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工智慧應用挑戰賽前瞻,專家委員會陣容強大

2020-09-03 雲智時代

截止2019年8月份全國344所高校已經開辦、正在開辦、即將開辦人工智慧方向相關專業。還記得當時浙江大學在新增機器人工程和人工智慧兩個超級熱門專業時,不僅引起國內教育界的討論,國外媒體也爭相報導。其中日本《日經亞洲評論》認為,中國教育部批准這一計劃的背景是國內對人工智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國致力於成為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未來強國。

人工智慧行業需要培養合格、經驗豐富的人才。那麼,在人工智慧成為「新時代的電」的道路上,我國在本科階段開設人工智慧課程的同時,加強實踐操作則更有助於培養出市場所需的人才。

千呼萬喚,翹首以待。由中國軟體行業協會智能應用服務分會、《計算機教育》雜誌社、博鰲教育論壇組委會共同主辦,國軟教育研究院、拉勾網、智領雲、和鯨科技承辦,並由智領雲、和鯨科技獨家提供技術支持的「智算之道—2020人工智慧應用挑戰賽」報名已經開啟,練習賽也已經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大賽,真正助力學生將學校之所學運用到實踐中,確保在未來工作中能夠快速應用於實際工作所需,將挑戰轉化為機遇,避免大學生在就業時與企業發展脫節,切實幫助學生、企業與社會共同應對人工智慧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接旺盛的人才需求,促進創新教育範疇的產教融合、產學協同育人。

實力陣容 重量級專家委員會齊聚

IT行路,常有橫水在前無舟可渡之感,茫然四顧,但求仙人指路。競賽特別設立專家委員會,由競賽組委會邀請高校人工智慧年度人物、人工智慧行業領軍企業、工信部及科研院所專家組成,負責參賽項目的評審工作,確保本次競賽評審活動的公正、公開、公平。由此來看,專家委員會陣容方面不容小覷,從學界翹楚到行業一線大拿,可謂高人林立。專家陣容預告現已火熱上線:

主任委員

焦李成,主任委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IEEE Fellow,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教授,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教育部創新團隊負責人。

何炎祥,副主任委員,國家教學名師,原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科學技術獎和教育部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

劉宏,副主任委員,國家「萬人計劃」首批入選專家,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科研處處長、智慧機器人開放實驗室主任

孫茂松,副主任委員,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大規模在線開放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王萬森,副主任委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

專家委員

陳鍾,北京大學軟體學院創始院長,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教育部計算機類專業教指委副主任委員

盧葦,北京交通大學軟體學院院長,教育部軟體工程專業教指委副主任委員,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聯盟理事長

戚人傑,湖南科技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

侯彪,教授、博導,蘇州大學計算機學科帶頭人,中國計算機學會自然語言處理專委會主任

周國棟,教授、博導,蘇州大學計算機學科帶頭人,中國計算機學會自然語言處理專委會主任

熊盛武,教授,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屈楨深,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教授,視覺技術研究室負責人、人工智慧研究院研究員

