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一個不再神奇的網站?

2020-12-11 闌夕

作者丨陸離

監製丨闌夕

一個神奇的網站——58同城要從美股退市了。

6月15日,58同城發布公告稱,已經籤署私有化協議,將以87億美元(約合61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完成回購。

由華平投資、Genera Atlantic、鷗翎投資和58同城董事長兼CEO姚勁波組成的買方財團,將以股權和債務融資結合的形式為這次私有化交易提供資金,整個交易過程最快將在今年下半年完成。

這有望成為今年以來、同時也是美股科技中概股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私有化交易。

其實,本次58同城宣布接受私有化是一件突然但不意外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只需要簡單捋一捋過去幾年58同城的發展軌跡,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突然私有化,58同城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一般來說,中概股選擇私有化的原因莫過於兩點,其一是認為自身價值被華爾街低估,其二是公司戰略調整認為有更好的去處。

就58同城而言,這兩點原因或許兼而有之。2013年10月上市之後,58同城一步也不停歇的擴充新業務,2015年收購安居客、趕集網,一舉拿下國內本地生活服務信息領域超80%的市場份額。

隨後幾年又積極拓展58到家、轉轉二手平臺、58同鎮等新業務,將業務線延展到房產、招聘、家政、同城速運、二手交易等多個領域。

隨著業務規模的寡頭化,58同城在2018年前後迎來了高光時刻。其中2017年首次實現盈利,2018年又實現淨利潤同比大漲53.3%,58同城的股價也在當年5月創下了89.9美元的新高。

沒想到的是,高峰之後不是接著攀上下一座高峰,而是直接走上了下坡路。隨著2018年下半年開始的季度營收增速銳減,58同城的股價也一路下跌,截止到本次私有化公告發布前,其股價僅為49.9美元,市值近乎腰斬。

而中概股通過退市,謀求在港股或是A股的二次上市以獲得遠超此前在美股的溢價,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以A股為例,分眾傳媒2013年私有化之前在美股的市值為26.4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5億元。

2015年借殼七喜控股回歸A股之後,分眾傳媒市值一躍突破2000億之多,時至今日最新市值仍有770億元人民幣,較此前在美股漲了4.7倍之多。

再比如,2018年2月底回歸A股掛牌的奇虎360在上市之初股價一度高達66.39元,市值高達4000億元,雖然之後股價一路下跌,到目前市值為1288.55億元,但依然是其在美股退市時約660億元人民幣市值的近2倍。

更重要的是,最近一年多時間裡大環境的影響下,海外做空機構明顯加大針對中概股的力度,中概股的信任危機也不斷蔓延。網易、京東均已赴港股二次上市,中概股回歸已經成為了諸多赴美上市企業的新一輪浪潮走向。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了,58同城私有化之後,大概率會選擇A股或港股謀求再次上市。

但問題是,58同城所要面對的麻煩,遠非單單一個私有化就能解決的。

私有化解決不了58同城的業績問題

其實,2018年下半年開始58同城的季度營收增速連續放緩只是一個表面現象。

真實情況是,自2013年上市以來,58同城從2014年開始,營收增速就不斷趨於放緩,其2015年~2019年,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175.05%、69.5%、32.6%、30.5%和18.6%。

而在淨利潤方面也是如此,例如58同城2019年財報顯示淨利潤增幅達314.5%,但實際上這是出售資產帶來的利潤收益,與業績表現本身無關——58同城通過出售車好多集團的股權實現收益共計為61.42億元,剔除這部分投資收益後,營業利潤同比增長僅為19.5%。

與此同時,是成本支出的猛增。以2018年度Q2為例,當季58同城銷售費用為17.83億元,其中廣告費用8.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和63%,均高於營收和利潤的同比增長速度32%和24%。

這其實意味著,58同城營收和利潤增長高度依賴市場推廣,也就是廣告費預算必須不斷投入不斷加碼,才能維持營收和利潤的持續增長,大有飲鴆止渴之意。

在這背後,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全面普及,流量向手機端聚攏,PC端流量天花板逐漸觸頂,58同城的商業模式遭受到了重大挑戰和質疑。

