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省人大代表建議:地震區學校、社區全面應用地震預警

2020-12-22 中國網·錦繡天府

5月9日,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成都錦江大禮堂舉行。來自巴蜀大地的800多名省人大代表匯聚一堂,履行人民賦予的神聖職責。

再過一天,距離5·12汶川地震已經整整12年。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啟示災害預警的重要性,「新基建」時代,如何做好地震預警這一民生工程和社會工程,以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和次生災害?四川省人大代表陳文、王暾、李天斌建議:地震區學校、社區全面應用地震預警。

「推動四川地震區中小學、居民社區全面安裝應用地震預警系統,提升基層應急處置能力,造福地震區中小學生和社區民眾。」在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暾看來,四川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卻因地理位置特殊、地質構造複雜,自然災害頻發且嚴重。近年來,四川成功應對了系列自然災害,並支持發展了「四川智造」地震預警、災害預警技術體系。基於災害預警領域的行業規律「災害預警不只是政府的事」「災害預警是科學工程、社會工程和政府的責任工程」「社會力量不僅可以支持預警信息傳遞,還可以支持災害監測預警網的建設」「政府可以利用社會力量建成的災害預警網」,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運營現代科技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鼓勵各類人才在四川創成業、創好業」,結合四川的社會力量與應急部門已具備的災害預警基礎能力,為此,三位四川省人大代表建議:地震區學校、社區全面應用地震預警。

「建議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等部門牽頭,制定相關政策,促進自主創新地震預警成果在省內規模化應用,進一步帶動四川災害預警與應急產業發展。」王暾說,建議四川地震區中小學、社區、公共場所等人員密集區和危化企業全面應用地震預警,提升基層應急能力。(諸澤海)

