一年業績超過以往三年,有80%的功勞也是這本書的,因為《思辨與立場》這本書至少把我的思維質量和邏輯能力,跟我以前相比,起碼提升了兩個檔次,所以這本書對我而言非常受用。那到底書裡面哪些內容提升了我的思維質量和邏輯能力呢?

決定思維質量的8個要素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提升思維質量,如果不提升你會碰到什麼麻煩?比如,我們都看見過很多老人被騙幾十萬買各種理財,結果老人不僅沒得到想要的高利息,還丟了幾十萬本金。這不是因為老人老了,而是大多數老人的思維質量較差。

《思辨與立場》書中有個概念叫做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指的是被自我蒙蔽,將無論對錯的行為通過自我中心合理化說服自己。如果一個人通過自我蒙蔽還好,一群人被自我蒙蔽時,往往就會造成巨大的傷害,理財事件中被傷害的老人群體基本都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沒有收到傷害前,老人是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的。

而思維質量高的人,自然就能看見高利息背後隱藏的真正本質,你想著別人的高利息,人家想的是要你的本金。可見思維質量決定了一個人看見問題本質的能力。

所以著名法國作家馬裡奧·普佐才會說:「一秒看清問題本質的,和花半輩子都看不清的,命運自然是不一樣的。」

所以無論做什麼,提升思維質量是第一位的。要提升思維質量,你首先要知道決定思維質量的8個要素,他們分別是:

第一要素目的。無論是什麼事情,你首先要從本質上,找到別人真正的目的,不要被表面迷惑。

第二要素質疑。知道了別人的目的,你要學會發出質疑,這個目的幫助你的,還是別人下的套。

第三要素觀點。你用什麼觀點去質疑別人,到底是真正想幫你的,還是給你下套的?

第四要素信息。除了觀點,還有哪些信息是可以真實這個目的到底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

第五要素推斷。通過以上4個要素是否可以推斷出自己判定的結果,跟別人目的一致還是相左?

第六要素概念。除了推理分析、信息和觀點,還有哪些學科中的概念可以成為證明事情好壞的依據?

第七要素意涵。意涵指的是通過以上6個元素邏輯推理後,得到的是什麼結果。

第八要素假定。這個結果就是一個假定,做任何事情其實都是源於假定結果,也就是開始那個目的,然後你通過意涵得到的結果,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是就行動,不是就果斷放棄。

通過了解思維質量8個要素,你都會突破原有思維,提升一個思維層次,但想要達到一眼看到問題本質,提升你解決問題能力的,你還需要學會如何提升你的思維質量。

提升思維質量的5道程序,在職場可以橫著走

為什麼說提升思維質量可以在職場橫著走,因為思維質量提升後,就沒有你解決不了的問題,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是不是都是為客戶提供解決問題方案啊?小到吃什么喝什麼用什麼,大到布局謀劃戰略部署。所以,職場中誰解決問題能力強,誰就是老大。

比如,你為公司工作,是你解決了公司的某個點的問題,然後公司為你解決生存問題。公司是不是解決的問題比較大,所以公司是老大。但如果公司裡面有個銷售,他解決了公司80%業績,他是不是就是公司的老大?老闆都要對他敬三分是不?

所以,解決能力的大小直接決定你在公司的地位,以及決定你收入的高低。那如何來提升思維質量,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呢?《思辨與立場》寫的學術性比較強,可能不那麼容易懂,我把他整理成為5道程序,你只要照著做,不斷刻意練習,升職加薪應該不會遠。

第一道流程:用提問激發思考,提升思維敏感度

根據提升思維質量的8個要素來提問,提升大腦思考的頻率和速度,大腦只有不停的去轉動,才能激發大腦的思考慣性,然後遇見事情就習慣的問這8個要素,是不是就避免了我們上當受騙的概率,同時也提升了我們發現機會和財富的概率?

所以,至少每周要對一件事情做一次思維8要素思維過程分析,看看你做的決定,是不是違背了你的本意,如果違背了是哪個環節出錯了?然後就進入到第二個流程。

第二道流程:對比思維質量等級,觀察思維提升速度。

想知道對錯,自然要有對比。比如我的學員寫書評,我會讓他們對比同學的作業,最後再跟我的對比,因為你只有對比,才能找出思維之間的差異,才知道差異到底在哪裡?