這首先體現在58同城的主營業務收入表現不佳上,其主要由會員營收和在線推廣收入組成,但這兩個業務近年來均呈現增速下滑趨勢。

以在線市場服務同比增速為例,2019年Q2~Q4分別為23.8%、20.1%和19.3%。核心業務增長下滑自然會導致整體營收增長下滑,這或許正是投資者對58同城未來商業前景產生質疑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會員營收上,58同城財報顯示2019全年會員服務營收為44.71億元,僅同比增長1.64%。

58同城的業務困境有兩個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其核心的本地生活信息服務本質上是一門信息驅動下的流量生意,具備「無本買賣」的屬性,有著極高的毛利率——自2013年上市以來,58同城的毛利率都在90%以上。

但毛利率高不等於淨利率高,正是由於其針對的是低頻的生活服務,在主營業務中無論是在線推廣還是會員服務,都是賺B端企業的錢,卻需要保證C端用戶輸入足夠的流量,這意味著想要持續佔領市場就必須不斷投入巨大的營銷推廣成本。

而隨著網際網路時代人口紅利成為過去時,流量增長見頂的同時流量成本也愈發高啟,規模化的成本重負和不斷加劇的競爭成本無法跟上業務增長的速度,58同城自然陷入了營收、利潤增速不斷放緩的困境。

另一方面,58同城的業務布局看似相當廣泛,卻呈現出「什麼都會但樣樣不精」的尷尬局面。

例如在二手交易領域,轉轉的市場份額不過20%上下,與之相比,背靠阿里的閒魚牢牢佔據龍頭老大位置,市場佔比達到70.7%;在同城貨運領域,快狗打車也被貨拉拉牢牢壓制;在房產信息領域,安居客被鏈家、鏈家孵化的貝殼找房、房天下等多家圍攻。

核心業務低附加值的同時增長已經見頂,整體業務大而不強的同時多線作戰四面樹敵,這就是58同城當前的處境。

從虛假信息到下沉困難,58還有什麼心病?

58同城還有著更多心病也,過分沉迷於流量生意的同時,其也在漸漸失信於流量。在聚投訴和黑貓投訴等平臺上,關於58同城存在亂扣押金、虛假信息、惡意推送、電話騷擾等問題的投訴貼,高達數千條。

7月2日,北京住建委通報批評了58集團旗下58同城、安居客2家網站存在網站預(銷)售許可證、營業執照等證照不全的新建商品房項目尚未完成整改的問題。

這其實直指了58同城及旗下安居客平臺上存在的假房源問題。

而假房源問題與始終困擾58集團的最大痛點——虛假信息問題有著脫不開的干係。

根據新浪科技的不完全統計顯示,僅2018年以來,58同城曾因虛假信息泛濫被北京市旅遊委、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上海市消保委等多地監管部門點評及約談超10次。

這其中又尤以虛假房源信息為甚,有趣的是,58集團並非沒有針對這一問題做出過整改努力,去年6月,58集團聯合中原地產、我愛我家、麥田房產等二手房中介宣布組建「真房源」聯盟。

而就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誓師大會召開後不久,58又在8月初和9月底連續兩次被北京市住建委約談,直指「58集團旗下58同城、趕集網、安居客等產品未能有效履行平臺監管責任,導致平臺上長期大量存在嚴重違法違規的房源信息和黑中介內容。」

在這背後,其實是虛假信息問題一直作為信息中介行業的頑疾存在,這取決於信息中介行業在商業模式構建層面就決定了難以從根源處保證信息嚴格篩選。

一方面,信息發布數量直接決定了平臺的盈利能力,平臺上所發布的信息條目越多,就越顯得這是一片水草豐沃的廣告營銷土壤,這同時也是在為平臺實時競價系統添磚加瓦——信息發布者想要讓自家信息能排在前列,就需要付出更高的費用,平臺的營收自然愈發高啟。

因此,虛假信息實際上起到了抬高平臺信息總量的重要作用,進而撐起了平臺營收的想像空間。

另一方面,房產中介乃至其他信息發布者本身也需要用看似很美好的虛假信息吸引消費者上鉤,再進行其他房產或業務的推銷,甚至是消費者信息的收集,這也就意味著,信息中介平臺與信息發布者對虛假信息有著共同的需求。

因此不僅僅是房源信息,諸如58同城上的工作招聘信息存在問題,招聘騙局欺騙用戶交錢後消失,甚至還有傳銷組織的涉入等相關新聞報導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58同城的營收結構則從側面證實了這一點,在線推廣作為主營業務,就意味著如果真的進行嚴格審查,剔除虛假信息,幾乎必然會對58同城及類似平臺的營收能力和用戶活躍度造成傷害。