相關焦點

  • 唐山地震電視彈出預警!咱山東的全面預警系統也快建成了
    山東省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殷海濤介紹說,根據地震預警時間和人員傷亡關係的理論預測,提前3秒預警,人員傷亡比將減少14%;提前5秒,傷亡比將減少22%;提前15秒,傷亡比將減少53%。地震後5秒內即發布地震預警,可謂「生死時速」。「地震預警搶出的是地震波和地震信息傳播的時間差。」
  • 中國地震預警應急廣播率先在川滇啟用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獲悉,該減災所在四川省科技廳、成都市防震減災局、昆明市防震減災局、昭通市防震減災局和成都頂尖創新團隊項目等支持下,川滇5個場鎮和3所學校在全國率先啟用地震預警應急廣播。  此次啟用地震預警應急廣播的5個場鎮包括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三郎鎮、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務基鄉、雲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羊街鎮等;3所學校包括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青城山高級中學、雲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甸沙鄉中學、雲南省昆明市富民縣永定鎮小學。
  • 2020年版中國地震預警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0年版中國地震預警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是對地震預警行業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 地震預警APP遭受質疑 有人延遲6小時收到預警信息
    他對這次地震預警帶來的巨大關注很滿意——微博上,地震預警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十億;地震預警APP竄到手機APP下載排行榜前列,短短幾天下載量達四五百萬;房地產公司、社區、學校也紛紛諮詢合作。坐地鐵時,他隨機問了下周邊的人,全都知道地震預警。但質疑聲也不斷出現。事實上,這個自2011年起投入運用的系統,從誕生開始就伴隨著質疑與爭議,不斷刷新著公眾對這一專業領域的認知。
  • 中國地震預警系統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地震預警系統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通過地震預警系統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地震預警系統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地震預警系統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地震預警系統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中國3大地震區,哪些城市在地震帶?今天終於搞清楚了
    大家都知道地震是在全世界的危害是有多強大的,不僅可以給城市帶來建築造成倒塌,還會導致大量的人員傷亡,摧毀了一個個完整的家庭,那些經歷過地震的人來說,在他們心裡地震永遠都是一場噩夢,而我國有3個大地震區域,到底哪些城市是在地震帶呢?
  • 「兩會時間」全國人大代表雷軍:建議發展衛星網際網路和災害預警系統...
    履職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年的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向大會提交了四份建議,可以用「上天入地、煙火人間」八個字來形容。它們分別是《關於推動衛星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建議》、《加快運用智慧型手機、電視等智能終端建設我國災害預警等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議》、《關於完善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建議》和《關於加大力度引進國際高層次人才的建議》。
  • 關於刷屏的地震預警系統,你不知道的……
    而6月17日深夜發生的宜賓地震,更讓王暾和他團隊研發的ICL系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當然,王暾拒絕這些質疑。無論在訪談還是微博上,他頻繁呼籲,全國地震區開通電視、手機地震預警服務。對公眾而言,「地震預警」仍是一個新事物,儘管它已在四川悄然運行多年。早在2011年,汶川大地震中受損嚴重的汶川和北川就成為王暾預警研究的重要試驗地。
  • 地震預警終端落戶豐南
    日前,在河北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下,豐南區兩所學校完成了地震預警終端的架設安裝,可實時接收河北省地震局推送的地震預警和全球地震速報信息,有效提高豐南區的防震減災能力,減少地震災害帶來的損失。豐南區作為唐山老震區,地震是該區主要的自然災害,餘震時常發生,必須強化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全面提升地震監測預警能力。
  • 雲南5級地震:地震預警立奇功,三大逃生本領需掌握
    下面這份地震避險逃生指南,大家一定要知道!尤其是地震相對高發的四川、新疆、西藏、雲南、青海、甘肅、內蒙古、吉林、河北、臺灣等地的人民。地震預警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簡稱「減災所」)成立於2008年汶川地震後,由王暾博士創建,植根於成都市、四川省,面向全國、全球,專注於災害預警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及應用。
  • 中國3大地震區,在地震帶上都有哪些城市?今天終於搞清楚了
    文/Flying看世界   地震在全世界的危害人盡皆知,不僅給城市建築造成摧毀,還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毀滅一個個完整的家庭。對於那些經歷過地震的人來說,地震無異於是一場噩夢。而在我國主要有3大地震帶,而在這些地震帶上有哪些城市,你有沒有搞清楚呢?
  • 利用電波預警地震的「神器」明年將在深圳開始安裝
    當天晚上到18日上午,一條成都某地地震前十秒倒計時預警的視頻,在網上刷了屏。地震發生時,當地很多群眾都通過電視、手機,在地震波到達之前接收到來自地震臺網的預警。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了解到,這樣的地震預警系統終端,明年也將在深圳10多所學校安裝,此外,目前深圳已建成室外應急避難場所149個。
  • 我國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啟用 地震後7秒內警報
    原標題:我國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啟用 地震後7秒內警報   7日,記者從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獲悉,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經過近1年半的建設,目前已建成並於當日投入運行,將為首都圈民眾和地鐵、化工等重大工程提供地震預警服務。
  • 現在中國的幾條地震帶上,都有些中、大型城市,他們都有預警能力嗎...
    X 現在中國的幾條地震帶上,都有些中、大型城市,他們都有預警能力嗎?
  • 地震警報聲外的民辦、公辦之問
    地震預警技術只是作為地震防災體系的一個細分領域,並不具備關鍵位置,20世紀90年代,墨西哥、日本、美國等國家先後開展了地震預警技術的研究,2008年時,在中國地震防災體系中,該技術領域屬於空白。2008年後,中國加快了地震預警系統的建設,以中國地震局為主的公辦力量主導了其中的建設。
  • 汶川地震6周年:中國地震預警網絡正在成形
    而電波的傳播速度是30萬千米/秒,因此,地震發生之時,震源附近的地震監測儀可以將捕捉到地震波數據傳遞到預警中心,而預警中心的電腦分析這些數據後,能在地震波到達並造成破壞之前,向將會受到地震影響的區域發出警報(見「地震預警系統的原理」)。理論研究顯示,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例減少14%;如果為10秒,人員傷亡比例可減少39%。
  • 關於地震預防和自救,你了解多少?
    設立防災減災體驗館北京公共安全體驗館是以互動的體驗方式,面對全民的公共安全教育體驗館,在地震安全體驗區,可模擬4-8級地震,讓體驗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地震災害並學習震中避險,學習地震中的逃生技能,震後的逃生方法等。 目前,我國設置類似安全體驗館的城市並不多,應逐漸在各地設置地震體驗館,並且安排講解員教授應對不同級別地震的正確做法,各學校定期組織中小學生前往體驗。
  • 地震預警者王暾:早一秒都能拯救很多人
    地震預警的原理並不複雜:在可能發生地震的區域安裝大量的地震預警傳感器,當地震波即將到達地表時,傳感器監測到震動,將數據以電波的形式傳到預警中心,再通過網絡傳到手機、電視和其他終端設備上,向機關、民眾、企業發出警報。「說到底,地震預警是利用電波比地震波速度快的原理實現的。」王暾對記者說,「它是預警而不是預報。」
  • 共青團佛山市委建議建立青少年社區矯正學校
    主辦方 供圖  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方面的積極作用,日前,共青團佛山市委召開了「佛山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座談會。團市委書記曹洪彬,副書記王樹斌、肖欣,市人大代表及市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等40多人出席了會議。
  • 分秒之間可救命——地震預警系統建設在路上
    社區「大喇叭」讀秒、電視自動彈出倒計時……6月17日晚間發生在四川省長寧縣的6.0級地震中,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研發的地震預警系統讓許多成都市民在地震波到來數秒前得到避險信號,一時間,不少市民拍攝的地震預警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