書中有個可以測試思維等級的小公式,你可以每次把得到的答案,在下面找找自己到達了哪個思維層次等級:

一等思維:不知道自己在思考,憑感覺做事和做決定,事後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二等思維:事後有一瞬間會質疑自己的思考方式是不是有問題,但不會深思,下次還是照舊。

三等思維:做事中間就能注意到自己的思考模式,並會思考思維模式的對錯,但卻不知如何改變。

四等思維:認識到思維質量的重要性,開始思考提升自己的思維質量,並制定提升思維質量訓練計劃。

五等思維:能定期的做思維質量提升訓練,通過思維質量8要素,不斷尋找思維漏洞和思維遮蔽。

六等思維:具有批判性思維,能不帶偏見的一秒看到事情的本質,然後不以自我喜好做出客觀判斷

每次你可以通過思維質量8要素,分析出你自己的思維提升到哪個等級了,只要不斷持續的練習,就能讓自己到達第六等級。接下來看第三流程。

第三道流程:記錄思維提升日誌,間隔性復盤內化思維知識體系為能力。

為什麼要記錄思維訓練的過程?記錄思維訓練日誌的目的是:發現自我中心的固化思維,避免把一時的問題看成可以影響終生層面的問題。

比如我們經常會遇見解決不了的問題,就陷入了焦慮和迷茫,但如果你擁有批判性思維,你就會知道,現在你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說明你能力還不夠解決這個問題,既然解決不了,就不要盯著問題,去提升解決問題的合適是錢,就去提升賺錢的能力,解決問題核心是什麼就提升什麼。等有能力再回頭去解決。

所以,你至少一個星期做一次思維訓練日誌,這是自己的自我中心固化思維,不斷的推向批判性思維的重要環節。

第四道流程:用新思維重塑你的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我們都知道性格決定命運,那到底是什麼決定了性格?就是你的思維模式。

我們通過訓練思維模式,就可以改變我們的性格,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前三道流程,找到自己思維的弊端,以及發現我們自身的優勢,根據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刻意練習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能夠客觀看清楚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需要做什麼。

其實,等你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需要做什麼的時候,這就代表了你有了明確的原則,原則就是一個人性格的標誌。

第五道流程:培養看問題看本質的習慣,做一個福爾摩斯。

最後如何衡量自己是否具備了批判性思維?我們可以問自己幾個個問題:

一問自己考慮這件事情是不是從它的本質出發的?

二問自己思考過程是不是具備思維質量8個要素?

三問自己決定時有沒有被自我中心所蒙蔽,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和立場?

四問自己事情的結果是不是大家想要的,自己滿意的?

通過這四個問題,答案如果你滿意,就說明你基本上就是一個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當然,人性是難免自私的,我們只要知道自己是在用自私的方式思考,承認自私思維也是一種批判性思維模式。

因為提升思維質量最終的目的,是能夠讓我們高效的工作,更幸福的生活,能夠給家庭和社會多做些貢獻,況且我們不怕真小人,就怕偽君子,是吧。

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更容易走向人生巔峰

書中有幾句話我很喜歡,說:「思維的功能是判斷趨勢;情感的功能是評估思維判定的趨勢對生活有沒有意義;需求的功能是激發身體潛能發起行動指令,告訴我們有明確的目標要去完成。」

也就是說思維是幫助我們看清楚未來發展的趨勢和方向,而思維引發的情感會告訴我們事情的好壞,最後我們的需求會幫助我們決定是繼續推進達成目標還是放棄。

所以,如果你具備了批判性思維,你認為在職場中你會不會是一位好同事、好領導、好老闆?一定會!而且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擁有批判性思維,我想,我們的世界會更加祥和,更加美好一些!