其實,網際網路是否「去中介化」,往往取決於利差的多寡,若是利差不大,如新聞資訊、影視資源等,發行渠道很容易被越過,唯有通過技術與政策手段反制。

若是利差巨大,如房產租售、汽車經銷,網際網路反而會提高線下中介的生存能力,鏈家這種中介商之所以能夠日趨繁榮,恐怕離不開58同城上大量虛假房源的「襯託」。

58同城嘗試傳略轉型的一個方向是下沉市場,2017年58同城成立了58同鎮事業部,提出要打造一個「鄉村版的58同城」。

談及下沉市場,與之息息相關的一個關鍵詞當屬「私域流量」。

發力下沉市場,其實就是通過所謂的群控系統來做裂變,比如收徒拉新的各種新聞客戶端App,幾乎4102都是活人用戶,僅僅依靠微信群和朋友圈,就把日活成本做到了難以想像的低階程度。

之前有媒體算過,按照某些下沉產品的要求,每天刷上半個鐘頭的新聞,再轉發足夠的朋友圈,滿打滿算的積分積攢下來,一個月也就二十多塊錢的提現。

雖然在商業文本層面,網際網路公司開出來的title一個比一個光鮮——如58同城管他們叫58鎮長——但本質上就是除了不給編制,什麼都能給,只要你能幫忙拉來人頭,在外面自稱是CEO都行。

對於58同城而言,發力下沉市場無疑是取決於城鄉消費轉變的機遇,即越來越多的零售、消費企業和業務滲透下沉,逐漸進入到鄉鎮市場,相應的信息撮合傳播需求給58同城在下沉市場開拓業務空間提供了可能。

但這也意味著,58同城的擴張可能將信息汙染從此前的「五環內」拓展至四五線城市及農村鄉鎮地區更多網民群體的社交鏈條,懸而未決的虛假信息問題也會加劇這一趨勢。

這或許也是儘管58同城多番強調下沉市場的未來前景,但依舊沒能得到資本市場認可的一個重要原因,虛假信息問題就如同跗骨之蛆一般,困擾著58同城的過去、現在甚至是未來。

