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結義是我們中國忠義文化的一個最重要的代表。關二哥就是憑著桃園結義的信念被封神,被後人摩拜。
那麼,劉德張飛關羽三兄弟桃園結義的時候,他們又是拜誰?
三國演義裡是這麼描述這段佳話的: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可見,當時桃園的祭拜供品有烏牛白馬。烏牛指黑牛,白馬是指白馬。這個描寫其實應該算是一個錯誤,因為這些東西是蒙古的部落習俗,是元朝之後才傳到了漢族,所以可能羅貫中理解錯了。
那正規的祭拜應該用什麼呢?應該是三牲,牛羊豬。但是這三樣東西可不能隨便用的,是有規矩的,周禮曰: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
天子才能用太牢,所謂太牢就是牛、羊、豬三樣全齊,而諸侯用少牢,也就是沒有牛,畢竟在古代牛可是很珍貴的東西,不是誰都能像《水滸傳》裡一樣,說給我切二斤牛肉來。
其實春秋之時,就已經禮樂崩壞了,有實力的人都不去遵守規則。劉備自稱劉氏後人,皇族貴胄,至少會用到士一級別,也就是用豬肉,或者用羊,牛估計還是沒有的。
最後,關鍵是拜誰呢?答案就是拜天地,皇天后土嘛,天地為證,所以是沒有什麼神像的。那是不是真的就沒有神像呢?
我們在《曹操傳》這裡找答案,城陽景王劉章以有功於漢,故其國為立祠,青州諸郡轉相仿效,濟南尤盛,至六百餘祠。賈人或假二千石輿服導從作倡樂,奢侈日甚,民坐貧窮,歷世長吏無敢禁絕者。太祖到,皆毀壞祠屋,止絕官吏民不得祠祀。
陽景王劉章此人是劉邦之孫,曾在平定呂氏之亂復興漢室時起過關鍵的作用:劉章早年帥軍拱衛京師長安,被呂后封為朱虛侯。當年誅滅呂氏,劉章首先親斬丞相呂產立大功,被漢文帝加封二千戶俸祿,封陽景王。
所以後人給他立祠修廟,建的到處都是:自琅琊、青州六郡,及渤海都邑,鄉亭聚落,皆為立祠。可見河北地區都把陽景王劉章當成一個神來摩拜。
那對劉備來說,劉章是他們劉家先人,又有祠廟供奉,而劉章又有忠義,又是河北地區最為流行的神仙,那他們結拜,要拜劉章那是最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