相關焦點

  • 思維最珍貴 ——讀《思辨與立場》有感
    思維最珍貴——讀《思辨與立場》有感文|張敏早就聽說了《思辨與立場
  • 《思辨與立場》:1個能力讓你能透過現象看本質,讓自己活得明明白白
    寫作沒什麼寫,寫不出來的根本問題是沒有寫作方向和目標,就好比連自己想往哪裡走都不知道,就談不上用什麼交通工具更好更快到達了。寫作認知和思維模式和思維質量,決定一個人的寫作水平。職場中,思維質量決定了一個人解決問題能力的大小,思維能力強的人一般都是中上高層人士,收入自然高。思維能力弱的人解決問題能力也相對弱,只能是普通員工,收入自然不會太高。
  • 《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工具》| 我的立場是什麼?
    (我們認識到定期練習的必要性);層級五:有所成的思考者(我們下定決心終生學習,並開始將認知的美德內化);層級六:集大成的思考者(靈巧和具有深刻見解的思維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然而,當我們能夠自動地做出原本需要刻意付出努力的事情時,我們就已經接近高級批判思考者的階段了。反覆練習會使得行為自動化,當高度熟練的表現成了思維活動的特徵時,我們就進入了完善水平階段。但不論我們大腦開發到何種程度,我們的思維永遠是有限的、易犯錯誤的、自我中心的、社會中心的、存有偏見和非理性的。正因如此,完善的思考者能夠強烈地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性,知道自己離「完美的」思考者還有多遠。
  • 聽書《思辨與立場》
    幫你建立批判性思維的「自動啟動機制」今天解讀的書是《思辨與立場
  • 職場進階術,如何提升你的思辨能力?
    職場中能夠掌握思考辨析能力,在做任何項目時大腦會第一時間進行分析推斷項目進程遇到障礙和難題,這種下意識思辨能力的培養,不僅讓你高效率完成項目,同時能讓你在未來職業發展中取得驚人的成績。思辨能力體現在我們對於事物構成的理解力,深入觀察事物發展規律的洞察力,對待事物分析評判力、掌控事件發生的綜合力等等,想要掌握這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訓練習得,需要日積月累培養和訓練。1.
  • 感悟《思辨與立場》
    2021.12.16第43天,今天晚上和小夥伴們分享《思辨與立場》,我是帶著媽媽和寶寶一起去的,非常感恩媽媽
  • 思辨與立場
    作者條分縷析地剖開思維的肌理,揭示思維頑疾的成因與解決之道。同時引入最高層次的批判性思維輔以諸多簡單易用的工具,讓我們在急劇變化的世界中,始終清醒、從容、睿智。 處於這一層次的人,是真正的批判性思維者。此時,我們會注意到不同立場的合理性,會發現自己的思維受到不同力量的塑造,而思維又塑造著我們的信念系統。我們力求做到公允,用一種道德和負責任的方式進行思考。 當發現別人的觀點有更嚴密的推理基礎時,我們便改變自己的觀點,而不是用思維操縱別人以掩蓋真相。
  • 《思辨與立場》日記1
    20210114 W2D7對,今天是很開心的一天,對於一個女生來說,莫過於有人願意聽你說話,討論一些事情,可以一起交流
  • 私讀《思辨與立場》
    【梗概】他們把通俗易懂和實用的批判性思維方法與實際情景和問題相結合,並舉出了豐富而真實的案例。比如,書中指出,人的心靈有三個基本功能,即思維、情感和欲求。思維讓我們弄懂生活的意義;情感監控或評估思維所能產生的意義;欲求引發行動。三者之間存在著密切和動態的關係,其中任何一者都在不斷地影響著另外兩者。
  • 《思辨與立場》|批判性思維
    不容易的是在生活的各個層面都保持高品質的思維,即發現不好的思維習慣並採取應對措施。4、沒有智力的付出,就沒有智力的收穫。5、我們的潛意識的傾嚮往往就是提供自己想要的,而不是用一種真實的方式描述我們自己或這個世界。6、當你在心中建立起一個能觀察自己思維的「大屏幕」時,也說明你已經成長為一個思考者。
  • 《思辨與立場》
    思維的層級思考是我們的本能。「在這樣或那樣的情境中將會發生什麼?如果我想做某事,為之準備的最佳途徑是什麼?」這樣的思維過程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生而為人,沒有任何東西比可靠的思維更有用。但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思維都存在偏差和扭曲,不管我們自身是否察覺。
  • 年薪60萬在北京可以橫著走嗎?
