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10月圖書推薦榜
(詳見9版)
怎樣讀經典——水經注
(詳見8版)
法國人民期待老總統寫給秘密情婦的一千二百封情書明天上市
今年10月26日是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1916年-1996)的一百周年誕辰,出版密特朗文集自然是紀念他的最好方式。唯一不同的,這是一部老總統搞婚外戀的情書彙編。密特朗用時三十四年寫給長期情婦安娜·潘若的一千二百十八封秘密情書將於明天(10月13日)在全法上市,評論界已對其文學水準讚許有加,人民由衷喜愛,翹首以盼。 (詳見4版)
曹乃木先生訪談錄
字典組被周恩來總理召見過兩次。第一次是在1971年4月12日凌晨1時至5時,是曹先擢先生去的。第二次召見,是在1971年6月24日下午4時至晚9時的全國出版會議上,這次組裡讓我去了,當時我是副組長。因為總結是我寫的,我在出版會議上介紹了《新華字典》的修訂工作情況,代表字典修訂小組做了報告。後來又去見總理。那次會見,印象最深的就是,總理說:「你們《新華字典》的書名題字,是集的魯迅的字。」總理又說:「不要拿著名人的字亂改亂動,這個字不是專門給《新華字典》寫的,不要隨便拿來湊成一個書名,不太嚴肅,等於作假了,最好不要再用。」——總理批評了這個事。 (詳見5版)
實戰心得:小眾圖書如何搭上微信營銷快車?
新媒體的興起,對紙質出版及其閱讀造成了無可估量的衝擊。面向一般大眾的社會讀物、本有穩定渠道的教材銷量都每況愈下,受眾面更窄的小眾圖書更是處境艱難,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但是,一方面我們要看到新媒體的確給紙書帶來了負面作用,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新媒體為紙書帶來了全新的營銷資源和潛在商機。只要能準確抓住不同新媒體的特質,充分利用其平臺效應,與之展開深度合作,紙書完全可能煥發新的活力,特別是小眾圖書,更有可能找到匹配的利基市場,開拓出穩定、可靠的生存空間。
(詳見6版)
楊絳原是數一數二的戲劇家
楊絳的戲劇創作是從1942年冬開始的。一天晚上,陳麟瑞請錢鍾書、楊絳夫婦和李健吾吃烤羊肉,大家圍爐而坐,各執一雙二尺多的筷子,從火舌裡搶出羊肉夾著幹燒餅吃。陳麟瑞給大家介紹這是蒙古人的獨特吃法,一邊的楊絳立刻聯想起《雲彩霞》和《晚宴》中的蒙古王子和王爺,語驚四座。出於職業寫作的高度敏感,陳麟瑞、李健吾便勸楊絳:「何不也來一個劇本?」自那夜的烤羊肉大餐後,朋友們的鼓勵便成為楊絳難以忘卻的美好記憶,她開始嘗試寫作戲劇劇本。創作的衝動出於天然,楊絳很快便利用業餘時間完成《稱心如意》。劇本分別拿給陳麟瑞和李健吾看,他們各自提了不少修改意見。一天,楊絳接到了李健吾的電話:「你運氣真好!你那劇本給佐臨看中了,已經在排演了,就要出廣告了,署什麼名字呀?」楊絳驚喜之餘,把學名季康二字切成了「絳」字,「就叫楊絳吧」。 (詳見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