相關焦點

  • 58同城,一個不再神奇的網站
    在過去的四個季度裡,58營收增速都在連續放緩。  營收放緩的背後,是58崛起於PC風口,但錯失隨後的移動網際網路風口。時至今日,58同城除了那個被人詬病類目繁多、信息虛假的網站,再也沒有拿的出手的產品。  物是人非,曾經的神奇網站早就已經老了。
  • 58同城:一個神奇網站的黯然退場
    2011年,58同城以91的排名衝進谷歌的全球TOP100強的網站中,成為國內最大的分類信息型網站;2013年登陸紐交所,上市當天收盤暴漲42%;2015年收購最大競爭對手趕集網,58同城站在了市場巔峰,人人都認為它將成為下一個BAT。但未曾料到,高歌猛進之後便是迅速的衰落。此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 58同城退市,這個神奇的網站失去了神奇
    編者按:還記得楊冪代言的58同城嗎,一個神奇的網站廣告語曾經帶給58同城巨額的流量和信任,而如今,兼併趕集網,美股上市7年,最終市值83.74億美元,最終股價定格為55.88美元 ,這個神奇的網站曾經依託巨大的流量,卻最終沒有將千億的市場盤活,這背後恐怕是姚勁波私有化之後所要深刻想想的東西
  • 江瀚:58同城退市自救 前浪神奇不再 掉隊的58拆分自身能有用嗎?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江瀚 一家神奇的網站,58同城的這句廣告語被女主喊出的時候相信所有人都會有深刻的印象,在前網際網路時代,相信絕大多數人在找租房、找工作或者找城市生活方面都用過58同城,然而到了後網際網路時代除了剩下大量的投訴之外
  • 傳58與楊冪10年代言合約終止,「神奇」網站不再「神奇」?
    有人認為換代言人十分正常,沒什麼好說的,「換一個年輕的不好嗎」?但是更多人則分別從楊冪和58同城兩個角度去分析這次「分手」。他們表示楊冪的調性和58同城不符,對58鋪天蓋地的楊冪廣告感到「一言難盡」。事實上,談起58同城我們第一時間就會想起那句熟悉的廣告語「一個神奇的網站」,以及不斷換裝的楊冪。58有過輝煌時刻,但一直以來也不缺少爭議。在網際網路紅利逐漸消散的背景下,這些年58同城一直在嘗試轉型,但轉型陣痛依舊。
  • 定位專家顧均輝:當信息航母不再「神奇」,退市的58同城該如何前行?
    近日,國內最大的信息分類網站58同城官方宣布,將以87億美元的價格私有化退市,而對於下一步走向官方信息中未做說明。相比一個多月前貝殼找房正式向美國紐交所遞交IPO申請的「熱鬧」,58同城的退市倍顯黯然。對此,定位專家顧均輝指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58同城面臨的發展困境愈加凸顯,退市雖無奈卻能為企業贏得一些自救時間。
  • 十五年神奇的沒落:58同城內外交困
    同城,這個神奇的網站在面臨各類垂直深耕的生活服務平臺競爭時,已經略顯疲態。誠然,去年12月,58同城宣布已經從信息平臺邁向服務平臺的升級。但以信息差開疆拓土的58同城這次轉身能成功嗎?在巨頭頻繁加碼的背景下,生活服務平臺的競爭格局更加激烈。   神奇網站的轉型焦慮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正從粗放式走向精細化,生活服務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大幕悄然拉開。
  • 「神奇網站」走向沒落,成虛假信息重災區,58同城或將慘賣身?
    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曾一度響徹大江南北,如今這個「神奇的公司」終於走到私有化的十字路口。近日,58同城收到鷗翎投資發出的一份不具約束力的收購要約,擬以每股美國存託股票55美元現金收購公司所有流通普通股。58同城隨後表示將會儘快對此要約進行評估。一直以來,58同城都不憚於擴充新業務,從最早的房產延伸到招聘、家政、同城速運、二手交易等多個領域,成為信息分類網站的集大成者。
  • 58同城:無數人被騙噩夢的開始
    58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曾經一夜之間家喻戶曉,現在卻變成一個騙子網站,開始慢慢走向衰落,被時代拋棄在歷史的長河中。最近看到一條消息,6月15日,58同城私有化終於確定下來了,這次私有化也是繼奇虎360和聚美優品最大宗的在美上市中國企業私有化。
  • 58同城尋找新出路,殺進職業教育領域,上線「58同城大學」App
    投稿來源:郭靜的網際網路圈跟趕集網合併後,58同城徹底坐穩分類信息網站行業「鐵王座」,百姓網的市場份額急劇壓縮,且完全無力對58同城造成衝擊,其他不知名的中小型分類信息網站更是逐漸凋零。神奇網站不再「神奇」2010年、2011年,「一個神奇的網站」紅遍大江南北,楊冪代言的58同城、姚晨代言的趕集網開始密集地出現在公交、地鐵、電梯、電視等廣告媒介中,也由此揭開了分類信息網站走向主流之路。姚勁波後來表示,楊冪拍廣告「一個神奇的網站」是花的最值的一筆錢。
  • 為什麼神奇的58同城退市了?