趙衛東,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

奚春雁,《計算機教育》雜誌社主編

邱欽倫,中國軟體行業協會智能應用服務分會秘書長,國軟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

蔣濤,CSDN 創始人兼董事長,極客幫基金創始合伙人

陳志剛,藥明康德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數據官

史一凡,微軟首席科學家經理,必應廣告競價排名核心算法和大數據挖掘平臺負責人

Shuang Yang,阿里巴巴資深總監、搜索推薦事業部研究員、螞蟻集團機器學習平臺負責人

範向偉,和鯨科技創始人兼CEO

彭鋒,智領雲CEO、聯合創始人

彭駿,湖北省軟體行業協會人工智慧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武漢分部副主席

相關焦點

  • 2020人工智慧應用挑戰賽前瞻:專家委員會強大陣容震撼發布
    截止2019年8月份全國344所高校已經開辦、正在開辦、即將開辦人工智慧方向相關專業。還記得當時浙江大學在新增機器人工程和人工智慧兩個超級熱門專業時,不僅引起國內教育界的討論,國外媒體也爭相報導。其中日本《日經亞洲評論》認為,中國教育部批准這一計劃的背景是國內對人工智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國致力於成為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未來強國。
  • 「智算之道—2020人工智慧應用挑戰賽」如火如荼進行中
    2020年是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關鍵年。疫情之下,世界見證了人工智慧在抗擊疫情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正式將人工智慧確定為新基建的重要領域之一。在歷史機遇下,AI已實現「質變和量變」,正邁入與技術、產業融合創新的關鍵階段。
  • 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舉辦 12名院士等組成的學術委員會陣容強大
    今天,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舉辦揭牌成立後的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該學術委員會由12名院士、5名領域內知名專家以及企業代表組成,陣容強大。本次會議有7位院士到會。副校長劉長青、中心執行委員會成員、中心研究骨幹、我校有關部門負責人等參加會議。眾多業界大咖受聘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重大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礎,已成為航空航天、國防安全、生物醫藥、信息、能源、海洋、人工智慧、先進位造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今年2月,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獲批為全國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上海版專開設全國首批人工智慧技術服務專業
    專業建設籌備期間,學校系部多次和英國博爾頓大學共同組織和承辦機械工程設計挑戰賽、慧魚機器人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組織學生參加「星光計劃」技能大賽、「藍橋杯」國賽、「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全國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信息素養大賽等和人工智慧相關的競賽,並取得優異成績,為人工智慧技術服務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實戰經驗。
  • 2020「海上爭鋒」中國智能船艇挑戰賽決賽落幕 上海交大等四單位...
    央廣網上海10月26日消息(記者吳善陽)2020「海上爭鋒」中國智能船艇挑戰賽決賽暨第三屆海洋智能裝備與系統創新研討活動昨天在日照東港落下帷幕。本次競賽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船級社、日照市人民政府、中國航海學會、中國海洋學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與日照港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競賽委員會在邱志明院士的帶領下,科學解耦智能船艇功能,根據去年比賽中凝練的關鍵技術問題,從設計概念創新、感知識別算法、自主避障行為等角度切入,設計測試驗證科目,以線上線下虛實融合的形式開展比賽。
  • 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商業化應用專題研究報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00年以後,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進入快速增長期,預計2020年達到1500億元,到2025年可以達到4000億元。人工智慧的專利數量穩步增長,2015年以後,人工智慧逐步上升為國家戰略,並成為「新基建」行業之一。與此同時,人工智慧在金融、安防、智能家居、醫療、娛樂等多個行業逐漸落地,並整體呈現出複雜化和綜合化的應用趨勢。
  •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能駕駛專業委員會會議召開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能駕駛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學院院長鄧偉文教授主持會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王雲鵬首先致辭,代表學校對掛靠在北航交通學院的智能駕駛專委會的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並提出了殷切期望,對智能駕駛領域專家學者的蒞臨指導也表達了衷心的謝意。
  • 人工智慧技術及SPSS數據分析應用培訓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經管學科組關於舉辦「人工智慧技術與SPSS數據分析應用培訓」的通知  尊敬的_____________:  您好!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正加速在各行業深度融合和落地應用,高等院校是各類人才儲備和教育的搖籃。
  • 「大咖」齊聚煙臺共謀人工智慧應用發展
    12月16日,煙臺人工智慧應用技術研究院項目推介暨技術交流會在煙臺開發區舉行,來自政府相關部門、高校以及行業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共90餘人現場推介交流,共謀人工智慧應用發展。 推介會伊始,與會嘉賓共同為「山東省高等學校應用技術優質協同創新中心」揭牌。
  • 中國人工智慧40年上
    他們為國內人工智慧學者和高校師生提供了一個學術交流平臺,對中國人工智慧研究與應用起到促進作用。2009 年,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牽頭組織,向國家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育部提出設置「智能科學與技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的建議。該建議指出:現在信息化向智能化邁進」的趨勢已經顯現;因此,今天培養的智能科學技術高級人才大軍,正好趕上明天信息化向智能化大規模邁進的需要。
  • 智能可穿戴技術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活動徵文通知
    為促進我國智能可穿戴行業學術交流,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的新思路及技術實現途徑,推動行業更快更好地發展,由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主辦,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智能可穿戴技術專業委員會和輕兵器雜誌社共同承辦的「2020年智能可穿戴技術學術論壇」擬於2020年10月在北京召開(活動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 PAC2016全國並行應用挑戰賽正式啟動
    2016年5月7日,全國並行應用挑戰賽(簡稱:PAC)正式啟動,來自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等專業機構、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公司的二十餘位專家評委集聚在北京並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加了這一活動。
  • 人工智慧技術的三個層次,人工智慧製造業應用場景
    人工智慧技術的三個層次,人工智慧製造業應用場景 數位化企業 發表於 2020-12-17 09:53:45 人工智慧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是在20世紀50年代,距今已六十餘年的時間
  • 12位院士齊聚湘潭,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
    8月30日,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舉辦了該中心揭牌成立後的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該學術委員會由12名院士、5名領域內知名專家以及企業代表組成,陣容強大。本次會議有7位院士到會。今年2月,中心獲批為全國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6月28日,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在湘潭大學舉行揭牌儀式,標誌著湖南數學界首個國家級平臺正式落成。本次會議開幕式上,李伯超為中心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 智源人工智慧倫理與安全中心主任曾毅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工智慧倫理特設國際專家組專家
    3 月 11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宣布成立人工智慧倫理特設專家組並公布專家組成員,智源人工智慧倫理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 海內外專家廣州組建醫檢委員會,推進 AI 醫學應用;2018 年廣東高考...
    依託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資源和專業影響力,利用騰訊公司在人工智慧、大數據挖掘與應用、騰訊雲等領域的領先優勢,雙方將開展人工智慧應用於輔助診療的方案的開發和應用合作。其中,「騰訊覓影」對早期食管癌、肺結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輔助篩查能力將落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同時,雙方還將探索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輔助篩查新病種的聯合科研。
  • 2020年第14屆CIMC「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
    9月16日下午14:00-16:00,2020年第14屆「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 復盤會暨頒獎禮採用線上方式舉行,並通過網絡進行直播,8500餘名師生參加了活動。今年針對疫情的特殊情況,競賽共設置了4個方向用於線上比賽。
  • 愛貝第三屆 Show Out 金牌全能教師挑戰賽,評委陣容公布!
    來自全國40位愛貝精英教師將匯聚在一起,交流、分享、相互學習此次教師挑戰賽帶來的靈感與收穫。第三屆Show Out組委會也邀請到權威評委蒞臨,快來先睹金牌教師挑戰賽的評委陣容吧!Show Out 金牌全能教師挑戰賽評委陣容梅德明: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人工智慧製造業應用場景
    人工智慧製造業應用場景 數位化企業 發表於 2021-01-06 10:17:16 隨著智能製造熱潮的到來,人工智慧應用已經貫穿於設計、生產、管理和服務等製造業的各個環節。
  • 12位院士齊聚湘潭,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舉行
    8月30日,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舉辦了該中心揭牌成立後的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該學術委員會由12名院士、5名領域內知名專家以及企業代表組成,陣容強大。本次會議有7位院士到會。會上,大家從國家重大戰略決策、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學科建設等角度,為中心的重點研究方向、中心建設運營等開展戰略諮詢,履職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