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
最近,「社區團購」在國內引起熱議,如果把社區和團購分開,「社區」概念也曾火了一把。一款跟58同城功能類似,但加上鄰裡社區社交功能的矽谷科技公司Nextdoor正在計劃上市。
將社區產品推向上市
有這麼一個問題:您能叫出幾個鄰居的名字?
或許,多數人都很難回答出全部鄰居的名字。所以,一個做鄰裡社交App的企業做到了上市的規模,這如果放到國內還是挺不可思議的。
2010年成立的Nextdoor,成功在Facebook的社交網絡圈子中找到出路,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經營模式。雖然Nextdoor所處的賽道被普遍稱為「鄰裡社交」,但其實從Nextdoor最基本的功能來看本質上是一個社區產品。在Nextdoor的平臺上,用戶最主要的活躍版塊是信息發布版塊,分享發布的信息面向的是自己所在社區中加入了Nextdoor的全體成員,大家基於某個需求或話題集中在一起,共享App上鄰居分享的各類信息、推薦乃至二手物品的買賣等。
Nextdoor官網顯示,截至2019年10月,美國四分之一的社區使用該平臺。除了美國之外,全球還有9個國家的25萬個社區都在使用這款App。根據Sensor Tower數據,過去一年,Nextdoor的月活躍用戶增長了20%,它甚至成為了鄰裡社區和公共機構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間傳播有用和重要信息的平臺。據海外媒體報導,就在疫情肆虐期間,Nextdoor發布了新的交互式地圖,以使在新冠肺炎爆發期間鄰居可以互相幫助,該工具被稱為「幫助地圖」(Help Map),可讓用戶將自己標記為可以提供幫助,從雜貨店購物到兒童看護等。
有分析人士表示,Nextdoor的盈利模式可以說是幾乎復刻了Facebook的廣告獲利模式,但到目前為止Nextdoor並沒有透露具體收入和是否實現盈利。不過,這並不能阻擋風投資本對Nextdoor的追捧。根據Crunchbase數據顯示,Nextdoor共完成融資約4.7億美元,去年9月F輪融資完成後,最新估值高達22億美元,其投資者包括Benchmark、Greylock Partners、Kleiner Perkins、Riverwood Capital、Axel Springer和Tiger Global Management等一眾頂級風投。
獨角獸的盈利之困
從Nextdoor的經營模式,投資者很容易想到國內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公司在2013年到紐交所上市,58同城成為國內赴美上市的分類信息第一股。就在今年6月,58同城宣布籤署私有化協議,以87億美元價格完成回購,成為今年規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之一。
最近,海外科技獨角獸掀起一股上市風潮。民宿平臺Airbnb近日正式掛牌納斯達克,首日以68美元開盤,收盤報144.71美元,較發行價上漲113%,市值超過864億美元。更早之前,被稱為「美國版餓了麼」的DoorDash雖然IPO定價高達102美元,但首日依然大漲85%,市值接近600億美元。
不過,越來越多的人警告,美國股市正在形成泡沫、世紀之交的網際網路泡沫期可能重演,尚未盈利的科技類創業公司IPO能有這樣的表現,著實令人震撼。彭博追蹤的數據顯示,在今年200多家在美上市的新股當中,有大約八成公司都還沒開始賺錢,還處於燒錢階段。摩根史坦利股市和固定收益部門全球負責人Evan Damast表示,投資者更青睞那些在盈利能力上更具確定性的公司,以及業績增長方面讓人感覺更踏實的企業。
只是,在美聯儲和美國國會的刺激力度支持下,美股非但沒被疫情擊垮,反而創出了歷史新高。Cetera Financial Group首席投資官Gene Goldman認為,市場太渴求收益率,企業也紛紛利用現在的大好時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