    總而言之,它是風光不再,另尋別路。它商定退市的價格是8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7億元),對比一下,美團的市值現在是它的幾十倍了(註:2021年最新市值2.36萬億港元,等於約2萬億人民幣,3044億美元,是58市值近35倍)。你可能已經聽出來了,這家公司叫58同城。也許你就是或者曾經是這家公司的用戶,它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個paradox的故事。
  • 那個神奇的網站要回A股了?58同城私有化後,市值能上千億嗎?
    7月2日,北京市住建委通報,因未按規定展示房源且未完成整改,58集團旗下58同城、安居客2家網站被通報批評。在這之前,58同城2020年第一季度付費業務用戶總數約為270萬,比2019年同期下降20.7%。今年以來,58同城股價也是一路走低。
  • 58同城「一個騙人的網站」,滿分公關也贏不了!
    事件一經曝出,大多數網友都在指責58同城太「假」:結果聲明效果依然不如人意,仍有網友表達對58同城的疑慮:「希望不是說說而已。」屋漏偏逢連夜雨,原本該58同城鬆一口氣的時候,危機卻再一次襲來!狂人都忍不住為58同城鞠一把心酸淚了:58同城下午發聲明回應的時候,偏偏沒看到澎湃新聞上午的新報導,導致聲明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還和新一輪危機撞上了!你說巧不巧?6月24日上午9點時候,澎湃新聞的新報導卻又把58同城推上了風口浪尖:58同城等網站再現招聘陷阱,超五千人曾被騙,涉案近億元。
  • 「明星員工」楊冪現身58同城神奇日,帶來暖心禮物
    2011年,楊冪大聲喊出的「58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使58同城這句品牌口號深入人心。到如今2020年,已是楊冪與58同城牽手合作的第十個年頭。在5月8日舉行的58神奇日雲發布會中,楊冪作為58同城當之無愧的「明星員工」「資深元老」靚麗現身,也談起十年間合作的感受:「對我來講,和58同城合作十年,它也已經成為我人生的一部分,每次來到58同城,就感覺像回家一樣,我想這也是一種歸屬感的體現吧。」將回到58同城描述為有種「回家」般的歸屬感,可見楊冪與58的感情真的是十分深厚,不愧是走過十年的合作夥伴。
  • 58同城將加強欺詐信息治理 不再選擇性迴避
    【TechWeb報導】12月21日消息,58同城近日向媒體公開了消費者保障計劃的施行情況,公司副總裁李健表示,58同城希望通過提升信息質量、搭建更好的生態系統,解決欺詐信息問題。近期,多家媒體報導58同城等分類信息網站虛假信息泛濫,用戶遭遇虛假職位、購物詐騙等,福建公安部門甚至發出了58同城虛假信息警示。對此,李健表示,在線下市場環境不誠信行為泛濫的情況下,58同城作為線上信息的聚合平臺不可避免會受到波及。但他同時表示,作為行業第一的玩家58同城有責任解決好信息欺詐問題。
  • 獨家暗訪揭秘:"神奇"的58同城網如何為招工騙子"築窩"
    記者近日實地踏訪位於該商務酒店,證實招工騙局依舊存在;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這樣的騙局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矛頭直指付費之後就能夠隨意發布招聘信息的「神奇網站」58同城。  實地踏訪:新粵洲KTV招工「陷阱」仍在運作  為了一探究竟,記者實地暗訪位於鎮坪路上的上海新粵洲商務酒店。
  • 58同城的商業邏輯
    本篇文章是作者學習完《吳伯凡-每周商業評論》課程後的感悟,如果想了解更多知識請登錄得到App購買相關商業課程"這是一個神奇的網站,
  • 58同城的退市之路,網際網路「前浪」的掉隊血淚史
    孤獨求敗的神奇網站2005年的網際網路江湖,還是一個信息為王的時代——誰有了更豐富、更專業的信息,誰就能躺贏。有了淘寶,我們不用再去線下門店貨比三家,直接在淘寶網上搜索,誰物美價廉就一目了然。而2005年的湖南人姚勁波,剛剛從萬網離開,立志要做中國版的Craigslist.org,於是「一家神奇的網站」就此誕生。這家網站神奇在哪?它幾乎可以涵蓋你所想要的一切。作為一家分類信息網站,姚勁波的定位很明確,就是要滿足與用戶生活相關的一切訴求。
  • 58同城上租房疑遭詐騙 網站最高賠5000
    原標題:58同城上租房疑遭詐騙 網站最高賠5000 租戶在網站「100%個人房源」搜到信息 付1.2萬租金後「房東」失聯 網站最高賠5000 近日,市民秦先生通過58同城的「100%個人房源」版塊租房,房東稱其不在北京,無法帶看房,將派人送來合同和鑰匙,並以此要求秦先生先付租金。
  • 信息分類網站監管之殤:58同城虛假信息屢禁不止
    信息分類網站監管之殤:58同城虛假信息屢禁不止   信息分類網站的監管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熱點。近日,又有消費者在信息分類網站遭遇詐騙。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詐騙中心發布500個涉案電話,全部來自「58同城」和「趕集網」。   虛假信息發布屢禁不止,諸如58同城此類信息分類網站又該承擔什麼責任?發布平臺該如何監管?   有專家指出,對於信息分類網站的監管,首先應該從立法著手,使監管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積極引導信息網站平臺主動管理信息質量,做到政府管平臺,平臺管商家。