    你有存款嗎?你存款夠60萬嗎?你在30歲的時候,可以年薪60萬嗎?年薪60萬在一線城市,如北京,算什麼樣的生活水平?年薪60萬在北京買房養家困難嗎?年薪60萬在北京可以橫著走嗎?就算你攢首付的時候買了基金,年化6%的收益,可以了吧?行,攢夠首付不用7年,5年,有多大區別?順便,樓裡的鵝就別提公積金了,在北京能說出公積金的,一看就是沒貸過款的,都不說申請流程複雜額度低,上限就三四千,能管什麼用?
  • 思辨與立場:批判性思維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心智技能和特質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判斷自己的思維方式,到底是對還是錯呢?《思辨與立場》這本書裡,就為我們介紹了如何監測和評估自己思維的方法。首先,我們可以將思維分為一個個要素,來解構它。如果思維中存在錯誤,就一定會在其中的某個部分暴露出來。構成我們思維的有8個要素:目的,問題,信息,概念,推斷,假定,意涵和觀點。
  • 2021年高考,9道作文題6道考了思辨力,高中生如何應對?
    很多思辨能力欠缺的考生,面對這類題型束手無策!直呼「太難了,感覺我能思考一輩子」!近年來思辨類題目在寫作和閱讀中所佔比重大幅攀升,一位從教20年多年的資深語文名師,在談到今年高考語文題時也不由感慨:從目前的命題趨勢看,作文想取得好成績,死記硬背、不分重點、盲目閱讀都是白費力氣!生硬地把素材搬到了腦子裡,如果思維水平達不到一定層級,連素材都不知道怎麼組織!
  • 「思辨」成為高考作文關鍵詞,家長可以怎麼做?
    昨天11道高考語文作文題面世,大部分題目,都指向了思辨的大問題,考核思辨的能力:我們如何判斷外部世界的信息真偽和質量?我們如何認識自我?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關係?而這些,都是家長、老師可以幫助孩子從小學就點滴思考、積累的。
  • 如何辯證看待劉強東校園風波,可以鍛鍊批判性思維,提升思辨能力
    但是這一事件如果在國外教學案例中,尤其是大學,是可以作為典型的訓練學生「Criticalthinking」批判性思維的案例。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不是指簡單粗暴的批評或者指教,它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能力。批判性思維又稱明辨性思維或思辨思維,是當今社會下炙手可熱的話題,在教育學術界不亞於劉強東和奶茶妹妹的熱度。
  • 職場能力提升寶典!3種思維讓你迅速拉開與他人差距,越來越優秀
    才會在職場平步青雲呢?一、職場新人需要培養的3種思維1、共贏思維職場和學校不一樣,學校講究競爭,最後一定會爭出第一,第二。而職場追求的雙方可以實現更長久的合作,合作共贏才是對雙方更有利的結果。2、批判性思維前同事小五,在微信上跟我吐槽,入職5年,現在淪為職場的透明人。他說,剛入職那幾年還可以,多次受到領導表揚,但是年齡越大,卻感到自己存在感越低。由於自己以前只會按照領導的意見工作,結果直到現在也沒有給領導提過有價值的意見。
  • 寫作指導:增強思辨能力,提升寫作水平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凝練了語文學科的四個核心素養,其中「思維發展與提升」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促進思維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等思維品質的提升。其中,「能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闡述自己的發現」「準確、生動、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認識」是對書面表達方面的具體要求。
  • 學會寫作,讓你的職場之路越走越寬
    且不說現在這樣一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你可以藉助各種平臺通過寫作引起關注,就平時工作中的寫PPT、寫報告、寫軟文、寫郵件、寫申請、寫假條等等,都與寫作息息相關。 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呢?我們在職場中經常涉及到的商務文書又有哪些寫作技巧呢?
  • 2020年畢業季來臨,職場老鳥教你如何破局職場中的「學生思維」
    導讀「學生思維」,什麼是學生思維?同學們想一想,你們在學校的時候是不是總是被牽引,被教導,被安排,被影響。這就是一種「學生思維」。對於即將進入職場的同學們要有一個蓬勃發展的事業,擺脫這種「學生思維」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